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先生见地、学识之高,世所罕见!

作品:《英伦文豪

    陆时正和几人走出校舍。


    克里孟梭说道:“陆教授讲的太好了!”


    他清清嗓子,


    “


    ‘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


    声情并茂的模仿。


    陆时轻咳一声,说道:“那个……其实,这是福楼拜先生的名言。”


    克里孟梭立即尬住,


    福楼拜可是根正苗红的法国文豪,自己竟然不知道。


    陆时摆摆手,正准备安慰几句,


    这时,


    “好字!真儿真儿的好字!”


    竟然有汉语传入耳中。


    最神奇地,还是掺杂着儿化音的京片子。


    陆时循声望去,瞬间就认出了辜鸿铭和蔡元培,还有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不认识。


    三个中国人正在瞻仰明法楼的名牌,


    “草书之难,在于点划与点划、结体与结体,而陆教授做得很好。”


    “连绵不绝而紧密呼应嘛~”


    “绝了又有何妨?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这才是最高境界。”


    ……


    他们把牛皮吹得震天响。


    陆时自己听了都不免害臊,赶紧走上前,


    “辜老先生!”


    辜鸿铭夸张地“啊!”了一声,脸上写满做作的惊讶,说道:“陆时,你怎么会在巴黎大学?”


    “啧……”


    陆时咋舌,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对方这是在演戏。


    他说道:“我过来参加爱弥尔·左拉先生的葬礼,顺便在巴黎大学做交流。”


    蔡元培震惊,


    “左拉大师竟然去世了?”


    说完,他才发现还没有做自我介绍,赶紧道:“陆教授,在下蔡元培,草字鹤卿。光绪十八年进士,目前在代理澄衷学堂的校长,同时被聘为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的总教习。”


    他拉来陆时不认识的那个中年人,又说:“这一位是蒋国亮,能诗善文,工书法。”


    陆时有点儿懵,


    “工书法?”


    他抬头看看自己的字,又看看蒋国亮,


    写成这样都能算“好字!真儿真儿的好字!”,清廷的书法水平怎么拉胯到了如此地步?


    这么想着,陆时忍不住打量对方。


    蒋国亮也觉得刚才的马屁拍得有些过火,微微脸红,


    “在下蒋国亮,草字观云。”


    陆时恍然,


    “原来是观云兄。”


    他知道这个表字,是因为《光宣诗坛点将录》,作者汪国垣将蒋观云冠以“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的名号。


    事实上,蒋国亮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蒋智由,


    他是一位先进的、革命的爱国诗人。


    比如,光绪二十六年,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唐才常被捕身死,他悲痛地写下了:


    丈夫义气重,生死何足奇!


    同志皆抛散,骨肉长别离。


    保民心未遂,忠君志岂移!


    身死魂不散,天地为我遗。


    当真荡气回肠。


    只可惜,蒋智由晚年思想巨变,尽删早期的新派诗,诗作也转向守旧,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蒋国亮十分诧异,


    “陆先生,您认识我?”


    陆时点点头,


    “当然。你写的诗,比如‘芥蒂万川谷,异族人经营’……”


    “噗!”


    蒋国亮喷了,


    “这……这可不兴说。我当时也是年轻。”


    陆时听得直想笑。


    蒋国亮早期作品中蕴含着反清排满的思想,


    但现在看,应该是变得圆滑世故了。


    不过这也正常,


    按照正常的历史算,蒋国亮马上要和蔡元培等人建立中国教育会,之后还会出任爱国女校的经理,


    这种情况下,就算要排满,也只能默默地排、在心里排。


    陆时又看向蔡元培,


    “鹤卿兄。”


    这位在近代历史上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名人,


    首任教育总长,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在何子渊、厉麟似之下。


    当然,蔡元培的争议也非常大,


    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庞加莱靠近,


    “陆教授,这是你的朋友?”


    陆时摇了摇头,


    “辜老先生算是朋友,其他两位只能算同胞。他们的食宿,我来想办法。”


    朋友和同胞,


    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不小。


    庞加莱顿时意会,


    “明白。那我就不在法兰西学院给他们安排食宿了。”


    既然陆教授要避嫌,他自然会配合。


    其实,陆时也是不清楚辜鸿铭三人的来意,所以才会如此行事。


    两人低声交流。


    蒋国亮诧异,压低声音道:“辜先生,感觉陆先生的法语比伱好啊。你听听,人家多流利呀……”


    辜鸿铭差点儿背过气去,


    “你说你这人……哪儿哪儿都好,怎么就是长了一张嘴!?”


    蒋国亮撇撇嘴,


    “好好好,不说了。”


    这边,陆时和庞加莱聊完了,随后转向三人,说道:“走吧,我带你们去下榻的地方。”


    他们一齐走出校园,叫了一辆马车。


    马车直奔巴黎丽兹酒店。


    辜鸿铭有些担心,


    “不会很贵吗?”


    陆时摆摆手,


    “无妨。”


    旁边的蔡元培不由得好奇,问道:“辜先生,您为什么觉得这个丽兹酒店会很贵?”


    辜鸿铭露出回忆的表情,


    “那座酒店是1898年落成的。当年,日本的首相恰好晤访我朝,我负责接待,与他天南海北地聊天,知道了丽兹酒店的事。据说,开业当天,包括俄国沙皇在内的欧洲贵族、富豪齐聚,背景之深可见一斑。”


    蒋国亮好奇,


    “是那个封禁《朝闻道》,却反而让销量节节攀升的尼古拉沙皇吗?”


    “啊这……”


    辜鸿铭不由得语塞。


    他搬出尼古拉二世是为了凸显丽兹酒店的含金量,


    现在倒好,总感觉有点儿冒傻气。


    陆时看出老先生有些尴尬,遂插入话题:“三位这次来欧洲是所谓何事?”


    一谈起正事,车内的气氛就变得严肃了不少。


    辜鸿铭压低声音,


    “陆时,还记得那本书吗?《万历十五年》。”


    陆时失笑,


    “辜老先生,这本书都已经出版了啊!最先是美国,现在已经到了欧……啊,对了,你可能不知道,那本书的外文名是《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themingdynastyindecline》。”


    辜鸿铭苦笑着回答:“我一直关注着,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他捻捻胡须,


    “但是,毕竟讲的是明史,作为大学堂的教材确实有些……唉……”


    深深地叹气。


    陆时也很无奈,


    事实证明,出口转内销的路子不靠谱,


    “之前,咱们觉得这本书只要在海外取得反响,在中国普及的难度便能降下来。可现在看,还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辜鸿铭的胡子抖了抖,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没忍住,


    “还不是因为你?”


    陆时:???


    一脸懵,


    “怎么就因为我了?我都不在国内啊喂!”


    辜鸿铭无比郁闷地说:“你说你,写一本《万历十五年》不就得了,干嘛还要写《日本文明的天性》?现在完了,那些人都觉得后者更适合用来当教材。”


    “啊这……”


    陆时确实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甲午战争,无疑给了清廷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想得很简单,


    远的英、法,他们够不着也打不过,


    那么近的小日子呢?


    总不至于真的打不过吧?


    只要好好研究下敌人,不再轻敌,随后重振旗鼓,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恰在此时,《日本文明的天性》横空出世,


    里面讲了太多日本的弱点,


    尤其是耻感文化,在清廷的那些人眼中,简直就是重振信心的最好的强心针。


    至于《万历十五年》这种反思类的书,还是靠边站吧。


    陆时好奇道:“所以,他们现在的想法是,用《日本文明的天性》作为大学堂的历史教材吗?”


    辜鸿铭的胡子又开始抖了,


    看那样子,似乎不知该怎么开口。


    “啧……”


    陆时不由得咋舌,


    “有什么话就直说呗~咱俩谁跟谁啊……”


    辜鸿铭无奈,


    “不说了。我不说了。”


    他在座位上缩了缩,把自己当成闷葫芦似的挂起来。


    陆时不得不看向另外两人。


    蔡元培轻咳一声,


    “观云,你说。”


    他油滑得很,是懂明哲保身的。


    蒋国亮倒是非常直接,说道:“陆先生,他们的想法是,您能不能写一套书出来?什么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大家都是人,在民族性上,谁还没有弱点了?”


    陆时:!!!


    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蒋国亮说,“大家都是人,在民族性上,谁还没有弱点了?”,这话没错,


    但现在分析民族性的弱点有个锤子用啊喂!


    人家是物理上占据优势,


    总不至于用精神冲击波和火枪、大炮对轰吧?


    陆时十分无语。


    他问蒋国亮:“观云兄,咱不提他们。你也是那么想的?”


    蒋国亮“额……”了一声,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


    “陆先生,今年,我想和鹤卿成立中国教育会。分设教育、出版和实业三部,编印新式教科书,倡导宣传新学,推动教育改革。你写的《乡村教师》里面,那位先生教授的不就是物理学吗?”


    陆时听明白了,


    “所以,你也觉得在历史学上需要新教材?”


    蒋国亮点头,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好了洋人,才能学习洋人。”


    他的想法倒还正常一点儿,


    不是研究什么所谓的“民族性上的弱点”,而是师夷长技。


    陆时又看向蔡元培,


    “鹤卿兄已经想好了吗?”


    蔡元培有些弄不清陆时的想法,心中惴惴不安,遂说道:“把学社和女校办好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此事须得从长计议,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容易起到反效果。”


    滑头!x3


    蒋国亮、辜鸿铭、陆时三人心中同时吐槽。


    陆时皱眉思考了一阵,


    随后,他露出笑容,


    “你们也是有趣。辜老爷子,你代表清廷过来找……”


    话音未落,辜鸿铭直接打断道:“陆时,我必须纠正你。我代替的是京师大学堂,而非清廷。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日本文明的天性》都是极好的教材之选。你放心,我会顶住压力的。”


    陆时哈哈大笑,


    “怎么?你还真想冒着砍头的风险,让大学堂教授《万历十五年》?”


    辜鸿铭微妙地眨眨眼,


    “放心吧,不会砍头的。”


    看那样子,明显是心中有想法了。


    陆时又看向蔡元培和蒋国亮,


    “你们是代表你们自己……”


    蒋国亮张张嘴,准备插话。


    陆时抬手,


    “啊,知道了知道了,你们是代表即将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对吧?”


    蒋国亮点头,


    “没错。我们需要新的外国史学教材。当然,如果陆先生愿意回国授课,我们肯定是无比欢迎的。”


    他刚说完,旁边的蔡元培便压低声音提醒:“观云,别瞎出主意。你刚才没听说吗,陆先生现在是英吉利的大贵族,荣宠至极,何必回去呢?”


    蒋国亮白好友一眼,


    “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蔡元培也忍不住翻白眼。


    陆时在旁边看着,心里暗自摇头,


    也不知道这两人是怎么混到一起去的。


    他说:“我确实不会回去。”


    蒋国亮叹气,


    其实自己也没抱希望。


    他继续道:“那,关于教材的事情……陆先生,不需要挖空心思构思,只要和《日本文明的天性》一个结构就可以了,让我们可以学习、效仿各国。”


    陆时闭上双眼,后仰着身体,


    “学习……效仿……”


    他念叨着闭目养神。


    车厢内安静下来,


    众人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长到辜鸿铭三人甚至以为陆时睡着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马车夫的声音,


    “先生们,到了。”


    陆时睁开眼,


    “走,我先安排你们住下。”


    四人依次下了马车。


    巴黎丽兹酒店映入眼帘,


    其主体,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宫廷式建筑,


    外观非常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设计,以白色为主色调,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建筑的线条流畅而优雅,给人一种高贵而典雅的感觉。


    等车夫搬完行李,四人进入大门。


    酒店的大堂是一个宽敞而明亮的空间,


    地面铺设着精致的大理石,光滑而亮丽,反射出璀璨的光芒,


    大堂中央是一座巨大的水晶吊灯,它散发出柔和的光线,照亮了整个空间。


    两侧是精致的雕花玻璃门,通向各个客房和餐厅,


    门上的金色装饰与大堂内的金色元素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氛围。


    陆时说:“观云兄、鹤卿兄,你们这是第一次来欧洲吧?感觉如何?”


    蔡元培感慨,


    “富丽堂皇、叹为观止。”


    一旁的蒋国亮叹气道:“只是跟想象中有太多的不一样。我总感觉这里也充斥着不平等、不自由,平民百姓的自由平等浮于表面,只有那些资本家才算真正的人。”


    老哥确实够左的,


    在清廷,喷满人、喷封建帝制;


    到了欧洲,又喷资本家。


    陆时伸个懒腰,


    “在这个世界上,想做真正的‘人’何其难也?”


    说着,他看向大门外。


    街道被薄薄的积雪覆盖着,银装素裹,


    行人们穿着厚大衣,裹得严严实实,全副武装地走在雪中,显得异常笨拙。


    蒋国亮皱眉,


    “陆先生,你这话说得未免也太奇怪了。”


    陆时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观云兄,在欧洲,有钱人会雇佣专职车夫为自己驾车,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蒋国亮陷入沉思,


    良久,他说道:“当然是为了享受。”


    他想到了刚才的马车,


    “就比如我们,可以在车厢里谈天说地,甚至可以吟诗作对、品酒放歌。”


    陆时点点头,


    “这确实是原因之一,还有别的。”


    蒋国亮有点儿懵。


    旁边的蔡元培开口了:“我听说,欧洲的绅士们会在车厢里处理工作,看文件、跟合伙人商议、与合作方彼此试探……啊!我们在马车上不就是在谈工作的事吗?”


    陆时回答:“是的。有些时候,甚至绝大多数时候,有钱人在马车上也需要工作。”


    这个说法让蒋国亮的面色有些难看,


    “陆先生是在充当辩护人的角色?”


    此言一出,酒店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像是冻住了,


    “……”


    “……”


    “……”


    沉默横亘着。


    大概过了半分钟,蔡元培才低喝一声:“国亮!注意你的言辞!”


    他甚至没称呼蒋国亮的表字。


    另一边,辜鸿铭也说:“陆能研究出斗地主那样的游戏,据说还有《垄断》,怎么可能为资本家辩护?观云,你把话说得太过了!”


    但蒋国亮紧盯陆时,


    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丝准备退缩的意思。


    陆时觉得有趣,


    一个清朝人竟然大批特批资本家,


    与之相比,封建不是更落后吗?


    但这也反应了时代的特色,仁人志士们看到不合理就喷,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一视同仁。


    蒋国亮显然就是这种人,


    自由、平等、民主……


    这些他是真的信。


    陆时展颜一笑,


    “观云兄,资本家必须是可恨的。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可怕的是资本制度本身呢?”


    蒋国亮眉头皱起,说道:“有钱人雇佣马车夫,说明,经过权衡,他们认为自己的时间价值远大于雇佣的价格,这难道不是剥削吗?”


    陆时耸耸肩,


    “可从另一个层面讲,有钱人在车上办公,也在被资本榨取着价值。”


    蒋国亮:!!!


    一语点醒梦中人。


    “陆先生,你的意思是……”


    陆时笑着解释:“资本异化的是每个环节上的每个人。所以说,并不是简简单单把人吊路灯……你们真该玩玩《垄断》,玩过后你们就能明白,在那套规则下,谁都逃不脱。”


    其实,读过政治经济学的书籍,便能明白这个道理,


    但这世上又有几人会想得那么深刻?


    包括陆时自己,也是俗人。


    而刚刚开眼看世界的蒋国亮却对他惊为天人,


    “陆先生,你实在是……”


    说着,他竟然正了正衣冠,对陆时深深地行礼,声如洪钟道:“先生见地、学识之高,世所罕见!请受学生一拜!”


    他声音本来就大,再加上还有行大礼的动作。


    说话间,


    刷——


    旁边的酒店住客齐刷刷地把目光投了过来。


    很快,有人认出了陆时,


    “那个是Lu吧?写《狩猎》、《朝闻道》的作家?”


    “是他没错。坦白讲,那两本是好书,但读着太累了。我更喜欢他的《罗杰疑案》,最后的反转让人印象深刻。”


    “他最厉害的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巴黎大学最近要搞翻新,就是他牵的头。”


    “这是真的吗?Lu,我喜欢你!”


    ……


    陆时脸黑,


    怎么法兰西也有南桐?


    他赶紧把蒋国亮扶了起来,低声说道:“观云兄,我举那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很多东西不能一味地效仿、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吧?”


    蒋国亮已经被完全折服,


    “当然,先生说的……唔……先生,听您的意思是,准备编写教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