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拾玖 升迁

作品:《饮水

    太尉王宣自从重新掌握权柄后,曾经亲近大将军而疏远太尉的皇帝十分恐慌。他本就没什么才干和主见,之前跟着大将军如何放肆,现在就有多懊悔。


    该如何挽回呢?


    皇帝身边无人可用,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先是任命太尉王宣为丞相,王宣固辞丞相之职不受。过了数月,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王宣又固辞九锡。


    升官加爵都被王宣推辞不受,皇帝命他在京兆立庙,每当有大事,还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


    换作其他人,早就被这礼贤下士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可王宣是谁,他官场沉浮多年,什么风浪没有见过,早就修成了千年的狐狸。


    礼贤下士,那也得是能力地位都远高于自己的人用才有效果。这黄口小儿,妄想拿皇权来约束自己,何等可笑。他会忠于先皇,可现在嘛,这皇位,也该换人来做了……


    王宣一面大胆从寒门提拔人才,又奏请罢修宫室,节用务农,使朝堂为之一清,博得天下人的好感。但一面又以剿杀、□□的方式削弱宗室力量,为日后篡位打基础。


    这些暗潮涌动,并没有影响到在温县的郑植。


    在经历了最初的挫折后,他一心扑在了公务上。


    因他做事向来拼命,样样都要做到自己的极限。不论是之前读书、带兵,或是现在为官,在其位谋其政,他不允许自己得过且过。


    王宣私德如何,他不在乎,当初除了把何魏得罪死无路可走,王宣的政绩军功都让他心服口服。


    譬如屯田。王宣在地方上兴屯田、冶铁,穿成国渠、广槽渠、筑临晋坡,大有建树,使得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郑植也很赞同。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事是最大的事,百姓若是能丰衣足食,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而他认为,要使天下享足食之利,需要有全盘规划,看看到底“若干人为士,足以付在官之吏,若干人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千人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贾,足以通货而已(注1)”,其余的人都应该去种地,不让一人游手好闲。这对于在天灾人祸频发的情况下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无疑十分有建设性。


    而在如何耕作上,他主张精耕细作,少种多收,并且还很强调农田水利,认为只有兴修河渠、引水灌溉,来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才能真正提高农田产量。


    他思考问题,既有主张,又有具体方法,自从来到温县这个块宝地,就四处开辟荒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政绩斐然。


    郑植忙着公务,杜烨也没闲着。


    自从经历过被挟持的事后,她觉得自己的心境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磨炼,久未有所进益的书法也有所突破。


    如果说以前杜烨的字写得好,是因为有梦中见到的碑林作为参照,集采众长。而如今,她的字风骨凛然,妩媚与险峻并存,可以说已颇具气象,凡见过之人莫不称赞。


    但杜烨却仍以一颗平常心过着悠闲的生活。


    王昙与她隔案对坐。小人儿笨拙地拿着笔在纸上涂写,杜烨则笑眯眯地指点着他的运笔,心里满满当当都是要培养出一个神童的成就感。


    明亮的日光透过窗棂,在苇席上勾勒出菱形的光斑,将两人映在其中。郑植回来,看到的就是这样温馨的场面,只觉得满身的疲惫都消失殆尽。


    王昙见父亲进来,起来请安。


    对于王昙的教养,郑植也很是重视,与杜烨的分工便是一个教学问,一个教书法。


    他认为学问不在于背了多少文章,而在于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干一番于国家有利的事业。


    但王昙年纪还小,所以今日便给他讲了唐尧、虞舜、伯夷等人的故事,希望他能有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情操。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注2)”


    王昙听得一知半解,但还是努力记下父亲的教诲。


    单就记性这一点上,王昙好似遗传了其生父的天赋,只说一遍便能牢牢记住。


    可明明王昙与与郑咸并非亲兄弟,两人喜文厌武的毛病却如出一辙。


    王昙只会读书写字还远远不够,若想替父平反,首先这瘦弱的身板就要持之以恒地加以锻炼。


    “阿云,累了吧,随为父去院子里休息一会儿。”


    听了郑植的话,王昙知道又要锻炼,颇有些不情愿,他还是喜欢跟着阿母习字的。


    郑植一眼就瞧出这孩子的小心思,又道:“你母亲也累了,好歹让她也休息休息。”


    王昙这才乖乖跟着郑植去了院子,先是绕着圈散步,接着又在树下跳跃摸高。


    王昙年纪小,这样的强度就刚刚好。


    等两人都出了一身汗,杜烨早就让人张罗好了热汤,让他们沐浴。


    今日杜烨让人在水里放了晒干的艾草,热气腾腾的浴桶里,王昙咯咯乱叫,玩得开心了,还淘气地撩起水,泼在伺候他沐浴的乳母和侍女身上,很是快活。


    而郑植这边,由于常常奔波在乡野田间,脸上脖颈被晒得黝黑,和身上俨然二色,杜烨看着不免有些心疼。


    沐浴完,杜烨给郑植腰间系上了一个用五色丝线缠成的香囊,里面装了避虫的香料。


    赠香囊向来是表示爱慕之情,这是郑植成婚以来第一次收到这样的定情之物,一颗心都像是漂浮在水里,浸满了甜蜜。


    可等王昙沐浴完出来,杜烨也给他手腕上系了一个小小的香囊。


    他抱起王昙,看着明显比自己更加精致的香囊,醋意大发,控诉地盯着杜烨。


    杜烨有些羞赧:“熟能生巧嘛,你这是我第一次编的。”说完,就扭过头不看他。


    郑植原本也没真想和她发牢骚,不过是夫妻间打闹说笑而已。


    只有王昙肉乎乎的小胳膊甩来甩去,喜欢得紧,一直都不肯摘下来。


    郑植将王昙递给乳母,自己则和杜烨坐下闲谈。


    今日他回来的早,不是因为无事,而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他被拔为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


    “这么快?”杜烨很是惊喜。


    他已非吴下阿蒙,不仅本职工作做得出众,还将平日里对国事的思考仔细整理,写成奏疏,这些都很得太尉青眼。


    得益于朝中有靠山,他所做的一切成绩都不会被埋没。


    只是刚在温县有了起色,又要升去别的地方,杜烨心里难免有几分忐忑。


    注1:《全晋文》卷四十六《上疏陈要务》


    注2:《全晋文》卷四十八《正心》


    为您提供大神 临风浩歌 的《饮水》最快更新


    伍拾玖 升迁 免费阅读.[.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