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朱元璋吓得冷汗直冒
作品:《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心态崩了》 “哼,过段时间咱要和老二说说,好好管管他媳妇。”
朱元璋轻哼一声,有些不满。
在他看来,王敏敢搞事情,那完全都是朱樉给惯的。
马皇后十分了解朱元璋,闻言皱起眉头:“重八,你和老二说说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别直接上手,不然我和你没完。”
对于儿子们,她都非常爱护。
朱元璋管教儿子们,她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如果直接动手,她不答应。
“嗯!”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和马皇后争辩。
深吸一口气,他的心情好了很多,拿出日记继续看:
【老朱更改的科举制,大方向是没有错,但有两个问题,却是太过于严重。】
【官绅不纳粮、不交税,咋一看上去,这两点似乎不是什么紧要的问题。】
【但是,不要光执着于眼前,要将事情放大来看。】
【人性经不起考验,正常的年月,自然是没问题,但是遇到灾年,老百姓收成不好,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鼓动,那么,老百姓手中的田地,就有可能变成某些官绅名下的田地。】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官绅不纳粮、不交税。】
【当然,官绅肯定也会从百姓手中收取一定的金钱,但这些金钱与官府收取的金钱,差距会很大。】
【收成不好的情况下,百姓兜里本就没多少钱,遇到这样的事情,谁能忍得住?】
【忍不住的结果就是大名税收急速下降,而这些的结果,百姓真的会得了好处吗?】
【错,大错特错,等到田地归了官绅名下,百姓再想拿回来,那可就千难万难了。】
【老话说的好,民不与官斗,那是不斗吗?关键你拿什么斗?拿头铁吗?那么,恭喜你,最终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这”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对于方云喷他乱改科举制,不再有任何的愤怒。
方云是一名穿越者,知道大明的历史走向。
也就是说,此刻他看到的日记内容,那都是大明以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个依赖税收的农业大国。
税收无疑是大明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若是这些钱没有了,那么大明的国力必然衰弱,毕竟赖以生存的根没有了。
“呼”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对着马皇后说道:“妹子,咱有点事,就先走了。”
不等马皇后回应,他直接起身离开。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现在距离他发布告示还没有过去太久,若是反悔的话,还来得及。
当然,明面上反悔肯定不行,那样会有损他的颜面。
“什么情况?今天这是怎么了?”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离开的背影,满脸的疑惑。
今天的额朱元璋,给她的感觉十分怪异,神情一会一个变化,这显然很不正常。
迟疑片刻,她对着一旁的宫女说道:“去,让太子来我这里一趟。”
她打算问问朱标,看看朱元璋这段时间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
朱标深的朱元璋看重,一般有什么事情,朱元璋都不会瞒着朱标。
“是,娘娘!”
宫女点点头,转身迈步离开。
乾清宫!
朱元璋在宫殿中来回踱步,他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拖。
时间拖得越久,消息就散布的越广,麻烦也就越多。
若是到了最后全民皆知,那他估计只能下罪已诏了。
“参见陛下!”
毛骧单膝跪地,神情恭敬的说道。
他正在诏狱处理事情,忽然接到通知,朱元璋要见他。
于是,他将手中所有的工作放下,急匆匆的前来觐见朱元璋。
“起来吧!”
朱元璋摆摆手,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哀乐。
“谢陛下!”
毛骧道谢一声,从地上站起来。
朱元璋目光看着毛骧,沉声说道:“毛骧,咱现在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
收回告示,打压城中的议论,这种事情交给锦衣卫,他放心!
“陛下请吩咐,臣必将竭尽全力将事情完成,不让陛下失望!”
毛骧面色凝重,沉声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走上前拍了拍毛骧的肩膀:“你即刻带人,将咱对科举制改革的告示撤换了,将上面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这两个条件给抹去。”
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他既然知道这两个事情祸患无穷,自然不会继续实施。
至于会不会有人不满,跳出来对他大加指责。
他相信应该是没有人会那样做!
“啊”
毛骧脸上闪过一抹错愕,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这可是朱元璋亲自颁布的措施,用来刺激大明读书人的热情,现在又要将这两个奖励收回来,这让他心中充满了不解。
不过,他却是不会乱说什么。
跟在朱元璋身边做事,最紧要的事情便是学会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