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保守了

作品:《英伦文豪

    三天后,中午。


    白星航运公司伦敦分厂。


    在工头克莱内尔的带领下,一帮工人聚在角落处,啃着面包,吃着熏肉。


    自从大半年前把前首相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闹下了台,他们的待遇便好了不少,


    至少,现在发的工资支持他们经常吃肉,


    连去喝酒的机会也多了。


    工人们聊着天,


    “唉……没有《魔戒》看的我就要死了。”


    “咱们能叫看书?分明是听书嘛~”


    “不过,他说的也对。《魔戒》完结之后,《镜报》最近连载的那部《曼蒂奇迹》虽然也是奇幻作品,但确实差着味儿,没有那种爽快感。”


    ……


    他们都在讨论《镜报》版的事。


    就在这时,工厂会计南森夹着《镜报》走了过来。


    他扑通一声在克莱内尔旁边坐下,


    “老大,我来了。”


    克莱内尔点点头,


    “今天又有连载是吧?”


    南森点点头,


    “对。”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水壶往嘴里灌了一口。


    结果,就是这个喝水的动作,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盯——


    一众工人目光如炬。


    “咕……”


    南森咽了口唾沫,小声道:“怎么啦?”


    克莱内尔瞪对方一眼,警告道:“你小子,真当我们闻不出来你在水壶里装的什么东西?大白天的在工厂喝酒,疯了吗?如果让那些监工发现,能给你扒一层……唔……也对,你是工厂的会计,监工管不到你。”


    克莱内尔一边说着,一边指了下对方的水壶。


    酒精味很明显。


    南森诧异,


    “真能闻出来?”


    克莱内尔一阵无奈,


    “小子,我们天天喝酒,能闻不出来?总之,你小心点儿吧,别算账的时候出差错,发错了工资。”


    南森摆摆手,


    “那不会。我一边喝酒一边玩桌游,伤害都没算错过呢~”


    艹!


    一万匹草泥马在克莱内尔心中狂奔而过。


    旁边有个工人靠过来,


    “给我来一口。”


    克莱内尔上去就是一脚,说:“你想死了!?”


    工人立即老实了,坐回原来的位置。


    他小声问:“南森,你小子怎么回事?最近晚上叫伱喝酒,你都不去,结果白天在这儿偷偷摸摸地吨吨吨。”


    南森还没回答,旁边的克莱内尔便替他说话了,


    “你忘了,他老婆刚生。”


    “啊这……”


    工人立即露出心有戚戚焉的模样,


    “我也是当爹的。我懂。”


    他拍拍南森的肩,


    双方视线交流,一切尽在不言中。


    旁边的克莱内尔露出苦笑,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其实还好。我家那半大小子才是狗见了都烦的年纪,整天吵吵个没完。以前,我一直理解不了那些喜欢钓鱼的男同胞,在河边枯坐着有什么意思?现在才懂,枯坐,也是一种享受。”


    “噗!哈哈哈哈……”


    众人笑喷。


    克莱内尔一瞪眼,


    “笑个屁呦!”


    其余人赶紧安静下来。


    克莱内尔叹气,对南森说道:“好了,不聊那些有的没的。你接着给我们读《曼蒂奇迹》吧。上周讲到哪儿来着?”


    这么一说,工人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他们都发现,自己对之前的剧情好像也没什么印象。


    只能说,《曼蒂奇迹》比《魔戒》差得远,甚至无法在记忆里留下印记,


    两本书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线上。


    南森问道:“还听吗?”


    克莱内尔点头,


    “听吧。都听了几个月了,不继续下去,总觉得好亏。”


    这是个沉默成本的问题。


    就像追更网文,


    有些书把战线拖得太长,且有越拖越长的趋势,就容易变成“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


    南森点头,


    “那我读了。”


    他把报纸一直往后翻,寻找版。


    忽然,他的动作停下了,


    “这个是……你们快来看,《镜报》有新的版面了!”


    “什么版面!?”


    其余人凑上前,


    他们虽然是大老粗,但特别喜欢《镜报》的部分版面,


    比如,


    画图表的民生版、


    讲各种离谱爱情故事的两性版、


    笑话和休闲、


    漫画版、


    ……


    哪怕识字不多,看这些版面也没问题,而且还非常有乐趣。


    南森说:“新增的版面叫儿童文学。”


    一听这名字,工人们都无聊地咋舌,


    随后,有人想起了什么似的,对克莱内尔打趣道:“老大,说不定你需要这个呢~你刚才不是说,你家小孩狗见了都烦吗?”


    克莱内尔暴怒,


    “滚滚滚!我在家里说一不二,用得着靠这些小伎俩来稳住孩子吗?”


    然而,嘴上倔强,身体却很诚实。


    他凑上前,


    “南森,给我读读。”


    南森摇头道:“用不着我读。因为是儿童文学,单词都很简单。你可以自己来。”


    克莱内尔更加好奇了,接过报纸。


    《Le Petit Prince》,


    《The Little Prince》,


    “小王子?”


    克莱内尔诧异,


    “而且,竟然是双语!?”


    南森解释道:“这不难理解。儿童文学,主要的读者肯定是小孩子嘛~陆爵士看重教育,所以采取了双语模式。让孩子们多学一门外语,总归是好的。”


    尽管英国的教育一直是双轨制,但20世纪初还没有魔怔的快乐教育的说法,


    大家该卷还是卷。


    像克莱内尔这样的贫苦家庭,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他赞同地点头,


    “有道理。我先读读看。”


    他不懂法语,所以只读英语。


    本以为是给小孩看的东西,自己粗略读读也就完了,


    可不知为什么,他竟然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


    时间分分秒秒地过,


    忽然,


    叮铃铃——


    提醒上工的铃声响起。


    克莱内尔才从《小王子》所营造的那股氛围感中抽离出来,无意识地将报纸递还给南森。


    南森小声道:“老大,你……”


    说着,递了手帕过来。


    克莱内尔诧异,


    “怎么?”


    南森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无声地指了指眼角。


    克莱内尔摸摸右脸颊,


    有些湿润。


    “我……哭了?”


    他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南森不想让老大尴尬,所以撇开了视线,装没看见。


    克莱内尔内心有无限的感慨,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他整理着措辞,良久才说:“南森,我没想到,原来有作者能把人心中无法言说的感觉,用这么童话且纯真的文字表述得淋漓尽致。”


    南森一愣,


    “老大,原来你也挺文绉绉的,竟能说出这种话。”


    克莱内尔不由得笑,


    “这个童话,我确实应该拿回去读给家里那个臭小子听一听。当然,我不是说我镇不住他,只不过……只不过……”


    克莱内尔语塞了。


    南森拍拍他的肩膀,


    “老大,什么都别解释。我懂。”


    克莱内尔瞪对方一眼,随后问道:“这部童话是谁的作品?如果可能,我要去市面上淘几本他的书。”


    南森扫了眼,随即一脸震惊,


    “Lu!?竟然是Lu!?”


    克莱内尔诧异,


    “原来是写《魔戒》的大师啊。怎么?这本书是他写的,有什么值得惊讶吗?”


    南森挠挠头,没法解释。


    因为工友们都不读特别深刻的作品,所以自然不知道《动物庄园》、童真三部曲、《月亮与六便士》,


    所以,他们也理解不了《小王子》和这些书在风格上的天差地别。


    Lu兼具如此之多的写作风格,可真是个神仙。


    见南森不说话,克莱内尔也不深入追问,


    他继续道:“这部童话,后面还有吧?我看着像是连载。”


    南森说:“应该会有。”


    克莱内尔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一周一更,而是一天一更该多好。”


    ……


    傍晚。


    舰队街。


    不远处的舰队河静静地流淌着,溅起星星点点的水花。


    《镜报》报馆外,许多读者将大门团团围住,


    “《小王子》请明天更新!”


    “没有后续的故事,我家孩子肯定要把我胡子拔光。救命啊……”


    “求求Lu,给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一条活路。”


    ……


    这么多人哭爹喊娘,


    哀鸿遍野。


    总编办公室内,《苏格兰人报》现在的主编是查尔斯·阿尔弗雷德·库珀正一副看好戏的表情盯着陆时,


    他调侃道:“当初,《霍比特人》首次在《苏格兰人报》连载,导致报纸脱销,我也和你一样的状态,简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此时的陆时的确无比郁闷。


    他怎么也没想到,《小王子》会引发如此之大的轰动。


    另一边,负责插画的毕加索苦笑,


    “睡前故事,不都应该晚上才读的吗?这帮读者怎么下午就开始催稿了。”


    陆时说道:“你别问。先画稿。”


    毕加索满头黑线,


     ̄□ ̄||


    闷头继续画《小王子》的插画了。


    一旁的库珀说:“说不定人家孩子午睡呢~哈哈哈哈!”


    这家伙,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陆时沉吟,


    以《小王子》的字数,报纸只要四到五个版面就能搞定。


    但这样肯定不行。


    在现代,《小王子》之所以能成为销量最高的童话,除了精彩的故事外,有很大一个原因便是里面精彩的插图。


    插图是儿童文学的灵魂之一,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文字内容,还可以对文字图画进行联想,丰富认知,提高专注度。


    而插图无疑要占据极大的篇幅。


    所以,陆时将之按内容进行了切分:


    1~9章,初遇小王子,讲述小王子离开星球前的事情;


    10~16章,讲述小王子在到地球前经过的几个星球的故事;


    17~26章,讲述小王子来到地球,遇到狐狸,看到很多玫瑰,直至遇到作者;


    27章,讲作者对小王子的怀念。


    共四部分。


    对最后两部分合并,


    这样,童话要分三周连载,留给毕加索的时间很充裕。


    谁曾想……


    外面又传来鬼哭狼嚎,


    “没有《小王子》,我就要死了!”


    陆时立即一个头两个大。


    他转向毕加索,


    后者似是感受到了那极为焦灼的视线,手上不停,同时将头埋得更低,装不知道。


    沙沙沙——


    笔尖与画稿纸发出摩擦的声音。


    陆时轻咳,


    “巴勃罗,时间紧、任务重,你有没有信心?”


    毕加索知道躲不过去了,郁闷地揉脸,


    “爵士,你别告诉我你要连续三天连载,直接把《小王子》结束掉。那样的话,我可就没法睡了。”


    陆时严肃道:“没关系,我陪你!大家一起不睡!”


    说完,他扫了眼旁边好整以暇的库珀。


    库珀:???


    “陆,我现在不负责《镜报》了啊喂!”


    陆时说道:“但作为创始人之一,你的灵魂仍与《镜报》同在。现在正是你该表现坚韧不拔的品格的时候,与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库珀无言以对,


    要不陆时能当上KBE呢?


    人家当领导(资本家)的水平,确实高。


    不过,有些东西不是靠意志力就能解决的,


    就算毕加索画完,后面还有排版和印刷,肯定赶不上第二天清晨的报纸派送。


    陆时在传媒领域混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不懂。


    他沉吟片刻,


    “我得出去跟读者们聊聊。”


    库珀一怔,问道:“陆,莫非你要调整《镜报》的发刊时间,从早报变成晚报?”


    陆时“啊?”了一声,回过头,


    “还能这么操作?”


    库珀:“……”


    干嘛多余一说?


    真想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他摇摇头,


    “没有没有,除了像女王驾崩这样特别重大的事项会产生影响,报纸的派发时间从来都是固定的。”


    陆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良久,他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完便离开总编室。


    他径直出了报社大门,


    读者群瞬间沸腾,


    “爵士!请你务必明天就更新《小王子》!”


    “是啊是啊!”


    “我可不想家里被拆散架。”


    ……


    恳求之声四起。


    陆时左右看了看,问道:“各位,你们都很喜欢《小王子》吗?”


    在场的读者都已为人父母,


    因此,他们对《小王子》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终于有一本儿童文学,可以哄得孩子全神贯注地听完,不吵不闹;


    而恨则是因为,


    它为什么是连载!?


    听不到后续的内容,孩子们全都化身混世魔王。


    陆时摊手,


    “各位,我知道你们的难处。但是,你们也要体谅《镜报》。因为《小王子》的文字部分虽然已经完成,但作为儿童文学,插图必不可少,我们需要时间来赶工。”


    现场瞬间响起了各种抱怨。


    有人大声喊:“能不要插图吗?”


    陆时没有办法,讲了儿童文学和插图的关系,


    有理有据,无人能反驳。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问道:“那插图多久能完成呢?”


    陆时说:“至少需要10个小时。但后面还有排版、印刷,所以肯定是赶不上的。除非……”


    话说到一半来了个大喘气,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陆爵士,有话直说!”


    “是啊!别卖关子!”


    “我的家就指望《小王子》了,陆爵士,救命!”


    ……


    陆时轻笑道:“除非,明天的《镜报》可以刊发两次。早上一次,各版面正常;晚上一次,在基础之上加入儿童文学版,连载《小王子》的第二部分。”


    读者们的眼睛亮了,


    立即有人大喊:“就这么办!”


    陆时迟疑,


    “但是,这样对订了全年报纸的人非常不公平。他们不能退款,而晚上的版本他们又要再掏一次钱。唉……”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带着一股浓浓的绿茶味。


    结果,在场之人都吃这一套,


    “没关系!”


    众读者异口同声。


    陆时等的就是这个,


    他勉为其难地说:“既然如此,《镜报》自当全力配合,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


    于是,《镜报》开创了历史先河,成为首个一日两发的报纸,


    更离谱的是,后发的版本只多了一个儿童文学。


    但陆时终究错估了形势,


    第二天,


    《镜报》,卖出将近14万份;


    《镜报》儿童文学特别刊,正正好好卖出7万份。


    后者之所以是整数,是因为就印了那么多,


    对销量的预估,还是过于保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