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敢问先生,是谁继承了大统?
作品:《大明:重八?抄完资本论馒头管够》 一开始,
朱棣全是为了完成老爹的任务。
他刚遇到这位叫白长明的白衣书生的时候,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朱棣只是看中了这书肆的老板“抄书就送吃食”的规矩,才选了这家书肆乞讨。
因为这样一来,
朱棣就可以告诉自己,
自己的食物是“抄书”换来的,不是真的乞讨来的!
他可以在心底,
维护一下自己的面子。
……
至于这本《海国图志》,
书里面讲的,
是西洋番邦未来几百年后的事情。
几百年后的事,
今人怎么会知道?
因此,
朱棣是把这本书,
当成民间小说来看待的。
可是,
随着时间的发展,
朱棣越抄越觉得不对劲。
这本书没问题,
可开这个书肆的掌柜的,
也就是这个白衣书生——他大有问题。
……
事情还是起源于,
朱棣和这个白衣书生的一次交谈。
对方闲聊中随口的一句话,
居然精准预言了,
朱棣杀了户部尚书。
甚至,
就连几月几号杀的,
牵连了多少人,
白长明都预测的相差无几。
朱棣当时只觉得,
汗毛竖立。
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难道……
眼前的这个书肆掌柜的,
就是老爹当年遇到的那个白衣书生?
朱棣心中不时的犯嘀咕。
但是,
在他未能确认之前,
他还是不敢贸然上报老爹,
不然,
一旦搞错了,恐怕会给自己引来老爹的雷霆之怒。
而且,
朱棣还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如果这个掌柜的,
真的就是当年收留并指点老爹的那位高人。
那他何不先自己与这位先生朝夕相处一段时间?
先让他指点自己一番,然后自己再上报给老爹?
一举两得之利。
……
白长明看着品酒食肉的老四,不由得微微一笑,随口说道:
“四兄,愚弟能看出四兄少时应该也是富贵人家。”
“现在四兄虽暂落乞食为生,但腹中才学尚在,何不去谋个生计?何苦一直靠行乞为生?”
朱棣闻言,放下口中的肉片,叹了一口气说道:
“先生有所不知,在下的确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曾官至朝议大夫,从四品官员。”
“只是可惜祖父未能克制私欲,一时被贪欲蒙了眼睛,收了人家贿银,最终被判得个被抄家流放。”
“幸得有朝中旧友求情,这才稍微减轻了一些处罚,不过也落的个沿街乞讨的下场。”
……
听完朱棣的话,白长明微微颔首。
朱棣的话他信,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严厉。
白长明轻饮一口酒,笑道: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啊……你家几年前被抄家未尝不是幸事,若是再过几年被查出来贪污,可就不是被抄家这么简单了。”
“哦?”
朱棣闻言精神一震,急忙问道:
“此话怎讲?”
白长明手指敲击着桌面,叹息道:
“等过几年太子朱标暴毙,皇帝陛下会性情更加暴戾,对贪官污吏也更加狠辣……”
“也就是说,如果再过几年你家被查出来贪污,恐怕就得剥皮充草了。”
朱棣闻言,大惊失色。
手中酒杯都差点掉下去。
太子朱标暴毙?
太子朱标,也就是他的兄长,大明帝国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继承人。
作为老爹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朱标会暴毙?
这句话现在在朱棣耳朵里,如同五雷轰顶一般。
他差点就想起身拿下白长明了。
可是……
朱棣的目光复杂无比。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朱棣肯定觉得对方造谣惑众。
但对方是白长明,
是之前已经预言正确过好多次的白先生。
朱棣不敢不信。
……
看着神色复杂的朱棣,
白长明以为吓到朱棣了,便轻笑道:
“不敢相信吧?但历史就是如此,历史滚滚洪流,不会因为你是大人物,便让你长命百岁。”
“因为大人物早衰,而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太多太多了……”
白长明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道:
“我也只敢对四兄说这些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郑重的问道:
“敢问白先生,太子因何病故?死于哪一年?”
白长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最广的说法是死于风寒。死于洪武二十五年。”
朱棣闻言,
缄默不语。
洪武二十五年,今年是洪武十二年。
也就是说,
还有十三年,
大明就要变天了。
朱标将在几年后暴毙……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震惊大明王朝的消息。
朱棣不知道该不该把这条消息上报给自己的老爹朱元璋。
朱棣担心,
若是就这么唐突的上报给朱元璋,那么会引起大麻烦。
因此,
朱棣决定先问清楚这位白先生,辨别一下真伪。
朱棣思索片刻,
再次抬头,
他对白长明的眼神中,已经满是敬意。
朱棣恭敬的问道:
“敢问先生,朱标乃是太子,朱标暴毙后,是谁继承了大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