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朱标:“能保你的,只有我五弟!”
作品:《大明:戏言国策,老朱赐婚徐妙云》 太子妃常氏愣住了。
她没有想到,自己夫君,大明朝的太子,现在监国的朱标能说出此番言论。
最是无情帝王家。
不说远的,就说元廷。
元世祖在位三十五年,现在北逃的元朝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也三十余年。
中间二十七年间,元廷换了九个皇帝。
父杀子,子杀父,兄弑弟、弟弑兄的情况不是没有。
而是太多了。
但是这种话,太子妃常氏是不会说出口的。
朱标没有发现太子妃的异色,反而继续道:“咱这个五弟,能耐可不小,徐叔叔北伐之事,还有他的功劳。”
“咱之前还因为这事和父皇起过争执,还是父皇让咱去找五弟,听他一言,我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太子妃常氏又是一惊。
这魏国公的事,五皇子也能参与。
又听得太子和圣上起过争执,太子妃常氏又是一阵担忧。
“还有前段时间父皇下召的算学一道加入科举之事,也是因为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的。”
“现在,他又搞出来红薯这个东西,真是了不得,了不得!”
“所以说,咱的几位皇弟之中,咱觉得,就属他最为厉害了。”
朱标越说越起劲,把自己的五弟朱橚一通夸奖。
要是朱橚在这,高低得要和自己这大哥碰一个。
瞧瞧,什么叫大哥,这就叫大哥!
“殿下,您既然这么说了,就不担忧五皇子在圣上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吗。”
太子妃常氏,小心翼翼的试探了一句。
皇家之事,后宫不得干政。
这可是当今圣上朱元璋亲口说得。
只不过只说了半句,后半句“马皇后除外”没人知道。
常氏虽然贵为太子妃,但碰及到如此敏感的话题还是小心翼翼。
朱标倒是没什么反应,也是因为在太子府中,两人夫妻之间闲谈。
“老五在父皇心中分量越重越好呀,这样父皇才能重用老五!”
“咱还担心的是,老五这人性子太过散漫,对政务没有兴趣。”
“要是父皇能够重用老五,那可就能帮咱太多太多了。”
“以后咱做了皇位,就让他当摄政王,让他帮咱处理政务,然后咱也像他现在这么潇洒!”
话是玩笑话,周遭也没别人。
但说实话,很多时候。
朱标都是非常羡慕自己这个五弟的。
他在皇宫带着小十二玩闹的时候。
自己总是在帮着父皇处理政务。
根本就出不出来多少休息时间。
有时候,他也想像五弟一样潇洒快活。
可是不行!
他是朱标,是大明的太子。
大明百姓吃穿用度,以后都得要他来负责。
所以他得要不断的用功,不断的学习如何治理国家。
生怕自己没法接过父皇肩上的担子。
太子妃常氏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自己的夫君。
悄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夫君什么都好。
就是对于身边之事总是看的很重。
也不知道,这样所得,是好是坏。
心道也别聊五皇子了,要不然太子嘴里还指不定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
太子妃常氏岔开了话题。
夫妻两人说了些其他有趣之事。
“太子殿下,门外诚意伯刘基求见。”
太子亲卫突然来报。
太子妃常氏疑惑道:“刘伯温,他来找殿下何事?”
按道理来说,大臣有事都是直接找圣上。
私下里来找太子,这其中肯定有深意。
朱标思虑了片刻:“请诚意伯在堂中说话。”
“殿下”
太子妃常氏刚想提醒自己夫君几句。
便看到他抬手笑道:“无妨,我知晓分寸的。”
太子妃常氏点头退下。
朱标来到了府内大堂,刚坐下。
就见到刘基在亲卫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一见面,朱标话还未说。
刘基就跪倒在地:“殿下,刘伯温求殿下,救臣一命!”
???
尽管是心中对于刘基的到来有所准备。
但是朱标从没想到能是这种场面。
“刘爱卿怎地如此,快快请起。”
先把人搀扶起来,总不能让人跪在地上说话吧。
刘基也是借坡打滚,站起身来,脸上悲惨之意甚浓。
“本宫瞧见爱卿神色悲切,是为何是所扰?”
朱标有有些奇怪,明明早朝的时候大家都还好好地。
怎么现在这刘伯温就突然跑来给自己跪下,还要自己救他一命。
刘基悲切道:“殿下可知左相、中书省参知政事等人向来不喜我等。”
说的是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人。
朱标陷入了沉思。
他自然是知晓这件事的。
朝中朋党之争,自古就有,父皇朱元璋还特意提醒过自己相关事宜。
可这东西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
帝王权术,无外乎是。
可,刘基当着太子的面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他总不能点头承认自己知道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刘爱卿和左相等人有所相对,本宫看来,也是君子之争而已。”
人都来了,太子也只能好言相劝。
在他看来,两者相争,最多就是辞官归隐,哪里会落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殿下有所不知,我与左相等人交恶,有因上次汪广洋一事,如今在朝中已无人敢替微臣说话了,如若太子殿下不救微臣,微臣恐怕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刘基也是无奈。
你说,大家都是一起帮老朱家打天下。
就因为自己是元朝旧臣,追随朱元璋的时间也比较晚了。
大明开朝的时候,李善长被封了个韩国公,为文臣之首。
自己则是只得个诚意伯,排在末尾。
要不是皇上有意无意的用自己遏制左相一派。
恐怕自己早就被收拾了。
太子对于党争的理解还是过于理想化了。
刘基自己明白,要是真被李善长找到机会,能得个全尸就不错了。
他对于生死之事看的比较淡薄,但得要为后人着想。
自己儿孙都在应天府,要是因为自己而卷入风波之中,可就遗恨万分了。
圣上现在对于自己的态度暧昧,到底是想着留着自己,还是更偏向李善长,刘基自己拿不准。
在他看来,现在能保住自己的唯有太子朱标和马皇后两人了。
思索再三之后,刘基决定还是先来找太子,希望他可以在自己陷入危机之境的时候,能保住自己妻儿的性命。
“微臣身死无妨,还望太子殿下能够保住我刘基妻儿无事。”
眼见自己面前的刘基话语情真意切,太子陷入了两难。
一边是大明能臣,一边也是开国功勋。
作为太子,他不太好插手此事。
若是真到了刘基所说的地步,自己从中斡旋也无不可。
但现在就让他决定站队,可能会让朝中大臣误认为,是父皇的意思。
就在朱标思前想后的时候,一道灵光从脑海中浮现。
朱标大笑三声,豁然道。
“无事,刘爱卿。此事简单,能保你平安无事的,我还知道一人。”
“敢问太子殿下,此人是谁?”
“当然是我五弟,朱橚了!”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ntent")st()addcss("halfhidden");settiout(function(){("tips")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