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品:《中师生宋春明》 师一二班原语基老师调到林安市广播电视台当节目主持人了,语基老师换成了一个半老头。半老头自我介绍说,鄙人姓袁,贱名浩德,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命运不济,只好教书。同学们就倒吸凉气,心想,我们将来是小学教师,命运将会更不济。半老头又来了一句,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儿王。同学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杵着头。见大家过于扫兴,袁老师又说,不过,教书还是一件有趣的事,呵呵。开始讲课了,讲课内容是现代汉语语法。袁老师在讲台上风葫芦一样转着,一会儿背抄着手,一会儿在空中耍魔术一般信手一揽,一个例子就来了,然后进行精妙入微的分析,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天呢,能把枯燥的语法讲得如此生动,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生物依然没有上课老师。
地理老师赵光英结婚了。他一改过去的萎靡不振,开始全身心投入,精神焕发,也不像过去一样结结巴巴了。
宋春明两耳后面的部位出现了疼痛。他边揉边听课。同桌呼瑞玲风趣地说,你这是什么操?宋春明说,不是操,我这儿疼。呼瑞玲说,肯定是上火了。
我就在宋春明的耳后部位轻轻吹了两口。
学校的校刊《春芽》发下来了,宋春明觉得装帧太粗糙,文章质量也不甚高,就产生了创办班级小报的想法。宋春明就请示郜老师,郜老师全力支持。于是,宋春明主持召开了班会,成立了文学社,由热爱文学且很有组织能力的成雷任社长,自己任副社长。不久又组织成立了报纸编辑小组:宋春明自任主编,成雷任副主编,朱丹和呼瑞玲任文字编辑,洪小枫任美术编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文学社名称和报头名字却迟迟不能确定。向全班同学征集,结果五花八门,有说叫“春风”的,有说叫“嫩芽”的,有说叫“酸枣树”的……最后,宋春明拍板,文学社和小报都叫“小苹果”。
我不得不说,“小苹果”这个名字起得好,因为三十年后,社会上会流行一首舞曲,名字就叫“小苹果”。我虽然是小小的毛鬼神,但预测十年后的事情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报纸文字和图画将用刻蜡纸的方式油印,报头咋办?报头必须是大红字!请教郜老师,郜老师说:
咱们学校有的是人才。报头让学校办公室吴老师写,他那字林安地区无人敢比。写好后让教教育学的蒲老师刻个大印子,他武艺多着呢。
宋春明就和成雷找吴老师,吴老师欣然答应,说,你们先找蒲老师,让他弄块硬木头,用刨子刨光,我直接给你们写在木头上。他们就去找蒲老师,说明来意,蒲老师十分高兴,说,你们有这番劲头和热情,我一定帮你们。蒲老师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一会儿工夫就制好一个大印章。宋春明和成雷把大印章拿给吴老师,吴老师挥笔写了“小苹果”三个字,字体苍劲,笔画圆润,结构疏朗。宋春明想问是什么体,嗫嚅了半天不敢问。他们把写好字的大印章送给蒲老师,蒲老师刻了大半夜,第二天出操时亲手交给了郜老师。郜老师把报头印子交给宋春明,说,一定要办出水平,不要辜负老师们的期望。
成雷就组织十五名小苹果文学社成员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组稿问题。王少鹏率先发言,说,我负责编笑话,保证把大家笑得肚子疼。大家就哗地笑了。王少鹏说,看,现在肯定有人肚子疼了。宋春明说,笑话格调要高,不能出现低级庸俗的。王少鹏说,大家放心,现在就讲一个:
乡村小学的一个学生迟到了,他向老师解释说,我今天早晨送一头母猪配种去了。老师问,这事你爸爸不能做吗?小学生说,不行,一定要公猪才行。
话音一落,男生都噗嗤笑了。朱丹变了脸色,说,社长,把王少鹏开除算了!成雷就说,王少鹏,班长刚才怎么说的?王少鹏就趴在桌子上没命地笑,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村。宋春明说,真实也不能讲。王少鹏说,我再讲一个,格调绝对高。朱丹说,你闭嘴!宋春明说,让他讲,再胡说就真的开除!王少鹏就说:
老爸对小外甥说,来,外公给你讲个故事,叫“味精”填海。老妈在一边直翻白眼,说,那也太费钱了吧。
众人捧腹大笑,纷纷问道,这也是真实的吧?王少鹏直呼上当了。
洪小枫说,绘画作品我提供;班长,书法作品你提供。宋春明说:
没问题。小品剧本《再见了,壁虱》就可以在这一期上。我还准备尝试写一篇小小说。
成雷说:
我上初中时在河南省的《作文》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我爱作文》,这期也可以上一下。另外,我还想写一篇回忆初中老师的文章。
全体社员“啊呀”了一声,都说社长了不起,还说社长是真人不露面。沈彦会试探着问,拿了多少稿费?成雷说:
8块。后来入选《全国少年作文选粹》一书,又拿了5块。
全体社员又“啊呀”了一声,啧啧声不断,紧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林翠翠说,我爱好文学,但我不会写文章。王少鹏说,我早就发现了,你参加文学社动机不纯——快跟上我学写笑话吧。众人望着林翠翠,又望了望宋春明,彼此心照不宣,就哈哈笑了。
呼瑞玲故意打断笑声说,我去年有两篇作文被郜老师当范文在讲台上宣读了,不知能不能上?宋春明红着脸说:
完全可以。新创作的更好。本来今天的会议首先由社长成雷发言,可是咱们直奔主题,先就讨论起了组稿问题——这当然是好现象,说明大家期盼小报《小苹果》早日出版。下面就请社长成雷正式发言。
全体社员就鼓掌。
成雷轻咳两声,说:
各位社员,我们成立小苹果文学社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一个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我们的指导老师就是郜老师;大家知道,他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又是研究鲁迅文学的专家。我们计划每周末最后一节举行社员活动会,每周由一名社员主持会议,轮流进行。轮到谁主持,谁就得做好充分准备。你可以谈你的写作感受,可以谈你遇到的问题,可以谈你读过的一本好书,也可以宣读你的作品,让大家评判。我们的活动场地就是这间会议室,郜老师为我们专门向学校要的,钥匙暂时由我掌管。我对咱们全体社员有三点要求。一是明确目的,万不可把文学社的活动看成简单的娱乐活动;二是要多读书,特别要多读文学著作,要向班长宋春明一样勤跑图书馆和阅览室;三是遵守文学社的规章制度,不缺席,不迟到早退。除此而外,我还想说……
宋春明揉着耳后部位说:
油印小报《小苹果》将是我们的交流阵地,也是我们的学习成果,希望全体编辑人员改稿刻版时认真负责,努力做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今天下去,我们就要加紧工作,争取一周后见报纸。第一期我们准备印刷100份,本班同学每人一份,另50份赠送全校各班级、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印刷用纸就是我们用的绘画纸,班费开支。我们初步打算每月出版一期。我还有个想法,想让《小苹果》走出咱班,走向全校,最后走向林安地区。
全体社员就笑了,都说走向林安地区不可能。
经过一周的不懈努力,油印小报《小苹果》问世了。《小苹果》惊艳了全校。校长接见了宋春明和成雷。校长说,咱们的校刊不如你们的油印小报,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争取把小报办得更好。校长欣然题词:校园奇葩,希望之花。
宋春明耳后部位疼痛更厉害了,我不停地吹气,甚至用我毛绒绒的手掌直接去按摩,但收效甚微。宋春明去找校医。校医是一个中年人,他用手细细摸了一遍宋春明耳后疼痛部位,叹了一口气说,这是耳后淋巴肿瘤。宋春明对肿瘤不很了解,就问,咋治?校医说,等长大了切除。宋春明让校医开点药,校医说,没有这样的药。
宋春明一下懵了。
从医务室出来,宋春明直接去了图书馆。他翻了老半天也没翻出有关淋巴肿瘤方面的书。他就请假去了林安市新华书店。终于,他找到一本厚厚的《肿瘤防治手册》。他毫不犹豫地买了,花了1块2毛钱。回到学校,他一个人在宿舍偷偷翻看。宋春明绝望了,书上说,恶性淋巴肿瘤也叫淋巴癌,致死率极高。他的淋巴如此疼痛,无疑是恶性淋巴肿瘤,也就是淋巴癌了。
宋春明感到天塌了下来,整个世界是那样的狰狞恐怖。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父母,想到了所有的亲人。书上说,癌症病人很难存活过五年。宋春明想,生命就要结束了。他想去林安地区第一医院确诊,但他害怕听到“淋巴癌”三个字。他不怕死,但他害怕父母看到他死。他设想了一下父母呼天抢地的情景,泪水竟止不住哗哗往下流。老天啊,你为什么这样捉弄人!
我为宋春明的不幸悲伤不已。我去求助扁鹊,扁鹊摆摆手走了。我去求助华佗,华佗摇摇头走了。我去求助孙思邈,孙思邈说,毛鬼神,癌症是绝症,没有药物可治,你就不要多管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