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起义军

作品:《让你管徭役,你白粥榨菜管够?!

    然而,还没等张狗娃反应过来。


    那些道士又拖来两个麻袋:“反正多一个不多,把这俩人也处理了,真是,什么也没有捐,还想拿符?”


    当一大一小两个麻袋应声落地。


    张狗娃隐约有种强烈的不祥预感。


    咔嚓——


    天空之中一道惊雷劈下。


    白鹤童子那古怪笑意的面具下,映照出一双极尽惶恐的眼睛。


    …………


    …………


    第二天。


    张狗娃,不,应是白鹤童子从庙中走出。


    面对众道人的恭敬礼,他视若无睹。


    只是抬了抬手,不耐道:“汤,做好了。”


    黄袍道人失魂落魄的穿行在田野之间。


    因为白鹤童子的身份,他此刻无比的‘自由’——因为过往匆匆的士兵,或者并不理会他,或者,也会给他行一个军礼。


    很快。


    在夕阳如血的黄昏下。


    有落叶捎来讯息。


    前太子已被京城的军队平叛。


    大夏立国数百载,又在最近十年内,以气吞如虎只势扫平四方小国,手下虎狼之师无数。


    国力终是不可小觑。


    前太子毕竟是被废了的太子,随着女帝重新划分蛋糕,他已牵动不了太多人的利益,造反到底是小打小闹。


    不过,有西凉某要塞的驻守,私通外敌,北边的蛮人部落(包含了北方和西方外族非常多的大小民族,其中就包含北蛮)趁机做大。


    朝廷正不断征派军队,前往边疆。


    抬头眺望,恍惚间,白鹤童子已经看到了偌大的田地无人打理,妇孺留守家中,而男子全都被拉去服兵役的一幕。


    躲过了徭役,躲不过兵役,躲得过兵役,躲不了饥荒。


    跟别提还有最近闹的正凶的瘟疫了。


    依稀间。


    耳边似乎传来清脆的童谣声:


    “小麦黄黄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或姑。”


    “丈人何在兵或徭。”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蛮……”


    他不知道这世道是怎么了,他想哭,但眼泪早已流干。


    行走田野间。


    突然,他在村头看到一个快要饿死的男子,那人应该是逃难的,他并不熟悉。


    但此刻却趴在地上,眼看就要死了。


    只不过,他摸了摸怀里的一捧大米。


    走上前去:“别哭了,把这捧大米煮粥喝了,人就没事了。”


    随即,他转身离开。


    在行走之间,那从怀里摸出一串厚厚的染血的卷轴。


    这卷轴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但翻开里面,里头记载的东西却繁多。


    可没读过书的他却一个字也看不懂,只知道是道家的东西。


    摸了摸道袍口袋,他又从中摸出一个小瓶子,随手丢掉。


    算了算时间,


    他重新回到苍山之上。


    冷静的将这一地中毒的尸体扒了道袍,而后一把火烧了荒庙。


    夕阳之下,他的面具好似在燃烧。


    ……


    很快,这邻里之间多了一个名为白鹤的道家童子。


    他一路继续向西,每至一个地方,就打着传道的旗号,让百姓信奉他。


    一开始百姓自然不信。


    这时候,他就掏出大米,掏出粮食。


    只要信他,就可以得吃的。


    一开始,百姓只是为了粮食追随他。


    慢慢的,随着他每到一处,就为百姓发米,以黄符水为百姓祛病。


    没米了,他就去跟当地的官府讨要,竟还真的能讨来粮食。


    日复一日的善举。


    也随着治愈的人越来越多。


    渐渐的。


    大家开始感觉,这人似乎真有仙术。


    再慢慢的,随着追随的人越来越多。


    白鹤也能吟唱一两句道家术话。


    当然,他诉说最多的还是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反对剥削。


    慢慢的,随着支持他的地方官员与百姓越来越多。


    一万。


    两万。


    三万。


    渐渐的,吃不饱饭的人都聚拢而来。


    白鹤作为步入神坛的精神领袖,告诉所有人要创立一个人人劳作平等为目标的国家。


    这一天,太平教正式成立。


    白鹤终于等来着一日。


    他当众褪去面具。


    自称大贤良师。


    他以火为誓,仰天长啸: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至此,农民起义正式拉开序幕。


    一路上,他们攻城拔寨。


    随着涌入的百姓越来越多,一时间,竟势如破竹。


    不过,在占领了附近的几座城池后。


    在面对去京都直面圣上,还是继续扩张势力的问题上。


    大贤良师选择了后者。


    前往——黄县,黄城!


    他倒是还真想知道,为什么越是到西北边陲,这边的百姓就越是稀少,甚至有一座城都变成了空城。


    别说是百姓了,就连当官的都跑了!


    ……


    这时,农民起义军共10万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


    ……


    战火疯狂燃烧。


    不知一路长途跋涉了多久。


    这些农民起义军终于来到了黄县。


    看着眼前那座巍峨耸立的城墙。


    看着脚下宽敞平整的砖石街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


    因为一个常识大家都懂,就是地方越往西北这边走,越是荒僻。


    黄城,可是几十年来,皇帝们酷爱流放犯人的终点。


    再加上附近就是瀚海大漠,黄沙漫天。


    他就是破败,颓废,衰亡,这些起义军都没什么意外。


    可偏偏。


    这里一派生机勃勃,树木成荫,街道平整,花香浓郁。


    远处的城墙门面,看得出来还在修建。


    但那恢弘,庞大的气势已经让人感觉到了压力。


    离的老远,依稀可见上面还有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的人,站在木桩搭建的脚手架上来回活动。


    这还是黄城?!


    这还是边陲小县?!


    不过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什么:“我听说这城里总共有好几万的徭役,一定是这里的县令大肆剥削徭役,让他们夜以继日的干活,否则,怎么可能会这样?”


    “是啊,若是不说,我还以为是到了京城了,啧啧,这官道的路修的是真好!比官老爷家的院子都好!”


    “又平整又干净,这得花多少心血和功夫?”


    “会不会有是个剥削百姓,仗势欺人的狗官?”


    “啧!难说!”


    大贤良师目光一凝,站在战车上挥动宝剑:“诸君且随贫道一起,拿下黄城!”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平平无奇的话。


    但不知为何,却能带给所有人无限勇气。


    顿时间。


    农民起义军朝着黄城发起了冲锋。


    …………


    (ps:


    万分感谢大家的数据支持,小作者都看在眼里,只是这两天工作缠身,无法专心码字。


    不过从明天开始得空,我挑战一下日两万补一下欠的章节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大哥大佬的支持!


    小作者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回旋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