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
作品:《红楼之双生花》 甄家上下数百口人押解进京,三司会审,在朝廷过年封印前,案子便审结。
一条条罪名,单拎出一宗来,都足砍头流放,尤其是走私铁给岛国,真真是叛国之罪,株连三族都不过分。
但是太上皇在恼怒过后,到底还是看在甄太妃的面子上,只圈了十余名担任官职的甄家男丁,革去职位,余下男丁,凡有涉织造、盐政之事的,贬为庶民,一同发配辽东服苦役,遇赦不赦。甄四老爷是唯一一个人头落地。而女眷手上没有直接沾染命案的,都从宽处理,至于十岁以下孩童,皆免于牵连,发还原籍。
凡是与甄家有牵联并涉足的官员,也落马不少。荣国府收了几箱金银,朝中究竟有没有人知道,黛玉不知,起码暂时并不曾听闻有弹骇之事。
而这,并不是什么幸事。连她这个只是借住在荣国府的亲戚,都知道甄家的生意里有荣国府一份,兴许盐铁之事不曾涉足,可丝绸布匹、瓷器茶叶呢?平安州出去,便是西域,西域诸国,可都是十分喜爱中原的这些东西的,平安州的节度使,和荣国府上交情深厚呢。王熙凤拿着大老爷的名贴,递个话去,便能平一宗大事,难不成,甄家走私丝绸诸物,从平安州过,会不给荣国府分一点利钱?
只是黛玉再怎么忧心,替贾母担忧,也无济于事。
南安王府的辅国公打了败仗,可朝廷里天子没说如何处理,东南那边的岛国,居然主动派遣使者求亲议和,赶在封印前,抵达京城。
原本该腊月二十便封印,如今战事之故,加上岛国来了使者,拖到了腊月二十六,方才封印。
只是京里能安生过年的,恐怕没有几家。
荣国府便在这无法安心过年的人家之列。
虽说年后朝廷复印要正月十八去了,六部尚书与内阁辅政大臣却是大年初四便开始进宫当差。不用当差的官员,也没有几家能稳坐家中,少不得趁着正月里头拜年之名,往来互通消息。
黛玉在郑家过了年,初六随郑家夫妇拜访荣国府,这才回外祖母家里住。
正月十五的大年一过,郑家便使了人来接,贾母想到其中的缘故,爽快地叫黛玉过去多住些日子。
果然,一复印开朝,朝廷官员大体分了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如此一来主和派就更有了理由,一堆人在朝堂上说一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言论,让原本主战的天子也不免多了几分想法。
主张和主和的官员各有各的道理,如今朝廷国库不丰,前几年这里天灾那里水患,西南还发生了地动,天子召集内阁六部多次商议后,决定答应岛国联姻的提议。只是关于联姻的人选,还有些争议。
这次议和,联姻,都是缓兵之计。天子与内阁官员都明白,只是暂时稳住岛国。将来时机一到,必定会开战。封门屿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既然是辅国公延误战机打了败仗,且听闻南安王府上有适龄姑娘,那去联姻岂不刚好?”有人提议。
但也有人反对。
“这却不好,南安王与东南水师本就关系密切,若真派了南安王府上的姑娘前去,再加封郡主,若是两边连成一气,那对我东南岂不是天大威胁。”
这理由说到了天子的心坎上:此番战败天子固然痛心,毕竟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很让人生气,但是这一战让南安王府往昔的威名一下子在军中扫地,天子除却想要再战力保东南无忧之外,还有一番目的,那就是希望借此重振东南水师,将部队与南安王府彻底切断开来。这些老臣家族,仗着昔日祖上威风作威作福,也是时候一一收拾了。
“诸位也知道,朕虽然答应联姻,但东南一战一定择机而行,因此所选前往联姻之人,家世尚且不论,但一定要果敢聪明,能够媲美文成公主才是。”天子的脑子里,过了一遍年纪相当的公主与宗室之女,反而要惋惜,适龄公主就一个,可其母早亡,天子自己就舍不得了,而天子有印象的几个宗室之女,要么早就出嫁了,剩下的只怕差了些果敢与智谋。
“此事倒也不用着急,朕将与皇后商议。”天子想,自己对女眷那边着实不够了解,且皇后素来细致妥当,德才兼备,只怕能有很好的人选。
几位大臣素日佩服皇后才德,听天子这样说,便不再言语。
当天子将此事与皇后商议时,皇后果然一口气列举出来六位,这其中有两位是宗室之女,另外三位,是后妃们的母族亲眷,黛玉与探春的名字,都在其中。
“陛下只怕忘记了,当年贤德妃妹妹省亲回来,带了家中姊妹诗作,当时陛下还特意夸奖呢。”皇后一一对天子介绍一番,“那一日林家姑娘随着郑夫人进宫,样貌气度都很出色,谈吐不凡,只是林姑娘是功臣之后,又与陶家定下了亲事。我往日倒是听贤德妃夸过家里的几个妹妹,尤其是贤德妃的同父胞妹,颇为爽利。”
天子想了想,问皇后:“那皇后还有什么打算吗?”
皇后早有准备:“臣妾想着,明儿邀请这六个姑娘进宫来,林姑娘是必定不在人选之列,但她曾进过宫,可以和贤德妃的妹妹做个伴。岛国路远,若不是真心前往,只怕无论多聪明,都很难真正替陛下分忧,还是先探听一下她们各自的意愿。”
天子想起荣国府与甄家的那点事,如今暂时不动,是因为之前甄家一案已经让进行里的官员风声鹤唳,荣国府要是再彻查,平安州那边恐不稳,他家如果能出一个得力的姑娘去和气,将来追究时,自然要宽厚处理,点了点头:“皇后所虑极是,那就交给皇后全权处理。”
既然要明说,皇后便没有对后宫嫔妃们藏着掖着,元春处便很快得到了消息。听说探春与黛玉都在名单上,皇后也没有瞒着,点明黛玉并不在考虑之列,元春愣了好一会儿。
自打自己没有了孩子,天子对自己早就不大在意,如今舅舅王子腾去世了,家中竟无一个男儿能支撑起门楣。若是探春妹妹中能被选中,家中虽不能恢复往日的荣光,可再支撑几年,却是无碍。说不定,到时兴许她又育下了小皇子或是小公主呢。
可想想自己当年入宫,熬了十年,家里还给银钱打点,在宫里的日子都不好过,探春如今的年纪,与她入宫时也大不了多少,若是真的去了那不毛之地,日后生活只怕尽是凄风苦雨。
思前想后,元春到底还是让人去贾府递了个消息。
贾琏前脚送走了元春派来的小太监,后脚贾母派人叫了家里两个太太来,人虽来了,却一个个都不说话,贾母长长叹了一口气,一面让鸳鸯:“先去,叫凤丫头来。”
鸳鸯忙答应着出来,叫过琥珀吩咐了两句,琥珀赶紧就去了。
宝钗方才是就在贾母这里,便是她一惯八面玲珑,这会子也实在找不到话来说。
王熙凤得到了消息后,一面赶紧过来,一面思考了许多,进门后见气氛不大对,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在邢夫人身后站定。
“怎么今儿都是锯了嘴的葫芦了,一个都不说话了?”贾母看着就来气,“相夫教子相夫教子,但凡要是能有一个立得起来的,还用姑娘们吗?”
邢夫人听了心中可不大乐意了,她嫁进来的时候,贾琏可已经十四岁多了,已经就那样儿了,不过她可不敢开口。
王夫人呢,素日里倒是不言不语的,可这会儿倒是似乎聪明了起来,她低着头:“老太太的指责,不敢辩驳。只是如今娘娘亲自带了话来,不论怎样,都是一定要送了两个姑娘进宫去的。听闻一共有六位姑娘,说不定我们家的姑娘选不上呢。”
贾母听了越发心烦,倒是宝钗赶紧开了口:“老祖宗心疼两个妹妹,是妹妹们的福气。方才娘娘特意让人传话来,既然是皇后娘娘的意思,林妹妹之前还跟着郑夫人进过宫,秋天里与陶家定下了亲事,想来她并不在此次的人选之列,兴许是娘娘怕三妹妹没进过宫,特意跟皇后娘娘求了情,请林妹妹给三妹妹作陪。再说,娘娘的话也说的分明,皇后娘娘并不会强迫为难,所选之人,一定得自己情愿。”
王熙凤在一旁听了只觉得好笑,宝二奶奶还是一如既往,左右都不想得罪人。宫里的娘娘也是有意思,若只是探春,也就罢了,还要请林妹妹进宫,如今黛玉还住在郑家,这不是上赶着让府里去得罪郑家嘛。
只是这些话却不能说。
“老祖宗,弟妹说的很是,郑大人也是入了内阁的,便是皇后娘娘一时忘记了林妹妹已定过亲了,天子也不会忘记的。”王熙凤想了想开口,“咱们三妹妹,原是庶出,兴许皇后娘娘不知道呢。”
其实王熙凤能想到的,宝钗甚至王夫人都能想到,只是每个人心思不一样。
贾母听了王熙凤这话,稍稍开怀一点。虽然知道事情都这个样子了,可贾母就是想看看,这些个当家人,这些个至亲,是个什么心思。
“凤丫头说的到有几分道理。”贾母点了点头,一面让她们都下去,只留了王熙凤:“你派人递个贴子去郑家,我明儿亲自去一趟,说不定,郑家太太,比我们知道的更清楚些。”
王熙凤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我明儿陪老太太过去。”
贾母点头,让王熙凤去忙,然后才让鸳鸯去叫探春过来。
要说贾母多疼探春,自然是没有的。她确实是见家里两个太太不像话,便将孙女儿接了来养在膝下,既是一番慈心,也是为着将来孙女儿说亲事,能有个国公夫人教养的名头。可是迎春的婚事,简直是无脸出去说。可那是贾赦定下的,她老了,便是拿了体己出来,暂时解了孙家之事,之后呢?只怕贾赦还会再卖迎春一次。
只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孙家那般离谱。可到底,京里讲究些的高门大户,都没有让出嫁的姑娘和离回娘家的先例。
只是送探春去异国他乡和亲,她也是真的不舍得。
历朝历代,多少真正的皇室公主和亲,都下场凄惨。何况,探春还不是皇室的公主。
只是宫里传了旨意来,贾母也不能驳回去。方才虽然是借机发火一趟,可贾母非常清楚,如今府上外头男人们一个也不成事。贾政这些年当值倒是认真,可本事有限,四品的郎中,基本就到头了。
贾母这辈子,从侯府风光时候养成的千金,嫁入正当鼎盛的国公府,一晃眼几十年都过去了。家中有人在朝中得用时候,家里是什么光景,如今无人被朝廷看重,又是什么光景,这个家里只怕没有人比贾母更清楚了。
朝廷这番,说的好听是联姻,说得不好听,战败了去和亲。又听说那东南岛国,民风都不曾开化,所受教育水平极低,虽不至于茹毛饮血,但实在是艰苦之地。
所以真嫁过去的姑娘,只怕日子不会好过。否则天子怎么不舍得他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呢。但贾母却也明白,无论是谁家的女儿被选上了,只怕一个郡主的头衔是跑不了了,昔日唐太宗舍不得女儿,但也把选来的宗室家的姑娘封了个文成公主嘛。
如此一来,女儿被选上的那一家子,自然也跟着荣耀起来,他日只要不犯大错,富贵是跑不了的。可虽然如此,这与卖女儿,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您提供大神 夏知念 的《红楼之双生花》最快更新
联姻 免费阅读.[.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