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薨逝
作品:《红楼之双生花》 “中秋自然不能放假,这可是大节气,各大电视台都有办中秋晚会,我们昨晚跑了三个台的晚会,差点累死。”戴语说:“到家洗漱晚,已经凌晨两点了,我才会起这么晚的。”
她穿的还是睡衣,才起来,刚洗漱好,黛玉便来了,所以还和黛玉玩笑:“真的不是我懒。”
黛玉笑了:“我知道你不懒。那你好好休息,我也没什么事,明天要回荣国府,先回去收拾东西。”
每次回荣国府,郑夫人都会准备一些小物件,不贵重,但胜在别致,让她带回去给府里的姐妹看个新奇。这次陶家又送了一些山东的土仪,也不知道是陶琇莹选的,还是陶浅准备的,很投黛玉的喜好,她都一份份分拣好了,到时回去给几个姐妹与嫂子那里送一份。
戴语也不留她:“那你快回去吧。我知道你们那里,出趟门可真是不方便。”
黛玉也很羡慕:“我也想像你这样省事,可确实没有这样的条件。”
只是不想黛玉却没能回得成荣国府。
宫里头的甄太妃,在八月十七的凌晨薨了。
宫中的云板响,黛玉并没有听见,她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过去同郑夫人请安,看到抄手游廊原本的红灯笼全部撤下,头一晚都在挂着,一问,才知道甄太妃薨逝的。
早在她起床前一个时辰,府里的仆人就被管事们叫起来,赶紧将府里的一应喜庆之物全部换下。
原本是郑家今日派车送黛玉回荣国府的,郑夫人想了想,觉得不妥,早膳过后,召了各种管事与管事婆子吩咐太妃丧事期间要注意的事项,回来同黛玉说:“太妃多年来很受太上皇器重,只怕这次的丧事会格外隆重,京中四品以上的诰命都得进宫哭灵。史太君是超品的夫人,可以报个病假,我听闻,甄家与你外祖母府上是世交,格外亲厚,只怕史太君还是要去哭灵,祭奠太妃,你回去兴许不便。”
黛玉:“那就劳烦母亲派人去荣国府问一问。”
这一年,黛玉一半时间都住在郑家,贾母早吩咐下去,凡郑家来人,都直接回了她那里去。倒也不用额外交代什么,去的人就能直接见到贾母。
郑夫人才叫了人来,正吩咐如何同贾母说,外头就有婆子进来回禀,说:“荣国府的史太君派了鸳鸯姑娘来。”
郑夫人忙让人请进来。
鸳鸯先向郑夫人和黛玉请安,才说:“老太太说,宫里的太妃薨逝,甄家与贾家本是世交,情份非比寻常,到时她必定要进宫哭灵,只得麻烦郑夫人,将姑娘留在府上,还请夫人照顾些日子。”
郑夫人:“可巧,我与老太太倒是想到一处去了。我才同玉儿说,如今这时候,只怕老太太和府上的太太们都要进宫哭灵,想留她多住些日子,正准备派人去府上递话呢。我到时也要进宫,家里的事情也多,正好玉儿留下,帮她嫂子搭把手。”
场面话说过了,郑夫人便让黛玉带鸳鸯回怡园去,她想,只怕贾母有话要捎给外孙女,当着她的面,鸳鸯倒不方便说。
鸳鸯不是第一次来郑家,却是第一次进怡园,虽说早就知道黛玉在郑家有一个单独的院子,可真的看到,还是打心底觉得郑家夫妇果然将黛玉当亲女儿来疼。荣国府的大老爷也就罢了,是个为着五千两银子能卖亲女儿的,二老爷却是个厚道人,也真的疼爱晚辈,可二老爷的疼爱往往落不到实处,他一心相信正妻是个慈善人,会善待庶出的子女和借住在家里的孙甥女,根本不清楚内宅的事情。
雪雁忙奉了茶来给鸳鸯,然后带着小丫头退出去,将屋子留给黛玉同鸳鸯说话。
鸳鸯才说了贾母的担心:“老太太、大太太和太太都要进宫,照理说,宝二奶奶管家,姑娘家去也无碍,只是薛家大爷犯了事,原就定了秋后问斩。薛家打点了大理寺,想拖上些日子,如今太妃薨逝,不知道上皇会不会大赦天下,给太妃祈福。老太太说,事情未定,姑娘这时回去,她又不在家,万一有人求到姑娘面前来,又生出事端来,反而不美。郑大人、郑夫人待姑娘上心,多住些日子,姑娘也不用担心,府里不会有人多问的。”
黛玉点头:“鸳鸯姐姐回去,同老太太说,请她放心。干爹干娘疼我,两个哥哥嫂子都是极友爱的人,我在这里住着也自在,并没有什么不便。太妃已逝,便是为着往昔的情义,还请老太太也要保重身体才是。”又问了府里这些日子的情况。
鸳鸯自然是拣能说的说了,至于府里为着备黛玉嫁妆,发生了哪些龌龊之事,倒不必说出来脏了黛玉的耳朵。
黛玉有意留饭,只是鸳鸯坚决辞了,说到底,她再得贾母看重,也只是一个丫头,要是再两年,兴许她还有些拎不清轻重,自打去年贾母发作她后,她便知道自己该谨守的本份。
果然,到了下午,关于太妃丧事的办事,已经传下旨意来,天子以孝治天下,令丧事大办,宫中停灵一月,京中四品及以上诰命都要进宫哭灵。
太上皇十分伤心,直接病倒了。
然此事于薛家却是一个机会。
自打王夫人从贤德妃那里得了暗示,薛家倒也想方设法,跟大理寺那边打点。大理寺那边,因着当初三司会审,定的是秋后问斩,却没有定下具体是哪天。如今事过境迁,左右不过是晚一月半月,便收了薛家的银子。果然拖到了如今太妃薨逝,只盼着宫里的太上皇能下旨意,大赦天下。银钱都已备好了,待旨意一下,便想方设法,争取给薛蟠打点一个条件没那么艰苦的流放之地。
可惜,太上皇伤心过度,直接病倒了。初时只是衰伤,还亲自与太妃写了悼文,头七之日,亲自烧给太妃。许是这一祭,才伤了精神头,又吹了夜风,着了凉,第二日便有些起不来。
太医一来,才知发了低烧。
天子再忙,都每日前去上阳宫请安,侍奉太上皇汤药,天家父子间往日深埋的隔阂,消除了不少。
同时传下令来,凡官宦之家,三月内不得嫁娶迎亲,停戏百日。
薛家左盼右盼,却一直没有下大赦天下的旨意。
一月之后,太妃的灵棺送入皇家陵园。扶棺送灵的队伍一出京,大理寺便不好再拖,又隔了三日,便将原定秋后问斩的犯人便被押解到刑场。
郑大人既是刑部尚书,自然提前得了信。回家便同郑夫人说,派了人到荣国府送信,以去京郊小住的名义,留黛玉几日,想着等这事过去了,缓上几天,再送黛玉回荣国府。
传话的人也只说了郑夫人给的理由,贾母虽不甚清楚,一时也没想起薛家的事,不过只是多住几天,之前托付郑家照料了这么久,倒觉得不差这几天,不仅答应了,听闻郑夫人带黛玉去郊外的庄子小住,还笑着说:“这个时节,庄子上当有新鲜的瓜果出产,玉儿跟着你们太太去,倒是有口福。”
虽说是找的理由,可郑夫人一提,黛玉还真的想去庄子上住几日。
郑夫人留了大媳妇在家管事,带上黛玉同小儿媳一道,当真出城,到庄子上去了。
晚间,郑夫人才同黛玉说:“玉儿可是觉得奇怪,我突然说要带你来庄子上小住?”
黛玉虽不太清楚,却知必有原由:“不拘什么缘故,能到庄子上来玩,我都该向母亲道谢。”
郑夫人:“你既喜欢,我们多住些日子也不妨事。正好这几个月也禁酒戏,不必去各家应酬。”然后才家薛家之事道来,“虽说薛家不算你的亲戚,可到家薛家的姑娘如今做了你的表嫂,你要是回去,总有碰面的时候,虽说这事与你无关,可要是有人装糊涂,三司会审,你父亲是主审的官员,索性我便派人去给史太君递了话。史太君也是同意了的。”
黛玉自然是知道薛蟠杀人一事,且不说这次的官司,当年她听闻薛蟠在金陵打死了人,便觉得真真是枉顾人命,没有王法。再想到香菱之可怜,并不同情薛蟠被问斩,若说宝钗值不值得同情,她以前兴许会觉得宝钗也很无辜,可自打知道了金钏儿之死,宝钗说的话,便知道对方心里也并不把奴仆的命当成一条人命,不过薛姨妈当初连老太太也不顾忌,想当着众人拿人情来逼她,如今确实是不好回荣国府去住的:“母亲疼我,替我想的这么周到,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
郑夫人:“有什么可谢的,这话就外道了。告诉你,是想你在庄子上玩的开心些,怕你想多了。”
黛玉以前兴许会,现在却是性情疏阔了不少:“母亲放心,我来了庄子上,自然要痛痛快快玩一场的。”
郑夫人点头:“明儿用过早膳,我们娘三个便一起去庄子上散步,看看田间都种些什么庄稼蔬果。自己家的庄子,出门也用不着戴帏帽什么的,午歇起来,我们便去荷塘里钓鱼,刘庄头在荷塘中间盖了一个水榭,虽说简陋了些,这个时间还能闻到残荷的香气。”
黛玉听了便心生向往:“我都没有钓过鱼。”
郑夫人:“没事,到时我教你,你二嫂以前也不会,还是进了我们家门,跟着我学的。再说,原也不是为了钓鱼来吃,只是图一乐。”
为您提供大神 夏知念 的《红楼之双生花》最快更新
太妃薨逝 免费阅读.[.aishu55.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