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助朱棣,锐不可当 李景隆:朱棣,你使得什么妖法?!

作品:《盘点历史十大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修整的时间很快过去,在德州重整旗鼓的李景隆再次向朱棣发动了挑战】


    【而此时的朱棣已经不能后退,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打到京都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


    【决战到来了,这次的战争很艰难,因为李景隆带来了六十万人,还带来了一位极其了解朱棣战斗风格的将领,平安】


    唐朝


    李世民分析了下朱棣的胜率,“朱棣难办了,除非那李景隆再来一次迷惑操作。”


    “否则在一个极其了解他战斗风格的将领面前,以他手中的兵力,很难取得胜利。”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解释,心中也是恍然大悟,“看来这朱棣此次起兵是注定要输了,再想要东山再起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战争开始了,在白沟河朱棣率领的北军恰巧遇见了先锋平安的部队】


    【随即,北军迎来了一场大败,毫无思想准备的北军被打的纷纷溃退】


    【然后,在溃退时迎来了真正的噩梦】


    【这个噩梦是一种埋在地下的火器,地雷,伤害极高】


    【它们被埋在北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给朱棣的军队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唐朝,贞观时期


    此时的李世民并没有在意两方的胜负,而是双眼冒着炽热的光芒,“这是什么火器?快去找工匠来!”


    这种火器实在是让他太眼热了,虽然如今的大唐并没有什么外敌,但火器能强到如此程度,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的。


    而且作为一个年轻时四处征战的皇帝,他对新武器的热衷,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做出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显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丝毫不觉得奇怪,他们反而也是纷纷出言催促,希望那些工匠能快点到来。


    汉朝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刘邦的身上,他和他的臣子们也是纷纷唤出工匠等,开始研究这种利器。


    宋朝


    赵匡胤和赵光义看着这明朝火器的威力,也是坚定了要大力发展火器的决心。


    【建文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爆发了真正的决战】


    【起初各有胜负,直至李景隆突发奇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率军抄了朱棣的侧翼】


    【此时的朱棣已成众矢之的,南军将他团团包围】


    【但他明白,不能依靠别人,他选择了自救】


    【他如同困兽一般,奋死拼杀,在鏖战许久后,终于是杀出重围,回到了北军的主场】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标夸赞道,“老四的勇武,可以跟项羽比肩了。”


    朱棣此时顿感扬眉吐气。


    “但是,”朱标话锋一转,他转手抓住朱棣的胳膊,指着他劈头盖脸的骂道。


    “你一个主将,怎么还去当前锋了?回来还好,要回不来了呢?”


    朱棣听着朱标婆婆妈妈的数落声,心中突然安定了下来,看来大哥没有怪他,他也知道自己是忍无可忍才造反的。


    楚汉争霸时期


    项羽见到这般场景,心中热血澎湃。


    “好后人,有某之武勇!当饮,当饮!”


    说罢,项羽便提起一壶酒,拍开上面的泥封,竟是一口饮尽。


    他坐下的猛将们见到霸王如此做派,也尽皆是举起酒杯,为朱棣喝彩。


    【此时双方还在战斗,战场上的士兵都已经杀红了眼】


    【形势难解难分之际】


    【本是晴空万里的天,突然间飞沙走石,挂断了李景隆的帅旗】


    【顿时,南军大乱,朱棣抓住机会,率领北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随即南军大败,李景隆再次率军南逃】


    唐朝


    “这是老天爷都在帮助他啊!”李渊瞪大了双眼,他自是相信有天命这件事的,“看来明朝的天命就应在他朱棣身上了。”


    明朝,洪武十三年


    “四哥,你是不是开战前给老天爷塞了钱啊?”宁王朱权张大了嘴,这种事都遇得上。


    其他几个皇子此时也是满脸惊奇的走到朱棣身前,东戳戳西看看,直到惹得朱棣烦不胜烦才停下。


    明朝,永乐时期


    面对几个儿子传来的好奇目光,朱棣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真是老天爷的私生子?


    随即放弃了解释,两条腿往桌上一搭,谁爱解释谁解释去吧,咱就是运气好。


    【随着李景隆的溃败,沿路的各府县都闻风而降】


    【此时的李景隆已经患上了恐朱症,他已经丝毫不敢再有反击的念头,只想南逃】


    明朝,洪武十三年


    在太医的悉心照料下,曹国公李文忠终于第二次醒来。


    见到李文忠醒来的太医们急忙想用身体挡住他的视线,掩盖天道榜单传来的消息。


    可惜太迟了,李文忠一眼便看见了天道榜单上的画面,“恐朱症?哈哈哈”


    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出,曹国公李文忠竟是又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