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无论是法语,还是英语,都是我创作时的翅膀

作品:《英伦文豪

    时间流逝。


    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走在路上的行人都有些懒洋洋的,时不时打个大大的呵欠。


    陆时也开始着手《哈利·波特》的改编,


    里面牵扯到的现代元素很多,


    汽车、地铁、电话亭……


    改编的效率不高。


    至于《小王子》,理所当然地席卷了欧洲,


    它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的童话,同时也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话,


    无论年龄,都可以做它的读者。


    传播速度快还有其它原因:


    篇幅短,


    且没有复杂词汇。


    这样,阅读所费的时间不会太多,导致口口相传的周期也跟着大幅缩短。


    在《小王子》病毒式的传播中,时间来到7月1日。


    傍晚,


    陆时大致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


    《魔法石》。


    接下来就是精修了。


    玛格丽塔和毕加索也在。


    两人正看着《伟大作家——Lu,新书发售时》组画,


    毕加索神采飞扬地讲着故事:


    “当时,书店里热情洋溢的气氛如同夏日的烈阳,所有人都围着《蝇王》的书堆,像找到宝藏一般;而另一边,《月亮与六便士》的书堆则门可罗雀……”


    玛格丽塔轻咳一声,


    “可你画作的表达未免也太抽象了,尸体围攻城堡……诡异……”


    毕加索摊手,


    “殿下,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经过心智重新整合起来的碎片,所以,写实主义不能显示世界原本的样子。而立体主义却可以帮人们从动态的、不同的视点窥得世界原貌。”


    玛格丽塔听明白了,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但是她不会不懂装懂。


    她转向陆时,


    “老师?”


    陆时正在改稿,诧异地回头,


    “怎么啦?”


    玛格丽塔说:“你能看懂这组画吗?”


    陆时说:“标题挺好,《伟大作家——Lu,新书发售时》,很直接嘛~”


    “噗~”


    玛格丽塔笑喷,随后道:“好好好,大作家和大画家果然心有灵犀。”


    毕加索是艺术家,同时也有商人市侩的一面,因此对玛格丽塔玩笑的态度不觉得冒犯。


    他问:“那,爵士,这组画是你私藏?还是展出?”


    陆时沉吟,


    “还是展出吧。”


    虽然对绘画艺术了解不深,但他能看出来,这组画除了立体主义,还有超现实主义,


    其未来的历史地位大概类似《合作中的少女》。


    这种作品当然要展出。


    毕加索也觉得这样更好,


    他刚准备应承,


    这时,书房外传来女仆的敲门声,


    “爵士,皇家出版局的贾丝明·伍德先生到访。”


    毕加索适时起身,


    “那我先走,明天再聊展出的相关事宜。”


    他对陆时和玛格丽塔行礼,随后离开。


    不多时,伍德进来了。


    他的表情看不出有什么急事,挂帽子和脱外套的动作也显得慢条斯理,


    但隐隐地,陆时觉得对方有求于自己。


    屋内三人互相问候,


    接着,空气便莫名其妙地安静了,


    “……”


    “……”


    “……”


    气氛有些怪。


    伍德先是装模作样地研究了好一阵《伟大作家——Lu,新书发售时》,


    之后又低下头,似乎对自己的脚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时,女仆进屋倒茶,


    房间中的安静才被打破。


    陆时轻咳,


    “伍德先生,有什么事吗?”


    伍德“额……”了一声,说道:“爵士,《月亮与六便士》的销量很好,今天早上已经第五次加印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真正想说的话明显不在此。


    陆时微笑,


    “多亏了皇家出版局的实力。”


    伍德又继续道:“爵士既然相信皇家出版局的实力,那有没有考虑过,将《小王子》也交给我们出版?我的意思是,独家发行,就像《蝇王》在日本那样。”


    这才算是图穷匕见。


    陆时哪还不懂?


    最近这几天,法国文坛和英国文坛派出全明星阵容,在各报刊杂志发表观点,为争夺《小王子》的第一语言打得不可开交。


    他们就每一个单词展开辩论,寸步不让,给出的论点都十分有理有据,


    结果,唾沫星子都喷干了,还是没能辨出个所以然来。


    正所谓,“文无第一”,


    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怎么才能算分出胜负呢?


    出于无奈,双方又开始宣扬自己语言的优势,


    比如,


    “英语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


    “法语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语言!同时也是最浪漫的!正适合《小王子》这类童话!”


    “法语是傻X。”


    “你才傻X。”


    “!@*#¥%……”


    ……


    到最后,全都变成了乱码,


    极致的嘴臭、


    纯纯的享受。


    当然,这件事并非没有标准答案。


    就像庞加莱说的,


    按照逻辑,《镜报》既然是在伦敦发行的英语报纸,其内容自然应该尽量使用英文,而《小王子》用了法语,就说明,第一语言只可能是法语,别无他想。


    或者,采访一下陆时;


    再或者,请陆时在博物馆公开原稿。


    只要这么做了,一切真相便能大白于天下。


    可双方都默契地选择了回避,


    原因在于:


    英国文坛担心陆时说实话;


    法国文坛担心陆时碍于KBE的身份不说实话。


    这就导致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


    双方都知道《小王子》的第一语言是法语;


    双方也知道对方知道《小王子》的第一语言是法语;


    双方还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小王子》的第一语言是法语,


    ……


    形成了无限套娃。


    可他们就是不敢真请陆时公开表态,只能暗戳戳地派伍德过来询问能否独家出版。


    陆时沉吟,最终还是决定说实说,


    “伍德先生,你应该知道,《小王子》的第一语言其实是……”


    话音未落,


    伍德忽然拿起茶杯,说:“爵士,这個茶不错啊,味道很清新。莫非,是从中国来的?”


    老哥转移话题的方法未免也太老套了啊喂!


    陆时:“……”


    玛格丽塔:“……”


    两人在心里疯狂吐槽。


    伍德放下茶杯,


    “爵士,刚才说到《小王子》。若用英语出版,必然能广泛地传播,福泽世界上更多的儿童。这不正是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吗?”


    说完,他露出了圣父般耀眼的笑容。


    陆时差点儿被晃了眼。


    他撇开视线,


    “那个,法国殖民地也多,《小王子》用法语出版,流传范围也广。”


    “啊这……”


    伍德一时有些语塞。


    陆时见他不说话,便继续道:“我们把话题绕回去,关于……”


    这时,外面又传来敲门声,


    女仆在外面道:“爵士,从法国来了一位绅士,自报家门是海塞尔。”


    陆时一愣,


    “应该是赫泽尔吧?他来伦敦了?快请!”


    不多时,陆时在巴黎一直合作的出版商小赫泽尔推门而入。


    他刚一进屋,就注意到了坐在不远处的伍德。


    瞬间,两人以视线交锋,


    空气中仿佛响起电流的声音,


    滋滋滋——


    空气都冷了几分。


    赫泽尔先是与陆时打招呼,随后喃喃道:“呵呵,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同行。”


    他压低了音量,


    但显然是出于故意,声音控制得恰到好处,伍德听得一清二楚。


    伍德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不敢,我可没有赫泽尔先生那般成功,手下尽是畅销作家。”


    外人听来,这是一句恭维,


    但在场之人都知道,实为讽刺。


    当初,保罗·高更的《一个艺术学徒的私语》、《之前之后》因为注定不畅销,无法在自己的祖国出版,反而是皇家出版局担负起了为艺术家著书立传的道义,


    伍德所说,便是指赫泽尔一切以利润为重。


    赫泽尔立即反击:“是我不如伍德先生。我的主编之位是父亲给的,而你是自己拼搏所得,地位爬升得快着哩~”


    伍德能这么快升主编,原因众所周知,


    就是因为他抱紧了陆时的大腿。


    伍德脸色一黑,


    “哼哼……哼哼哼……”


    双方一波阴阳怪气,彼此都没能占到便宜。


    结果,又是女仆进来倒茶,缓解了尴尬。


    赫泽尔借机坐下,


    他无视伍德,转向陆时,直入正题,


    “爵士,你有没有考虑过,将《小王子》也交给我们出版?我的意思是,独家发行,就像《蝇王》在日本那样。”


    陆时:???


    怎么两人讲的内容都如出一辙?


    他还没说话,另一边的伍德就开口了,


    “赫泽尔先生,你们想独家出版《小王子》?意思是,用法语?”


    赫泽尔抱起双臂,


    “本该如此。不过嘛~如果皇家出版局也有想法,过个三五年,我不介意与贵方讨论版权事宜。况且,陆爵士已经给出了英语版的翻译,到时候只要……”


    伍德立即炸了,


    “翻译!?伱说,英文版是翻译?!”


    赫泽尔挑眉,


    “有问题?”


    伍德不由得冷笑一声,随后开始翻找翻找随身的提包,


    不多时,他从里面掏出一份杂志——


    《Punch》。


    这是牛津大学著名的文学评论杂志。


    封面用巨大的字体写着:


    《关于描述,英语走在王者之路上》。


    作者托马斯·哈代,


    19世纪末期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其代表有《德伯家的苔丝》和《卡斯特桥市长》。


    伍德翻到那一页,在桌上摊开,


    “赫泽尔先生,好好看、好好学!别动不动说英文版是翻译!”


    其余人投去了视线,


    哈代的文章开篇即为引用:


    I showed my masterpiece to the grown-ups(我向成年人展示了我的杰作)。


    这是《小王子》的原文。


    伍德对着文章念道:“masterpiece(杰作)这个词,法语是Chef - d''uvre,而它……”


    赫泽尔摆手,


    “伍德先生,可以了。我知道你想表达什么。那种杂志,我也有。”


    他翻找公文包,很快便也拿出了一本杂志,


    杂志名:《鲑鱼》,


    出自巴黎大学。


    翻开第一篇便是儒勒·凡尔纳的一篇文学评价,名叫《如时钟般精确,我所热爱的法语啊!》。


    赫泽尔笑道:“有趣的是,凡尔纳先生也引用了这句话。他还提出了一个问题,grow up\grown-up\grown up,这三者词义的区别如何?英语是不是都如此怪异?”


    两人针尖对麦芒,


    火药味瞬间就溢出来了。


    “咕……”


    陆时咽口唾沫,看向旁边的玛格丽塔。


    谁曾想,公主殿下双眼放光,俨然一副“我要看血流成河!”的坏女人形象。


    陆时没办法,清清嗓子道:“两位,你们先……”


    话音未落,


    赫泽尔和伍德异口同声:“爵士,请容许我们辩论完!”


    “啊这……”


    陆时老老实实闭嘴。


    于是,接下来的半小时,两位编辑不停地掏出报刊、杂志,


    搬出来的大神作者也越来越多。


    只可惜,这种辩论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两人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还是无法说服对方。


    玛格丽塔走上前,给两人倒茶,


    “请继续。”


    赫泽尔和伍德面面相觑,


    “……”


    “……”


    “……”


    屋内陷入诡异的沉默。


    过了一阵,赫泽尔低声说道:“英语的准确性太差,我实在懒得说。”


    伍德哼了哼,


    “准确?要准确干嘛?为了适用于外交场合吗?难道要保证签投降书的速度,才对语言进行优化?”


    二战之前的法国军礼还不是贬义词,赫泽尔根本不慌,


    他好整以暇地整理衣摆,


    “也不知道英法百年战争输的是哪国?”


    伍德摊手,


    “赢的那边好像靠的是女人。”


    辩论不出结果,


    开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了。


    赫泽尔率先开喷:“你特么!@*#¥%……”


    后面一串法语乱码。


    因为语速快,伍德这个法语的二把刀根本听不懂。


    但看对方的表情也能猜出说的不是好话。


    他也开骂:“Fxxk!!@#¥%……”


    亦是乱码一箩筐。


    再这么下去,动手都是有可能的。


    陆时可不想让自己的新家被砸个稀巴烂,赶紧提高音量道:“两位!注意礼仪!你们不要再打了啦!”


    赫泽尔和伍德还是听话的,


    两人又零星吐了几个脏字儿,随后便安静了下来。


    他们一齐看向陆时。


    陆时说:“无论是法语,还是英语,都是我创作时的翅膀。所以,你们有什么好争的呢?”


    这种和稀泥的说法得不到认可。


    两人的目光锁在陆时身上,


    盯——×2


    陆时继续道:“坦白讲,就出版来看,法语版和英语版确实各有优势,实在分不出孰高孰低。没必要发展成现在这样的语言优劣之争,平白无故添些争端。”


    赫泽尔和伍德对视,


    能看得出来,他们还是有些不服气。


    这时,一旁的玛格丽塔说道:“老师,有争端不见得是坏事。”


    公主殿下还在想着看两边能动起手来呢~


    但她说的确实不错,


    英、法、德、西、葡、荷……


    这么多国家能成为一时之霸主,争端是发展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国亦如此,


    广阔的国土面积,可不是充话费送的。


    陆时沉吟,


    “真理越辩越明。既如此,不如请有兴趣参与讨论的法国教授、学者来伦敦,好好交流一番。”


    他心里早已下定决心,


    关于《小王子》第一语言的问题,还是应该实话实说。


    但他希望各个版本能同时出版发行,而不是被某个语言先独占几年,


    只有这样,才能像伍德所说的,惠及更多儿童。


    所以,化解掉怨气还是有必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