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解决一件大事情

作品:《穿成八零俏军嫂,糙汉老公宠成宝

    听到时小艾说要改上交办事处的费用,于主任抬起了头。


    之前听她说要把协议重新签一下的时候,于主任其实没当回事儿。


    她觉得那就是一个形式,有没有那张纸问题都不大,毕竟时小艾是云和巷的人,是归他们管理的。


    再加上他们现在还得依靠办事处不是?


    可说到费用,那就得谨慎了。


    虽然时小艾她从开茶水摊到小吃铺总共也没有一年时间,可他们交上来的管理费已经有两百四十块了。


    办事处拿着这两百四可是办了不少事儿,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现在她忽然提起这个管理费,到底是什么想法?


    于主任知道小吃铺的生意很红火,可是却只是表面风光。


    因为她总是听王小凤她妈刘红香在办事处念叨说小吃铺就是个看着热闹,其实根本没赚啥钱。


    赚的钱全都贴补到人员工资还有压在货上了,时小艾当初投进去的钱一分都没赚回来,这中间还又往里面投了好几次。


    这一点于主任其实是信的,毕竟七十多个人的工资呢,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且小吃铺不仅给员工发工资还给发加班费,哪怕只加班一个小时也发,甚至还有奖金。


    这到底要用掉多少钱,于主任都不敢细想!


    可他们卖的那些东西——石头馍,茶叶蛋,那都是小吃,每一样都很便宜。


    靠这些一天下来能挣几个钱?


    刘红香不止一次的跟他们念叨,说时小艾这人就是太实在了。就因为承诺要帮办事处减轻压力,又想着知青们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结果闷着头往里面砸钱,自己家都顾不得了。


    她还说,人家程杨还没回来呢,等人家回来发现她一个做媳妇的趁人家不在家把家底子都掏空了,到时候两口子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刘红香唉声叹气的说了很多次,其实办事处的人现在见到时小艾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于主任不会去怀疑刘红香的话,毕竟大家多少年的同事了,就算没做同事之前也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对于那人她还是了解的。


    刘红香就不是瞎咧咧,胡说八道的人。


    再说了,她闺女王小凤还在小吃铺管着财务,对那边的情况肯定非常了解。


    所以她说出来的话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于主任想想时小艾的为人,其实也很认可刘红香的评价,她也觉得这姑娘有一股子莽劲儿,认准了的事死不回头。


    而且她还非常有军人家属的责任感,这一点就凭她搞那爱心服务点就能够看出来。


    现在周围几个街道的人都知道这里给底层老百姓提供爱心服务,那些扫马路,拉煤的工人干完活宁可多跑点路都要来这领一个饼。


    而小吃铺从来没有打一个磕绊,再多人来要也都给了。


    光这一点,于主任都相信时小艾干得出为了体贴知青自己默默砸钱的事儿。


    ——可她再理解也只能在小吃铺遇到事儿的时候站出来,另外多多给他们提供方便。


    想要把交上来的钱再要回去,或者降低管理费那肯定是不行的。


    于主任看向时小艾,说:“小艾啊,姨知道你们新店开业不容易,招收的知青多,每个月的工资就不是个小数目。


    可这管理费不能改啊!主要是那协议区里领导都看了,都在区里备案了,这个时候做改动不太好吧?


    还有一点儿你也知道,咱办事处搞了一些基础建设,这也没剩下什么钱了。”


    听她这么说,时小艾笑了起来:“姨,你说什么呢!这给出去的钱哪儿还有要回来的道理?我是想和你商量,以后我们给办事处上交的管理费由每个月的二十块钱涨到五十块钱,从咱们重新签协议的这个月算起。之前预交的差额回头我让小凤过来补交齐。”


    听她这么说,于主任是真的惊讶了。


    她甚至再一次的觉得时小艾这个人有点傻。


    她恨铁不成钢的用手朝时小艾虚指了指,压低声音说:“小艾,你让我怎么说你!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这样啊,你小吃铺钱花不完了?


    办事处不需要这个钱,我觉得一个月二十块钱的管理费足够了,不用多交!”


    虽然于主任听到那五十块钱心砰砰直跳,想到要是能有这笔钱,他们还能干多少事儿忍不住的心热,可她还是坚定了表示了反对。


    时小艾开始都没明白于主任为什么会反对,现在竟然还有人嫌钱烫手的?


    直到她听到“打肿脸充胖子”才反应过来,这肯定是刘姨又出来宣扬了。


    随着小吃铺生意越来越好,王小凤拿回家的钱越来越多,刘姨就开始替她操心了。


    老太太经历的事儿多,总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能让人知道你的钱多,不然容易遭麻烦。


    所以,她到处去宣扬小吃铺的生意怎么入不敷出,她现在有多为难……


    时小艾知道老人是真心对自己好,也觉得低调点没坏处,所以她没阻拦。


    但时小艾万万没想到,刘姨的能量这么大,连于主任都被她说的深信不疑。


    时小艾自然不可能去反驳刘姨说的话,她感激的看向于主任,说:“于姨,我知道你对我好,心疼我干事业干的不容易,但这个管理费还是涨一下比较好。


    你也知道,区里这次又给我们这边加了担子,希望我们跟别的街道合作,看小吃铺的连锁店。


    这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和其他办事处合作前肯定也得签协议,也得说到管理费。


    咱小吃铺是办事处的下属单位,面积又大,那交给办事处的管理费肯定要高一些。有咱这个协议做标准,其他地方也不好再越过咱去。”


    听她这么说,于主任觉得自己理解了。


    她立刻顺水推舟的扬了扬手说:“他们敢!你去跟他们合作是替他们解决困难的,他们还敢给你要什么管理费?


    他们要好意思提你回来跟我说,看我不去骂他们脸上!”


    时小艾笑了:“就是因为有姨给我们撑腰我们才不怕啊,姨,这钱咱还按五十来。咱办事处的姨姨们平时多辛苦啊,有这多出来的几十块你们也可以发个加班费,高温补贴啥的。反正区里说了这钱他们也不要。”


    听她这么说,于主任顿时什么话也不再说了,打心眼里觉得时小艾这人是真不错。


    而时小艾这时候又说话了,她说:“姨,我想把小吃铺的名字从云和办事处小吃铺改成云和小吃铺,你看这样行吗?”


    于主任一愣。


    时小艾连忙解释:“姨,主要是咱小吃铺不是要开分店嘛,这分店开到别的街道上,还加上咱办事处的名字,怕其他办事处心里不得劲儿。咱本心是帮助人家的,最后因为个店名弄得大家离心那不合适。”


    于主任想了下,也理解了时小艾的意思。


    毕竟他们云和巷办事处和其他办事处都是平级单位,要是把写着自己办事处名字的店开到别人的地界,对方心里不舒服是正常的。


    所以她撇了撇嘴,说:“哎,那些人就是心眼小!他们也不想想你这是为了啥。行了,改就改吧,咱也不在乎一个名字。说到底小吃铺也是咱云和办事处的下属单位!”


    时小艾答应了一声,痛快的开始着手写新的协议。


    她写的很快,写完之后拿给于主任看。


    因为她之前提了那两条,于主任这次反倒是看得更仔细了一些。


    然后她的目光就落在了一行字上。


    那行字的大概意思是,小吃铺每月给办事处上交五十元的管理费,半年交一次,但小吃铺的经营管理权自主,办事处不能干涉。


    看到这句话于主任就有点不得劲了。


    虽然他们现在对于小吃铺的经营从来没管过,但这一句“不能干涉”还是让她看着难受。


    这再咋说也是他们的下属单位,他们怎么就不能干涉了?


    看出她神情变化,时小艾叹了口气:“姨,我就怕你多想。这协议咱不是说好了,就是一个模板嘛!这是写给别的人看的。


    毕竟,将来我们要在别人的地方开店,那边的人到底好不好打交道我们也不知道。要是都像咱办事处的姨姨们一样,对我们贴心贴肺的好,那啥也不说了,有事儿咱商量着办就好。


    可要是遇到那不好说话,或者心思多的,仗着我们交了管理费,他们就对店子指手画脚,时不时来挑挑毛病,那我们的日子得多难受啊!”


    于主任这会儿又想到时小艾刚才说的,以这份协议做标准的话了。


    她想想也是,自己人怎么都好商量,他们之前和时小艾打交道,每次都顺顺利利的,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再说了,他们办事处毕竟是上级单位啊!


    所以这协议也就是个摆设。


    于是她直接拿出了公章,说:“行,就这样吧,写完回头我放在你梁姨那儿,要是其他办事处的人来看就拿给他们看了。


    咱办事处都信赖的人,凭什么让他们指手画脚!”


    听到这句话,时小艾的心彻底安了。


    她之所以绕这么大的圈子,甚至还愿意每个月多交几十块钱的管理费,为的就是让于姨同意她在协议上标明这句话。


    现在是大形势所迫,她必须将小吃铺放在办事处的名下,可将来政策好了,她肯定要脱离。


    所以早早的把小吃铺和办事处分清楚是必须的。


    店名必须得改,可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写明办事处没有小吃铺的经营管理权。


    没有经营管理权就不能指手画脚,也不能再得到其他的利益。


    没有利益纠葛,将来真正分割的时候就会变得简单一点。


    时小艾打算之后开的每一个分店都这么处理,而且有了这份协议做标准,其他地方应该也提不出什么异议。


    解决了这桩大事后时小艾的心情很是愉快。


    因为今天她要去区里,程杨就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去海边玩了,家里这会儿根本没有人。


    所以时小艾决定还是去铺子里看一看,顺便吃点东西。


    她是从青云街那边进去的,结果一进门就听到边上治安室里传来的热闹的说话声。


    时小艾有点好奇。


    当初在时小艾提出要求之后,陈民很快就帮着他们打理好关系,然后将青云街靠近门口的这间房子腾出来做了治安室。


    平时这里有一个公安常驻,负责处理附近几个街区的治安事件,另外巡逻的公安也会在这里歇脚。


    但因为公安同志嘛,总是自带一种威严感,再说他们的管理也很严格。


    所以即便治安室就开在小吃铺里,平时员工们也不会往这里来,他们这边除非处理案件,大多数时候总是很安静。


    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有了公安同志的驻扎,说实话给小吃铺省了不少事,那些有坏心思的人也不敢作祟。


    例如像杨大民那些人,因为后来终于明白他们被骗之后,好多次都在小吃铺周边转悠,明显是想过来捣乱的。


    就因为有这个治安室,他们不得不把那些念头都给按了下去。


    因为此,时小艾对于这些公安同志是很感谢的。


    听那边那么热闹,她没忍住好奇走了过去。


    一进门就听到孙公安的声音:“哎呀,老李你也别太抠门了,既然买就多买几张。八分钱一张你只买十张!我求了你半天就只值八毛钱?!”


    时小艾笑道:“你们在说什么啊,这么热闹?什么八分钱,孙公安,你这是在卖什么?”


    看到她进来,被孙公安纠缠的李公安立刻松了一口气,说:“你去找时经理,她家里有人在外地,我之前还见她收包裹来着。她应该需要邮票,你让她买。我一家子都是本地人,买十张就已经是给你面子了,你别要求太多。”


    孙公安应该也是想到这一点了,他很热切都朝时小艾说:“时经理,你买点邮票吧。这东西也不怕放,你提前买点放在家里,平时用着也方便。”


    时小艾望桌子上瞟了一眼,问:“什么邮票啊?”


    她一句话没说完,自己差点噎住。


    她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红彤彤的,崭新的猴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