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旧事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心上人的母亲竟是自己娘亲的故友,浣碧活了两辈子,今日才发现自己与允礼还有这样的缘分。


    舒太妃安慰地拍着浣碧的肩,缓缓地告诉了他们当年的事情:“当年我从摆夷出来时,正巧遇上同出摆夷归降的绵绵。当时她不叫绵绵,而是叫碧珠儿,绵绵是她后来自己改的名字。”


    “碧珠儿。”浣碧重复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爹爹唤娘亲“绵绵”,幼时娘亲也一次又一次地教她念“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她都快忘了娘亲还有这么一个名字了。


    “绵绵一心爱慕你父亲,你爹爹又何尝不想娶绵绵为妾长相厮守呢。只是绵绵命苦可怜,摆夷臣子皆骤然得罪,她才失去与你爹爹在一起的机会。”舒太妃说完,拉起浣碧道,“孩子,别怪你的父母。”


    浣碧一张脸早已哭得梨花带雨,却还是重重点头:“太妃教诲,定当谨记在心。”


    “傻孩子,还叫什么太妃呢。今日允礼带你过来,我心里是极满意的,你娘又与我是故交,你要是愿意,便叫我一声阮姨吧!”


    听了舒太妃这话,浣碧想起了自己在碎玉轩迷迷糊糊做得那个梦。


    原来母亲的故友“阮姨”是真的,“阮姨之子”竟就是允礼,一切冥冥之中都是天意。


    “阮姨。”浣碧喊出这个称呼,舒太妃露出欣慰的神色,道:“当日我与绵绵一同落罪不得救她,后来进了宫更是没了联系。如今上天让她的女儿到我跟前来,定是要我好好待你。”


    浣碧伏到舒太妃膝上抽泣着,允礼故意打趣:“原是我带了青青来给额娘瞧,额娘有了青青便不管儿子了。”


    舒太妃心领神会,也假意嗔道:“你这孩子也是,竟瞒我到现在!青青这孩子我喜欢得紧,巴不得留她多陪我住一些时日。”


    允礼含笑道:“额娘想留青青,那得看青青的意思,儿子是做不得主的。”


    他们一来一往,浣碧倒也止住了抽泣,允礼趁机扶起她认真道:“想必甄大人过些日子就会得了赦免回来,到那时候咱们成亲了,你可愿意来陪额娘?”


    舒太妃眼见儿子傻乎乎地说着没边的话,禁不住噗嗤一笑,旁边的积云姑姑笑道:“太妃盼着这么些年,现在换王爷眼巴巴盼着娶媳妇了。”


    浣碧早羞红了脸,舒太妃笑道:“青青,你老实告诉阮姨,你可愿意嫁给允礼,做他的妻子、阮姨的儿媳?”


    外头的风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下,屋子皆是无声的寂静,允礼的心倏然一紧,即便已经得到过她的回答,可这时的他竟有一丝担忧。


    “自然是愿意的。”


    怎么会不愿意呢?成为允礼的妻子,前世今生她都是愿意的。


    听到答案的允礼笑容欣慰而舒展,当着舒太妃的面将浣碧拥入怀中。


    从舒太妃处用了午饭出来,抬头见几只喜鹊在枝头寻觅着食物,允礼笑道:“喜鹊报春,正是大喜之兆。”


    “允礼,陪我去拜祭一下我娘吧。”


    自从娘亲去世,浣碧从未去墓前拜祭过一次。以前在甄府,后来又入了宫,都只能每逢忌日偷偷地给何绵绵烧点纸钱。


    “好!”


    何绵绵葬在城郊的墓地,离凌云峰也并不远。二人同骑一匹马,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


    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墓,面向西南方向,那是她遥远的故乡。墓碑上几个大字“何氏绵绵之墓”,另外两行小字“夫远道、女青青立”。墓地被修整得很干净,还用大石头好生堆垒过了。只是周围已长了一圈杂草,一看便知有一段时间无人修理了。


    走到墓前,浣碧表情肃穆而认真,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悲戚道:“娘,不孝女来看您了。”


    允礼跟在她身边跪下,同样行了礼,庄重道:“何姨,我是移光之子。今日陪青青来看您,就是想告诉您,我会好好照顾青青,请您放心。”


    浣碧见他解释得认真,心里暖洋洋的,继而坚定道:“娘,我与允礼是真心相爱的,他为了我,费尽心思为外祖父平了反。如今,皇上已经下旨洗刷了外祖父的罪名,您也不再是罪臣之女了。再过些日子等爹爹回来,我便能成为真正的甄家女儿,您也能名列甄家族谱,永享甄家香火。娘,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永远做爹爹的女人了,您高兴吗?”


    墓碑自然没法给浣碧回答,但她知道,娘亲定然是高兴的。


    “娘,您等着,来日我一定和爹爹一起接您回家。”


    这是女儿对母亲的承诺,允礼也忙保证道:“何姨,您无法跟甄大人相守,那是命运不公。但是我允礼,一定会与青青携手一生!您一定也会祝福我们的,对吧?”


    “允礼,谢谢你。谢谢你帮我实现了我和我娘的心愿。”


    回来的路上,浣碧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何绵绵最后的心愿是要她平安幸福一辈子,她的心愿就是想完成母亲一辈子也未实现的夙愿。若不是允礼,只怕自己一辈子也无法实现母亲的愿望。


    “傻丫头,你跟我说什么谢?”允礼轻轻刮了一下浣碧的鼻子,宠溺道,“我何尝不是为了我自己呢?若非如此,还真不知道还如何打动我们甄二姑娘了。”


    浣碧被这句“甄二姑娘”引得噗嗤笑出声,显然心情极佳。迎面吹来初春的凉风,浣碧不由自主地往允礼身上靠去,允礼干脆便伸手揽住她。


    “好好走路,这不成样子。”浣碧到底脸子薄,怕被人瞧见,便去推他。允礼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改成牵着手往前走。


    短短的一段路,允礼紧紧握住浣碧的手,二人皆欢喜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拜祭完何绵绵不过几日,温实初来请脉,顺带捎来了甄远道的信,信里说他已是得了赦免,大概再过半个月便能回来,要云氏放心。


    “温大人,我有一事相求。”温实初要走时,浣碧趁着旁人不注意,悄悄地拉住温实初。


    “浣碧姑娘请明言,实初定当尽力。”让甄嬛称病搬出甘露寺便是浣碧的主意,加之又知道了她是甄嬛的亲妹妹,因而温实初对浣碧也十分敬重。


    “还请大人为我配制一副假死药。”


    “什么?”温实初猛然一惊。


    浣碧早料到他会是这般反应,但她早有成算,不疾不徐道:“大人也知道爹爹就快要回来了。爹爹一回来,甄家的宅子就会还给我们,那时夫人和玉娆便都要回家去住,长姐只能一个人留在凌云峰。”


    “你是说,你要这假死药是为嬛妹妹?”


    “正是。让长姐服下假死药,再偷偷地回到甄家后宅,只要做得隐秘些,也无人会发现。”浣碧缓缓告之,“只是此事十分冒险,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大人若是不愿冒险,我便再想法子。”


    温实初静默片刻,应允道:“这个法子虽然铤而走险,但也不是不可行。为了嬛妹妹,我愿尽力一试。”


    浣碧一喜,忙道:多谢大人。此事事关重大,长姐那边我会去解释,还请大人不要声张。”


    事关甄嬛,温实初自然无不答应。浣碧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会向温实初开口,温实初也果然上心,不出几日便配好了一副七日失魂散,说是服下此药症状如同离世一般,七日之后方能苏醒。


    浣碧小心收了药藏好,预备找个时机告诉甄嬛。


    自允礼为何家翻案后,浣碧一心期盼自己与娘亲入甄家一事,云氏到底有些不太痛快。因此,浣碧与云氏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


    思虑再三,浣碧终是在二月二这日推开了甄嬛的门:“夫人、长姐,我有事要说。”


    甄嬛也打算找浣碧聊一聊,见她自己走了进来,与云氏对视一眼,柔声让玉娆出去了。


    “我知道夫人和长姐心里不痛快,换了我也会如此。可那是我娘,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娘生时不能入甄家门,死后也只能做一个孤坟野鬼。”浣碧说到这里已嘶哑了声音,沉沉道:“我娘已经不在了,这是我身为女儿最后能为她做的。”


    云氏垂首不语,甄嬛在一旁担忧地看着母亲。浣碧心知云氏不想听这个,便道:“我知道夫人忧心长姐,我今日便是想与您商议长姐之事。”


    果然,云氏一听这话目光倏然有了光亮,手抓紧了甄嬛,眼睛却是直直盯住浣碧。


    “我是这样想的……”


    “皇上驾到,还不速速接驾!”


    浣碧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外头一道尖细的声音打断了。


    浣碧先是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是苏培盛的声音。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