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五十七章 好心送他一程(五更)

作品:《大明:寒门辅臣

    京都,花之御所。


    足利义满审视着舆图,目光从东看到西。


    战争结束了,该赏赐的赏赐了,该安插的地方也安插了人,如今的日本,又出现了三个最有实力的守护,这三个守护,是室町幕府的威胁。


    山名氏清,丹波、和泉、山城、但马,四国守护。


    京极高诠,出云,隐岐,石见,飞驒,四国守护。


    土岐赖康,美浓、尾张、伊势,三国守护!


    相对于其他守护来说,这三个守护,兵力最多,实力最强,且距离京都最近!


    距离近了,是一种保护,需要他们的时候,来得快。


    南朝在的时候,不觉得刺眼。


    可如今南朝不在了,这距离那么近,足利义满总觉得不舒服,必须分化瓦解这些守护,或者是,削弱他们!


    只是,眼下还不方便挑起他们内部纷乱,因为——


    大明这个敌人,实在太过可怕!


    或许,可以利用大明,将这些守护力量削弱。


    足利义满正盘算着,日野木堂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不安,言道:“太政大臣,九州探题发来消息,说境内一些矿场之人造反,杀灭军队之后,抢夺了船只出了海。”


    “跑了多少人?”


    足利义满目光中带着杀气。


    日野木堂将文书送上:“四千余人,全跑了。”


    足利义满怒不可遏:“干什么吃的,这点人都看不住!这是第三起了吧?”


    日野木堂低头:“没错。”


    足利义满很不满。


    按理说,这些挖矿之人,并没什么厉害的武器,不过就是锤子、铁锹、钎子,他们一个个连饭都吃不饱,有什么本事可以打败看守的军队!


    日野木堂见足利义满怒火中烧,言道:“前往出云、石见等地的调查之人回报说,死亡的看守军士不少人的伤是在背后,而且,有一些人明显是被火器所伤!”


    “火器?”


    足利义满打了个哆嗦,惊讶地问:“你的意思是,大明出手了?”


    日野木堂摇头:“目前还没有任何情报显示,大明的船队出现过那附近。”


    足利义满在房中走动着,神色不安地问:“是大明火器,还是朝鲜火器?”


    日野木堂回道:“找到了铸铁碎片,还有铁子,应该是大明火器。朝鲜火器还没到这个地步。当然,也不排除陈祖义将大明火器贩卖给了朝鲜。对于朝鲜的事,我们掌握的情报很少。”


    足利义满推开窗,深深呼吸几口,这才言道:“陈祖义,定是陈祖义这个海贼干的!”


    日野木堂吃了一惊,赶忙道:“这不太可能吧,陈祖义只是贩卖火器,求的是金银。矿场本就是挖金银的,他若是出手,没了人手给我们挖金银,他又能有什么好处?”


    足利义满也想不通。


    从得利上来说,这样做对陈祖义确实没有半点好处,他又不能占着金银矿不走了,而且他海贼才多少人,下去挖矿也不合适。


    抢夺矿场的金银吗?


    那也说不过去,矿场金银每三日一次外运,真要抢的话,在路上抢便是了,干嘛要抢矿场,还杀了看护的军队,释放了挖矿的百姓与贱人?


    可如果不是陈祖义,那能是谁?


    总不能是南朝余孽吧,这些人,可没本事弄到大量火器。


    而且,这些人极少了,很多都是几十个人,跑到山里面躲了起来,有没有勇气出来都是一回事,出来了,还敢找军队的麻烦?


    至于朝鲜?


    李成桂还没这个勇气南下吧,即便有,那也应该先去九州岛,去太宰府,站稳脚跟了再说,没道理盯着矿场打。


    就在足利义满摸不清头脑时,斯波义将走入院子,对站在窗前的足利义满喊道:“太政大臣,陈祖义的船出现了,在纪伊!”


    足利义满调整了下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来一趟摄津,我会前往。”


    斯波义将领命。


    足利义满侧身,看向日野木堂:“告诉山名氏清、土岐赖康、京极高诠,让他们前来花之御所,随我一同前往摄津国。”


    摄津。


    一样的海湾,一样的渡口,一样的船。


    李存远、黄时雪下了船,看着更是沉稳、内敛的足利义满。


    目光扫过周围,李存远含笑道:“这一次,太政大臣的阵仗,可比上一次小了,这与你一统三岛,唯我独尊的身份,不太符合吧?”


    足利义满听过之后,面带慈和:“上一次的火器军,可不是针对贵客,而是防备南朝军偷袭。如今南朝已灭,自然就不需要那般警惕,如临大敌了。”


    李存远走至一旁的亭子,坐了下来:“听闻太政大臣威武,一口气杀了大明三十六名高僧。”


    细川赖之上前一步,沉声道:“那是南朝余孽所为,与太政大臣何干,还请陈船长慎言!”


    黄时雪眉眼扫了一眼细川赖之,轻蔑一笑:“南朝余孽会出现在九州,也会出现在纪伊,可出现在奈良,这就太奇怪了吧?再说了,这四处传开的消息,可都是在说太政大臣,要慎言,那也应该是各地百姓慎言吧。”


    细川赖之语塞。


    面对这个女娃子,老道的细川赖之也拿她没任何办法。


    确实,唐招提寺的事做得不够彻底,而且引起了整个日本佛门,所有派系在内的僧众愤怒,就连天皇也对此颇是不满。


    一时之间,公家与武家的分歧公开化了。


    室町幕府压制不住公家、佛门,所谓南朝余孽的说法,也只能骗骗百姓,现在来看,连百姓也没骗了,都被人拆穿了。


    但拆穿是一回事,不承认是另一回事。


    足利义满沉稳的应对:“大明虎视眈眈,早就有图谋日本的野心。之前派来三十六高僧,看似是欲弘扬佛法,实则或是大明细作,打探幕府消息。有人代替幕府将其除灭,并不是一件坏事。”


    黄时雪含笑,莞尔道:“那太政大臣可知晓,有日本僧人前往大明,言说真相去了?”


    足利义满一双眼微微眯起,带着几分寒意:“是吗?”


    黄时雪玉手抬起,放在耳边,声音轻柔:“是啊,我们还好心送了他一程,以免他半路淹死……”


    PS:


    公家、武家的区别,可以粗暴一点理解:给天皇办事的是公家,给室町幕府办事的是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