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桃姑婆

作品:《七月半,活人棺

    我没有想到,看起来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的顺子,居然还有这么一段过去。


    三叔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顺子他爸跟我差不多年纪,也是个苦命的种。


    当年我跟着师傅来到村子,第一个认识的就是他,这村子里唯一没有看不起我的也是他。


    后来,他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还娶到了个媳妇儿,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还给我们送来了一筐红喜蛋。


    当时我还开玩笑,问他是不是发了财,人家生儿子最多送两个蛋,他倒好,一送一箩筐。


    后来才知道,他是打算送给邻居的,结果那些人都觉得晦气,谁都不肯要。


    等顺子大概四五岁的时候,他媳妇儿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一夜之间就疯了,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地跑进了山里,之后就再也没出来。


    村里的人嘴很碎,说什么的都有。


    顺子他爸受不了,想带儿子离开,但又没有别的本事。


    毕竟捞尸人还得靠水吃饭,这里又是河的下游,尤其是沉牛沟里地形复杂,经常会淹死人,靠这点收入,养活儿子肯定没问题。


    后来我们离开了村子,便几乎断了联系,但你阿婆每次回来,还是会给顺子送点吃喝用品。”


    我还想再问点什么,但我们的小三轮一拐弯,已经到了集市。


    这是我第二次来集市,不知是因为上次的事,让那些村民小贩都认识了我,还是因为他们认识三叔,我总觉得,他们看我的眼神带着些许异样。


    就比如,刚刚还在跟大妈热情推销自家水果的小贩,见我们靠近,便僵住了笑容,身体还不由自主往后面躲了躲,那大妈更是一脸嫌弃地偷眼看看我,一言不发扭头就走。


    三叔似乎是习惯了这样的境域,只是拍了拍我的肩,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熟门熟路地带我到了一家生肉铺。


    “三斤牛腿肉,五斤棒子骨,再来点牛肚。”


    好歹这算是件大单,但那切肉的伙计也就应了一声,虽然不像其他人那样横眉冷对,却也没什么表情。


    我注意到,三叔从头至尾都没有跨进店门半步,说完后只是蹲在门口的石阶上抽烟。


    很快几袋子肉和一个小搪瓷盆被扔到了门口。


    伙计报了个数,三叔也没有多话,把钱放在那小盆里,随后起身掐灭烟头,带我继续往下一家走。


    等我们采购完所有的东西,总共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因为三叔几乎不去任何多余的地方。


    而每个铺子也会给我们优先服务,生怕我们在他们店铺外逗留。


    往回走的时候,已近十点,夏天的烈日已经到了头顶,我身上冒着汗,心里却冷得要命。


    我也算终于明白,为什么三叔每次出来都会买一大堆东西,原来这采购的过程确实不让人愉悦,能少一次就少一次吧。


    回去的时候,我们没有交流,却很有默契地挑人少的地方绕。


    就在我们快到一户农家院门的时候,就听“duang”的一记响锣,接着又是一下瓷碗摔碎的声音。


    “吉棺起灵,生人避让!”


    三叔猛地拉了一把刹车,我完全没有准备,整个人都撞在了那一包血糊糊的牛腿肉上。


    “这都日上三竿了,怎么还有人起灵。”


    三叔嘟囔着把车停在一边。


    倒不是要看热闹,而是乡下的规矩,遇到送葬的队伍,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或是有多着急的事,都必须让在一旁,等棺材过了,活人才能过去。


    这一来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二来也是民间有种说法,死人的魂魄会跑在前面,如果活人不避让,非要赶到棺材前面去,便很有可能会和亡魂撞在一起,弄不好就被夺了舍。


    只是这个时间,的确有点不太正常。


    一般人家送葬出殡,大都会选在天刚微亮的时候,免得阳气太盛冲散了死者的三魂七魄。


    如果确实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时间,也会选择再放一夜,等第二天一早再上路。


    我和三叔靠在路边,结果那句“生人避让”喊完了好久,却还不见有棺材出来。


    这户人家的院子只有一圈破败的矮墙,我只是稍稍一偏头,便能从破砖的空档间,看到院里的情景。


    只见空荡荡的院子里,横着一口薄皮大棺材,那漆黑的棺身上还扎着一圈红绸,就像是包裹的礼物一般,让人看不懂。


    棺材前后站着四个抬尸匠,他们的肩头已经架上了杠子,但此时却半蹲在地上,因为棺材上趴着一个哭得已经发不出声音的老妇人。


    那领棺人也和平时不一样。


    在我们这一带,通常如果家里条件还可以,就会请道士来领棺。


    出不起这钱的,也会请个年长的人,披上道士服,好歹也算有点仪式感。


    但这家的领棺人,居然是个女的,大约四十几岁,一身颤抖的肥肉,穿得花里胡哨,尤其那嘴角,居然还有颗痣。


    三叔也在往里张望,等那领棺的女人一转身,他便感叹了一句。


    “哎哟,怎么是桃姑婆,我可有些年头没看到她了。”


    “你认识?老情人么?”


    “去去去,啥老情人。这桃姑婆难道你没印象了?咱们还住火葬场的那时候,她就来过几次,后来被我骂走的。”


    三叔这一提醒,我倒是记起来是有这么个女人,不过那时候还没这么胖。


    她总是隔三岔五地就在火葬场那边转悠,有时候还会去跟人家家属搭讪。


    刚开始三叔也没注意她,直到有一次,那女人和人家家属吵了起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她叫桃姑婆,是专门给别人配阴婚的。


    那次吵架,就是因为她要问人家要小姑娘的尸体。


    估计客户给的时限就要到了,她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在边上喋喋不休,说男方虽然年纪大了点,但非常有钱,可以出一千块钱彩礼。


    小姑娘不过十四五岁,家人原本就已经悲伤到了极点,被她这么一说,反倒是点燃了怒火,骂她没有人性,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接着你一句我一句就吵炸了锅。


    俗话说,能促成一对姻缘,必能修得几倍的福报,所以媒婆在当地,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但媒婆是为活人说媒,而这桃姑婆却是帮死人牵线。


    为活人说媒,多少还讲究个年龄相当,情投意合,你情我愿,但死人就没这些说法了,只要给得了钱,一切都好说。


    三叔是个直性子,他根本看不起这种损阴德的职业,上去便把桃姑婆给轰了出去。


    之后只要看到她来,便是一顿骂,如果是个男人,估计三叔早就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