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时间!难怪老婆要跟你离婚!

作品:《我街溜子,漂亮老婆不肯离婚!

    李夏推着板车回到家中。


    两个奶团子看见李夏进门,扔掉了手中的沙包和竹篾球,迈着小短腿,朝李夏飞奔过去。


    “爸爸~!你回来了呀~!”


    “粑粑~!陪我玩儿~!陪我玩儿~!”


    李夏笑着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又捏了捏她们嫩滑的小脸蛋。


    满眼都是宠溺。


    还有两个多小时才到中午,李夏先是陪两个奶团子玩了一会儿,然后拎上菜篮子,拿了一把柴刀丢进篮子中,再把菜篮子丢在板车上。


    推着板车,出门,上山,砍竹。


    还别说,这两天下来,板车的作用很大。


    李夏重生后,需要大刀阔斧干事业,板车挺有用。


    他心中盘算,索性花点小钱,把板车从隔壁江顺旺夫妇那里买过来。


    现在已是入春。


    山上竹林冒出了不少春笋。


    这年代,农村人对于笋的吃法比较少,除了晒成笋干炖点肉吃,没什么其他吃法。


    而这些春笋到了李夏手里,就可以做出五花八门的美味。


    像什么油焖笋、香菇烩春笋、竹笋炒五花肉、梅菜笋丝等等。


    都能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山上有大片的竹林,竹子无人砍、春笋无人拔。


    这些资源都是白拿的。


    李夏自然不会客气。


    他拔了满满一筐春笋,有个五六十斤,而且挑的都是嫩的。


    自己家留下一两斤就够吃了,其余可以卖钱。


    拔完春笋,李夏开始砍竹子。


    他需要制作更多的地笼。


    地笼捕虾蟹,数量绝对是越多越好的。


    而且,只需要把地笼丢进河里,第二天去收货,无需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十分安逸。


    这些都是躺着就可以获得的,何乐而不为。


    只要地笼够多,是一笔很客观的额外收入。


    河虾富含蛋白质,自己家也可以经常吃。


    板车装得满满当当,回去之前,李夏还不忘给家里的奶团子摘一捧野树莓。


    回到家,李夏把东西放下,先把野树莓洗干净,分给两个奶娃子吃。


    “哇~!是野树莓~!爸爸棒棒~!”


    “野树莓~!甜甜~!暖暖爱吃~!”


    朵朵和暖暖一个捧着一小碗野树莓,坐在板凳上吃着,小脸蛋上满是幸福的滋味。


    吃水不忘挖井人,两个奶团子时不时的喂李夏吃野树莓。


    “爸爸~!给你吃野树莓~!很甜~!”


    李夏张嘴吃了两颗,确实很甜。


    该干正事了,开始制作地笼。


    这回砍得竹子很多,李夏挑挑拣拣,把好的竹子下料分节、口子削平。


    然后破竹、起篾、拉丝……


    像地笼、竹篓这些东西,是最好编的,因为没有什么艺术观赏的元素在里面,不用编花、编造型,只追求牢固。


    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是普通竹编,难度也很大,制作时间十分漫长。


    但是,对于李夏而言,早就已经孰能生巧了。


    相当于是傻瓜式的力气活,没有难度。


    李夏认真干活的时候,两个奶团子也十分乖巧,没有捣乱。


    李夏的动作很快,转眼就制作了八个地笼、一个竹篓、一把竹刷子、一把竹扫把。


    家里的竹刷子和扫帚都破烂不堪了,虽然这些东西花钱买也用不了多少钱。


    但是李夏都会做,而且材料也不缺,当然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两个奶团子看见地上这些李夏的杰作,她们的目光中,都流露出浓浓的崇拜。


    “爸爸~!真棒~!”


    “粑粑~!好腻害~!”


    李夏笑笑,多余的竹料又做了两个玩具。


    一个是竹蜻蜓,另一个是竹编小鸟。


    还做了两个竹口哨。


    在竹口哨上钻两个小洞眼,找来两根细红绳穿起来,挂在两个小家伙的脖子上。


    一人一个。


    两个奶团子开心的不得了。


    木啊~!


    木啊~!


    她们分别在李夏的脸上亲了一口。


    李夏把两个奶团子搂进怀里,小棉袄实在是太可爱了。


    李夏让两个奶娃子自己去玩,而他,则是扛着地笼出了门。


    ……


    农村的生活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若是某家某户有什么新鲜事儿,村子里就立刻谈论了起来。


    八卦,就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


    而这两天,上榕村的人,他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八卦李夏家的事情。


    他们都听说了,李夏家这两天又是烧鱼、又是吃猪肉,甚至早上还做了鳝鱼面。


    这样胡天海地的造,让大家都好奇的不得了。


    都说李夏和楚梦汐两口子要离婚了,李夏那街溜子以前做过的混蛋事儿,连外人都看不下去。


    在大家眼里,离婚是必然的事情。


    而这两天的大鱼大肉,大家都认为,那是离婚前的散伙饭。


    日子过不下去了,早离早解脱。


    ……


    春风拂面,阳光和煦。


    李夏手长膀宽,一趟就拿了八个地笼,扛在肩膀上,看起来像小山一样。


    这场景,引得田里干活的村民纷纷停下了手中活计,站在原地,看着李夏经过。


    这街溜子,上次就背了两个这玩意儿去河边。


    这次一下子背了八个!!


    一帮人都非常纳闷,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农村人大多人都热情,可唯独对李夏这种人,大家没有什么好感,平日也不搭理他,不和他打招呼。


    而以前的李夏,也从来不和村里人说话。


    此刻,当他扛着这么多地笼走在田埂上时,终于有田里干活的村民忍不住了,问道:


    “喂,街溜…咳…李夏啊!你肩膀上扛着的这些笼子是什么玩意儿啊,干嘛使的?”


    刘老汉扯着嗓门问道,“街溜子”差点脱口而出,立马改了口。


    李夏并未停下脚步,一遍走,一遍笑着对刘老汉回答道:


    “哦,刘叔,是地笼,我丢在河边捕点鱼虾,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


    听完李夏的回答,刘老汉愣住了。


    李夏突然间这么亲切的叫“叔”,让刘老汉有些诧异。


    这街溜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礼貌了?


    跟以往的印象差别很大!


    同时,刘老汉也很纳闷,随即问道:


    “你这也叫地笼啊,奇形怪状的,鱼虾能钻进去咯不?”


    “能啊,一晚上还不少哩!”


    “哦——”刘老汉显然是不信的,能个鬼!


    净搁那吹牛!


    以前他在镇上特地买了两只正儿八经的尼龙网地笼,在河边放了一阵子,可就捕到过一些小虾米、七星鱼、螺丝啥的。


    那些东西,都是吃起来没什么肉、费油的玩意儿,搞得刘老汉白辛苦一场。


    现在这两只地笼,正丢在刘老汉家柴房里吃灰呢!


    刘老汉可不相信,李夏的这些怪模怪样的地笼,能捕到好东西。


    还搞那么多只,不嫌累得慌。


    这街溜子成天游手好闲,不去找份正经工作,把时间都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也难怪老婆要跟你离婚。


    活该!


    ……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ntent")st()addcss("halfhidden");settiout(function(){("tips")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