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器晚成
作品:《高嫁》 “放榜啦!放榜啦!大老爷高中啦!”
京中快马来报,宁家二老爷通过了殿试,一榜第二十二名。
随之而来的,还有翰林院的委任状。
“说清楚!我中什么了!” 宁寿长趿着鞋跑出来。
“老爷甲榜第十八名!”
“贺喜宁兄!一榜第十八名,皇上钦点了你到翰林院当差!” 梧州知府方怀紧随其后,亲自送来圣旨,连连道贺。
宁寿长先是一愣,手忙脚乱接过圣旨和委任状,玉玺、中书印、翰林院掌印,上上下下都看全了,深吐了一口气,竟直接坐在地上哭起来。
“天不负我!天不负我!”
“宁兄是大器晚成!”
这个词合适,年过半百才考中入仕,再没有比这还晚的了。
“我儿呦!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老太太涕泗俱下,走路都比平时利索,急忙问:“何时进京?”
一点不夸张,宁家世代经商,往前数八辈都没出过有功名的读书人,何况是京官。
商人从来地位低,过去,凭宁家再怎么有钱,也是不入流的商户。一点不夸张地说,从今天起,宁家算是一步登天了!
“今日便叫家丁们收拾起来,初八一早,便出发!” 宁寿长此时,简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上上下下加上随行的护院、家丁怎么着也有二三十人,后天就走,会不会太急了?”
“不急!不急!正四品以下都没有御赐宅院,到了京城,事事都要打点安顿,宜早不宜迟嘛!” 方怀劝道。
“好!好!快去吩咐各房,赶快收拾起来!桂东,你去通知各房管事的,再叫上大房夫人、舒姨娘,一起到我房里。对了!把大姑娘也叫回来!” 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老太太也是商户出身,不拘小节嫡庶,对孙辈更是一视同仁地娇惯。
宁长寿的幺女,宁瑛瑛,虽然懒散,可生得粉雕玉琢,嘴又甜,还是家里唯一没出阁的姑娘,老太太心尖子似护着。
“瑛姑娘,这是小方公子给您送来的新话本。” 桂东捧着一摞闲书进了院子。
小方公子,大名方知让,是知府的小儿子,和宁瑛瑛自小一起长大。
小时候斗鸡似的一见面就打闹,这二年渐渐和睦,宁瑛瑛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方知让也要抬脚试一试。
“他怎么没来?” 宁瑛瑛问。
她最得老太太的偏爱,住在主院的耳房,午觉刚醒,正躺在榻上看画本、吃酸梅。
“小方公子见咱们家忙着,就没过来,说再另找时间和姑娘话别。”
“话别?又要和他爹出门游历吗?”
“瞧我!忙得晕头转向,竟然忘了告诉姑娘。”
桂东一拍脑门,又神气活现说:“二老爷高中啦!
“贺喜可贺!可喜可贺!读了这么多年书,总算是熬到了金榜题名这日!” 人长的粉嫩,说话也甜滋滋的。
“可不仅如此!皇上下了圣旨,封二老爷进京做官呢!后日咱们就出发!”
“什么!” 宁瑛瑛心一沉,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
她上辈子猝死,再醒来就成了个小婴儿到了这里,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没喝孟婆汤,还是直接穿到了娘胎里。
好在不愁吃喝,祖母又宠着,就这么懒懒散散过到如今十六岁。
宁家是梧州府首府,有钱,又不当官,只要不天下大乱,她可以安心做个米虫躺到死。
但她爹当官了,她还没嫁人,还要进京!
“瞧姑娘乐的,老太太方才还说,就数瑛姑娘最有福气,这下,怕是要到京城找贵婿了!”
“完了完了完了!” 她一拍大腿,话梅撒了一床。
还招贵婿……
她简直集齐了穿越者的三大bug:庶出、貌美、肚子里没墨水!
宁瑛瑛的恐婚症发作了!
“瞧姑娘高兴的!姑娘看完的话本子,老奴这就给方公子还回去,姑娘还要带什么话吗?” 桂东只当她是乐糊涂了。
宁瑛瑛灵光一闪,对对对,还有方知让呢!
这个时代,除非她愿意出家当尼姑,不然是一定要嫁人的。
和方知让从小玩在一起,到今天对他虽没什么男女之情,可总比盲婚哑嫁要好上许多!
“你告诉方知让,明天一早,让他在家塾门口等着我。”
“好嘞!姑娘快去前院,夫人姨娘们都在,老太太正等着您呢!”
到了前院,宁瑛瑛见了礼,又如往常似的,没骨头样儿窝在老太太身边。
“就数我的瑛瑛命最好!祖母这些日子正惦记你的婚事,总觉得梧州府没人配得上瑛瑛,这下好了,咱们进京选个青年才俊!”
老太太一辈子都在梧州府,首富家的身份在,和知府方家又交情不错。
如今儿子又如愿当官了,她简直是盲目乐观!
“呵呵……” 宁瑛瑛尬笑。
论婚嫁,宁家的女儿在这梧州还算是块香饽饽。
可到了京城,恐怕是个官宦人家,都不会娶商人出身、没实权、没人脉的翰林小官家的庶女。
宁瑛瑛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琳姐儿虽然出阁了,但也是一视同仁的。能随你们爹爹进京,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回家和郑女婿商量,他要是愿意去京城见见世面,咱们就一家子齐齐整整一起去。” 老太太说。
宁寿长的长女宁琳琳,嫁给了从京城贬斥回来的郑家。
宁琳琳自然是愿意的,且不说京城繁华,就算是出阁了,也总想和家人在一处。
“能进京,不凡肯定是愿意的!”
郑不凡是知府县衙的文书,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却是个正经老实的读书人。
宁琳琳有颗七窍玲珑心,素来又是爱管事的,瞟了眼宁瑛瑛。
“说起三妹妹的婚事,我倒想起另一桩事。前些日子我遇上了方夫人,她还与我透了口风,待腊月小方公子行了冠礼,就要考虑婚事了。”
胳膊肘碰了宁瑛瑛一下,打趣:“咱们家瑛姐儿和小方公子从小就要好,这事,祖母怎么考虑的?”
“瞧我!都高兴糊涂了,忘了还有知让这孩子。”
方知让也算是老太太看着长大的孩子,儒雅、上进,人长得也好,要真能和方家结亲,宁家算是高攀,她当然没意见。
“这可怎么办……不然,下午先把方夫人请来,咱们先有个默契,等那孩子行了冠礼,再正式议亲。”
“先不急!方兄方才与我说,他在梧州府的十五年任期已满,今夏朝廷要派新人来,他们家大概也要迁回京的。”
宁寿长目光炯炯,喜上眉梢,仿佛回到了少年时。
“那可太好了!”
“三妹妹若是也愿意,不如先请方夫人来过个明路。” 宁琳琳倒更急些。
“急什么!瑛姐儿年纪也不大,再留她两年。”
宁寿长心里另盘算着,凭幺女这张脸,入了京,兴许能有大造化。
“瞧瞧你爹!如今当了官,比过去更有个做爹的样子!”老太太只当他是好心。
二房兄弟姐妹四个,除了三哥儿宁源的生母舒姨娘还在,剩下宁旭、宁琳琳、宁瑛瑛三个都是从小丧母。
宁寿长是个最不愿在儿女身上费心的,老太太有慈心,可年岁大了,精神也总有限。
宁瑛瑛从小,算是被长兄长姐拉扯着长大的。
众人说笑一番便散了各自回去收拾,宁琳琳拉住宁瑛瑛。
“和方知让的事儿,你怎么打算的?”
“我还没想好呢!”
“我可得提醒你,知让是个君子,最难得得是与你知根知底。你别听爹的,早点把婚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宁琳琳看着妹妹,显然是情窍未开,提点道。
“夜长梦多?”
“你忘了当初爹是为了什么才把我嫁到郑家的?”
郑家这一代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郑家的老太爷还做过江南科考的主考官,如今虽然被贬斥落魄,可当年在官场的人脉还在。
“最好是我瞎操心,但你心总要有数。” 宁琳琳长姐如母,操心得很。
语重心长:“咱们家入了京,万一爹又动了联姻的心思,到时候你的婚事可就由不得你了。”
舒姨娘姗姗来迟,她虽还不是正室,却是宁寿长后院唯一的女人,二房的帐目一概都由她管着,很有几分体面。
“两个姑娘怎么在风口站着?说什么呢?”
“闲话罢了,姨娘快进去吧,祖母还等着您呢。”
“瑛姐儿脸色白里透粉的,看着就让人喜欢,难怪有人巴巴地在门口等着。” 舒姨娘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心却不坏。
“谁啊?” 宁瑛瑛问。
“还能有谁,小方公子抱了那么高一摞的话本子在大太阳底下站着,快去吧!”
宁瑛瑛出了大门,果然见方知让捧着一摞书等在大太阳底下,也不知道站在角门里避一避。
“知让哥哥!不是说明天见嘛!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怪热的!”
“我听桂管事说得急,以为你有要紧事。” 话说得急,却十分守礼地后退半步,与她拉开距离。
“我还真有急事要问你。”宁瑛瑛把他拉到阴影里,深呼一口气,问:“你喜欢我吗?”
方知让脸霎时便红了,额角一滴汗落在书面上,局促道:“你…你…你一定要嫁给我吗?”
“你这是什么话?嫌弃我?” 宁瑛瑛撇嘴。
“不是不是!” 方知让更急了。
放下书,抖了抖袖子,又擦了擦额角的汗,竟正儿八经拱手给宁瑛瑛鞠了一礼。
“我是说,咱们虽然一起长大,但是总要三媒六聘才不算委屈你,还有,我家有祖训,男子要先立业后成家,我还没有功名……”
“好了好了!你就说你喜不喜欢我嘛!” 宁瑛瑛打住。
“喜…喜欢!” 不喜欢,他怎么会晌午顶着大日头给她送书,就怕她路上无聊。
“后日肯定是来不及了,那我先跟我爹进京,你快点,快点把婚书送到京城。” 宁瑛瑛上辈子也没谈过恋爱,这辈子又是个直肠子。
“瑛妹妹…你也喜欢我吗?” 方知让喜出望外,面上却不显。
“哎呀,算是吧,不然我干嘛要嫁给你!”
为您提供大神 李浪白 的《高嫁》最快更新
1. 大器晚成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