第49章 吃闭门羹

作品:《搞笑一家人

    “不介意,不介意,”很显然爷爷没太听明白老太太委婉的表达,还继续追着问,“那你觉得我这诗写得怎么样,有没有潜力。我参加了一个诗歌大赛,我原本想着让李大诗人给我指导一下,这样不就更有机会拿奖了嘛,可没想到,他实在太忙,没来得及拿出来。我一看你就是懂诗的人,你给提点意见吧。”


    “爷爷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老太太显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竟然随口说道:“我知道李大诗人住哪里,要不你改天上门向他请教,毕竟他才是专业的。”


    “啊?”


    “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就住他家隔壁。邻里邻居的,我多买几本支持一下。”老太太完全撑开了她的手拎兜。


    爷爷这才注意到,她居然买了四五本。


    “那你方便透露一下他家在哪吗,我想上门拜访一下。”


    “行。”老太太倒也没有对陌生人的防备,许是珍惜爷爷的才华,直接留下了个地址,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我姓许。你到时候要是过来找不到的话你就给我打电话。”


    “好嘞,谢谢你了。”


    从某个角度上讲你会发现命运有的时候就是很奇特,当你瞌睡时有的时候就是恰巧能遇到枕头。说是运气好也罢,说是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也行,总之我爷爷就这么拿到了偶像大诗人的家庭住址,开启了他的追星之路。


    这个李诗人住的地方离我们家其实挺远的,得先坐轻轨再转地铁才能到,可我爷爷却一点儿也不嫌麻烦,一大早就出门了,和上班族们挤在人贴人车厢里,开启了摇摆模式,其间还礼貌地拒绝了一个热心小伙子给他让的座。


    “你们也不容易,这么早就出门上班了,还得很晚才回来,你坐你坐,我不累,你们比我辛苦多了。”


    爷爷这话虽是关心,但我怎么我怎么觉得句句扎心呢,社蓄的生活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得,赚得比鹌鹑还少吗。


    我爷爷按着纸条上写的地址,一路问过去,一边走心里一边还在琢磨要不要买点东西,但最终还是决定什么也不带,毕竟如果带礼物上门感觉像是在贿赂,他得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打动对方,要不然他都不知道别人愿意指导他是因为礼物,还是因为看上了他的诗。


    来到了诗人的家门口,我爷爷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摁响了门铃,没多久,便听到里面传来一个年轻男生的声音:“谁啊?”。


    爷爷后退了一步:“您好,请问李老师是住这里吧,我昨天见过他,我想找他……”


    “你找他干嘛?”男生言语里带着戒备,而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们不买东西。”


    “不是的,你误会了,我不是推销东西的,“爷爷赶紧解释,”是这样的,我是李老师的粉丝,也是一个写诗的人,我有一些写的诗,想让他帮忙看一下。”


    男生哦了一声,朝里屋喊了一声,“爸,有人找你。”


    随后便听着一阵拖鞋趿地的声音,然后爷爷就再一次见到了他心目中的偶像,哪怕他身上穿着一件大汗衫,脚上趿着一双旧拖鞋依然也掩盖不了身上那身带着‘我是大诗人’的那投气息,我爷爷眼神迷离地看着站在门口李诗人。


    “你谁啊?”李诗人显然没能认出我爷爷。


    “哦……是我啊,我……你不记得了吗,你昨天还送了我两本书,还让我坚持下去。”爷爷有简单描述了一下昨天的过程。


    李诗人这才想起来,“哦,大爷是你啊,有什么事吗?”


    “昨天我不是说想请您帮忙看看我的诗嘛,但是昨天实在太忙了,没来及,所以我就亲自找上门来了。”爷爷从包里拿出那本装订好的诗册。


    “哦,是这样啊……”李诗人也没伸手去接我爷爷的诗,而是有些戒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我住这里的呢?”


    “是你邻居许阿姨告诉我的,她昨天也在现场,她还看了我的诗呢……”我爷爷把手里的诗往前递了递。


    “许阿姨啊……她也真是的,太热情了,怎么什么都往外说呢。”李诗人仍是没接爷爷的诗集,而是转头对着里面的儿子喊了一句,“青松,你去书房拿两本我去年出的诗集,送给大爷。”


    见李诗人又要送他书,我爷爷那是相当的感动啊:“李老师,你真是对我太好了,昨天送了我两本书,今天又送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你是不是也觉得和我很投缘,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是我写的诗,你看……”


    未等我爷爷把话说完,李诗人便接过儿子递过来的书,一边将书往我爷爷怀里塞一边趁机将我爷爷推出了门。


    然后未等我爷爷反应过来,砰的一声就把防盗门关上了。


    搁着门还能听见李诗人和儿子大喊,“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人家说找你我才开的。”男生声音充满着委屈。


    “找我的人多了去了,我能挨个都见?挨个指导,那我自己还要不要创作了。”


    可能是两人往里屋走了,声音也渐渐消失。


    爷爷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诗,轻叹了一口气。


    不过这些并未能打消我爷爷的决定,他觉得这是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听到这些难听的话就是在磨炼他的心志,而他天天轻轨转地铁的来到这里就是在劳其筋骨,这恰恰证明,他马上就要起飞了。


    当年刘备当年请拜访诸葛亮都三顾茅庐呢,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于是第二天爷爷又上门了,手捧他的诗集。


    听到门铃声,李诗人的儿子这次也长了记性,没直接开门,而是从猫眼看了看


    然后喊道:“爸,昨天那个人又来了。”


    李诗人皱了皱眉,回了一句,“就说我不在。”


    李青松哦了一声,冲着门外喊:“我爸他不在。”


    “我听见你爸说话了。”爷爷心里寻思,你们俩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谁能听不见。


    “大爷,您别在这站着了。我爸他真不在。”李青松也很无奈。


    爷爷又认真解释了一遍,“我真的不是坏人,我只是想让他帮我看看这个诗,我没什么恶意的。”


    “那您就在这等着吧。”


    爷爷叹了口气,在楼道里转了圈找了找,也没有找到把椅子。只得站在一旁,爷爷也有自己的风骨,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于是站的笔直,像个军人一样。


    噔噔噔,有人上楼梯,爷爷怕站在那里碍事,就往旁边挪了挪。


    没想到来人语气很惊喜,“是你呀?”


    爷爷抬头认出来了是许奶奶,“这么巧。”


    许奶奶笑了笑,“不巧啊,我真的住他家隔壁。”还指了指李诗人的家,“你这是,吃了闭门羹?”


    爷爷尴尬地笑了笑,“他不太愿意见我,我想在这里等等。”


    “他这个就这样,其实人不坏,只是出名后找他的人太多了,最开始他也不拒绝,有人上门就热情接待,最后弄得他完全没心思写诗,后来才烦有人上门找他。”许奶奶一边说一边掏钥匙开门:


    “我没想你还真来了,这得站到什么时候去,这连个凳子都没有。等我一下,我给你搬个椅子出来。”


    “不用不用。那太麻烦你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大家都是爱好诗歌的人。”许奶奶进屋把手里拎着的菜靠边放到了地上,随后真的搬了一个椅子出来。


    “大的太沉了。我这个腰不行了搬不动了。”许奶奶指了指这个折叠椅子,“就给你搬了个小凳子,就是可能坐着不太舒服。”


    “怎么会呢。大的小的都一样坐。”爷爷很拘束,“真的是麻烦你了。”


    “没事儿。”许奶奶将这个折叠椅拆开,拆成了两个折叠椅子,一屁股坐下啦,还指了指另一个椅子,“坐呀?”


    “这是?”爷爷有些不知所措,“你不回屋了吗?”


    “我老伴去世得早,一天天也没个人说话。我们俩年纪差不多大,还都喜欢诗,遇上也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