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要钱还是要房

作品:《穿成八零俏军嫂,糙汉老公宠成宝

    “嗯。”程杨说着将那个首饰盒给打开了。


    首饰盒里并没有装着什么首饰,里面只有一片用一根很陈旧的红绳子穿着的黄铜钥匙。


    那钥匙不知道放了多久,颜色都已经发乌,而穿着钥匙的红绳更是旧的像是一扯就会断一样。


    “这是什么?”时小艾看得一头雾水。


    程杨没有说话,他将那把钥匙拿出来,放在手里轻轻的摩挲,神情很有几分复杂。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解释:“这是我以前上小学时戴过的钥匙,当时我爸的职务还没到,我们一家人住的是我妈家里留下的房子。后来那套房子被没收了,前段时间才还回来。我爸把它过户到我名下了。”


    他说着,将桌子上放着的一个信封推了过来,时小艾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份《房屋产权证》,房主的姓名栏写着程杨的名字。


    时小艾有点惊讶,她原本以为这次程凡营来的目的是兴师问罪。


    毕竟他不过是下乡了几个月,回来后两个儿子全都丢了。


    他跑过来找人这实属正常。


    让时小艾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来并没有将程林和程楷带走不说,还送来了这份房产证。


    想想刚才程凡营的表现,时小艾无法对这个人做出评价。


    论本心她对那个人没有一点好感,对于他之前做出的那些事打心眼里厌恶。


    可他毕竟是程杨的父亲,他们父子间的感情纠葛她也没法去论谁对谁错。


    这样轮不着她来论。


    她将房产证合上,然后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不禁问道:“这房子是你妈妈留下的,按理说不应该还有程林一份吗?这房产证上怎么只写了你的名字?”


    程楷不说,程林和程杨可是亲兄弟。


    虽然多一套京城的房子是好事儿,但时小艾也不想占这样的便宜。


    毕竟现在可能一套房子大家不觉得怎么样,但将来京城的房子那是什么价格?


    不能因为程林小,就这么欺负人家小孩儿。


    程杨愣了一下,显然他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解释道:“我爸妈离婚的时候,小林是跟着我爸的,可能我爸是觉得这是我妈留下的东西,就应该还给我。”


    他这么说着,慢慢自己也意识到了不合适,望着时小艾征询道:“要不,把这房子给了程林?”


    说完这句话他就沉默了下来,眼睛盯着那片钥匙久久地没有出声。


    看到他这个样子,时小艾自然意识到了这房子对于他来说必然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意义远远超过房子本身的价值。


    就在这个时候,程林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牛肉面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笑嘻嘻地对程杨说:“哥,你尝尝我的手艺。虽然可能没嫂子的好,但我觉得应该还行,至少比你的强。”


    程杨笑了笑,将东西放在了一边,在桌子上腾出了一片空位。


    程林将面放在桌子上就要离开,却被程杨给叫住了。


    “小林,你别急着走,你坐下,我有事儿跟你商量。”


    听到哥哥这么说,程林听话地搬了个板凳坐在了他的对面。


    目光中露出了忐忑。


    看到他这样,时小艾安慰道:“不用紧张,你哥是想问你房子的事儿,犯不着害怕。”


    程杨也道:“你怕什么?我还能吃了你?”


    听他们夫妻二人都这么说,程林憋着的一口气终于松了下来。他在自己胸口处拍了拍,说:“哥,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反悔,要让我跟爸回去呢!我跟你说,我不去什么建设局,我就留在这儿。我跟着我嫂子干心里多爽快啊,干嘛去给人家端茶倒水当孙子去?我就不去。”


    时小艾越听越糊涂:“等等,什么建设局?”


    程林看看时小艾:“嫂子,我哥没跟你说?”


    程杨瞪了他一眼:“没你嘴快,我还没来及说。”


    “哦哦。”程林顿时不好意思了起来。


    他揉了一下鼻子,解释道:“我爸刚才说给我在建设局跑了个工作,让我回去上班。我不同意,然后我哥许诺说以后我和楷楷的事儿他会管,不用我爸操心。我爸这才同意了。


    我哥这忽然一叫我,我担心啊!我怕我哥忽然后悔了……”


    他嘿嘿笑了一下:“万一我哥觉得我们俩是负担呢?”


    “你是负担吗?”程杨没好气地问道。


    “当然不是!”程林骄傲地扬起了下巴:“不信你问我嫂子,小吃铺根本离不了我!”


    时小艾没有说话,她还在想那个到建设局工作的指标。


    这兄弟俩说起来不当回事,可她却明白那样一个指标多么珍贵。


    就看她这样一个小吃铺的临时工名额有多少人抢就知道,那指标程凡营得来应该也不会很容易。


    从这一点来看,他至少心里还是有程林的。


    时小艾看了看程杨,觉得他之所以愿意重新认这个父亲,大概跟这个有点关系。


    就在她沉思的时候,程杨已经跟程林说起了房子的事儿。


    “你嫂子刚才跟我说,妈留下来的房子应该也有你一半儿,之前确实是我忽略了这个问题。我现在想问问你,对于房子你是怎么考虑的?”


    “啊?什么怎么考虑的?这房子是妈留给你的啊,关我什么事?”程林被哥哥问得一脸懵。


    程杨又跟他解释了几句,程林终于明白了过来。


    他急得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使劲地摆手:“我不要,我不要!这房子应该是你的。”


    他大声地说:“哥,你别跟我较这个真儿,没必要。那房子是你小时候和爸妈一起住过的,有你的回忆。


    我生下来没两年房子就没收了,我对那房子一点印象都没有。你犯不着和我去分这个,我不要,那就应该是你的!”


    时小艾没有想到这房子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她这会儿都有点说不清自己之前的提醒是对还是错了。


    面对弟弟的拒绝,程杨并没有顺水推舟,他说:“这房子我肯定要留下来,这个我不和你推让。但是你嫂子说得也没错,妈是咱们两个的妈,妈妈留下来的东西也确实应该咱们两个都有份。


    这房子回头我会去找人估个价,到时候按价格我会分一半儿给你。你要钱也行,要房子的话,那咱就再去买一套给你留着。”


    听他这么说,程林没有再拒绝。


    他只是迟疑地盯着他哥看了看,然后又朝时小艾这边望了一眼,然后轻呵了一声,问:“哥,你有钱吗?你不是拿着我嫂子的钱在这儿充大头吧?


    我跟你说,我嫂子也没钱,她的钱都投到小吃铺去了,她现在大概可能还没我有钱呢,毕竟我不用管着这一家子人吃喝。”


    程杨:“……”


    时小艾:“……”


    房间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程杨的神情里带出了一丝说不出的尴尬。


    程林意识到了危险,悄悄地拧了拧身子,站起身就想往门外跑。


    “别跑。”时小艾叫住了他。


    她知道这时自己必须要说句话了。


    她对程林说:“你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那房子确实应该有你的一半儿。


    不过你说的也对,现在我们俩真没那么多钱可以给你,所以先欠着吧。我跟你承诺,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在京城给你买套房。


    至于钱就不给你了。你小孩子家家要那么多钱干嘛?钱给你了我还不放心。就买房吧,买套房留着将来你也算是有个自己的家。”


    关键是房子可比钱更值钱。


    听媳妇这么说,程杨顿时神气了起来。


    他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尴尬,站起身朝着弟弟屁股踢了一脚:“小兔崽子,能的你!你天天琢磨什么呢,我和你嫂子的事儿你也敢管?什么叫充大头?看我把你打成猪头!”


    他说着高高扬起了巴掌。


    程林大呼小叫地跑出了屋外,直跑出了好远程杨才将手给放了下来。


    而他脸上的神情在这一刻才终于全然放松了下来。


    程杨回到桌前开始吃饭,时小艾拎起了他的行李包准备拿回屋里,谁知道这一拎竟然差点没有拎起来。


    “你这里面放了什么,这么重?”她不禁抱怨道。


    “书,我们下学期的课本提前发下来了。”


    程杨解释道:“现在部队干部不够用,据说我们这个学习班的学时要缩短,所以提前把课本给我们发下来了,让我们拿回来假期看一看。”


    “要缩短?”时小艾听到这里抬起了头。


    她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担心地问:“那你学习完毕是要重新分配,还是回原单位?”


    “重新分配吧?原单位肯定是回不去了。”


    “那会分在哪儿?”


    程杨抬起了头,他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妻子到底在担心什么,跟她解释道:“你别想那么多,我不会选离家太远的地方。之前我和参谋长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要么选择就近分配,要么我就申请转业。这一回我必然不会再和你们长时间地分开。”


    听了他的话,时小艾抿了抿唇没有接腔,眼底却浮现出了一抹笑意。


    小吃铺的生意一直很好,欧区长终于忍不住再次找到了时小艾。


    这一次他没有再带人去小吃铺,而是将她请到了区委,他的办公室。


    时小艾这还是第一次来区长办公室,关键是她来之前并不知道欧区长找她到底是什么事儿?


    即便面上不显,心里还是打起了小鼓。


    看到她,欧区长从办公桌后站起身亲自迎了出来,将时小艾让到了旁边的会客区坐了下来。


    他先是将小吃铺再次夸奖了一番,然后也没有多说废话,开诚布公的直入了主题。


    他说:“小时同志,这次我找你来是要问问你对咱们区怎么加强知青就业问题有什么想法?你不要有负担,可以直言不讳。”


    时小艾听得莫名其妙。


    她对知青就业问题能有什么想法?


    她又不是主抓这一块儿的领导。


    要是论起来,在这方面她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的,目前小吃铺里的员工,可以说九成以上安排的都是返城知青。


    可领导问出来了她也没法不回答,只能说:“对于这一块儿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我年轻,经验少,平时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小吃铺那里去了,也没有什么大局观。


    领导这么问我真的挺惭愧,我说不出什么来。不过既然您问到这儿了,那我就表个态吧,我也是返城知青,我知道知青们的苦。


    所以能够为大家做的事情我会尽力去做,小吃铺如果以后再招工,我保证依然会以知青为主。”


    听了她这话,欧区长哈哈笑了起来。


    他说:“小时同志,你不要太谦虚,在知青安置这一块你们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小吃铺在知青安置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咱们全区来讲都是走在最前面的。


    你不用担心,我今天找你来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我确实是想听听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欧区长说着叹了口气:“你之前说的那些建议其他街道的同志不是没有照着做的,但是效果并不好。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能干,能把事情做得这么好的。”


    时小艾听到这里总算是听明白了,领导叫她来是想问问还有没有其他和小吃铺一样的赚钱方式。


    之前他们去小吃铺的时候她提了不少,但是那些主意想要干起来确实需要一些门槛。


    例如想要卖吃的,除了有手艺还得有资金。


    就算是摆个茶水摊,最初买茶碗杯子,桌椅板凳也都需要钱。


    没有几个人会跟她当初一样,敢承诺一切费用自己承担。


    而无论是办事处还是区里显然也都没有这样的专项经费。


    没有钱,就算是再有动力也免谈。


    可这个问题时小艾也没有办法解决呀?


    小吃铺开业还没有多久,之前的投资还没有完全收回呢,她哪里有多余的钱去帮助别人?


    再说,从哪儿论也轮不着她去帮忙啊?


    时小艾没敢再多说话,慎重的望向欧区长,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而欧区长也看出了她的谨慎,没有再绕圈子,直接问:“小时,你有没有意向在其他街道再开几个和小吃铺类似的店铺?需要什么,区里会尽最大力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