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以尸为蛊
作品:《七月半,活人棺》 老人唇角的褶皱微微抽动,声音却更加沙哑。
“这个图案,我在阿妈小臂上见过。
那时我还问她,是哪位画师画的,能不能也帮我画一个?
阿妈笑着说我真是傻,这是胎记,是独一无二的啊。
我还记得,在阿妈在被梵夜司带走的前一夜,她就曾再三嘱咐我,从此往后,都不可以再碰荤腥。
当时我问她为什么,她却只是哭。
直到那一刻,我才算终于明白了原因。”
老人说完这句话,哽咽着没有继续。
我听到这里,基本也已经猜到了大概。
想起中午和顺子吃的那一桌子大肉,我的胃里忍不住一阵翻腾。
如果只是吃腐败的食物,充其量也就算虐待,可让孩子们吃自己父母亲人的尸体,那绝对不是用简单的心理变态可以解释的。
我想起还住在三叔宿舍时候,亲眼见过的一件事。
一个星期天上午,因为送来火化的尸体比较多,我便给三叔帮忙,主要是给等候的家属送茶倒水。
这时,有个男人,用木板车推了一具遗体来火化,说是他的老母亲。
那时候天气并不热,但尸体却臭得要命。
我帮忙接了死亡证明书,一看那日期,居然已经过了5天。
我从没见过谁家会把尸体停放那么长时间再来处理。
原本在他前头还有好几具要烧,但因为他家的尸体实在太臭,所有人都同意让他插个队。
那具尸体用素白的麻布盖着,只有花白的头发露在外面。
按照常理,三叔会在把尸体推进炉膛前打开遮盖,让家属再看亲人最后一面,实则也是规定的确认流程。
但那个男人却坚持不让打开,理由是老母亲死得惨,怕吓着人。
众人都已经被臭得不行,纷纷催促三叔动作快点。
正当三叔要动手时,却从外面又跑进来一个年轻人,长得和那送尸体来的男人有几分相似,一看就是兄弟俩。
他哭嚎着冲进屋,直奔那老人的遗体,整个人都扑在了上面。
盖着尸体的白布被他扯落,离得近的几个人,当场就吐了出来。
那从胃里翻腾出来的呕吐声音太有感染力,加上原本已经恶臭熏天的空气,把后面不明真相的群众,都引得胃液上涌。
有些喉咙浅的,虽然什么都没有看到,也跟着狂吐起来。
一瞬间,尸臭中又夹杂了呕吐物的异味。
人们一边吐,一边往外跑。
原本拥挤的大厅,很快就只剩下了我和三叔,以及几具不可能逃跑的尸体,当然,还有这对兄弟。
我离得并不远,刚想要上去看个究竟,却见三叔死死盯着尸体,对我喊了一句。
“珞珞,你先出去!”
虽然,他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把白布盖上去,但我还是趁他弯腰去捡的那个空档,看到了尸体的样子。
那老人身上只有一件粗布背心,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上,布满血红的坑坑洼洼。
那些皮肉就像是被人生生撕扯下来的一般,甚至能看到失去皮肤遮掩的肌肉纤维。
虽然男人已经第一时间抱住了弟弟的身体,但弟弟还是趁他不注意,挣脱出来,再次扑到老人身上就开始撕咬。
直到那男人忍不住,抄起折凳把他打晕过去,三叔才能趁机把尸体推进了焚化炉。
我还记得那男人说,他弟弟因为思念母亲过度,不知听了哪个邪道的话。
说是只要把尸体吃掉,就能永远留住她的魂魄,随时都可以和她交流。
男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并不知道母亲已经死掉,还是周围的邻居因为他家实在太臭联系到他。
等他赶到家的时候,尸体已经被弟弟吃了四天了。
阿婆后来和我们说,古西域的一个偏僻小国,确实曾有过这样的邪术。
以尸为蛊,还必须是至亲的人。
吃下尸体之后,尸毒留在体内,跟随血液流向全身,活人会变得痴呆,如果他还能生有后代,那尸毒也会一代代传下去,直到这条血脉完结。
据说,后来那个年轻人,只痴痴呆呆活了几年,便死了。
所以很明显,这根本不是什么缓解思念的善意,而是彻彻底底的邪术。
我看向老人,虽然她长相怪异,但精神不错,思维清晰,看来当时,她一定是没有真的吃下那一桌的肉。
“如果我当时阻止了他们,或许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她的声音很低,近乎喃喃自语。
我的心头微微一绞,她那时还是个没有成年的孩子,却要面对这么残酷的事情。
“既然有心要害你们,那些差役一定会在外面守着,这怪不了你,你根本就没有错。”
她看了我一眼,目光中似乎有一抹动容。
这么多年,应该从没有人告诉过她,你没有错。
“吃完后,我们被带到了不同的房子隔离开,直到第二天晚上,才会再次被人带出来,依旧是一桌丰盛的全肉宴。
只是这肉已经越来越不新鲜,即便是酱汁越做越浓郁,也都掩藏不住腐臭的气味。
大部分孩子,第二天就有些神志不清了。
但他们很饿,看见肉就拼命地吃,根本察觉不出问题。
我看到他们的皮肤上,渐渐都出现了青紫色的斑块。
我每天只是假装吃下去,晚上,就趁看守睡觉的时候,靠树皮草根和虫子充饥。
直到第八天一早,看守我们的人突然间全部撤离了。”
她停顿了一下,眉头却拧得更紧了。
我没有问她为什么不跑这样的废话。
显然梵夜司的撤离必定不是良心发现,也并不是准备给他们自由,而极可能是因为有了更恐怖的控制,所以才不用外人看守。
“你在上面的村子生活过,有没有发现,在村子的周边,开着一种像铃铛一样的小花?”
我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种问题。
那样的生活状态,还会注意到身边的美好么?
不过说到小花,在我进入村子的第一天,确实就有注意到,在村口那写着“封官村”三个字的石碑下,开满了色彩绚丽的花朵,一串一串,就像挂在窗口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