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老兵,愿

作品:《让你管徭役,你白粥榨菜管够?!

    李长生看着一旁唯唯诺诺的墨脱,一时间哭笑不得:“你小子,脑子是怎么想的?”


    墨脱张口结舌:“兵不……厌诈……攻,攻心为上。”


    “你还懂的兵法?”


    墨脱:“以前有大夏人俘虏,我认了他们当老师,学的。”


    “嗯,好学是好事。”


    李长生点了点头,看向不远处花锦夕冲着他挥手:“白粥榨菜已经给你装好了,去给带给部落吧。”


    墨脱连忙行了个跪礼:“长生天慈悲!”


    走出李府。


    看着十来辆拉着木桶的马车。


    墨脱拘谨的来到魏忠勇跟前:“大人,交给我吧。”


    说着就要上手拉缰绳。


    “哼!”


    魏忠勇一把捉住墨脱的手,手捏的发白。


    同时,如鹰眼一般锐利的双目,死死盯着墨脱。


    墨脱心中暗自叫苦。


    不过却也根本不敢发作。


    魏忠勇一把甩开墨脱的手:“墨脱是吧,我这忠勇营的马可并不温驯,粮食珍贵,不如我和我的弟兄陪你一趟。”


    墨脱连忙学着大夏的礼仪,拱手弯腰:


    “那就有劳大人了!”


    魏忠勇原本还想再做刁难,但见墨脱也能放下身段,把谱摆的很低。


    再加上这任务是大人安排的。


    纵然心中不爽,他索性也压了下去。


    就这样。


    两人结伴而行,一路朝着断墙处走去。


    一路上。


    墨脱对城内的一切都表现的极其好奇。


    然而不等他驻足观望。


    闻风而来的百姓就围了过来,冲着他指指点点。


    眼看气氛逐渐要变得不对。


    魏忠勇出面,搬出李长生,成功化解了危机。


    在随后的路上。


    墨脱对魏忠勇表达由衷的感谢。


    然而魏忠勇则表示:并不是帮你,只是为了完成大人的任务。


    从断墙处走向大草原。


    魏忠勇突然觉得:草原上的天空似乎没那么阴暗了。


    此刻再看,万里无云,一片晴朗。


    粥车一路来到苍鹰部落。


    还未靠近,这里的人就远远的站在路边迎接。


    魏忠勇本想送到地方就回去。


    但在热情的欢迎声中。


    他鬼使神差的进入营地,当起了发饭员的角色。


    当主观上抛却一切国仇家恨后。


    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在自己面前表达感激,为吃到饱饭而高兴。


    当孩子们吃饱饭后,露出由衷的开心笑容。


    当妇女传来欢笑声。


    当一个女童微笑着,将一朵象征希望与和平的太阳花送给他的时候。


    魏忠勇嘴角缓缓翘起。


    但很快,笑容又消失不见。


    恍惚间。


    他又回到了那个闪着爆雷的雨夜:


    “陛下,她们只是三四岁的孩子,国仇家恨不应该牵连到下一代人的身上!孩子是无辜的,亡国之后,她们不再是什么燕国公主,只会成为我大夏国的子民!臣以为,陛下应该像爱国民一样爱……”


    “住嘴!这就是你不斩草除根的理由?魏爱卿,难道你忘了你的职责?还是你觉得,什么时候你可以替寡人做决定?”


    “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


    “寡人以为慈不掌兵,自今日起,削你正四品官职,交出帅印,罚你滚去给寡人守边疆去!”


    “臣……遵旨……”


    “你……哼!!”


    …………


    正当魏忠勇愣神间。


    胳膊被人杵了杵。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草原汉子腆着脸笑着:“¥……¥……¥”


    说了一会儿,他反应过来,自己说的不是汉语。


    这个汉人将军怕是听不懂。


    正当他窘迫到面红耳赤之时。


    然而下一秒。


    魏忠勇开口了:“凃求,是吗?你说孩子们给我编了漂亮的花环?在哪啊?”


    凃求笑了。


    眼前这个汉人将军不仅听懂了,更说出了草原话。


    他挥了挥手,轻轻唤了一声。


    几个孩子举着一个用黄花变成的草环,略带着羞涩走了过来。


    魏忠勇俯身弯腰下蹲,歪着头,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这一刻,他非是什么沙场百战的老兵,令人恐惧的修罗,让小儿止啼的人屠。


    就只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者。


    小孩奶身奶气的声音响起:


    “这是用太阳花编织的草环,象征爱与和平,也代表最尊贵的客人。”


    “咦?爷爷,你怎么哭啦?是婵儿不小心弄疼你了么?”


    “没事,爷爷只是突然觉得,自己老了……”


    …………


    日轮流转。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


    三日又过。


    由于黄城种树种的好,绿化工作颇具成效,城中平均温度已经降了好几度。


    时间到了傍晚。


    大街上也难得出现了集会。


    其实说是集会,也不过是大家得了闲出来转转,凑个热闹。


    正巧,今晚上七月半,是大夏国的‘明元节’,算是一个传统的大日子。


    因此,这天,人们会带着面具上街,没有面具,就用布遮着脸。


    这天晚上,李长生也不例外。


    带上面具,带上四女,走上大街。


    共同体验一下,这黄城的节日。


    由于县令府提前做出了安排。


    各种免费的水果,和烤肉做成的小吃,琳琅满目的摆满了一条街。


    人们满足的行走其间,共同享受这节日的浪漫。


    然而,五人的特性太过明显,很快就被百姓认了出来。


    但每每这时。


    李长生便伸出一根手指,做禁言动作。


    百姓们顿时心领神会,彼此心照不宣。


    就这样,五人也有了一个不错的体验。


    在灯火处猜个灯谜。


    在蜿蜒的小河里放出承载着愿望的水灯。


    在街角处陪着一群孩子,看老学究写出在场人的名字,一时间,也能引来孩童们阵阵追捧声。


    ……


    时间往后推移。


    最终,认出李长生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候,这场游玩也到此宣告结束。


    不过,在打道回府之前。


    李长生令工匠准备好烧红的铁水,与提前做好的树木藤支架。


    在几女不明所以间。


    李长生端起炙热的铁水。


    站在编织好的架子下方。


    举着锤子猛地一砸一抛。


    顿时,铁水化作满天华彩,遍地生金!


    在满天华彩中。


    李长生朗朗道:


    “驱邪纳吉,祈求福泽!”


    霎那间的浪漫,惊喜了所有人的眼眸。


    砰!


    又一道火树银花绽放。


    “愿我们勇敢!”


    砰!


    “愿平安!”


    砰!


    “愿三餐有味,四季有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砰!


    “愿长长久久!”


    今夜这无比浪漫而又充满惊喜的一幕,注定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不灭的印象。


    城中最有学问的学者写诗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


    ps:


    (这章是过渡情节,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水,若是觉得无聊,我做做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