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陆学家”的诞生

作品:《英伦文豪

    《魔法石》第二周的更新,陆时决定放缓节奏。


    上次,他连载了整整五个章节,而这次仅是三章,只到《第8章魔药课老师》,即著名角色西弗勒斯·斯内普的登场。


    这个人物算是前期的“反派”,十分惹人讨厌。


    即使很多成年读者,在不知道他的苦衷前,也极其反感他,


    这货对学生的PUA,太特么像公司里的那些领导了!


    当然,最讨人厌的还是Lu,


    别的作家玩连载,都是越更新越多、越更新越稳定,


    他倒好,从五章到三章,


    这是人干的事?


    但读者们对此都没什么办法,在《镜报》报馆大门前堵也堵了、骂也骂了,


    总不至于真把陆时绑到小黑屋,按着头强迫他更新吧?


    于是,他们只有等,


    等的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已经更新的内容之上,一遍遍地阅读,


    并且在心里暗骂:


    “Lu可真特么是个混蛋!”


    ……


    周五,


    阿瑟·柯南·道尔像往常一样起床有些迟。


    初夏的温度逐渐升高,


    因为拉着窗帘,屋内有些压抑,闷闷的,


    从缝隙照进屋内的阳光,仿佛将黑暗的空间一分为二,


    光缝上,能隐约看到空气中漂浮着的细小纤维。


    道尔坐起身,看向书桌,


    桌面上摆放着昨天的《镜报》,版的文字被画了各种标记线,


    旁边还有一本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


    书桌的另一头,还摆着一台打字机,


    旁边有稿件,


    书名:《艾德金森惨案》,


    这个案子在之前的《波希米亚丑闻》中提到过。


    道尔选定了它,核心诡计已经构建完成,


    这样,骨架就有了,


    接下来就是填补血肉。


    道尔拉开窗帘,沐浴着阳光打個大大的呵欠,随后离开卧室。


    妻子霍金斯已经准备好了早餐。


    但奇怪的是,她没有先吃,而是坐在桌旁,看着《镜报》,眼睛红红的,似是刚刚哭过。


    道尔诧异,


    “露丝,怎么了?”


    他赶紧上前安慰:“难道说,那位既荒唐又英明神武的陛下去世……”


    话音未落,就被妻子狠狠瞪了一眼,


    “别瞎说!”


    说着,递了报纸过来。


    那是一篇书评,文章名叫《福尔摩斯,侦探标准的制定者、推理标准的践行者》,


    而书评的作者竟然是……


    “Lu?”


    道尔震惊。


    霍金斯点头,


    “阿瑟,你对他的追逐,终于获得了他的肯定!”


    道尔满头黑线,


     ̄□ ̄||


    妻子这话并没有错,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听着总感觉怪怪的。


    道尔啃了一大口面包,在霍金斯旁边落座,


    “他怎么写的?”


    霍金斯“额……”了一阵,最终还是没忍住,小声提醒:“你还没洗漱呢,怎么就开吃了?”


    道尔说道:“来不及了。”


    霍金斯摊手道:“好吧~好吧~”


    她指着《镜报》给丈夫分析,


    “这篇书评的结构很简单,一共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Lu认为,福尔摩斯是‘侦探’这一职业的缔造者。就像你在里讲的那样,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咨询侦探。”


    道尔一愣,随即苦笑,


    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


    或者说是不知天高地厚,


    因为,“唯一一个”这种词,只有在极度自信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霍金斯继续道:“Lu将侦探分为四类,分别是古典派、硬汉派、法医派,还有最有趣的一类——间谍。”


    道尔多少有些自得,


    因为这四类,福尔摩斯都有涉猎,


    他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高超的逻辑推理能力,此即古典派;


    他精通剑术和格斗,此为硬汉作风;


    他擅长尸检和毒理研究,这是法医的能力;


    而他在《海军协定》这类案件中的表现,有间谍的既视感。


    道尔笑了,


    “Lu,果然还是懂的。他夸赞福尔摩斯是‘侦探’这一职业的缔造者,并不为过。”


    说他胖他还喘上了。


    霍金斯笑呵呵地白了丈夫一眼,


    看到丈夫恢复往日的自信,作为妻子还是很开心的。


    道尔又问:“第二部分如何?”


    霍金斯说道:“或许是因为Lu擅长推理,他对你最近那部《沃伯顿上校发疯案》中核心诡计的评价比较专业,我读着有些吃力。”


    道尔说:“没关系,我自己读吧。”


    他坐下了,干嚼着面包看报,


    霍金斯将汤碗推过来,


    “你别噎着。”


    道尔看了眼碗,随后用汤匙舀汤往嘴边送,结果几次都没送进去。


    没办法,他的注意力全在报纸上。


    霍金斯无奈,


    “你说你,怎么跟个老人似的,汤都喝不了。”


    她拿起勺子喂丈夫。


    大概过了一刻钟,


    “呼~”


    道尔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说道:“不愧是Lu啊!”


    霍金斯问:“怎么了?”


    道尔说:“他很欣赏我在里使用的诡计。但他认为过于简单了,因为只要看到上校右手戴表,就很容易意识到凶手可能利用他左撇子的特点来作案。”


    霍金斯撇撇嘴,


    “我刚才读,还以为他在夸你呢~没想到是说风凉话。”


    道尔摇头,


    “这可不是风凉话。他在文章中举了例,说可以在左撇子上动的脑筋很多。比如,尸体的伤口,凶手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造成的伤口不一样。”


    霍金斯一怔,随后心中佩服,


    确实,比起文章中突兀地加一句“上校看了眼戴在右手的手表”,伤口微妙的不同确实更不易被读者发现。


    更何况,福尔摩斯系列中,尸检实验经常出现,


    那也是福尔摩斯的拿手好戏。


    道尔继续道:“Lu还给出了很多建议。就比如,他认为我在创作福尔摩斯系列的时候,融入了很多现实的犯罪事件,同时,对于英国的社会和生活描写也非常细致准确,这一点应该继续发扬。而且……”


    他指了指报纸,


    上面写着一段的构造思路,


    先构造一个大宅子,每个房间都住着一位客人,


    他们各有特色,


    左撇子、色盲、侏儒症、瘸子、结巴……


    之后,大宅的主人离奇死亡,


    侦探可以根据凶案现场排除几人,根据不在场证明排除几人,再结合一下找到真凶。


    道尔苦笑,


    “还真是学无止境啊。”


    霍金斯不解,


    “怎么忽然有此感慨啊?”


    道尔说:“我的下一部核心诡计便是利用色盲。没想到,在这儿被Lu给漏了。”


    “噗!”


    霍金斯笑喷了,


    虽然知道自己不该笑,但就是忍不住。


    她问:“既然核心诡计都漏了,那伱要不要改?”


    道尔摆摆手,


    “改什么?当然不改!既然要写推理,就要让读者和侦探处于公平的地位展开竞赛。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有挑战!不过,其它技巧还是要运用的。我准备融入叙述性诡计。”


    说完,他就回屋了,闷头研究新该怎么写。


    又过了两小时,


    外面传来霍金斯的敲门声,


    “阿瑟,这里还有几篇书评,我觉得你最好看看。”


    她推门而入。


    道尔研究着该怎么写作,头也没抬,


    “别人的评价,没什么所谓。只要Lu认可我努力的方向就可以了。”


    霍金斯尴尬,


    “不是给你的书评。”


    说实话,现在的道尔有些“过气”了,


    书评的人并不多。


    道尔愣了半晌,回头,


    “难道是评《哈利·波特》的?他们也配?来!给我看看!”


    霍金斯将一份《泰晤士报》递了过来。


    道尔翻到书评版,


    文章名叫《关于中的那些押韵》。


    道尔冷哼一声,


    “这帮人是真能蹭热度。Lu喜欢用押头韵,但凡是有点儿文学基础的,都能看出来。用得着写一篇文章来单独说明吗?”


    押头韵,


    它是西方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押韵技巧,通过在一行诗或一首诗中重复使用某些单词或短语的开头辅音,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律效果。


    最典型的,便是《洛丽塔》的那个开头,


    其精彩程度,整个文学史都罕见。


    霍金斯好奇道:“《哈利·波特》中也有吗?”


    道尔点头,


    “当然!就比如那四个学院的创始人,Godric Gryffindor(戈德里克·格兰芬多),两个‘G’;Salazar Slytherin(萨拉查·斯莱特林),两个‘S’……”


    霍金斯了然,


    “啊,你不说我都没注意。”


    道尔说:“这正是Lu厉害的地方了。按理说,儿童文学没必要设置这么多东西,搞得太复杂,反而容易让孩子们混淆,但Lu就是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这种感觉,就像是父亲带着孩子和朋友见面,


    朋友不管小孩,直接问父亲:“你家小孩叫什么?”


    或者,朋友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视,问:“你叫什么名字?”


    两种效果截然不同。


    Lu是真正在把小读者和成年读者平等相待的,认为他们配享受押头韵的“待遇”。


    孩子们也许现在不懂,但将来终会明白。


    道尔又看了那篇《关于中的那些押韵》一眼,问道:“还有别的类似的文章吗?”


    霍金斯点头,


    “有!多得很!你要看吗?”


    道尔摆手,


    “不了不了。这帮人,可真是能蹭啊……”


    ……


    “这帮人,可真是能蹭啊……”


    陆时官邸,


    玛格丽塔看着那些文章,显得有些气鼓鼓的模样。


    在公主殿下心中,老师出名是理所应当,


    但别人过来蹭,属实有些讨人嫌了。


    陆时笑,


    “蛇有蛇道、鼠有鼠窝。你得允许别人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嘛~”


    神特喵的主观能动性。


    玛格丽塔无奈,


    “老师,一年前你可不是这样的。”


    陆时诧异,


    “一年前怎么了?”


    玛格丽塔说:“诺奖!瑞典文学院想蹭,结果被你怼得差点儿就地解散。”


    陆时不由得大笑,


    “此一时,彼一时。人是会变的~”


    说着,他抽出一份报纸,指着上面的文章说道:“而且,人家也不是言之无物啊。有些文学批评家,确实有真东西。”


    那篇文章分析的正是《魔法石》中出场角色的名字。


    玛格丽塔叹气,


    “确实,那篇文章我也看了。没想到,还真有人能蒙对奇洛教授不是好人。”


    奇洛的名字:


    Quirinus Quirrell,


    其中,Quirinus是古罗马神话中双面神Janus的绰号,


    而《魔法石》的最后,奇洛教授摘下一直裹在脑袋上的头巾,露出了黏在后脑勺上的最终反派伏地魔的脸。


    陆时耸耸肩,


    “我也没想到,竟然真有人能深挖出来。”


    玛格丽塔嘀咕道:“我看啊,他们就是闲的。”


    陆时大笑,


    “你这话也没说错。”


    现代的《哈利·波特》系列便是如此,


    七部完结后,无数哈迷觉得不过瘾,开始自己进行二次创作,


    那些都是“闲”出来的结果。


    但也正因如此,这个IP才能长久地保持活力。


    “唉……”


    玛格丽塔叹了口气,郁闷道:“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这些书评良莠不齐。咱们刚才提到的那篇关于角色名字的,分析得基本准确,让人满意。可大多数……”


    公主殿下停顿了一阵,似是找不到合适的措辞。


    片刻后,她说:“那帮人,分明是‘哈学家’嘛~”


    语气中带着讽刺的意味。


    陆时不由得大笑。


    足够优秀的长篇作品,不可避免地会诞生一批“X学家”,


    其中有蹭子,


    自然也有真正的研究者。


    就比如《红楼梦》,


    真正的“红学家”,从本质上讲,是在以红楼梦为主题,去发表文史学科的论文。


    而且,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具体的、细致的。


    但蹭子就不同了,


    他们自称“红学家”,实则是趴在《红楼梦》上赶都赶不走的苍蝇。


    陆时笑,


    “其实我还挺喜欢‘哈学家’这个称呼的。”


    “啊这……”


    玛格丽塔诧异,


    “老师,你不是哄我吧?”


    陆时摊手,


    “你看我是会哄女孩子的人吗?我只是实话实说。不过,你说的也没错,确实有蹭子。但哪个领域没有狗彘食人食的混子?没必要跟他们生气,否则容易把身体气坏。”


    玛格丽塔不由得轻笑,


    “我看,老师就挺会哄人开心的。”


    她又打趣道:“话说回来,老师的心态真是好。看到这么多人曲解你的作品,你还能笑出来。”


    陆时大度地摆摆手,


    “我就是个破写的,懂个锤子的《哈利·波特》?”


    玛格丽塔一愣,随即忘形地大笑。


    她努力抑制笑意,继续翻报纸,


    《里的那些离谱设定》


    《是否可以被称为名著?》


    《成年人看,和孩子们的视点有何不同?》


    ……


    全都是。


    “啧……”


    玛格丽塔咋舌,又翻了一阵,忽然说道:“这里有一篇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还有分析《动物庄园》的。我看啊,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哈学家’,而是‘陆学家’。”


    陆时沉吟,


    “眼不见为净。正好,美国那边的高校想约我讨论期刊影响因子的事。”


    玛格丽塔顿时不舍,


    “你应该没必要亲自去吧?”


    陆时凑过去,低声说了几句。


    玛格丽塔恍然,


    “原来是跟陛下商量好了?你去,他才给英法合办的文学奖拨钱?”


    陆时摆手,


    “那不至于。毕竟,陛下就喜欢玩《魔戒》桌游,也算是‘陆学家’出身嘛~”


    “噗~”


    玛格丽塔顿时笑喷,


    “那你干嘛还去?”


    陆时说:“美国那边,还有几件事要好好处理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