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作品:《穿越之小绣娘的发家路》 12
陈舒窈听到王张氏的说话声,心中一凛。王梁国家的其他人都还好应付,比如说宋氏看不上自己这个难民堆出来的童养媳,她教养出来的孩子,除了老大王显杨为人老实忠厚,其他的都不和她玩。
特别是宋氏大女儿王小花,在她面前骄傲的不得了,看她的眼神都是向上瞟着的。
唯有老太太,每一次见她来这里,不是茶水太热,就是眼中没活,反正都是各种数落。
王梁国的老母亲姓钱,如今已到花甲之年,可能因为生活的还算顺心,身体看着很健朗。个头比较矮小,身材枯瘦却有力,黑瘦的脸上颧骨高高耸立,一双三角眼看着脾性有些古拐。
见陈舒窈送上了香茶和瓜子,她瞥了一眼,啜了一口茶水,“既然到了我们王家,就谨守妇德,好好伺候大郎,若是仗着自己有几分颜色就调三斡四,这个家可容不得你!”
陈舒窈刚进王家的时候,就被王梁国夫妇带着见过钱婆子和宋氏一家人。钱婆子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喜欢她,每一次见到她总要阴阳怪气一番,对着她说些训导的话。
但是没这次这般严厉,仗着几分姿色?
她才多大?过了年才刚刚七岁而已。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只能说可爱、精致,哪里能说姿色!
就更别说什么调三斡四了!
不过谁让人家是这个家里的老太太呢,辈分最高,她什么也不能说,只能憋屈的应“是”。
私下里,陈舒窈总觉得这个老太太可是是想在她这里寻找一种优越感,自己这辈子没能使奴唤婢,可巧自己的存在让她过了瘾。
倒是王荷花跟她处的好,见陈舒窈羞的脸蛋低垂,心里不忍帮着说道,“奶奶,你是不知道舒窈如今已经是我家里的做家务的主力了。说来她才不过七岁而已,我这个姐姐翻了年后就忙着绣嫁衣,爹爹娘亲他们也整日就在四庄街忙着生意,两个妹妹多亏舒窈平日里管着,这才没变成脏猴子呢。”
钱婆子这才面色和善了一些,伸出手指虚点着王荷花的脑袋,“你呀,就帮着你弟妹吧。”
宋氏心里不自在的挪了挪身子,别人不知道她还是知道的,婆婆其实就是借着教育大哥家的童养媳,对自己指桑骂槐。不就是给自己娘家爹妈送了一块布做衣服,她这个做女儿的难道不该孝敬父母吗?
王梁铭端起杯子里的茶水,敬了大哥王梁国一杯,“荷花这丫头这亲事可真不错,那可是城北的朱家啊。我可是听说他家里家底丰厚,在扬州城里还有几处铺面呢,加上家里世代相传的好手艺,这可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人家!”
还有一处好处他没提,跟荷花订婚的是朱家的长子,按照现在的传统,到时候分家,朱家的家财七成都要分给他,那可就更不得了。
想到这里,王梁铭心中不禁羡慕,他下意识的瞟了大女儿王小花一眼,她今年要到说亲的年纪了,也不知道到了婚嫁之年的时候能不能也说上这么一门好亲事。
王梁国听着弟弟恭维的话,心里很受用,大女儿的这桩婚事他一直很得意,弟弟的话骚到了他的痒处。
······
朱家来的正是朱氏夫妇,他们家住在城北,人称朱木匠、朱娘子。
此时男女不同桌,朱木匠和王梁国兄弟俩一起吃饭,推杯换盏。
女方这边和朱娘子又是一桌了,吃饭的时候宋氏特意嬉笑着说,“这道松鼠鳜鱼可是我家桃花的手艺,朱娘子尝一尝可合口味?”
朱娘子看起来脾气温和,她吃惊的看向桌子上的松鼠鳜鱼,这道菜色泽艳丽,独特的造型,金黄的色泽,看着很不错,她还以为是王家的当家的做的呢。
“这道菜看着很不错,造型做的也好看,我还以为是未来的亲家公做的呢。”说着她很给面子的夹了一块鱼肉。
“唔”,外酥内嫩的鱼肉搭配酸甜美味的酱汁,尝上一口就让人欲罢不能吃起来外脆里嫩、酸甜可口。没想到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灶上的手艺深的亲家公真传,做的可真不错!
“要我说啊,还是张嫂子会调理孩子,瞧瞧桃花这厨艺真是让人没话说。荷花这多好的姑娘,在家能带孩子收拾家务,女孩家的应该学的也没漏下。这么一个好姑娘可偏巧要让我家得了,瞧瞧我这高兴地······”
朱娘子陈赞的话不带重样,直把王荷花夸的脸都羞的垂下地下去了。
王张氏心里更高兴了,自家跟朱家结亲,说起来自己家是不如朱家富贵有钱的。女儿越是临近婚期,她越是心里担忧,唯恐亲家对荷花不尊重。
但是近日朱娘子的一番话虽然客气居多,但是侧面也说明了她对荷花是满意的,这也让她放心了不少。
不过未来的亲家母夸奖自己女儿,自己可能做一个棒槌,那可就不懂事情了。
王张氏先是谦虚了一番,也开始恭维未来的女婿了。
要说夸奖自己虽然高兴,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夸奖自己的孩子会让她更高兴。朱娘子就是这样,对于儿子被王张氏夸奖,她高兴的合不拢嘴,屋内的气氛跟着更热闹了。
等到朱家夫妻离开之后,宋氏看着朱家人送来的聘礼,心里含酸的张口,“嫂子,这朱家还真是富贵,瞧瞧这聘礼可是花了不少的银钱呢。”
确实不算少了,只银钱就送来了一百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有猪脚四只、点心八盘、母鸡两只、母鸭两只、红烛2对、桔饼两盘、冰糖冬爪两份、面线两份。另有棉布4匹、绸缎2匹,金钗一只、金戒指一只和金手镯一副,凑够了三金呢。
这可真是不少了!
宋氏羡慕的眼睛发红,她不由的看向自己的大女儿小花。他们夫妻二人一向不看重女儿,连两个孩子的名字也是随手起的,王小花、王小草。
以后她们两个若是也能有这么多的聘礼就好了,这一刻宋氏与自己相公心灵相通了。
钱婆子更是不停的点头,平时刻薄的老脸也舒展了不少,“老大媳妇,朱家的聘礼可是不少,你可以留下一些银两给显之留着,他身体不好,以后你们老了,干不动了,他手里有些银钱也是好的。”
说起来,这个世道就是这样,男尊女卑。不少的家庭都是重男轻女,更有些人家不把女儿当人看,只是给口吃的,不把人饿死就行。
钱婆子也是更爱孙子一些,虽然她大本分的慈爱都给了小儿子所出的孙子,但是对王显之这个大儿子仅有的独苗苗也是有几分疼爱的,只是不多罢了。
陈舒窈偷偷的看向王荷花,只见她双唇紧咬,脑袋低垂,不发一言。显然心情不会太好,纵然王荷花特爱弟弟,但是聘银如果被拿走,她的嫁妆过少,嫁到朱家之后,朱家人定然会不满意,继而也不会对她这个儿媳妇太好了。
反倒是平时更加疼爱儿子的王张氏不愿意了。
“荷花是我的大女儿,我头生的孩子,我心里也是疼的。家里又不是揭不开锅了,需要荷花的聘礼救命,何苦做这些事情。”
“再说,自从舒窈进门以来,显之的身体好了不少,可见是有希望能够养好。我跟孩子他爹多累一些就是,何苦让荷花嫁人之后,不受婆家待见。她虽是女儿,我一样心疼她,她过得好了,我就开心。过得不好,我岂不是也要跟着难受。”
王荷花脑袋猛地抬起,眼眶都红了,显然母亲的慈爱让她很是动容。
回到家里的宋氏想到大哥家的女儿嫁的这般好,心里滋味难言。
她以前的时候也知道荷花的订婚对象是朱家,也听说过朱家日子过得殷实富足,但是她没有亲眼见过啊。
今日一见才知道名不虚传!
从荷花身上,她想到了自己的大儿子显扬,比荷花小小两岁,也到了婚假的年龄了。按理说,显扬也该定下了。可是条件好的看不上她家,家境不好的她又看不上,可真真急死人了。
宋氏坐在床榻边,手指撕扯着帕子,胡思乱想。
她家男人接了公公生前的活计,现在在衙门里是一名皂班的胥吏,平时主要看管牢狱。说起来可是一个好工作,虽是俸银不多,月询只有五百个大钱,但是因为看守牢狱,也时常有些额外的收入,算起来差不多一个月能有将近一两银钱了。
这可不算少了,但是再算一算,一家子的吃喝用度、人情往来全靠这些银钱。这日子就只能过得紧巴巴的,她家中孩子还多,儿子就有三个,还有两个女儿。他们还需要存钱给几个孩子娶媳妇陪嫁妆,这日子就过得艰难了许多。
以后她能给儿子和女儿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她左思右想,苦苦寻觅也难以找到比朱家更好的人家了。
王梁铭倒是了解宋氏的心事,他想的开,安慰道,“我跟大哥不一样,我是衙门里的人,每月银钱都是固定的。周围认识的人也都是咱们差不多的人家,到时候就给显扬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就行。”
“大哥跟我不一样,他没个正经的饭碗,只能做些小生意过活,是挣得多些,但是他一日不做,就一日没银钱过活。”说到这里,王梁铭不禁有些得意了起来。说起来大哥的日子哪里有自己过得舒适清闲,自己虽说挣得少了些,但是毕竟是吃公家饭的,活计清闲又收人尊重,还能传给后代呢。
“大哥也因为生意上的迎来送往多认识了不少人,这才能给荷花侄女找到朱家那般人家。但是这也是他这次走了运,你且看他给我显之侄子找个童养媳养在家中,就知道好亲家难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