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震惊天下的捷报飞赴金陵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码头。


    朱棣带着谭渊等人,为观摩团送行。


    临别。


    蓝玉等人要登船时。


    朱棣再次确认,“永昌侯、西平侯,你们确定要乘船,一路沿海路回金陵?”


    他不知,这两人为何突然这么急。


    为了快点回金陵。


    竟然大胆决定,请求他派出战船。


    直接由海路,回金陵。


    这样的确是很近。


    但一路十分辛苦。


    海上的颠簸和不确定性。


    对他们这群刚刚勉强适应战船颠簸的旱鸭子来说,十分遭罪。


    朱棣并不清楚,此刻,蓝玉内心的急迫。


    蓝玉笑道:“王爷,我们也提前感受感受,海军长途行军。”


    走海陆,从这里回金陵,有一个多月就够了。


    可回福建,再走陆路回朝。


    即便快马加鞭,都得两个月。


    即便无法让朝廷迅速跟进,学习朱老四。


    节省下来的一个月时间。


    也可以抓紧时间,按照朱老四提供的陆军第一镇训练细纲,编练整顿太子卫率。


    其实,他们还想向朱老四要几个人。


    比如张武。


    如果能跟着回朝作指导就更好了。


    可张不开口。


    朱老四身边可用之人也很紧张。


    而且,人家今年还要编练一个混成协,一个海军陆战营。


    他们提出来。


    朱老四肯定会予以支持。


    可他们也担心。


    张武跟随他们回朝指导训练太子卫率,被太子卫率的将领为难。


    相比太子卫率将领的资历。


    张武太浅了。


    还是朱老四的人。


    朱老四自己被太子系针对,受委屈,只要不过分,大概率会当做没发生。


    可朱老四的人若是被针对,受委屈。


    恐怕,朱老四不会置之不理。


    思来想去,权衡利弊后。


    他们还是决定不提这个请求了。


    反正他们也看过第一镇训练,更得到了训练细纲。


    ……


    朱棣点点头,看向徐达,“泰山,你年纪大了,不要跟着他们走海路了,回到鸡笼屿,住几天,让海军兄弟们,送你去福建,走陆路回朝吧……”


    老泰山年纪不轻了。


    蓝玉等人想折腾,虽然不知原因,可人家坚持,他也不拦着。


    但他不能让老泰山遭这份罪。


    他和妙云的处境决定了。


    未来,恐怕真正关心他们的亲人只会越来越少。


    徐达笑着点头,“你也不要逞强……”


    这回,他是真正见识到,火铳排枪射击,将领的危险程度。


    其实,比近身战更危险。


    近身战,只要自身本事够硬,活命机会就很大。


    但未来的火器时代完全不同。


    四郎肇业之初,又必须站在第一线,以身作则,鼓舞士气。


    ……


    一群人又说了会儿话。


    蓝玉等人登船启程。


    蓝玉、沐英、俞同渊站在甲板上,目视码头,朱棣等人越来越小,直到消失,才收回视线。


    蓝玉低头,盯着战船驶过,起起伏伏的海面。


    手轻轻拍打战船护栏。


    此刻,他的心,也像这海面起起伏伏。


    未来,天下中心向朱老四转移,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除非请朱老四回朝,帮助朝廷。


    可会有多少反对声?


    太子呢?


    大概率,表现的会很高兴。


    可内心中,到底会如何想?


    若是他对太子提出此事……


    ……


    码头,朱棣收回视线。


    刚准备转身,谭渊指着海面,“殿下,快看……”


    朱棣顺着谭渊手指方向看去……


    十几人,划着数艘小船驶来。


    朱棣好奇关注中,小船在海军战船外围,接受检查后,缓缓靠近。


    几个年轻人,搀扶着一个花白头发老者,登上码头。


    老者郑重一拜,“老朽刘江河,对岸汉人村村长、族长,诸位将军真是中原天朝上国而来?”


    吕宋有汉民,朱棣一点儿都不奇怪。


    数千年来。


    无数汉民,驾驶着小船,为躲避战火、苛政,离开中原,出海寻找一个世外桃源,栖身之地。


    中原百姓对大海的探索,也十分勇敢。


    中原的落后,只是历史的偶然性,并非必然性。


    朱棣笑道:“老先生,我叫朱棣,也叫朱四郎,现在中原朝廷叫大明,家父正是大明皇帝,我的封地在东番,此番前往巴拉望岛,是为了剿灭此处海盗,不知,此处海盗,与你们关系如何?”


    “无论好坏,都不影响我们之间交往,往后,我们会派兵驻扎巴拉望岛。”


    ……


    打下巴拉望岛。


    他就没想过放弃。


    这个岛不小,一万多平方公里。


    有一片淡水资源很丰富的平原。


    十分适合开拓出来种植粮食作物。


    未来,只要迁徙数千人,在这里搞种植,依托堡垒,就能牢牢占据这里,海军南下,有停靠补给的地方,海商经过,也能在这里短暂休整。


    可以成为南部海域贸易的枢纽。


    如此好地方。


    他占据了,又怎么会放弃!


    若他撤走,恐怕陈祖义,很快就会再次派兵卷土而来。


    老汉刘江河等人惊呆了。


    朱棣话音刚落,忙下跪参拜:“化外之民,拜见四皇子殿下!”


    ……


    通过与刘江河接触。


    朱棣了解到,巴拉望岛对面的民都洛岛上,有一万多汉民。


    汉民人数远高于本地原住民。


    之所以汉民这么多,也是异国他乡被逼无奈,陆陆续续,从周围各岛被迫迁徙民都洛岛,报团取暖。


    而且,这群汉民,已经逐步同化岛上为数不多的原住民部落。


    刘江河来这里。


    是想试着和他们做交易。


    并且,想试探,能不能寻求他们的庇护。


    吕宋拉干王,对他们的压榨十分严重。


    朱棣听闻对方来意后,就将对方请到堡垒内。


    书房。


    朱棣看着刘江河,“老先生,我同意彼此间交易……”


    民都洛岛上有金矿。


    根据刘江河介绍。


    以前,陈祖义就窥伺民都洛岛的汉人遗民,同时窥伺金矿。


    可又不敢直接和吕宋国开战。


    只能不断利用贸易胁迫,试图让岛上汉民屈服,主动向其效忠。


    给吕宋交税同时,再给陈家交一份税。


    岛上汉民当然不能答应了。


    要是陈祖义能庇护大家。


    大家肯定愿意脱离吕宋。


    可陈祖义只想要好处,不想和吕宋国为敌。


    所以,一直以来,民都洛岛就被吕宋赋税,以及陈祖义商贸压榨。


    “我可以确保,我们之间公平交易!”


    至于庇护。


    他暂时还做不到。


    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不同。


    距离吕宋很近。


    吕宋朝的军队,划着小船就能登陆民都洛岛。


    军队可以源源不断,倾泻到民都洛岛。


    巴拉望岛则不同。


    海峡足够宽。


    只要留下十几艘海军战船,就能彻底封锁整个海峡。


    这也是陈祖义占领巴拉望岛,却不肯庇护民都洛岛百姓的缘故。


    “我给老先生两个建议,一,迁徙巴拉望岛,岛上的一块平原,足够咱们万余汉民开垦生活……”


    朱棣提及了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并且详细介绍了如何营运,以及效果。


    还找来了福建商贾豪强,亲自讲述。


    ……


    “另一个选择,就是我们派人,前往民都洛岛,帮你们训练青壮,另外赠送你们部分武器,协助你们和吕宋朝谈判,尽可能维护你们的利益。”


    ……


    他现在也不想占领民都洛岛。


    一旦占领。


    就要布置重兵在民都洛岛。


    将来回朝助战,陆军第一镇肯定要带回去。


    第一混成协必须留在东番。


    他没有财力。


    也没有人口,再训练一个混成协了。


    最好,是民都洛岛的百姓迁徙到巴拉望岛。


    从这一万人中。


    他可以征召一千人。


    训练一个加强营出来。


    ……


    刘江河没有当场做出决定。


    不过对朱棣十分感谢。


    毕竟,公平交易,已经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送走要回去和其他几个大族商议的刘江河。


    朱棣给毛老六下达了一道命令:“从今天开始,在四海岛屿国家,调查统计汉民人数……”


    陈祖义、梁道明这些人,格局太小。


    不愿付出,首先就想收获回报。


    导致他们一直以来,无法整合散落四海的汉民。


    如果这部分汉民能有四五十万,与他而言,却十分有利。


    从大明迁徙百姓。


    他不敢闹得动静太大。


    担心朝中反对声、抨击声太大。


    只能等彻底放开海禁后。


    找商贾豪强合作。


    小批次,帮他征召愿意出海发展的中原百姓。


    前期,散落四海的汉民,对他而言,十分重要。


    只要把这部分汉民,安置在海上类似巴拉望岛这种重要节点。


    发展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让这些理念,通过四海汉民,先行在四海传播,吸引四海上其他各族群百姓。


    同时,若真有数十万汉民。


    他就能再武装一个精锐陆军镇!


    将来开拓四海,前期兵力也有了。


    “少爷,我知道了,我会马上着手安排此事!”


    ……


    于此同时。


    巴拉望岛三十里外。


    两支水军远远对峙。


    一艘战船迅速靠近陈家舰队。


    很快。


    陈寿就看到了陈忠介绍朱棣海军的亲笔信。


    “少将军,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十分厉害,一个营最多七百人,他们装配了一种带着利刃,管身很长的火铳,能在六十步内射击……”


    “他们的五人一组,兵力随机组合运用能力更强,战术十分娴熟,近身战中,咱们占据人数优势还是输了,家父也战死了……”


    ……


    陈寿边看边听。


    神色十分沉凝。


    看完后,看着陈金北,拍了拍其肩膀,“金北,陈叔的仇,我们家一定给他报……”


    陈忠死的太值了!


    陈金北带回的信息。


    触目惊心啊!


    一年时间。


    他们和明四皇子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还拉大了!


    说白了,就是他们对明四皇子搞出来的新东西,不得要领。


    现在好了。


    陈忠用战死,为陈家换回了十分有用的消息!


    陈忠不是无能之辈。


    巴拉望岛的失败。


    不是陈忠无能。


    是陈家技不如人!


    陈金北沉默不语。


    父亲早说了,战死,非私仇!


    父亲选择战死,是为了报陈家之恩。


    至于陈家能不能抓住父亲战死,带来的机遇,他无法确定。


    主要是明四皇子此人,太厉害了!


    用父亲话说。


    大明皇帝最优秀的儿子。


    这样一条强龙,本该留在大明继承皇位。


    现在却被‘放逐’到海上。


    大明皇帝真是糊涂昏聩!


    若把江山传给明四皇子。


    依托大明资源。


    放眼天下。


    谁能敌大明?


    ……


    片刻后。


    咦!


    梁道明旗舰甲板上。


    梁道明看着陈家舰队开始返航,竟然不去巴拉望岛。


    不由惊咦。


    扭头,难以置信看着吕珍,结巴道:“吕前辈,不会是,陈忠已经战败,巴拉望岛已经被王爷占领了吧?”


    不然,陈寿都抵达巴拉望岛三十里外。


    为何不休整,不补给,灰溜溜返航。


    “这怎么可能!”


    “明四皇子的海军、陆军就这么厉害?”


    ……


    吕珍尚未开口,梁道明麾下,跟随而来的各家族主事之人,已经忍不住惊讶议论。


    随即。


    梁道明下令,前往巴拉望岛。


    当在岛上见到朱棣时。


    所有人沉默。


    梁道明看着这些人沉默,松了口气之余冷笑。


    这些人经此事之后。


    绝不敢背着他招惹燕王了。


    他悬着的心,终于能落下了。


    ……


    半月后。


    鸡笼屿。


    蓝玉等人折返鸡笼屿,短暂休整后,准备再次动身启程。


    期间,纪纲已经迫不及待,请求徐妙云派船送其回福建,锦衣卫的最高等级传讯系统启动。


    朱棣在海上大捷的消息,以最快速度,送往金陵。


    临行前。


    蓝玉、沐英来向朱雄英道别。


    “雄英,在你四叔身边,一定要认真学,好好学。”


    蓝玉蹲在朱雄英面前叮嘱道。


    他现在只能寄希望雄英了。


    朱雄英点点头,指了指旁边的几个袋子,“舅姥爷,这里面装着一些水果,有椰子……”


    朱雄英一样样介绍完后,说道:“这些都是雄英这段时间,和东旭哥他们亲手摘得,你帮雄英带回去,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


    “好,舅姥爷帮你带回去。”


    蓝玉笑着答应。


    都是岛上一些野果。


    其实,王妃已经给他们准备了很多。


    这些东西,陛下他们肯定没吃过。


    今天总计一万两千字。


    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接下来就是朱棣回金陵这个高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