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六章 佛门欲东渡

作品:《大明:寒门辅臣

    谁,是谁在说话?


    酒客循声看去,余冬震惊,手中的酒杯滑落,啪嗒一声,酒杯在木板上滚了一个圈,摇摇晃晃停了下来。


    “镇国公!”


    余冬破了音。


    “是镇国公,活的!”


    有人嚷嚷了一句,遭了一顿白眼。


    顾正臣的画像流传很广,加上金陵生祠不少,雕塑都是按真人扩大比例做成的,虽不能说十分像,但也有七分。只要不刻意伪装,认出来顾正臣的人并不少。


    这段时日带着范南枝闲逛金陵,就经常有人认出。


    王关仙很想逃,却被严春给抓上前。


    顾正臣打量着不安的王关仙,问道:“符文解密的事,你从何而知?”


    王关仙支支吾吾,憋出一句:“我,我也是道听途说。”


    顾正臣倒了一杯酒,严肃地说:“看来,有人泄密了啊,王关仙是吧,你是主动去刑部交代,还是我送你去?”


    王关仙赶忙求饶。


    顾正臣一饮而尽:“你不是窃密之人,去刑部交代清楚,没人会为难你,去吧。”


    “谢镇国公。”


    王关仙一溜烟跑了。


    酒客围上来。


    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人嗡声问:“镇国公,当真是日本鬼来祸害咱们大明了?”


    发髻盘着有些歪,一脸麻子的中年人语气急切:“朝廷不能东征吗?”


    带着几分刚毅的年轻人喊着:“就没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吗?”


    顾正臣听着喧杂的话,平静地说:“这些事本不该说出来,但王关仙泄露了出来,继续遮遮掩掩,也只能衍生出更多混乱的说辞,混淆视听,扰人认知,那我就告诉你们真相吧。”


    “死了船中,倭人背后之上的符文,经佛道两门、钦天监与我等破解,结果确实是怨念过海,阴兵乱明。至于船上不断出现周召的名字,也是倭人阴兵意图押着周召,以周召之名避开水师巡视,顺利抵达大明。”


    “据钦天监推测,很可能是日本国内战争频仍,死的人太多了,加之太宰府的六万冤魂还没超度,日本又没这个能力,缺乏真正的得道高僧,故此选择用这种方式,将怨念丢向大明……”1


    众人听闻,恨得咬牙切齿。


    顾正臣站起身:“朝廷想要东征,顺应民意,可南征北伐,耗了无数国力,再起东征,人家就敢说大明是穷兵黩武。所以,东征之事,朝廷无力。”


    严大楼不甘心,说了句:“难不成就让日本这么祸害大明,而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顾正臣一只手按在酒壶上,目光扫过众人:“目前来看,确实如此。”


    众人失望。


    便在此时,林白帆走了过来,对顾正臣耳语几句,顾正臣眼神一亮,对众人道:“刚收到消息,说佛门愿为化解倭人怨念,东渡日本,朝廷已然许可。”


    一时之间,死人船符文‘怨念过海,阴兵乱明’、佛门欲东渡的消息,经顾正臣之口,轰动了整个金陵。镇国公亲口说的,比任何小道消息都猛,金陵传遍,更随着四通八达的道路,将消息传播至大江南北……


    民间翘首以盼,在腊月六日,佛门准备就绪,以高僧智觉、良用为首,合计三十六位僧人,领受皇帝旨意,由礼官护送至龙江码头。


    当着无数送行百姓的面,礼部尚书李原名作揖,言道:“倭人贼性难改,嗜好杀戮,陛下深恶之。若非南征北伐方歇,朝廷必举兵临之。如今佛门东渡,是为化解倭人戾气,度化灾厄。”


    “若能抚日本于平和,消战乱于无形,也是一件大功德。朝廷盼念,万望平安……”


    智觉老僧行礼:“地藏接受了释迦涅槃前的重托,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并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我等愿微遵照大愿地藏之言,救度苦难众生永离痛苦……”


    登船,汽笛声拉响。


    船入长江渐小,直至风光遮去踪影。


    江心。


    一艘兰舟之上,顾正臣目送着船只远去,暗暗叹了口气。


    如玘掐着佛珠,站在顾正臣身旁:“镇国公不必这般神情,佛门为了弘扬佛法,从来都是敢舍身命之人,玄奘如此,鉴真如此,宗泐如此,我亦如此。”


    顾正臣转身走回船舱:“你们答应得太爽快了。”


    如玘没有否认。


    这件事,佛门确实没有犹豫,不仅答应得快,还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合适的僧人。


    佛门想的是,死人船的事传播范围很广,许多百姓都听闻了,那这件事的后续,若是有佛门在,而且还是散发着无尽佛光的那一种,那名望不就起来了?


    至于东渡僧人——


    他们是佛门中人,早已将身命许给了释迦摩尼佛。


    顾正臣坐了下来,看着眼前的棋盘,言道:“该你落子了吧?”


    如玘笑了,拿起白子点下:“镇国公,我若是这般落子,你该如何应对?今日,你的心思有些乱,没能守住最中心的这一片区域。”


    顾正臣审视了一番,将黑子点在相对边缘的位置上:“你看的是中心,我看的是四方。如玘,咱们不一样……”


    船靠岸。


    顾正臣带人离开。


    朝廷已经封印了,这也就意味着,东征的事被推远了,至少是明年开春。


    顾正臣也只能等。


    这件事,急切解决不了问题,火不够大,人心不够齐,最主要的是,财政是真的不够。


    另外,经过战场检验的各类火器,也该改进了。


    加特林虽然威力不凡,但总归需要车载,推车也是车,若是能改为手提式,那就能更适应山地作战了,还有喀秋莎,这玩意好用,动静很大,但威力上还不够大,单枚杀伤范围与寻常火药弹的差距没拉开多少。


    这可不行,需要改变弹珠安装方式,看看能不能在一个火箭弹里填装多个火焰弹,射程短一点没关系,不追求一两里路,只要在三百五十步开外就行,胖一点,粗一点也好。


    还有热气球,这东西好用,也应该大量用,是不是应该弄一些小型化的热气球,单兵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