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作品:《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曹操收到了两封信, 来自他的两个老对头,孙权和刘备。


    他们的信件只有一个内容,便是提醒曹操处理司马家, 不然他们很乐意代劳。


    曹操冷哼一声:“孤想做什么还不需要你们教。”


    一刀杀了司马懿就太便宜他了, 曹操希望司马懿死在自己的悔恨和愧疚中,而不是抱着成王败寇的想法心存侥幸。


    想来, 下次直播定能满足他的愿望。


    对于孙权来说, 东吴未来的政治动荡, 夺嫡之争,权臣僭越……都源于长子的早逝, 只要能保住孙登的命, 政权平稳交接,就没有孙亮和孙皓什么事了。


    听天幕说张仲景在岭南隐居,他立刻派人前往拜访。


    刘备仔细考察了自己的几个儿子, 发现其他人还不如刘禅。


    也不知刘谌的母亲是谁,他想直接将大汉交给好孙儿刘谌。


    后主朝的诸葛亮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他将襁褓中的刘谌交给张皇后教养, 为他制定了一系列课程, 蒋琬费祎都是小皇子的启蒙老师。


    姜维也得到了诸葛亮的倾囊相授,诸葛亮将其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和蜀汉未来的掌舵者培养, 尤其是政治方面, 诸葛亮以天幕提到的未来为例, 给姜维掰开揉碎了讲解。


    跟着姜维一起学习的则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养子诸葛乔。


    就在三国加紧部署时,天幕再次出现。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不知道大家的降压药准备好了没有, 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直播——魏晋南北朝!】


    曹操立刻命人将司马懿带过来,一起看天幕。


    杀人就要诛心!


    刘备疑惑:“降压药是什么?”


    诸葛亮猜测:“怕是晋朝的不堪超出了我等预料……”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统称,指从汉末三国开始到隋朝一统天下为止的三百六十多年,这段时间有三十多个王朝在中原大地上交替兴灭,带来的便是连绵不断的战争与层出不穷的割据政权。】


    扶苏震惊:“平均十年一个朝代,这也太乱了吧。”


    刘备忧心忡忡:“百姓何辜,要遭受这样的离乱之苦!”


    曹操:“呵呵,晋朝一统天下又如何,亡的也太快了吧!”


    被绑缚在堂前的司马懿:“……”


    南北朝的明君如刘裕、苻坚、拓跋宏等人都震惊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以为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成功,却没想到最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隋朝拔得头筹,一统天下!


    他们的大宋/大魏/大秦/大齐/大周呢?


    【公元266年1月,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改元泰始,史称西晋!】


    【司马炎登基之初,便背负着司马氏废立皇帝,弑君篡位的污点。因此他战战兢兢,励精图治,希望能开创一个远超汉魏的政权。】


    【而晋朝立国之初,外忧内患不断,内部人心不稳,外部有吴国的威胁。】


    【司马懿洛水背盟,依附曹爽的世家都被他灭三族,此举不免让百官心有戚戚。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曾经曹魏的臣子,该如何在晋朝立足?】


    【为了凝聚内部力量,一致对外,司马炎施行怀柔政策。对废帝曹奂,刘禅等人施以优待,安定人心,而曹魏时期的高官显贵大都成为了晋朝的开国功臣。】


    评论区


    “他将古代的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等名号同时设置,号称八公,以此笼络人心,将功臣勋贵都绑到司马家的船上。”


    “世家在曹操统治时期被压制的太狠,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给他们解了禁,到曹叡曹芳时期,世家已经在朝堂掌握了巨大的能量。”


    “司马炎能上位全靠世家支持。”


    “这个皇位就是跟世家买来的吧。”


    ……


    曹操嘲讽道:“忠臣不事二主,晋朝开国可真是容易。”


    刘备孙权也很是不悦。


    这天下,你可以争,可以抢,但你不能偷。


    司马氏摘桃子的行为,任何一位有志之君都不会喜欢。


    【司马炎在曹魏政治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初步确立了三省制度,即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位同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尚书: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度支、屯田。】


    【三省制取代了秦汉时的三公九卿,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利机构,当然此时的三省六部还只是雏形。】


    始皇终于见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记下来。”


    扶苏立刻动手,将其记录下来。


    萧何分析道:“三省制别有不同,似乎是对相权的限制。而六部不过是九卿改头换面之后的产物。”


    李斯倒吸一口凉气:“以三省分割相权!”


    始皇目光变得幽深,不过三省六部还只是雏形,他想看看此制度将来的发展。


    【司马炎革新政治,执政宽松,无为而治,振兴经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推行法治,俨然一副明君之相。】


    评论区


    “当时的太医献上了一个羽毛织就的衣服,司马炎当着众人的面烧了它,以示自己厉行节俭的决心。”


    “……演的一点都不走心。”


    “汉文帝厉行节俭是缩减后宫,释放奴婢,他的宠妃都只能穿无法盖住鞋面的裙子。”


    “汉明帝饮食简单,衣着朴素,甚至亲自下地耕田。”


    “曹操是以身作则,开源节流,不重物欲。”


    “司马炎则是磨炼演技。(* ̄︶ ̄)”


    司马炎气道:“天幕欺人太甚,凭什么说朕不是真心的!”


    朕不过是做了曹魏曾做过的事,怎么,难道曹丕能做,朕便不能做,为何后世对朕的鄙夷这般明显!


    【太康元年,司马炎颁布《泰始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泰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能够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司马氏的江山。】


    【《泰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南北朝乃至隋唐的律法无不打着它的烙印。】


    评论区


    “以五服入律,就是在法律层面上规定可以亲亲相隐,父母杀了子女罪过减轻,子女杀了父母罪加一等。”


    “法律明确规定贵族犯罪可以以爵位官位抵罪。”


    “这破坏了法律的公平。”


    “晋朝不能提倡忠,可不就要大力倡导孝了吗!”


    ……


    这部律法让先秦的法家儒家都很不满,李斯像是吃了一口苍蝇一样,淳于越也很是郁闷。


    商鞅:“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律最重要的就是公平!


    淳于越:“儒者以思想教化百姓,怎能强行规定伦理道德。”


    将礼法放到法律的框架下,这是后来三纲五常被上纲上线的开始。


    李斯怒道:“儒家的思想如何能融入我法家。”


    儒家讲究礼仪尊卑,法家讲究公正无私!


    【司马炎废除屯田制,颁布了户调式,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曹操皱眉:“孤的屯田令被废了!”


    曹丕猜测到:“屯田能保证国库的收入,但百姓的积极性不高,整体产量反而降低了。”


    曹操也明白这一点,屯田本就只是一个战时政策,不能长久。


    【占田制规定了百姓能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允许百姓自行开垦荒田,但不论他们占有多少田地,都要按照规定的数量定额缴纳赋税。这不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护世家大族的特权,因为在这项制度下,世家大族已经占有的土地人口都归他们自己所有。】


    【在荫客制的保护下,官员可以荫庇亲属门客,他们的子孙后代即便不是官吏也能占有大量土地,且免除徭役,最多可达九族。】


    曹操冷笑:“呵!依旧是收买贵族这一套,根本没有想过百姓的死活。”


    曹丕:“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弊端,但长此以往天下土地泰半都会被世家占据,普通百姓又会沦为流民……”


    评论区


    “汉末死了四分之三的人,到处都是荒地,百姓有足够的土地生存,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所以这段时间是封建社会赋税最低的时候。”


    “可见只要起点足够低,稍微做一点事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几代之后,世家大族可以依靠政策明目张胆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百姓变成流民,他们继续招揽流民形成隐户,国家人口减少,税收减少,普通百姓被摊派的税赋增多,百姓没有那么多土地交税,只能沦为流民,形成恶性循环……”


    “放心,晋朝没有几代之后了!”


    ……


    【因着这一系列政治改革,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一片战后繁荣之景,史称“太康之治”。】


    【但太康之治不仅时间短暂,只有短短十年,也并未真正惠及天下百姓,还埋下了晋朝灭亡,中原沦丧的祸根!】


    司马炎坐直了身子:“什么叫中原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