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赘婿之皇帝好当不好做 【单章】见面不……
作品:《[快穿]苏映秀成神路》 第七章:
苏映秀对太后召她进宫为了什么心知肚明。
昨日归家, 苏父对她在外面的事只字不提,只面色凝重地跟她说了三件事。
其一太子登基。
其二朝臣上奏请求立后。
其三太后不顾先皇遗愿,改林家女为皇后,封苏家女为贵妃。
先帝的正宫皇后在十八年前曾派杀手谋害皇嗣, 被先帝收回凤印, 幽禁冷宫, 下令终身不得踏出一步。如今虽未死, 但鲜有人记得, 故太子朱寿登基, 原生母张贵妃一跃成了太后。
没了先帝压制,儿子又是皇帝, 张太后自然而然就飘了。
第一时间将苏仲宣进宫, 用近乎命令的口吻对他说了一大通话。
总结下来就是她更属意林大学士的女儿林佳蓉做皇后, 不日皇帝就会下圣旨昭告天下,但她不会寒了大明忠臣的心,叫苏仲放宽心, 苏家女儿她也很满意, 虽然做不成皇后了, 可不是贵妃嘛!她当初就是先帝贵妃!等苏家女儿进宫她一定多加疼爱,绝不叫受到丁点欺负。
尽管张太后话说的漂亮,但她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姿态, 以及笃定苏仲不敢反抗, 只能乖乖吞下这个闷亏的神情, 都令苏仲怒火中烧。
视夫人与女儿为生命的苏仲涨红着脸, 憋着气,将张太后的话听完后,当场毫不客气地撅了回去。
直言道:苏家女永不为妾!皇帝的妾也不行!
“你!大胆!”张太后拍案怒斥, 颤抖的手指着苏仲,细长的黄金护甲恨不得挠上去,脸色铁青。
“若太后没有其他事,那便容臣先行告退。”
苏仲周到地行了一礼,底气十足,潇洒地大步走出慈宁宫。
身后一串噼里啪啦瓷器碎掉的动静。
对此,苏仲冷冷一笑,丝毫不放在心上。
想让他宝贝女儿做妾门都没有!
这要是先帝没有让苏映秀做皇后的意思也就罢了,可如今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他女儿是先帝订下的太子妃,将来的皇后娘娘。现在太后轻飘飘一句话,就从正宫娘子变成妾,传出去满京城的人会怎么议论他女儿?苏仲清楚的很,这事不会有人去骂皇家出尔反尔,只会猜测他女儿是不是哪里不好,才遭到皇家退亲。
只要一想到将来苏映秀出门会遭到满大街的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苏仲就心疼地喘不上气来。
为了宝贝女儿,苏仲说什么都要抗争到底!
回家的路上,苏仲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散思维。
他怀疑先帝是不是头上带点绿,不然太后怎么会为了林进贵,一个只会在翰林院修书屁用没有的大学士,得罪他这个掌控京畿安全,大权、军队两手抓的重臣。难道她就不怕,把自己逼急了造反吗?!身为九门提督,掌控皇城九道门的大佬,只要不怕名声臭,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想造反那是轻而易举。甚至比那些只敢私下搞小动作的王爷们还要简单!
苏仲对宁王勾结朝臣、谋夺皇位的事,心里一清一楚。
之所以没有动作,一是因为先帝在时年老病重,对朝堂的把控有心无力,不想与宁王撕破脸,担心控制不住局面;一是如今太子登基心性不定,又表现的对朝政大事不上心。苏仲一个臣子,即使再有权有兵,也不能越过皇帝去镇压宁王,若是做了有理也变成无理,直接会被打上“造反”的标签,被群起而攻之,那时大明才真的是岌岌可危。
所以古往今来,将军造反多是被上位者逼无可逼,迫于无奈之举。
苏仲说了太后的意思,怕苏映秀会觉得失望,立马安慰道:“女儿别担心,爹跟你保证,皇后之位是你的谁也夺不走!虽然是先皇和为父的口头约定,并没有下明旨赐婚,但满朝文武都有默契。凭咱家在朝中与军中的势力威望,太后不敢明目张胆地毁约,她儿子还需要你爹我的支持,她不敢与我彻底撕破脸。”
苏映秀笑着点点头,表示她一点都不担心。
苏映秀虽然无意做皇后,但嫁入皇宫是板上钉钉的事,因此能做正妻,她当然不会傻兮兮的选小妾。
*
皇城中,朱寿批阅完奏章,带着贴身太监八贯,去慈宁宫给张太后请安,一番互相关心后,被太后拉着问立后的事。
张太后颇为感慨,言语温和道:“你父皇突然驾崩,没了他的震慑和庇护,各地藩王觉得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近日私底下搞了不少小动作。母后知道你不喜管束,不愿意身边有人烦你,但为了祖宗基业安稳,你身为皇帝既享受了富贵尊位,总要适当的做出点牺牲。”
“你总不想眼睁睁看着朝中大臣都被野心勃勃的宁王拉上战车吧?”
朱寿脸上笑容逐渐消失,垂眸不语。
张太后见他态度略有松动,赶忙再接再厉,苦口婆心地劝道:“佳蓉这孩子是林大学士的女儿,从小被教导的知书达理,母后瞧着就是个可心的姑娘,十分适合做你的皇后,帮你管理后宫,教养儿女,让你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处理朝廷大事。”
每次提起林佳蓉,太后都会眉开眼笑,可见是真心喜爱。
即使清楚母后让他尽早立后,是为了自己好,但朱寿就是不愿意轻易答应。
以前是嫌麻烦,现在却是因为有了心上人。
如果娶的那人不是秀秀,朱寿只需想一想,便觉得此生无望。
他不想直接拒绝伤了母后的心,绞尽脑汁从脑袋里扒拉出一条信息,眼睛一亮道。
“孩儿怎么记得父皇给我订下的太子妃不是林大学士的女儿林佳蓉,是建威将军苏仲的女儿啊?”
“这......”张太后一时语塞。顷刻间,回忆起与苏仲不欢而散那一场交谈,神情僵硬道:“母后这不是想着书香门第的女儿比将门虎女更适合皇后之位,毕竟皇后需要母仪天下,总不能打打杀杀,大字不识一个吧!”
太后摸不准朱寿特意提苏家女是什么意思,觑着儿子的神色,补充道:“若皇儿你喜欢苏家姑娘,可以让她进宫做个贵妃,她父亲苏仲在军中威望甚广,又担任着九门提督,掌管京畿安全,贵妃之位不算亏。”
朱寿不动声色地解释道:“母后误会了,孩儿只是好奇,对苏姑娘并无他想。”
闻言,太后轻舒了一口气。
便是为了苏仲的权势威望,苏家女就不得不娶,太后本还担心以后进了宫,苏家女会仗势欺负佳蓉,想着要好好打压对方一番。
若是朱寿喜欢苏家女就不好做得太过分,以免伤了母子情分。
“那皇儿你的意思呢?准备什么时候迎佳蓉进宫?母后好吩咐礼部提前准备典礼。”
“这......”朱寿故作犹豫,“皇后也不是不能娶,可父皇属意苏仲女儿做太子妃的事,虽未名言但满朝皆知,孩儿刚登基就违抗父命总归不太妥当。可您又喜欢林家女,唉!真是让孩子左右为难!”
朱寿一边说着,一边偷觑太后的表情,继续道:“孩儿还是更想让母后开心,只是这样却寒了忠臣的心,让其他大臣对孩儿这个皇帝心有不满。”
张太后皱眉,“那依皇儿你的意思是?”
朱寿从榻上起身,淡淡道:“依孩儿的意思嘛,婚事延后,等孩儿先想办法安抚苏仲的不满,之后再遵从母后的心意,娶林佳蓉为后。”
朱寿知道他这话糊弄不住太后多久,因此不等张太后反应过来,朱寿直接脚底抹油——溜了。
迈着小碎步悄声走出慈宁宫,朱寿挤眉弄眼地朝守在门口的八贯挥了挥手,小声说:“快走!快走!”
*
翌日,风轻云淡,草长莺飞。
苏映秀将自己打扮成一朵柔弱无害的小白花,乘着自家的马车进宫去了。
面对太后各种明示、暗示、拐弯抹角地让她主动请辞未来皇后的位置,并劝她爹苏仲别犟、别跟皇家作对云云。
苏映秀全程一副笨蛋美人的样子。
“啊,太后您在说什么?臣女怎么听不懂,请您说的简单点,不要那么深奥......”
然后就是笑,眨巴着澄澈无辜的杏眼,微微笑,抿嘴笑,乖巧笑......
笑得张太后头疼病都犯了,她要是再看不出苏映秀跟她面前装傻充愣,也就白在后宫混了。
张太后顾忌脸面,更顾忌苏映秀背后的苏仲,根本拿她没办法,只得挥挥手,示意苏映秀赶紧走吧!连话都不想跟她说了。
说了也是浪费口水。
苏映秀比她爹善解人意,见张太后累了,关心了句“太后保重身体”,然后周到一礼,听话退出慈宁宫。
御书房,朱寿看奏折静不下心,双手捧着脸蛋,一张俊脸挤得面目全非。
他脑子里幻想着和心上人在所有人的祝福声中拜堂成亲,然后洞房,儿女成群。
“嘿嘿嘿......”朱寿傻笑出声。
“皇上!”八贯尖细的嗓音将朱寿从幻想拉回现实。
美梦突然被打断,朱寿气急败坏,抄起桌案上的奏折就朝闯进门的八贯的身上砸去。
“哎呦!”八贯被砸中胳膊,还要把奏折小心翼翼地捧住。
“你小子进来的真不是时候,秀秀姑娘正替我擦汗呢!”发着发着脾气,朱寿又一脸陶醉相。
闻言八贯苦笑道:“我的万岁爷哎,快别做白日梦了!奴才听说太后娘娘召了苏将军的女儿进宫,此刻正在慈宁宫说话呢!您要不要去瞅一眼?估计跟娶皇后的事有关。”
朱寿一惊,然后面色大变,不停地在屋内踱步,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转圈。嘴里还嘟嘟囔囔道:“完了,完了,母后该不会真把我的话当真了吧?改变主意不让林佳蓉当皇后了?我那都是托词啊,想让母后和苏将军两方僵持,朕好从中渔翁得利,拖延时间尽快找到秀秀姑娘,然后再想办法让母后接受秀秀姑娘做皇后!若是母后和苏将军达成一致,那这下就全完了!”
“不行!”朱寿脚步一顿,目光坚定。
“朕得去看看,想办法把这事搅黄!”
打定主意后,朱寿立刻招呼八贯道:“走,陪朕去慈宁宫!”
只可惜朱寿收到消息的时候还是晚了,根本不需要去慈宁宫,只刚走到御花园,远远就望见慈宁宫的大宫女正领着一位背影婀娜的粉衣女子袅袅远去。
朱寿停驻脚步,微眯起眼,不出意外那就是苏将军的女儿,没想到这么快就从慈宁宫出来了?还有那个背影怎么看着非常眼熟?似曾相识。
朱寿盯着那抹粉色背影,心中竟然萌生出那是秀秀姑娘的错觉,可秀秀姑娘人在扬州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京城,也进不来皇宫内院。
“皇上?万岁爷?咱还去不去慈宁宫了?”八贯也看到了那两道远去的身影,但并未当回事。
朱寿眼底的失望一闪而过,用充满惋惜的口吻说道:“如果真的是苏姑娘该有多好啊!”
一个叫苏秀秀,一个叫苏映秀,有时候一字之差,就会谬之千里。
收回视线,朱寿背着手,转身原路返回。
“朕就不去慈宁宫了。看样子估计是没谈妥,你派个人去打听打听,母后她们都聊了什么?”
“是。”八贯吩咐心腹小太监去办了。
苏映秀并不知道她和朱寿错过了,用包着银子的荷包谢过引路的宫女,苏映秀款款踏上马车,打道回府。
马车行驶在繁华热闹的街市,苏映秀坐地闷了,掀开窗幔向外探看时,无意中看到了百花楼的芊芊、金花大娘还有一对不认识的年轻男女。
一行人表情焦急,情绪激动,围在一起争论些什么,正逐渐往吵架的方向发展。
苏映秀沉吟一瞬,做出决定。
“停车。”
街角,苏映秀认真倾听着芊芊她们来京的原因,并知道了那对年轻男女的名字,秦采青是扬州知府的女儿,史书才是秦采青指腹为婚的丈夫。上京是为了救被冤枉入狱的扬州知府秦中玉,而金花大娘曾跟秦中玉有过一段情缘,还声称芊芊是秦忠玉的沧海遗珠。
她们争吵也不为别的,就是秦采青救父心切,加上看不上芊芊这个流落青楼的“妹妹”,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
苏映秀在听秦姑娘说要去找她爹的世交,做刑部侍郎的田文打听情况时,瞬间提高了警惕。
她还没忘记在燕铁刀府里偷看到密谋场面。
根本不用调查,苏映秀仅凭几人的说辞,就敢肯定秦中玉是被诬陷的。幕后主使八成就是田文,田文和燕铁刀有合作,秦中玉这个知府就是拦路石。
苏映秀都能猜出个大概,估计就是田文想拉秦中玉下水,秦中玉不肯跟他们同流合污。田文避免事情败露,先下手为强,将秦中玉构陷下狱。
这事找谁都没用,秦中玉“罪证确凿”,想救人只能拿到田文与燕铁刀勾结的证据,来洗刷泼到秦中玉身上的脏水。
心里琢磨出个七七八八后,苏映秀临走前,出于相识一场的情分,把亲眼见到田文与燕铁刀密谋一事告诉了几人,也不管她们信不信,又好意提醒她们尽快回扬州搜集证据,远比在京城像只无头苍蝇瞎撞要强。
又过了几日,苏仲下朝归来,大发脾气,连说了好几句“岂有此理,简直胡闹”!
苏映秀听到消息,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了一圈,霎时间想到什么,笑容浮上嘴角,脚步轻快地去找苏父了。
在厅堂见到苏父,苏映秀抢下丫鬟端来的茶,亲自递到苏父手边,摆出贴心小棉袄的架势,关心老父亲有啥不如意。
苏仲不顾茶烫,仰脖一口喝了个赶紧,看来是真得气狠了。
“太不像话了!皇上简直太不像话了!这不是胡闹嘛!”
苏仲连连拍桌,带着茶杯往上颠了颠。
苏映秀心思一动,猜测越发肯定,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皇上怎么了?”
“皇上又溜出宫微服私访了。政事不管,侍卫不带,他是半点没把国家安危放在心上,还当自己是太子呢,说跑就跑!”
苏映秀表现出与苏仲同仇敌忾的样子,跟着谴责道:“没错,太胡闹了!出宫就出宫吧,竟然连侍卫都不带,看来是忘了被杀手追杀的狼狈下场了。”
心里想的却是:皇上跑了,跑得好啊!
看来她的婚事又可以往后拖延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