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魔怔的催婚

作品:《前男友非要拉我领证怎么办

    梁晓离座后,梁母失望地看了梁父一眼:


    “这次怎么又是只有我在说啊?你当爹的到底在做什么啊?平时跟我一套一套的,什么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女儿一回家怎么了,你就哑巴了?”


    梁父又闷了一小口酒:


    “我最近又想明白了,这事儿,你催她也没用。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的人想法不一样。”


    梁母恼极: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管她怎么想的呢,结婚是必须得结的,谁不结婚?特别是到她这个年纪?”


    梁明接茬:“我班里关系最好那哥们,他小姨今年三十八岁,没结婚,一个人在大城市工作,可厉害了,自己还买房了,上个月我哥们考了年级前十,他小姨还奖励他一台苹果笔记本。


    还有我们学校一个女老师,教物理的,也快四十了,也单身呢,看着根本不像四十,像二十。但是那些结了婚有孩子的老师,实际年龄是多大,就是多大,有些甚至还挺显老……”


    梁母气的踢了一下他的凳子:


    “你吃完没有?吃完赶紧滚。”


    梁明快速把碗底的饭粒扒拉干净,起身进厨房,把碗放到水池里。


    他打开水龙头,把饭碗接满水,伸手拿过洗碗海绵,沾了点洗洁精,揉出泡沫,开始刷碗筷,动作极为娴熟。


    厨房外传来梁母的声音:


    “儿子,你把碗放池子里就行,等会妈一起洗掉。”


    他动作没停也没回头:


    “没事儿就一个碗,我马上洗好了。”


    梁母看儿子还在厨房里,摇了摇头:


    “乱了,都乱了,我们家这俩孩子你说怎么这么奇怪。女儿不像女儿,儿子不像儿子。”


    梁父夹了些自己腌的泡菜,吃了一口,眉头皱了皱,咸了。


    “老梁,你想想办法呀。说什么也得让女儿在三十岁之前找到对象。”


    梁母与其说是在对丈夫抱怨,更像是无奈的自言自语。


    这几年,梁母对梁晓的要求一再降低。


    梁晓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梁母希望她三十岁之前生孩子。


    梁晓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这个愿望降格成“三十岁之前结婚就行”。


    去年梁晓过二十九周岁生日,梁母许愿:


    只要女儿三十岁之前有男朋友,她就谢天谢地了。


    但是女儿的反应却总是让她很失望。


    梁晓上大学的时候,谈过一个同校的男朋友。


    听到这件事之后梁母对女儿说:


    “妈妈觉得上大学其实也还是学习的阶段,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学习的时候就专心学习,恋爱还是等毕业以后再谈,你觉得呢?”


    梁母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开明的母亲。


    她跟子女沟通的所有语言,都是经过斟酌的,她确信自己是在用商量的语气在跟孩子沟通。


    那个男朋友——后来梁晓说分手了,这段感情也不了了之。


    梁母松了一口气——她一是担心女儿谈恋爱耽误学习,二是害怕她未婚先孕,后者比前者还要让她丢人。


    就这样平静度过了大学四年。


    梁晓刚毕业,梁母就发了几个自己同事家的儿子的照片给她:


    “女儿,这几个都是我老同事家的孩子,认识好多年了,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好孩子,你看看哪个合眼缘,妈妈帮你介绍。”


    梁母满心期待,想着女儿一定会从中挑选一个如意郎君。


    没想到女儿只回复了一句话:


    “我不认识他们,我不感兴趣。”


    梁母:“不认识没关系呀,妈妈帮你介绍,见个面不就认识了吗?”


    “不想见面。”女儿的回答依旧简洁。


    这些年,梁母在女儿婚事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收到的回复基本上都是这种简洁的否定。


    “不想去。”


    “不喜欢。”


    “不认识。”


    “不要。”


    “不用你操心了。”


    随着女儿年岁渐长,梁母的那种失控感越来越强烈。


    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然也会哭闹“我不想去上学”、“我不想吃这个”、“我还想玩儿我不想睡觉”诸如此类,


    但是,做家长的对于这种类型的抗争都有一套熟练的打压技巧,最终都可以把孩子稳稳降服。


    可现在不同了。


    女儿年龄越长一岁,她的否定就让母亲越发心凉。


    而且身为母亲她无力改变什么,遑论降服。


    梁母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女大不由娘。


    梁晓在客厅接完电话,也懒得再回餐桌吃饭。


    电话是公司的直属上司刘永辉打来的,告诉她现在团队正在进行的项目,根据甲方最新提的要求,在设计上需要大改。


    “我给你邮箱发了最新的需求文档,你有时间看看,周一早上开个会,讨论一下新需求。”


    “好的刘经理,我知道了,我这就查一下邮箱。”梁晓麻木地回应。


    在乙方公司上班,“改需求”是所有“乙人”最讨厌听到的三个字。


    但是这份工作薪水尚可,公司在业内也有一定知名度。


    而且设计是梁晓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两年前梁晓进入这家公司之后,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年计划:


    不管怎样,这份工作一定要做满三年。


    三十岁之前,为自己积累一份拿得出手的工作履历。


    今年是第三年了。


    母亲的催婚,和在这份工作里积累的厌烦,都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


    她收好手机,往小餐厅的方向瞥了一眼,看看爸妈和弟弟是否还在吃饭。


    梁家房子不大,建面146,四室两厅一厨一卫一阳台,房子盖得比较早,比较古旧的户型。


    梁晓想进自己的卧室,那么小餐厅就是必经之路。


    本来听说要改需求就够烦了,她不想再听喋喋不休的催婚。


    不过,这一瞥,倒是发现小餐厅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她放心大胆地起身,朝着自己卧室的方向走去。


    经过母亲的卧室,有个反光的东西闪了一下她的眼睛。


    她被吸引了,脚步被拽了进去,定睛一看,原来是母亲摆放在床头柜的一个小相框。


    相框里是个小婴儿——梁晓思索一番,想起来:


    这是她大表姐家的三胎儿子。


    大表姐,梁晓大姨家的姐姐。


    二十多岁结婚,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去年39岁备孕三胎,今年终于如愿以偿喜得贵子。


    梁晓感到略微的无语:


    床头摆别人家外孙的照片干什么哦?


    “可爱吧?好看吧?想要一个吧?”一道幽幽的声音在梁晓身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