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下岗女工倾情援助陌路人1
作品:《众生相:一名底层记者的台前幕后》 二00三年五月的一天,宜春市妇联的易启玲部长向我提供了两封来信,建议我前去采访信中反映的事。我跑工青妇联这条线,与妇联的同志打过几次交道,她们有什么新闻线索就跟我联系。
我看完易部长拿来的两封后,深受震撼。信中说的是相邻的萍乡市下岗女工欧阳建萍在家庭负债八万元的情况下,将素不相识、身患重病、无钱医治的宜春市袁州区农村妇女刘正秀接到自己家里,不仅四处奔波为其寻医问药、支付医药费,还承担了刘正秀两个儿女的学习、生活费用。八个月来,欧阳建萍已为刘家花费一万六千多元,而患者的顽疾还未痊愈。于是,她们向女同胞的“娘家”——萍乡市和宜春市的妇联求助……
这无疑是一条极具新闻价值、极其感人的线索。我向晚报分管采访部的副总汇报后,其同意我们前往实地采访。五月十五日,我和新闻部主任李峻与宜春市妇联的易部长一行驱车赶往百里外的萍乡城。其时正是“非典”肆虐之时,各地都在把关设卡检测,严防“非典”输入。我们戴着口罩经过宜萍两市交界处的检查站时,也接受了检测。有个工作人员说:“这个时候你们还到外市去采访呀?”言下之意,就是我们不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到处乱跑。到了萍乡城区,我们先联系上萍乡市妇联的同志,在她们的带领下,我们与《萍乡日报》的记者来到了欧阳建萍店里。
欧阳建萍四十多岁,个子中等,身材结实,梳着长辫子,穿着花纹短袖,着黑色带花点的裤子。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直言快语;走起路来蹬蹬有声,风风火火;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干脆利落。
“哦,你们来了,快请坐。本来是不想麻烦你们,可正秀的病一下子又治不好,我恐怕难以支撑下去,就跟妇联的领导写了信,看能不能帮帮她!”欧阳建萍一边说一边搬凳子抹凳面。这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店面,店里卖的主要是水泥,所以灰尘比较多。进店之前,我们将口罩取下了,因为我们采访的对象之一是个病人,不能让她们看见后产生什么想法。欧阳建萍张罗着给我们泡茶,同时朝旁边一个个子不高、身材偏瘦、穿着粗布灰褂子、正在搬凳子的中年男子说:“安会,你快去把你老婆扶出来。”中年男子就从店铺的后门出去了。
“他是刘正秀的老公,叫黄安会。现在他也在这里服侍他老婆,我一个人又要做生意又要做家务,实在忙不过来。”欧阳建萍解释道。为了便于刘正秀治病和静养,欧阳建萍将店铺后面自己原先住的房间空了出来,让刘正秀夫妻住。她把店面上方低矮闭塞的阁楼隔成两半,自己和大儿子各住一边,连腰都伸不直。
“哈哈,刚开始我老公是有些不愿意,觉得我身为老板还住在阁楼里,不好意思。我说我们好手好脚,没病没痛,爬爬楼梯弯弯腰要什么紧?还锻炼了身体呢!而且我们住在自己家里,有什么不好意思?他听了就没话说啦!”当我们问他老公同不同意这种安排时,直言快语的欧阳建萍笑道。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欧阳建萍在城里有一套住房,丈夫在乡下种田,隔三差五地进趟城。为了增加点收入帮助刘正秀治病,欧阳建萍就将自己那套房子出租了。
说话间,黄安会扶着刘正秀走了出来。刘正秀个子比黄安会、欧阳建萍都高,却瘦得像一根竹杆,站都站不稳,要黄安会撑扶着。进入夏季,别人穿一件短袖都嫌热,刘正秀却内穿褂子外套格子长衣,脸色苍白,双目无神,手掌皮包骨,十只手指瘦得像鸡爪子。双手无力,只能抬到胸前,不能反转。说实在的,我还没看过瘦得这么厉害的人。刘正秀站不稳,欧阳建萍就扶着她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
“她现在比病重时更好些,原来坐都坐不稳。你们就让安会说说情况吧!”欧阳建萍一边替刘正秀按摩,一边指着黄安会说。
“我不晓得哇(说)普通话,咯(这)那哇得清?”黄安会手有些不知所措。
“咦,你是水江人吧?”我一听黄安会话带水江口音,问他。
“是呀,我是水江上洞人。你怎么知道?”黄安会也很惊讶。
“我是水江新村人,一个乡的呢,你就用水江话吧,反正我做记录。”我宽慰他。
生于一九六五年的刘正秀是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人。这是水江乡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与萍乡市上栗县接壤。二十岁那年,刘正秀与年长自己两岁的同村青年黄安会喜结良缘,婚后生下一女一儿,日子也还算过得去。一九九三年,黄安会建了三间一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然而,好景不长。次年七月,刘正秀突然全身疼痛,四肢无力,不能干重活。黄安会立即带她去诊治,得知患的是内风湿关节炎,又跑了好多家医院治疗,花了不少钱,却没什么效果。妻子得病不但要花钱治,而且还得有人照料,弄得自己没时间去赚钱,家里的日子顿时艰难起来。一九九六年,黄安会父亲去世,可家里早已穷得拿不出办丧事的钱。无奈之下,黄安会夫妻俩只好靠化缘募点钱草草安葬了父亲。在赣西农村,家中有人去世连棺材都置不起的人家,就到邻近村庄化缘,村民碰到这样的事,家里再无钱也会搜东找西筹个三块两块的给化缘者。此后,他们的女儿黄水文、儿子黄金林又相继上学读书。黄安会由于要照料妻子,没有时间外出务工,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到附近的小煤窑“上班”赚点钱。那时种田要交乡村统筹、公粮、农业税什么的,黄家的日子是越过越艰难,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花钱治病。刘正秀的病因无钱治疗,越拖越严重。二00一年七月以后,刘正秀被病魔折腾得食不知味、夜不能睡,手脚也浮肿起来。到次年初,刘正秀病情加重,日夜躺在床上,连身都不能翻。农村人就是朴实,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肯有负于他人。黄安会与刘正秀结合虽是媒妁之言,不曾谈过情说过爱,但他对妻子却不离不弃,晚上睡觉时,隔一会儿又帮妻子翻一次身;每天早上起来或从煤窑里下班回来,他就抱着妻子解大小便,穿衣洗脸,梳头喂药。他在煤窑里一结到工钱,就带刘正秀去看病。由于妻子不能行走,村里又没通班车,黄安会只有背着妻子走到十里路外的村庄搭车进城看病。上岭下坡,走一段歇一会,往往没到乘车的地方,黄安会的衣服就汗湿了,坐在车上风一吹,又冷得起鸡皮疙瘩。好在他的身体日晒雨淋、风吹汗浸惯了,感冒了打几个喷嚏就好了。这年正月十四日,刘正秀一身痛得不得了,黄安会背着她到村搭车去上栗县医院治疗,治了一个星期,没有什么效果。一位医生看到他们很可怜,就介绍他到一位姓李的医生那里治疗。李医生说住院开支大,就开好药让刘正秀拿着回去吃。吃到四月初,仍不行,黄安会又背着刘正秀到医院治疗,住了五天院,没钱了,别人又介绍他背着刘正秀到一位姓吴的医生那里诊治。刘正秀吃了一段时间的药,还是不行。到八月份,她已是气息奄奄,死多活少。看到这种情况的人都说刘正秀治不好了,劝黄安会不要白费钱,不如早点准备棺材。黄安会仍不死心,再一次背着妻子坐车赶到上栗县妇幼保健医院。医生看到刘正秀的情况这么严重,怕她死在医院负不起责任,不肯收治。
“你们帮我治,我老婆死了不要你们负责,我把她背回去就是。”黄安会找到院长刘桂招求情。刘院长知情后也十分同情他们,同意医院接收刘正秀,并发给他一张医疗扶贫卡,免收刘正秀治疗的手续费、住院费,只收医药费和伙食费。住了十天,刘正秀病情有所好转。带来的钱已用完,加上家里还有农事杂活要做,黄安会就拿些药,又背着妻子回家。到后来实在走不动,就央求熟人用小四轮把自己和妻子送回家。八月的一天傍晚,黄安会在舀水洗澡时突然晕倒在地。躺在床上的刘正秀听到响声后,忙叫“安会、安会,怎么啦?”没听到回音,她只得尽最大的力气呼喊邻居。邻居赶来将昏倒在地的黄安会抬到床上,黄的妹夫找来医生给他看病,医生诊断说黄安会是劳累过度、营养不足所致。
然而,经过辗转治疗,刘正秀的病情并没有根本好转,身体却越来越差,体重由健康时的六十多公斤减轻到三十多公斤。
就在刘正秀过着半死不活的日子时,一位素不相识的下岗女工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二00二年十月十四日,一辆摩托车载着一位中年妇女来到黄安会家,正在家劳作的黄安会母亲刘金桃一看,咦,这位妇女不是她曾经的东家欧阳建萍吗?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因为家里特穷,年过六旬的刘金桃为了赚些钱,于二00一年八月到离家约二十里路远的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的欧阳建萍家做保姆。前面说过,欧阳建萍的老公在家种田,这个家就在鸡冠山。欧阳建萍一九九一年下岗后,富有经济头脑的她在萍乡城里开了个小店,赚了些钱后,于二00一年在银行贷款十万元,在城里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这年她的二儿媳生了孩子,自己又要在萍乡守店面,儿媳没人照料,所以就请刘金桃做保姆。刘金桃是由在鸡冠山开店的婆家本家侄子黄安生介绍过来的。刘金桃在欧阳家干了半年后,黄安会不忍心母亲年老体弱还给人家做“佣人”,就将母亲接回家。次年农历九月,欧阳建萍看到黄安生,就问刘金桃的身体怎么样。黄安生说老人家的身体是还好,就是儿媳妇常年病得床上起来不得,家里过得蛮苦。菩萨心肠的欧阳建萍听了后心里放不下,想打电话问情况,可又联系不上。九月初九,欧阳建萍斫了些肉买了些水果独自去看望刘金桃。由于她没去过上洞,还走错了路,最后只好出钱坐摩托车,一路寻问才找到黄安会家。
刘金桃看到“老板”来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慌乱得很。其时刘正秀躺在床上,黄安会和一来岁的儿女在山上摘油茶籽,中午带了饭,要傍晚才会回来。欧阳建萍说明来意,刘金桃婆媳俩十分感动,就把家里的情况诉说一遍。欧阳建萍目睹黄家一贫如洗的现状,听着黄安会夫妻患难与共、苦度日月的辛酸经历后,难过得泣不成声,最后和刘金桃抱头痛哭了一场,并暗自决定:自己要尽力救助这个家。
欧阳建萍回到萍乡后,本想捐款给刘正秀治病,又怕他们拿去偿还债务,就在三天后打电话给黄安会,要他带刘正秀从水江坐班车到萍乡来,她在汽车站接他们。而且叮嘱他们什么都不要带,包括衣服钱物等,一切她都会安排好。黄安会想自己与欧阳建萍一不亲二不邻,不敢相信她有这么好的心肠。可母亲说这个“老板娘”人蛮好,现在她愿帮忙,如果将刘正秀的病治好了,儿子就可以安心赚钱养家,向欧阳报恩。于是,黄安会又请小四轮将妻子和自己运到二十多里外的水江集镇,在那里坐班车赶到七十里外的萍乡城。欧阳建萍将黄安会夫妻接到自己的新居,并为他们准备好了衣物和生活用品。第二天,她打点行装,关了店面,带着黄安会夫妻到了湘赣一带最有名的医院——湖南长沙湘雅医院,为刘正秀治病。刘正秀住院四十八天,花去欧阳建萍六千四百多元钱。但由于患病时间太长,没有连续治疗等原因,刘正秀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欧阳建萍只得返回萍乡,将刘正秀夫妻安顿在自己家里,继续寻医问药。黄安会因照料卧病在床的妻子,家里的稻谷都没时间回去收割,只有请人帮忙收割。萍乡城南门的熊医生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套,欧阳建萍就请来他为刘正秀看病、推拿、开药。刚开始,熊医生收了刘正秀的推拿费、手续费。后来了解她的情况后,就只收她一点中药费。这年腊月过小年,熊医生还拿了一百元钱给刘正秀,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同时介绍其他好心人为刘正秀捐款赠物。到十一月,刘正秀的病情慢慢好转,体重由最轻的六十多斤增加到八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