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朱元璋:民间还是有高人的!

作品:《大明:开局辞官归隐,老朱气炸了

    第四十章朱元璋:民间还是有高人的!


    七八位大臣们,陆续进入了御书房。


    他们先对朱元璋行礼,再对朱标行礼。


    但其脸上都惊疑不定,感觉钱财可能来的不正。


    因为大明军队,在早期还没有引来李善长这种,内政极有才能的人才之前,朱元璋经常干打土豪、打富商的事。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位谋士!


    李善长主内,在朱元璋打下京城后,第一时间想的是户籍人口。


    也是因为有他在,中后期的明军,才能有稳定根据地,可以收税收,收粮食,不至于一路抢一路打。


    刘伯温主外,负责军事战争策略。


    宋濂,大学士,代表诸多儒学世家。


    汪广洋,中配版的李善长。


    常年作中书省二把手,不内斗。


    但是每次内斗,中书省权力空窗,都是让他上,有新人顶替后,再让其从一把手位置上下来。


    七八个重臣,忐忑的看着朱元璋。


    他们困惑这钱财,到底从哪里来的?


    朱元璋笑着说道:“怎么,都蒙了?”


    “微臣等,确实不知陛下,从何聚来这百万两纹银?”


    刘伯温拱手问着。


    汪广洋和宋濂也不住问着。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咱啊,听了一个高人的策略,开设了大明银行!”


    “就是靠这个大明银行,集资筹到了百万银两…………”


    他亲自将大明银行运作方式说了出来!


    甚至还说大明银行筹集到了多少银钱。


    这话一出,八位重臣同时愕然。


    汪广洋喃喃道:“只是五天,就聚来一百五十万两纹银?”


    “这世上居然有如此手段!”


    宋濂暗自咽口唾沫,难以掩盖惊讶之色。


    他不住感慨道:“这高人,当真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啊!”


    李善长和刘伯温没有言语。


    可他们内心,却如翻江倒海那般震惊。


    前些天,他们也得知了朝廷要开设大明银行的事情。


    但是,都没当回事。


    一来,是不清楚运作。


    二来,大明银行是前户部尚书吕昶负责的。


    不该他们管理的事情,他们向来不多问,在其位,谋其政。


    不在其位置,没有被陛下交代去做,就不要多问,不要夺取探测。


    这是官场规矩。


    因为都是高官,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盯着。


    所以他们没过问。


    但没想到,这大明银行,居然有如此能耐。


    五天,筹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这简直是破天荒啊。


    朱元璋轻笑着从他们身侧走过,心中颇为得意。


    他不禁想起来,打天下那会儿,自己时刻都要问他们策略。


    内政问李善长!


    军事问刘伯温。


    民生问汪广洋。


    钱财问吕昶。


    事事都得过问。


    每次搞得他,都要去找那些文臣武将,这些人还各个读书人模样,必须得装一下,而后才告诉他。


    现在,终于轮到朱元璋,震惊他们一次了。


    他也不是,非要请教这般重臣不可的!


    民间大才诸多,如楚轩这般,不摆架子,就要钱的主儿,作用不比这些人低。


    朱元璋沉默不语,就看着这些大臣的震惊模样。


    而刘伯温等人,确实也没想到这一点。


    他们原本想着,国库缺钱,陛下要问弄钱的事情,所以都有腹稿。


    但是腹稿内容,大多数都是什么先免税,发展民生,再收取税收。


    或者,硬着头皮建议朱元璋,大力发展商业,而后收商税等等。


    但他们确实没想到。


    居然有高人提出,大明银行这种变性质的钱庄!


    再用国朝的信誉,陛下的信誉,太子的信誉作为担保。


    这要不是天下初定没多少年。


    百姓们不太相信国朝,绝对能集资更多的钱财。


    “好了!”


    “都不要惊讶了!”


    朱元璋笑着坐在椅子上,问道:“咱商量商量,看看这钱,怎么给官员们加俸禄吧!”


    “是加你们这些重臣的俸禄!”


    “还是加四品到六品官员的俸禄!”


    “或者是主要加七品到九品官员的俸禄,还是全部都加。”


    “怎么分配这钱,你们都议一议!”


    听到这话,宋濂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认为,可以主要加五品到九品官员的俸禄!”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也是,你这大学士,门生遍布天下!”


    “那些门生,多是有钱人,随便给你们这些老师上供些许,就够你们生活了!”


    “陛下!”刘伯温主动提议道:“像是真正基层办事的官员!”


    “如正七品到从九品等!”


    “其每月俸禄在十两银子到五两银子左右!”


    “而他们数量,大概在两万三千位左右!”


    他停顿片刻,看着朱元璋神情没问题,这才接着说道:“微臣建议!”


    “直接给这两万三千个官员!”


    “每人在原本固定俸禄的情况下,各自加三十两!”


    两万三千人,三十两!


    六十九万两!


    刘伯温一开口,就撒出去了近七十万两。


    这让朱元璋都有些微微眼皮挑。


    这笔钱可不少啊。


    不过,现在国库有钱了。


    诸多官员们,谈论俸禄的时刻,各个都大气得很。


    李善长甚至直接说道:“陛下,干脆就给这两万三千官员,都加个五十两!”


    “这样,他们也能养家糊口了!”


    两万三千人,五十两!


    一百四十五万两。


    朱元璋微微皱眉头,他打算的是,只拿出八十万两来。


    可李善长的提议,几乎就是按照这个满编一百五十万两来的。


    两万八千官员!


    其中五千人。


    要么是中高阶官员,俸禄足够。


    要么是只负责普通工作官员,原本俸禄是够其一家三口生活的。


    不像是县令、校尉这些人。


    他们拿着俸禄,不止要养自己一家,还得要养众多下属,这就不够了。


    像蓝玉,靠着自己俸禄,绝对不愁吃喝。


    但他手下俸禄不够,蓝玉就得去救济。


    李善长这个提议一出。


    立马引起其他大臣们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