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领先一百步

作品:《英伦文豪

    巴黎,


    巴黎大学。


    对于地中海气候来说,冬天仍然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


    虽然天气寒冷,但阳光明媚的日子仍然很多,给这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保罗·朗之万走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他戴着眼镜,


    风刮过来,吹得镜腿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响。


    路过的学生们三五成群,


    他们的脚步很快,方向也一致,似乎是朝着图书馆那边去的。


    有议论声传来,


    “《狩猎》……这名字听着就不像科幻作品啊……”


    “《乡村教师》像吗?”


    “这么说也是。谁知道陆教授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呢~”


    “不,我老师有确切消息,这次的《狩猎》确实不是科幻,而是严肃文学。而且,《狩猎》是英、法两国同一天开售,比《朝闻道》还受重视。”


    ……


    几人匆匆路过。


    朗之万的脚步停下了,回过头。


    最近一直忙于博士学位,竟然没听说Lu发新书的事儿。


    他非常喜欢《乡村教师》中的那些狂想,


    准确来讲,学物理的恐怕就没有不喜欢的。


    朗之万稍一犹豫,最终还是没有改变方向,继续往实验室走。


    冲学位最关键的时期,绝不能分心,


    更不能让老师抓到小辫子!


    没多久,他到了目的地。


    老师皮埃尔·居里已经在等着了,


    但是,他没有做实验的先期准备,而是用屁股倚住窗台,眯着眼睛看书,


    书名正是《狩猎》。


    朗之万打招呼:“老师?”


    皮埃尔的眉毛跳了跳,


    他看向朗之万,只是浅浅地“嗯”了一声,又继续将视线埋在书中,似乎对自己的学生完全没兴趣。


    瓦斯加热器明明开得很大,房间内的气氛却异常冰冷。


    朗之万低头,


    “老师,我现在做准备?”


    皮埃尔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样,


    “嗯。”


    两个男人心照不宣。


    1911年11月4日,法国的《新闻报》发布了一篇文章:《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朗之万教授》,


    文章称,皮埃尔在世时,朗之万就和居里夫人过从甚密。


    爱因斯坦甚至还支持此事,在给居里夫人的信中安慰:“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


    当然,1902年初,朗之万还没获得博士学位,不可能真跟导师的老婆有任何出格的举动,


    否则还要不要证书了!?


    但有些隐秘,哪怕皮埃尔与妻子感情冷淡,也不可能感觉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的学生和妻子并没有发生什么,


    可他就是不爽。


    朗之万也确实心虚,


    “咕……”


    他咽了口唾沫,埋头调试仪器。


    别的实验室都配有操作员,就居里实验室没有,要自己这个博士生亲力亲为,甚至瓶子、试管都得自己洗。


    其中原因,朗之万清楚得很,


    而且他心里有鬼,就算不清楚,也不敢出言相问。


    两人就这么一句话不说,


    “……”


    “……”


    “……”


    实验室里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不知过了多久,朗之万说道:“老师,都已经调试好了。”


    皮埃尔:“哼嗯……”


    这一声不大不小的鼻音表示听见了。


    朗之万无奈,


    “那我就……”


    啪——


    合上书本的声音打断了朗之万的请示。


    皮埃尔一脸严肃,


    “你的学位……”


    微微停顿。


    朗之万心里一万匹草泥马狂奔而过,


    心说,


    要杀要剐能不能来句痛快的?


    搞什么大喘气啊喂!


    也太折磨人了!


    但皮埃尔还是能做到公私分明的,


    更何况,帽子不是没扣上吗?


    他说:“朗之万先生,你之前在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受约瑟夫的指导,对于射线、放射性的理解已经很深刻了,自己做实验,应该没问题吧?”


    言外之意是半点儿也不准备指导了。


    朗之万却早就已经习惯了,


    最早的时候,皮埃尔倒是挺热心,


    直到玛丽·居里出现,哪怕朗之万极力掩饰,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察觉到情绪波动。


    没办法,男人也是有第六感的。


    朗之万恭声道:“我没问题。”


    皮埃尔点头,


    “那你忙吧。”


    他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继续看书。


    另一边的朗之万开始做实验前的书面整理工作,主要就是制作表格,


    就这样,两人又默不作声了一段时间。


    忽然,


    “咳咳咳……”


    皮埃尔咳嗽一声。


    朗之万抬头,


    “老师?”


    皮埃尔似是有些迟疑,


    片刻后,他扬扬手里的《狩猎》,说道:“这本书伱看了吗?”


    朗之万回答道:“还没看。”


    皮埃尔点头,


    “也正常。陆教授的书,在外面的书店或许还能淘到,大学里可就难咯~喜欢他的学生和老师太多。我这本还是亨利送来的试印版,有些错印和格式问题。”


    朗之万反应了一阵,才知道对方说的亨利·庞加莱。


    皮埃尔将书放在桌上,


    “你看看吧。”


    朗之万:???


    一脸懵逼,脑子有点儿跟不上对方的节奏。


    皮埃尔却还在絮絮叨叨:“据说,应陆教授要求,正式版的扉页印了两句中国古人的话,‘性善’、‘性恶’什么的。”


    朗之万作为法国人,当然不懂。


    他缓缓拿起书,


    “老师,你已经读完了吗?”


    皮埃尔嘲笑道:“你还知道为我考虑啊?”


    他摆摆手,


    “那本书我反复读的,刚才是第三遍。现在,我要让你读。”


    朗之万有些磕巴,不解地问道:“那你希望……那我要读什么?”


    皮埃尔瞄了学生一眼,


    “还能读什么?当然是读书啊。”


    “哦哦。”


    尽管还是非常懵,但朗之万是明事理的——


    为了学位证,导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慢吞吞地翻开了书,


    刚开始,他还小心谨慎,时不时地抬眼偷瞄皮埃尔的反应,


    但这种状态没能持续多久。


    《狩猎》的代入感实在是太强了!


    他很快就读了进去。


    再抬头时,外面已是一律斜阳,


    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天空,将世界染成了一片金黄色。


    不知不觉间,已经读了四个多小时。


    看着外面的阳光,朗之万下意识地又扫了一眼的结尾,


    “


    ‘我看不清那个人是谁。


    他,站在高坡上。


    站在阳光下。’


    ”


    朗之万抖了抖,猛地把书扔开了,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迫感。


    皮埃尔问:“怎么扔书?你觉得Lu写得不好?”


    朗之万苦笑,


    “哪里是写得不好?反而是写得太好了!这书读着,我就感觉有种寒气萦绕在后背,仿佛要将我吞没。又像是有无数双眼睛紧在盯着自己,实在是吓人。”


    皮埃尔冷笑一声,


    “你又不是书中的那个‘我’,干嘛这么害怕?”


    这问题带着很强的攻击性。


    朗之万哪里听不出来?


    他不由得反驳:“听老师的意思是,你对卢卡斯一点儿也不怜悯?”


    说完,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如果是以往,面对掌握生杀大权的老师,自己绝对不会说出反讽的话,


    哪怕要说,也不会用如此欠揍的语气。


    但看完《狩猎》后,自己竟然不知不觉间上头了,


    这书到底哪来的魔力?


    皮埃尔沉吟,


    “当然。我当然是怜悯卢卡斯的。但是,如果你是卢卡斯的邻居或朋友、是那所女校学生的家长,你会怎么办?”


    朗之万激动道:“当然是查清真相了!总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默认卢卡斯有罪吧?这也太不合理了!”


    皮埃尔轻蔑地撇撇嘴,


    “不合理,但合情。”


    他反问:“你刚才说要查清真相,如果,查不清呢?就说《狩猎》中的那种情况,你忍心查清吗?让女孩们一遍遍地回忆自己被欺侮的场景、不断想起那些细节吗?”


    朗之万说:“可结局是,那些绘声绘色的细节是她们编造的。”


    皮埃尔摊手,


    “中的真相到底如何,全在陆教授的一念之间。那呢,如果不是读,而是现实,你又怎么能未卜先知?”


    此言一出,两人对视,


    整个实验室内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朗之万此刻已经明白了,


    导师想聊的,根本就不是《狩猎》的内容,而是自己和居里夫人的关系,


    发生还是没发生?


    要不要防患于未然?


    ……


    理智告诉朗之万,老老实实闭嘴就好。


    但看过了《狩猎》,他忍不住,


    “我不能苟同。”


    皮埃尔摆手,


    “你还没有娶过老婆……咳……我的意思是,你还没有孩子,你不懂。如果恰好,你也有一个卡拉那般年纪的女儿在那所学校,你会怎么做?你还‘高尚’得起来吗?”


    朗之万耸耸肩,


    “老师,你这说法就很可笑。我完全可以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怎么就觉得自己不会是卢卡斯呢?”


    皮埃尔说:“你这是代入卢卡斯了。”


    朗之万回答:“反正卢卡斯又没做恶事,我代入一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反倒那些真正做了恶的人、那些没有证据就道德审判的人,我代入不了。”


    沉默再一次降临,


    “……”


    “……”


    “……”


    皮埃尔看着朗之万,拳头握紧,鼓出的青筋突突直跳。


    他说:“《狩猎》……这个名字起得真好。”


    朗之万没接茬,


    说实话,他心里是有点儿后悔的,


    但气氛已经到位了,必须顶住。


    反正两人讨论的是,又不是绿帽子。


    皮埃尔说道:“小镇的居民们不知道卢卡斯究竟有没有伤害那些女孩,可是,怀疑既然已经存在,就无法抹除。你觉得他们该怎么办?”


    “啧……”


    朗之万微微咋舌,


    “老师,你这话说得可一点儿也不像科学家,反而像诡辩师。”


    皮埃尔问:“怎么?”


    朗之万低声道:“你说,‘怀疑既然已经存在,就无法抹除’,这话是公理吗?写论文的时候,你能直接引用这句吗?”


    皮埃尔竟然笑了,


    “看来,我们心中的公理并不一样。我觉得,当身边存在一个可能的罪犯,首先要做的便是远离他、孤立他,甚至消灭他,这是对孩子们最安全的做法。”


    朗之万叹气,


    “老师,你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你……”


    皮埃尔摆摆手,


    “如果我是那个可能的罪犯,那么,我认栽。因为我认为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几千年以来人类能够生存下来的优秀本能。”


    朗之万心里不屑,


    他觉得皮埃尔适合做《动物庄园》里的拿破仑,就告诉那些驴子和骡马:


    “你们被迫害也别怪旁人,要怪就怪人类的自私本性。”


    这是刀子没砍到脖子上,不知道疼。


    当然,两人都知道彼此当下的观点掺杂了太多不客观的因素,所以实在没什么好继续讨论的。


    皮埃尔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明天发书评吧。”


    朗之万也赞同,


    “是的,让大家来评判。”


    ……


    污污污——


    火车的汽笛声在身后响起,


    陆时走出巴黎站大门。


    周围的旅人拖着行李箱、背着背包,匆匆忙忙地路过,脸上或期待欣喜、或疲惫焦虑。


    两旁的街道有很多小商贩,零食、饮料一应俱全,


    叫卖声此起彼伏。


    陆时环视一圈,


    他想找个书报店买一本正式版的法文本《狩猎》看看。


    这时,罗曼·罗兰跑来,


    “陆教授,你可算是到了!”


    说着,接过陆时手中的行李。


    陆时赶紧抢回来,


    “罗兰先生,我可比你年轻,哪有让你当‘苦力’的道理。”


    罗兰大笑,


    “这叫一尽地主之谊嘛~”


    话是这么说的,但也没再在行李的事上和陆时客气。


    他说:“走,我带了学院的马车。”


    两人一齐上了马车。


    陆时拉开车窗帘,看着外面的街景,心中感慨,


    穿越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自己就已经三次造访法国,也算是渊源颇深了。


    罗兰却不知陆时心中的感触,


    “陆教授,你这是在找书报店吗?”


    他抬起屁股,将坐垫掀开,从里面的储物空间拿出了一本法文版《狩猎》,说道:“在这儿呢,我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陆时道谢:


    “多谢。”


    随后便快速翻阅,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同时问道:“卖得怎么样?”


    罗兰说:“赫泽尔先生还没跟我们联系。不过,我们自己统计,感觉销量应该是极好的。尤其是各大学院,学生们都认准了Lu,是你的书就无脑购入。”


    这是《朝闻道》留下的后遗症,


    因为尼古拉二世的助攻,《朝闻道》有段时间曾长期处于脱销状态,一摆上货架就被扫光,


    学生们担心当时的情况再现,所以争先恐后地买入。


    陆时将书放下,


    “销量还在其次,关键是评价。”


    《狩猎》是严肃文学,叫好的优先级比叫座高。


    罗兰有些迟疑,


    “额……”


    似是在思考该如何措辞。


    过了片刻,他才说:“讨论非常多。很多观点彼此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矛盾异常尖锐。有的人说你看问题透彻,为社会惩前毖后;有的人则说你妖言惑众、为了创作而创作。”


    对此,陆时早就有所预料了,


    《狩猎》放在20世纪初,确实过于超前。


    他说道:“具体讲讲。”


    罗兰翻开书,指着扉页,


    “首先是这个。”


    扉页上写着两句话,


    其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


    简单来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其二,“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句话出自《荀子·性恶》,翻译过来是“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此为性恶论的起源。


    性恶还是性善,


    这个哲学问题从古至今、从东到西都在讨论。


    陆时轻笑,


    “据我所知,在信仰资本的欧洲,人性本恶是客观描述不是假设。”


    罗兰不由得尴尬,


    “我们不是‘信仰资本’。”


    陆时了然点头,


    “好好,你说不是就不是了。但我说的没错吧?在这边儿,性恶论是所有人的共识。”


    罗兰对此无法反驳,


    当然,也没有反驳的必要。


    他低声道:“陆教授,如果不是《狩猎》写得太好,又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让大家接受人性本恶,这没什么困难,可你偏偏写了一个孩子……”


    陆时不由得大笑,


    “左拉先生的《娜娜》不也如此吗?”


    罗兰翻个白眼,


    心说,


    那能一样吗?


    娜娜真正走上恶途,是十五岁;


    而卡拉在诬告卢卡斯的时候可是彻头彻尾的小屁孩,毛都没长的那种。


    两本书给读者造成的冲击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那帮想抹黑左拉的人,看到陆时的文章,Cpu肯定被当场干烧了。


    陆时笑,


    “一方面坚定认为人性本恶;一方面又觉得小孩是天使、不会说谎。这不是虚伪吗?”


    罗兰举手行法国军礼,


    “陆教授,我说不过你。但你也没必要跟我说这些啊,又不是我在惹事。”


    陆时拍拍对方的肩,没说话。


    罗兰继续道:“除此之外,声量最大的是那些法律人。他们整个圈子也裂开了,讨论是否应该过度注重孩童的保护。”


    陆时“哼!”了一声,


    他感觉自己被当枪使了。


    那些真正接触过实务的法律从业者不可能不知道,20世纪初,连童工的问题都没解决呢,谈什么“过度保护”?


    没有“保护”,哪来的“过度”?


    纯属吃饱了撑的。


    陆时说:“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至少得过个百八十年吧。”


    罗兰撇撇嘴,


    “领先半步叫天才,领先一步叫疯子。陆教授,你领先一百步,知道叫什么吗?”


    陆时不解,


    “应该叫什么?”


    罗兰回答:“叫伟人。”


    神特喵伟人。


    陆时满头黑线,


     ̄□ ̄||


    吐槽道:“你想把我弄死在法国就直说。”


    罗兰不由得嘿嘿一笑,


    “陆教授,引发这样大规模讨论,《狩猎》绝对已经是经典作品了。在参加完左拉先生的葬礼后,我觉得你应该去一趟巴黎大学,简单地讲上一个小时。”


    陆时说:“我去了也只能忽悠。”


    这个是实话。


    罗兰也赞同地点头,


    “我也这么觉得。《狩猎》抛出的那些问题,你就算给出回答,也很难说服一个反对者。但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去。”


    陆时问道:“为什么?”


    罗兰说:“巴黎大学可是法国规模最大、科研最强的大学。你这样的著名学者三过巴黎而不入,说不过去啊。小心他们说你地域歧视。”


    没想到是这种理由。


    陆时差点儿笑喷,


    “说我一个黄种人搞歧视是吧?行吧行吧,我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