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无心之人
作品:《公主请淡定:国师他又欲又撩》 “也不是什么好事,你若是厌倦了,随时可以走。”赫连琰月有些动容,他顿了顿,用了极大的勇气去说。
他真的想相信她这一回。
“自信点,除了经历,我们没有什么不同!”颜曦染鼓舞道,随后走到树的另一边坐下,“我知道你说出来,便是做了很强的心理挑战,所以我会在这里听,不会看到你脆弱的一面,你就放开来说!”
如果是她,还不一定有那个魄力说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伤疤。
所以她是真的佩服赫连琰月。
也因此尽她所能,去给他最多的尊严。
赫连琰月瞳孔一缩,手握成了拳,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
“朕的出生,本就是不被期待的存在。据说,当年,母妃才有孕,便想着滑胎,她故意摔了一跤,大概是恨不得把朕除之而后快。
她摔狠了,疼得晕了过去,正因如此,太医才把朕保了下来,若她还醒着,断不会由太医诊治保胎。
另一边,皇祖母在后宫这么多年,也是她们那一代最大的赢家,什么手段没见过?看事情自然是透彻的,更不用说母妃做得这般明显。
皇祖母最重视皇嗣,见不得皇嗣出事,自那以后,即刻调了一批人过来看着母妃,寸步不离。
但母妃到底是母妃,只要是机会,便不会放过,堕胎药、匕首、发簪……能凑效的,她都用,只是每次都被看守的人拦住了。
不过,即便看守的人再谨慎,有一次也差点遂了她的愿,只可惜,当时朕已经有五六个月了,根基稳定,没能掉下来。
皇祖母知道后,生气得紧,直接命太医施针,让母妃使不上力,站着坐着都不能,终日只能躺着,再也无法对我下手。
母妃很惜命,不会为了除掉朕,把自己也陪进去,她知道定然是除不掉朕的,也就暂时消停了。
皇祖母当时怕母妃再对朕起杀心,朕呱呱坠地那一刻,她便将朕接到她的宫里,让嬷嬷照料,说是要亲自抚养朕。
母妃是镇国将军之女,身份和背后的势力摆在那里,朕已然不在她腹中,皇祖母也不好继续软禁她,只是派了心腹时刻跟着,但还是低估了她。
买通不了看守之人是她,反而买通了皇祖母身边的人,也正因为这样,她才有机会趁着夜半,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朕所在的殿内,将朕掳走。
朕不清楚她有多不喜欢朕,只知道她不想给朕一个痛快,直接把朕丢进冰窖里面。
朕在那里,一待就是一夜,被宫人发现的时候,已冻得青紫,浑身僵硬,基本与死人无异,太医说,朕能留着一口气,已经算是奇迹了。
皇祖母对母妃已经没有任何信任可言,她再一次将母妃禁闭,但母妃早已留了一手,她让她的陪嫁侍女樊素了结我。
樊素是个有能耐的,对母妃忠心不二,奈何母妃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她看到朕时竟起了恻隐之心,便将朕秘密带出宫外。
母妃给她的时间不多,她为了不让母妃生疑,加上她在宫外没有亲信,夜深人静的,路上也不见人,只能草草地将朕放在皇城近郊的破庙里。
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后来也是因为朕还活着,樊素被母妃杀了。
朕在破庙里过了两天,先前在冰窖里出来,还没养好身子,便又两天滴水未进,已经是离死亡不远了。
可是朕命不该绝,天意让朕遇到了一位进来躲雨的老妇人。
从朕有印象起,她便是瞎的,两只眼睛都不能看。
她觉着朕可怜,便把朕带在身边。
后来,朕才知道,她靠乞讨为生,日子过得十分不好,有上顿没下顿的,天冷了,也只能受着,随便找个地儿都能落脚。
她带着朕,就等于带着一个拖油瓶。
日子啊,更是难熬。
那时,朕尚是襁褓婴儿,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找来刚生育的母狗,凑合着让朕过活。
朕跟着她,差不多两年,也是朕听懂人话的时候,偶然听到混得比较近的乞儿说,盲婆婆当年到处给朕找奶源,可是她没有钱请乳娘。
她想挣钱,却没人愿意雇她这个年事已高的人做工,没钱便请不起乳娘,想着将就用母狗,却怎么也没见着一条。
刚好那村长家的儿子犯了事,不知怎的把吴家少爷的一只眼弄瞎了,也亏得吴家只知晓是村长那儿的人,没个明确的,那边才好找人替了这事。
盲婆婆见他们家有一条刚生育的母狗,便二话不说,去找村长,左右不过是条狗,村长当然乐意。
那吴老爷是个记仇的,自己的儿子少了一只眼,便让人还双倍,直接戳瞎了盲婆婆的双眼,还打了一顿,差点就没了命。
盲婆婆什么也没跟朕讲,哪怕是后来朕知道了,她也只是抚了抚朕的头,说都过去了,就不要提了。
旁人总说替她不值,她便说,自己都快进棺材了,尽她所能救一条崭新的生命,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值了,朕就是她生命的延伸。
她说,眼瞎了不要紧,心没瞎就好。
她待朕极好,就像对亲孙子一般。
那些日子虽然很难熬,却也是朕,最幸福的光景。
朕原以为朕会那样过一辈子,没有荣华富贵又如何,只要能和盲婆婆待在一块儿,总是好的。
朕就想着,长大些,定要努力挣银钱,让她过上好日子。
当然了,那条对我有哺育之恩的母狗也要一起。
朕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阿良,因为盲婆婆时常跟朕说,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朕问她为什么,她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朕并不觉得,但她的话,朕一定会听。
人总不会一辈子都幸福,就在朕六岁那年,朕的噩梦便开始了。
父皇的朝臣李侍郎无意中发现了朕,因为朕和母妃长得十分相似,在确认朕的身份之后,父皇便派人接朕回宫。
朕不想和盲婆婆以及阿良分开,为了补偿朕,父皇允了她们陪朕一起入宫,那会儿,皇祖母已经薨逝,母妃也怀着皇弟。
朕一直想有父亲母亲,像宫外那些孩子一样,能跟他们撒娇,跟他们一样,在大街上买糖葫芦吃。
每每看到那些场景,朕总会不自觉地羡慕,你都不知道,朕刚知晓能见到父皇母妃时有多高兴。
听说还有个一母同胞的二哥哥,只比朕大一岁,朕兴奋得连续几天睡不着。
那时候,还不知道皇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于朕而言,便是向往的亲情所在。
朕进宫好几天,只见着母妃,见到她的时候,朕本想冲过去的,可是她看向朕的眼神让朕退缩了,那时候朕只觉得威严。
后来,长大些也才明白了,那是厌恶、疏离,还有……杀意。
朕怯弱地唤了一句‘母亲’,她却嫌恶地拧眉,朕有点不知所措,也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去的,之后再也没有见过母妃,直到一个月后,她诞下皇弟。
母妃不喜欢朕,但朕还是想去看看她,也好看看朕那弟弟,朕想,一定是个可爱的娃娃。
母妃殿里的人忙着,没注意到朕,朕很顺利地走到了母妃身边,她正抱着皇弟,很是慈爱,朕凑了前去,伸手就是在皇弟脸上摸了一把。
朕很开心,自己当哥哥了。
可是母妃瞧见朕,一把将朕推开,还说‘下贱的东西,八皇子的脸也是你能摸的?!来人,拉下去剁了他那脏手!’。
要不是丞相夫人在场拦着,朕这手早就不在了。
朕被人架了出去,一路哭着回到了寝殿,朕问盲婆婆,朕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母妃怎么这么讨厌朕。
盲婆婆只是叹息,她对朕说,只要朕听话,将太傅们教的学好,母妃就喜欢朕了,在这之前,也不要往母妃那儿跑了,省得惹她不高兴。
朕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刻苦学习,把太学里的人都比了下去,太傅们经常夸朕。
只是,这让朕的皇兄们不痛快,他们开始欺负朕,连朕那同胞的二皇兄也在其中。
朕打不过他们,想回去跟母妃说,可是朕连她的殿门都进不去,她不待见朕。
朕天天被欺负,可就是没有人出来护朕,身上总带着伤,后来他们还变本加厉,朕殿里的伙食也差了,比乞讨的时候好不了多少。
伺候的奴才日渐嚣张,没有人把朕当主子,但朕实在做不了什么。
而朕的父皇,从始至终没有出现过。
就这样,朕在宫里生活了将近四年,已经没了一开始的向往,甚至觉得在宫外更好,有一顿没一顿不打紧,起码没有这些无止境的羞辱和欺凌。
那四年里,除了一开始的那些,还多了个皇弟,他也不喜欢朕,就知道唤朕过去,将朕当马来骑。
一开始那会儿朕不愿意,母妃便训斥了一句,兄长要让着弟弟。
朕当时很想问母妃,二皇兄就在一边,为什么偏要叫朕?而且每次二皇兄和朕看上同一个东西时,为什么不叫他让着朕,而是每次都叫朕退让?
但是,朕不想让母妃更讨厌朕,只好陪着皇弟玩,他是朕的弟弟啊。
而且,朕总想着一点一点融入他们,后来事实证明朕错了,错得一塌糊涂……
皇弟每次都玩很久,以至于朕的膝盖总是淤青的,有一次膝盖突然剧痛无比,朕整个人摔在地上,皇弟也跌着了,母妃即刻过来抱起皇弟,打了朕一巴掌让朕滚。
朕走的时候不甘心地回头看了一眼,她在哄皇弟,而朕都快成跛子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
还有一次,朕早早起来亲手做了母妃喜欢的芙蓉糕,想讨她欢心,朕已经练习好几次了,但还是不小心被烫着,手指头红了两根。
朕送过去的时候,二皇兄和皇弟正闹着玩,不巧打翻了母妃最喜爱的花瓶,朕刚放下芙蓉糕过去收拾瓷片,母妃便回来了,她认定是朕打破的,开口就是怒骂。
朕跟她说不是朕,是二皇兄他们,她不信。
朕怎么解释,她都置若罔闻,还将瓷片堆在殿门外,让嬷嬷们把朕拽出去,让朕跪在上面,跪足十个时辰。
朕不跪,她们便踢朕的膝盖,一把将朕按了下去。
朕跪着的那些瓷片,很快就被血染红了。
朕艰难地抬头望向里面,母妃正拿起芙蓉糕咬了一口,旁边的宫人估计告诉她是朕做的,她毫不犹豫地吐了出来,还漱了好几次口。
最后还向朕这边走来,在朕面前停下的时候,把芙蓉糕连带着碟子一并扔到朕的脑门上。
朕的额头出了点血,芙蓉糕落了一地。
不知道跪了多久,天还下起了雨,整条道上,只有朕一人,雷声很大,却盖不住殿里的欢笑声。
朕听盲婆婆的教诲,也过过穷日子,不愿浪费一点吃的,便捡起地上的芙蓉糕,合着雨水,往嘴里送,很是狼狈。
雨水有些咸,也有些铁锈的味道。
其实,芙蓉糕,也并没有众人说的那样好吃。
看着被烫得红肿的手指,似乎已经不觉得疼了。
入宫数年,朕心里的希望之火一点一点地被扑灭,朕努力让它继续燃着,可总是有那么多的事情出来搅局,就连最后一点火星子,也在那个雨天,熄了。
跪够了时辰,朕也已经把芙蓉糕全部吃了下去,便拖着身子,爬回了寝殿。
之后朕染了风寒,烧了三天三夜,都是盲婆婆衣不解带地照顾朕。
朕是个不受宠的皇子,伺候的人不尊上,没有太医来为朕诊治,朕的膝盖,很久才愈合,到底是没有及时医治,落下了病根。
此后,朕再也没有找过母妃,那边也没有再传过朕,大概是母妃不想再看到朕吧。
又或者说,母妃本就不待见朕,不想让朕存活于这个世上。
日子过得艰难,但只要盲婆婆和阿良在身边,朕也便知足。
只是有一天,阿良不见了,朕到处去寻,最后还是在兽园找着的,守门的侍卫说,二皇兄把阿良丢进去,还专门引了雄师过来斗兽。
阿良怎么比得过雄师?
侍卫说,它三两下就没气了,兽园里血迹斑驳,骨肉撕咬得遍地零落。
那天,朕带着阿良仅剩的残肢,浑浑噩噩地走回了殿里,将它埋了,还立志将来一定给它报仇。
转眼过了两年,朕没有忘记阿良的死,但朕除了文学,其他都没有长进,不知如何给阿良讨回公道,朕很迷茫,该怎么办。
这种迷茫一直持续到朕十二岁生辰那天,说到生辰,朕便是按盲婆婆捡到朕那天定的。
那天,盲婆婆给朕准备了长寿面,朕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汤,母妃便派人来将朕带走,盲婆婆想拦着,却被踹得老远。
朕想过去扶她,可是朕挣脱不开那些人,盲婆婆再次过来拦,那侍卫竟是一刀刺了过去,朕眼睁睁地看着她倒在血泊里。
恨极了,也挣扎了许久,却无能为力。
朕被生拉硬拽带到母妃跟前时,她让人将朕绑在柱子上,朕悲痛之余,很是不解。
听到她跟太医说了几句,朕才知道,原来皇弟犯了心疾,要换心。
旁人不敢动手,母妃却像发了疯一样拿着匕首向朕刺来,朕终于忍不住问她,同样是儿子,为什么她这么偏心。
是啊,二皇兄和朕,都可以和皇弟换心,可她就是要牺牲朕。
你知道她怎么说吗?她只说了七个字,“因为你不配活着!”。
后来才知,母妃厌恶朕,只是因为朕是她知晓了父皇某些秘密那段时间怀的,她认为朕代表着耻辱。
二皇兄是她对父皇有情义的时候生下的,而八皇弟的出生则是稳固了她的权势地位。
她从来不会用儿子的角度去看朕……
或许是朕不甘心吧,被生母开膛挖心的时候,居然没有痛死,朕还依稀看到她拿着朕的心时,那样子是何等的高兴,她的小儿子有救了。
朕昏死过去之前,知道了一个秘密,关于朕回宫之后还能活着的秘密,那就是她在见到朕时,已经知晓腹中的皇弟迟早有一天要至亲换心。
难怪皇祖母仙逝了,她也没有杀朕。
后来,朕昏迷之前还听到她说,将失去利用价值的朕丢去乱葬岗。
朕的师傅,当朝帝师,在半路把朕截下,对朕用了禁术,三个月后,朕总算活过来了,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可是胸口的伤痕提醒朕,朕的心,没了。
如今在那里的,是一直白灵鹿的心。
听师傅说,八皇弟在朕昏迷的日子里已经去了。
人哪能跟既定的命数去斗?真是讽刺。
师傅用禁术救朕,折了半生修为。
等朕休养得差不多了,他便让朕拜他为师,承袭他的术法,也就是幻术与算命,他告诉朕,要活命,必须要有资本。
朕本不想活,但想想盲婆婆和阿良,朕还没有为她们报仇,不能就这样去了,朕当即就应下。
无心之人,不需要顾及那一点相连的血脉,她不再是朕的母亲。
为您提供大神 京柯 的《公主请淡定:国师他又欲又撩》最快更新
071无心之人 免费阅读.[.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