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太平道盛行

作品:《三国开局就被骗

    听见卫良要前去荆州,柳蜜儿,蔡琰和蔡媛三人,全都带着泪花。


    蔡媛更加,直接就趴在了卫良身上不下来了。


    “卫良哥哥,你不论如何,都要带我去。”


    “带我去嘛…卫良哥哥。”


    卫良实在是拿蔡媛没有办法,于是乎,将蔡媛扒拉下来,公主抱式的将她递给蔡琰。


    “这次南下,我不是去玩,媛儿乖,我回来就陪你玩可好啊?我会给你带好多礼物回来的……”


    哄了半天,蔡媛也还是不撒手。


    蔡琰止住哭声,沉声道:“媛儿,你昨日的琴谱还没有弄懂,你不是说了要奏给卫良哥哥听吗?”


    蔡媛忽的想起来了什么,连忙松开搂着卫良脖颈的手,小跑回了房间。


    蔡琰道:“良儿哥哥,一路小心。”


    柳蜜儿也同样是梨花带雨,“一定要安全回来。”


    要说侠骨柔情,柳蜜儿一定是最贴切的那个,柔情肯定是对卫良的。


    卫良看着两个俏皮有些可爱的美人胚子,笑道:“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两位美人,是不是该给我点什么承诺,好让我在外面惦记着啊?”


    说着卫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唇,然后将嘴嘟了起来。


    柳蜜儿一边哭着,一边一拳打在了卫良的嘴上,“下流。”


    “啊,疼疼疼。”


    卫良扑扇着自己红肿的嘴唇,动作有些滑稽。


    蔡琰“噗呲”一声,笑出了声。


    随后,挽起了秀发,朝着卫良的一边脸亲了过去。


    卫良一时间顿住了。


    他没有想到蔡琰竟然这么主动。


    柳蜜儿止住了哭泣,没好气道:“琰儿,你干嘛便宜这个登徒子。”


    卫良一边摸着右边被亲过的脸颊,一边看着柳蜜儿,指了指自己左边脸。


    意思就是,你还不赶紧的!


    柳蜜儿转头,“等你回来,我再给你。哼!”


    蔡琰眼角边的泪水还没有干,却笑着回头看了眼卫良后,也跟上了柳蜜儿。


    卫良站在原地笑着摇摇头。


    自己未来成家后,处境还是堪忧啊。


    随后便走出了卫府的院子。


    没有过多久,蔡媛搬着比人还高的琴走了出来。


    来到院子时,却发现卫良已经走了。


    她手一松,然后大哭了起来,“啊


    !卫良哥哥,我再也不要理你了!”


    ……


    卫良和王越,从安邑县坐船朝着兖州出发。


    身上虽然有官职,但已经向朝廷报备了。


    理由当然是南下借粮。


    自己一个万户侯,其实有和没有都一样。


    军队也都是些流民组建起来的。


    在朝廷看来,根本就不是军队。


    所以卫良的官职名头,在不在司州,影响不大。


    陈登自然是在兢兢业业的继续屯田。


    徐晃被卫良安排到白波谷附近的校场练兵。


    关羽则在安邑县不远处的校场进行练兵。


    两边各分五千人左右,训练。


    一边是为了维护白波谷再次引发动乱。


    另一边,则是为了保护安邑县。


    以免发生向之前蹇硕刺杀的事情出现。


    卫良去兖州,要途径雒阳。


    在雒阳落脚后,司马朗前来迎接。


    只是迎接卫良时,司马朗的神色很是复杂。


    卫良便开口问道:“司马兄最近是遇见了什么难题?”


    司马朗回过神来,然后说道:“我错了,之前我没有听卫兄的话,将驴还是以之前的方式售卖……”


    卫良一听,就明白了。


    怪不得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古怪。


    原来是那批驴,砸在手里。


    “司马兄,这件事可不怨我哈!”卫良哈哈一笑,缓解下有些古怪的气氛。


    “自然是不怪卫兄,还请卫兄恕罪,是当时我对卫兄的信心,持有怀疑。”


    司马朗能将这件事放在门面上说,反而能说明,司马朗算是正人君子。


    司马朗见卫良没有说话,于是有些恳求道:“不知卫兄能否原谅在下?”


    卫良笑道,将司马朗作揖的手双手扶了起来,“司马兄客气了,你我之间,无需如此。”


    此事翻篇后,司马朗转而问道:“听说此次卫兄是南下去买粮?卫兄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哦,三万人等着粮食吃饭呢!”


    卫良压根不打算告诉司马家,真实的原因,是因为一年后会闹饥荒。


    司马家的财力,远远要比他高得多。


    司马家要是南下去收粮,卫良买回来的量,肯定要少上许多。


    价格绝对会被抬起来。


    东西是这样,买的人多了,东西就贵了。


    只有大家都不要,


    才能捡到便宜。


    司马朗点点头,若有所思。


    “莫非司马兄也想和我一起南下?”卫良假意邀请司马朗,就想看看司马朗到底在想什么。


    司马朗旋即有些欣喜的说道:“卫兄可否同意?”


    我靠!


    卫良在心里暗骂自己为什么嘴贱。


    老老实实沉默不就完啦?


    忽的,卫良心生一计,有了。


    卫良咧嘴,露出笑容,“可以是可以,只不过我想请你帮个忙。”


    司马朗心情有些好,然后问道:“卫兄请说。”


    “能不能借我点钱?”卫良有些尴尬道。


    “哈?”司马朗看了看身后的沉默的王越,然后又看看卫良。


    他不明白,卫良这两个月不是赚了那么多钱吗?


    怎么钱还不够?


    只是迫于无奈,司马朗还是开口问道:“要多少?”


    “越多越好。”


    卫良说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是所谓的概念,让司马朗察觉到了一丝异常。


    他有些狐疑的看着卫良。


    卫良连忙解释道:“我不知道南下荆州和扬州几个地方的粮价是多少,之后还有运输的费用等等。我需要存够到明年春收时的粮食,一方屯田的粮食不够。”


    司马朗这才点点头,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


    三万人,确实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我会向家里说的。至于具体能借出多少,我明日给你答复。”


    “不急,明日我们正好出发。”


    晚上。


    对于卫良南下收粮的事情,司马朗和司马防讨论了一夜。


    得出的结论是,卫良不是单单是为三万人的吃饭而去买粮。


    一定另有别的目的。


    年幼的司马懿,被司马防也安排在了书房里。


    听了大半天,才听明白司马防和司马朗说的具体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是司马懿笨,而是司马朗和司马防一直在围绕着要给多少钱给卫良合适的问题上。


    “父亲,大哥,卫良屯粮,是不是因为春旱?”


    司马防和司马朗摇摇头,这春旱看样子也不会持续多长时间,怎么可能会为了春旱,囤积到明年春收后的粮食?


    而且卫良所在的地方靠近汾水,不可能没有产粮。


    接着,司马懿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最近,太平道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