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乱世将至!

作品:《让你管徭役,你白粥榨菜管够?!

    大夏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大事。


    起因是消失已久的原太子刘轩突然在民间现身,并在民间竖起招兵旗,一纸檄文,怒斥女帝得位不正,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讨伐。


    紧接着,各地因为种种原因——旱灾/饥荒/频繁的徭役/繁苛的税务。


    各地有不少人纷纷响应。


    至此,乱象生。


    ……


    不过,这里要说的是京城之外的‘十里亭波’当代【大儒】——王秀。


    此人是个名声在外的文学家、书法家。


    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其门人弟子遍天下,根系之深,虽不在庙堂,却处处可见其影响力。


    当然,说到王秀。


    最值得说道的其实是他的女儿,王嫣儿。


    妹子打小就完美的继承了王秀的才气,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方二八便以才女之名冠绝京城,成为大夏镜花榜排行第二的存在。(明珠第三,珏儿第四)。


    美貌与智慧并重。


    一时间,成为京圈内外,无数青年才俊争相追捧的对象。


    当然,更因为有消息传——只要能娶到此女,那么下半生无论是入仕当官,又或者走出庙堂,当个圣贤,山川隐士,只要是上流社会,你的前途都能一片光明,总有人会愿意为你铺路。


    这非是流言蜚语,而是事实。


    因为大儒桃李满天下的名号不是吹的。


    而在这个时代,能上读书,够资格成为其弟子的,基本上全是上层阶级。


    所以这人脉到底有多恐怖,可以自己想想。


    不过作为天赐才女。


    王嫣儿眼界极高。


    要想入她的法眼。


    那你不仅要出身名门,还得要在文学方面有独特造诣,在文学的某一个领域无出其右。


    否则,人家都不正眼看你。


    一时间,无数人黯然伤神。


    前些日。


    王秀带着王嫣儿回老家省亲。


    在官道上遭遇造反组织的打劫。


    马死车毁,仆从被杀,食物被抢,就在父女二人即将遭到歹人侮辱之时。


    幸而遇到同样回老家处理事情的魏小曹,由随行的张大等人出手将贼人打杀。


    之后。


    父女二人回家省亲无果,亲戚不知所踪。


    又饿又累又乏之际。


    听周围的难民说,有一个地方管吃管睡还管住。


    “听说吃的是京城里达官贵人都不一定吃到的精米!”


    “还有还有,我听说还有盐!精盐!”


    “还有水果!有肉!随便吃!”


    “真的吗?过去就有的吃?”


    “什么地方那么好?真要如此,我一定管他喊祖宗!”


    “而且,现在十里八村动不动就是强盗悍匪,可越靠近那片地方,越安全,比京城还安全哩!”


    “那还等什么,走,快过走!”


    听到这里。


    王秀当场就以为这些人全得了妄想的疯病!


    定然如此!


    且不说盐?还是精盐?这可比黄金还真贵,还是受到朝廷严格管控的。


    你什么地方,有没有朝廷批发的盐令,就敢让百姓吃这个?十个脑袋都不够你砍的!


    再说全国受灾,处处闹饥荒,国家国库里的粮食都没有多少,你这你以为是京城啊,还管吃?还管饱?


    更别说要时刻注意保鲜的水果,肉。


    你这地方穷乡僻壤。


    什么水平没个b数?


    能拿出这些敢说随便吃?


    胡乱编造也要有个度啊!!!


    还有,你们这些人都没脑子的吗?


    他说有你们就信啊?


    还真敢结伴过去?


    不怕是个陷阱啊?


    不过,不相信归不相信,但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还是鬼使神差,稀里糊涂的随着难民,朝着黄城的方向而去。


    等难民大部队来到黄城的时候。


    正好赶上黄城内灯火通明。


    一询问,才知道是明阳节到了。


    王秀父女二人一来,就被专门的人安排了住所。


    那人给王父二人安排好了身份编号,兴冲冲的说道:


    “你们今天啊,可赶上好时候了,明阳节到了,咱们大人在大街上摆满了食物,想吃等会出去逛街的时候就看到了。”


    王秀与王嫣儿两人互相看了一眼。


    父女俩也是饿了一路了,于是就走出了大街。


    来到大街上。


    王秀看着四周,也不细看,张口就来:


    “哼,到底是小地方,破败昏暗,我到底在期待什么?这里怎可能比得上京城?”


    “还说什么,免费的食物管饱?真是!如此边陲小地,此地的县令是谁?打着幌子吸引这么多难民来此的目的又是何?”


    “难不成,他也想造反吗?”


    “简直是德行败坏,其罪当诛九族!”


    好在此地是安排新来的难民,周围没多少黄城人。


    不然,就这发言,多少得挨顿毒打。


    就在这时。


    王嫣儿拉了拉王秀的衣袖。


    黄鹂黄鹂鸟一般的声音响起:


    “父亲大人,那边有灯火!”


    王秀:“哼,过去看看,这黄城到底在闹什么幺蛾子。”


    然而,一路走到街头。


    再往过一拐。


    眼前豁然开朗。


    玩闹声,喧哗声入耳,好不热闹。


    这黄城虽然没有京城的繁华,但却万物初新,一派蓬勃。


    王秀又紧皱眉头:“若是在京城,这个时间点早就到宵禁了,这些人都是要杀头的。”


    而王嫣儿看到热闹,却不似她父亲一般刻板。


    只是突然眼前一亮:“父亲,那边有糖葫芦!还有烤肉!水果!”


    说罢,一蹦一跳的跑上前去。


    王秀眉头一挑,紧随其后。


    毕竟是他宝贝女儿,万一出点什么事呢?


    然而。


    这一上前,王秀也被面前诸多的美食吓到了。


    天!


    他最爱的外焦里嫩的脆皮乳猪!


    如同珍珠白美人一般的白粥!


    去年国之大典上,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够资格分到的万金难求的荔枝!这里居然这么新鲜?


    到这里,王秀说不出话了。


    他看着周围,瞪大了眼睛:“原来,一切都是真的?”


    “世上真有这种地方?”


    不过下一秒。


    他想到了古籍李记载的凡罗梦。


    “幻觉吧?”


    虽然但是,美食当前,王秀也不管什么儒家名士的餐桌礼仪。


    抱起烤乳猪三口就吞:


    “哪怕是幻觉,也得让我先填饱肚子!”


    相比于王秀,王嫣儿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新鲜。


    在她看来,这里就像书上说的世外桃源。


    于是,她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拿了块烤肉。


    在街道上边吃边看。


    忽然一个转身,她撞在了某人身上,脚下一个趔趄,眼看就要摔倒。


    下一秒。


    “姑娘小心!”


    一双结实的手臂扶在她背后,男子纯阳气息扑面而来。


    从王嫣儿抬头看去,这人脸上带着面纱,不过一双眼睛却是格外好看。


    王嫣儿脸蛋一红,出于矜持,连忙起身:“多谢公子。”


    说罢,连忙转身离去。


    不过,隐入人群后。


    她的目光却又若有若无的放在了那白袍男子身上。


    这时,她发现,那男子身后竟同时跟随着几个妙龄女子。


    尽管带着面纱,都遮挡不住曼妙的气质。


    王嫣儿眼中略过失落。


    索性不再关注。


    她到底是爱玩,很快就忘了这事。


    再加上这里的食物,都很不错,尤其是水果,很合她的心意。


    跟随着父亲,两人又逛了一会儿。


    突然,周边的人群狂热起来。


    冲着站在石拱桥上的某个白衣少年倒地就跪。


    王嫣儿心思玲珑,她能从这些百姓身上感受到其中最真挚的虔诚。


    一时间不由得有些疑惑:


    ‘好生奇怪,这里又没有菩萨庙。’


    ‘那人也不是庙里的菩萨。’


    ‘为何要拜?’


    再仔细一看。


    ‘嗯?刚才那白衣男子?’


    下一秒。


    那白袍男子摘掉了脸上的白纱,在河灯的映照下,露出一张俊朗的面孔。


    气质卓绝,好似水上的仙人。


    鬼使神差的,王嫣儿想到刚才那一幕,不禁俏脸微红。


    而紧接着。


    当少年脱掉上半身白衣,露出结实的胸膛。


    拎着铁水,打出浪漫的满天‘星光’。


    “愿我们勇敢!”


    “愿平安!”


    “愿三餐有味,四季有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愿长长久久!”


    如此厚重而又浪漫的一幕。


    每一下,都打进了少女的心里。


    后来,


    哪怕她翻遍古籍,也未曾找到相关记载。


    但是,那当初的那抹感动,却永远留在了心里。


    于是,她书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