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作品:《穿越之小绣娘的发家路

    但是陈舒窈研究下发现,红痣中的灵泉水产量有限,每日里顶多也就是一瓷碗左右。这点用量也只够这一家子用,特别是王显之这个用灵泉水的大户,必须多用灵泉水滋养身体的,哪里还能腾出来做生意用呢?


    不过她已经很满足了,若不是这灵泉水,她这条小命估计早在当年逃难的时候,就因为高烧丧命黄泉了!


    人要学会知足,比起那些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她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又拥有了这般的保命圣水,已经很开心了。


    眼看着太阳快要落山了,最后的余晖染红了西边的云彩,金灿灿的晚霞笼罩着大地,映成一片金黄,为院子里的杏树镶上一层金边,分外迷人。


    王显之看着饭桌上已经端上来的饭菜,一道农家小炒肉,一道清炒苦瓜,还有一道白灼虾,一份凉拌野苋菜,还有一份荷叶粥。


    这些菜看起来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让人很有食欲。也是这几年王显之身体不错,王梁国夫妇不用再担忧儿子,把整颗心都扑倒了饭馆里。王家的生意越发的兴旺,铺子也往旁边扩大了一些,还请了两个帮工。


    要不然,平日里可舍不得这么吃的。


    他不禁夸了陈舒窈几句,又接着担忧的说道,“你白日里那么多的家务,还要看着两个妹妹,平日里也不用做这么多菜,清闲一下也是好的。”


    看着这个不过十几岁的大男孩绷一副成熟的样子,担忧的规劝着自己。陈舒窈除了觉得有些好笑,心里也暖暖的。她在王家的时日里,这个稚嫩的大男孩每每都在一旁帮助她,一直对她很好。


    她的一颗心也不禁跟着偏移,手里的灵泉岁除了因为报恩分润给王家的各个人,也会特地多多的偏向王显之,其次就是她看着长大的王穗穗。


    “我没事,人嘛,多活动才是健康的。你也知道我向来不喜欢跟巷子里的女孩子一起做游戏,只能多做些家务也顺便锻炼身体呢。”陈舒窈笑着说道。


    王显之摇头不再说话,他这个小未婚妻向来有她的道理。罢了罢了,她觉得开心就好。


    “你先吃着,我去叫一叫铃铛。”说着,陈舒窈就转身离开了。


    王梁国夫妇因为做的事吃食生意,回来的向来有些晚,害怕孩子们等他们会饿着肚子,特意嘱咐过不必等着他们。陈舒窈已经把饭菜分出来一份,现在在灶上的余火温着,等他们两个回来的时候吃。


    王显之听了皱着眉头,铃铛这丫头每日就知道疯玩,也只比舒窈小了不过两岁,家里也不知道帮忙,吃饭还需要叫她。


    不过他私下又一想,铃铛才不过七岁,爱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不能对她太苛责了。不过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她这个年纪也该学些东西了。太过纵容也不是好事,想到这里,他舒展了眉头。


    晚上王梁国跟娘子就着煤油灯,刚用过晚饭,就见到自己的儿子等在一边,说有事跟他说。


    他诧异的扬起眉,自己的儿子他还是知道的,他只会有事的时候才会这般郑重。


    “爹爹,我二妹年纪眼看着日渐大了,她该是学些技艺,将来有一技在手,一来也有个安身立命的手艺;二来她以后年纪大了,将来终要嫁人的,有手艺在手,她未来的婆家也能高看她一眼。”


    主要是他在学堂的时候,听他的同窗闲聊的时候说起自己的姐妹,又是学织布,又是学绣花的,更有富裕一些的,还会请个女先生到家里教导识字、调香之类的。


    他这才起了心思,他以前教过舒窈和妹妹识字,但是铃铛并不喜欢进学,这个就罢了。调香这是富贵人家陶冶情操的物事,他们只是一般的普通人家,学这些很不实际,也没必要。


    他们这般的市井之家,生活才是第一要务。王显之只在市井长大的,从他出生便与各种汤药打交道。这一幅幅的汤药花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他见过自己爹娘为了给他买药四处借账,接连半年饭菜之中连些荤腥也不敢放。


    他自然而然的知道了银钱的重要性,所以哪怕学了许多的圣贤书,他依旧是一个看中实际的人。


    他觉得妹妹最好是学会织布或是刺绣,哪怕是厨艺也很不错,,都能为自己挣些脂粉钱。


    王梁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儿子想的确实很实际,也很为女儿的未来考虑。想到这里,他赞许的冲王显之点了点头。


    王铃铛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着,她气的脸蛋都涨红了。


    “爹爹,我才不要学!我还小呢,你看看隔壁的琴琴都不用学,我也不要学了。”她天生有股子倔强,主意也正,不喜欢别人对她指手画脚。


    这会儿正因为王显之的提议,心里升起了埋怨,小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气的看着自己的哥哥。


    她年纪小,不懂事,只觉得学习可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她的哥哥为例,每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勤勤恳恳往族学去。回到家里,还需要温书,背诵,看起来很劳累!


    王张氏因为儿子的提议有些欢喜,因为平日为生活奔波忙绿,她没想到这一茬。她毕竟是做母亲的,平时忙绿的时候倒也罢了,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会忧虑。


    自然是为了自己所出的孩子忧虑,大女儿荷花已经出嫁,嫁的也很不错。大儿子显之这几年身体看着也好了很多,媳妇也不用发愁,当年一时兴起带回来的舒窈丫头看着文静乖巧,家里活也一把抓,与自己儿子也很般配。


    只剩下底下的两个小的让人担忧,不为别的,只说身为一个女儿家,这长相上就是一个缺陷。


    大女儿和大儿子长的随了父亲,虽不说多好看,但是也是中等相貌。偏偏下面的两个女儿面貌都更像自己一些,不是说像自己不好,实在是自己长的很一般。若不然,自己娘家当年也是开着一家酒坊,生意也兴旺,怎么会把自己嫁给当年除了这处老房子,连份像样的活计都没有的相公呢!


    如今两人能奋斗成现在的样子,还要多亏自己父亲带着相公去扬州名厨那里拜师学艺。


    两个小女儿也跟自己长得相像,都是小眼睛塌鼻子大嘴巴,哪怕她是他们的娘亲,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漂亮。


    她们女人啊,这辈子都是第一等大事就是婚姻了。嫁的好了,这一辈子就顺顺利利,嫁的不好,下半辈子都要泡在苦水汁子里了。


    虽说世人都说娶妻娶贤,但那不过是一种大面上的空话罢了。


    谁家的儿郎不想娶个漂亮的老婆,谁家的公婆愿意自己儿子娶个丑老婆回来呢。不说别的,只说亲戚朋友面前,家里的新妇相貌不好,也会被人背地里嗤笑,让一家子都没面子。


    儿子今日这话就说的好,女儿是得学上一门技艺了,等到她们成年之后,就是说亲的时候也是一大加分项了。人嘛,都是趋利避害,女儿如果手艺好,自己能挣到银钱,相貌上的缺陷也能填补一二了。


    想到这里,王张氏心情舒畅了不少,却又听到二女儿骄横不愿意学,她气不打一处来。顺手拿起扫把就朝着王铃铛身上招呼,“你当你哥是在害你呢!学门手艺,将来自己能挣银钱,腰杆子就硬挺,这难道不好?!还琴琴?人家要干嘛你就干嘛?你这个不听话的妮子,气死我了!”


    ······


    小孩子的意见不被家里在意采纳,还被父母修理也一顿。


    陈舒窈有些同情王铃铛了,小孩子喜欢玩耍是天性,没几个喜欢学习的。但是她家里也都是为了她着想,有了一技之长,就能不靠别人,不堪别人眼色,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前世的时候,多少孩子愿意自己学习呢。跟王铃铛比起来,他们的童年更短暂,有些爱鸡娃的家长在孩子过一岁就会报早教。跟那些孩子比起来,王铃铛的童年已经够快活了。


    王梁国的行动力还是很快的,他确定了目标后,很快就敲定了王铃铛要学的手艺。他自身的厨艺也就罢了,毕竟没有几个大厨是女人,更何况在后厨夏季热的人透不过气,没把力气也颠不起炒锅。


    老丈人家倒是会酿酒,但是人家只传男不传女,自己婆娘当年都没能学到,更别说铃铛这个隔了辈的外孙女了。但是他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家里的婆娘会织布,据说只要勤恳,一年也能挣到小二十两银子呢!也就是说,只要勤勤恳恳,她自己就能把一家子的嚼用包了。


    就学这个了!


    第二日,饭馆就关门的早,王梁国跟自己婆娘带着几份彭记的糕点和一匹棉布就出门了。回来的时候,看脸色也是喜气洋洋的,陈舒窈就知道学艺的这事成了!


    果然,很快王张氏就把王铃铛叫到身边,“我跟你爹爹已经跟人家说好了,以后每日你跟着你舒窈姐姐一起去咱们家巷子里的春花婶子家学织布。”


    陈舒窈吃惊的看着张氏一眼,没想到她也能跟着学织布。说起来,她虽是王家的童养媳,但是除了做家务、看孩子,她的待遇也很不错了。只说灶上的厨艺只要她肯请教,王梁国也会仔仔细细的跟她讲解。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她也能分上一些,虽不如王铃铛他们分的多,她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