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到达京大

作品:《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你知道吗?”刘志民捏了捏烟头,低落的说道:“在我来豫省大学之前,接到了一个电话。”


    叶知寒认真的聆听着。


    刘志民脸色愁苦:“是我一位老朋友打来的。”


    “他现在在东北边关,和百济隔江相望。”


    “你应该想像得到,当我们的战士向我们诉苦,说敌军的战机飞过来了,说他们也想要一架战机的时候,作为一个军工人,心中有多崩溃和自责。”


    叶知寒问:“那您怎么回答的?”


    “我说会有的,”刘志民苦笑道:“哪怕很多人和我说,华夏的军事实力和丑国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哪怕很多人和我说,我们根本不可能在战前造出飞机;哪怕很多人说,这一仗的胜率很低……我都会坚持反驳,也必须反驳。”


    “哪怕我自己也知道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的一言一行,会代表整个中科院,所以我不能说一个‘不’字。”


    “你也一样。”


    刘志民看向叶知寒:“如果你进入京师大学,那你就成为了最能代表学者群体的那一批人,你的一言一行也会代表着学者这个群体的表态。”


    “明白了,”叶知寒点头道:“我会努力的,我也相信一定会成功的。”


    “如此更好。”刘志民语重心长道:“你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吧,我们尽快赶回京师,这次外出我也是临时起意,没有向院里汇报,这段时间中科院上下也忙的不可开交,我也不能离开太久。”


    “好!”叶知寒道:“我没什么东西好收拾的,回去把一些草稿一并带上就可以马上出发。”


    “那我们下午两点,豫省大学门口见。”


    叶知寒把一沓草稿纸折好放回口袋,刚走到门口,突然问道:“对了,如果去京师大学报到,需要准备米面吗?”


    刘志民一怔,随即笑道:“不用,你就简单收拾一下就行,所有上学开支由中科院负责,你快去吧。”


    “谢谢!”


    叶知寒向刘志民鞠了一躬,随后便赶忙离开了。


    豫省大学,宿舍楼。


    218宿舍。


    几个室友帮叶知寒收拾起了东西。


    “没想到咱们宿舍也出来了一个物理天才。”


    “京师大学现在是全国最厉害的大学了。”


    “能让中科院的院长亲自过来,知寒才更厉害。”


    叶知寒埋头收拾着东西,对室友的夸奖,也都没有做什么回应。


    直到他离开的时候,一个室友突然喊住了他:“知寒?”


    叶知寒背着布袋,在门口停了下来:“啊?”


    “咱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久,但也是同学一场,我们几个已经决定了,等到募兵令一下来就去当兵了。”


    “你在京师大学好好搞研究,争取给咱们造出来厉害的武器,让我们在战场上不那么憋屈!”


    “对对对,有什么新的厉害武器,先给哥几个说一声!心里也有个底气!”


    叶知寒看着这几个并不熟悉的室友,重重的点了点头:“好。”


    “后面还回豫省大学不?”


    “不清楚,应该不回了。”


    “那有事儿常写信联系。”


    “嗯,好。”


    ……


    下午两点。


    叶知寒和刘志民在豫省大学门口准时会和。


    刘志民帮他买好了一张去京师大学的火车票,从豫省到京师,其实两人说话的次数并不多。


    相比较于叶知寒的满怀期待,刘志民心里藏的事情要太多太多。


    再加上来豫省这一趟,他一直都没有怎么好好休息。


    因此拿着笔记本写写画画了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


    火车到站,已经是次日早上六点。


    两人从火车站下来之后,径直前往京师大学。


    上午九点。


    刘志民从校长办公室出来。


    手里拿着一本册子,一枚校徽和一把钥匙,递给了守在门口的叶知寒。


    “这个是旁听生的学生证,这个是校徽,平常开大会的时候会用的到,这个钥匙是宿舍旁边的杂货间,可以腾出来,你可以收拾一下做实验,需要什么材料和支持,你就到这里来找刘龙辉刘校长,我已经和他交代过了,你不用担心。”


    “那宿舍和吃饭……”叶知寒小声问道。


    “住宿的地方现在紧张,一时间还没办法帮你找到,你可以把杂货间收拾一下,先暂住一下。”


    “至于吃饭,因为现在新生刚刚入学不久,饭票还没有赶制出来,你可以凭这个学生证去食堂打饭,等饭票下来了,会有人给你送。”


    “好。”叶知寒点了点头。


    “走把,先去熟悉一下环境,我顺带帮你把房间也简单收拾一下。”


    “我自己来就好的其实。”


    “走吧。”


    刘志民和叶知寒走在京大的校园,未名湖畔,博雅塔旁,无数学子围坐,或三三两两的热火朝天的讨论,或独自一人埋头计算着什么。


    或者是一边捧着书,一边不看路的书痴。


    绕行了未名湖几乎一圈,叶知寒甚至没有看到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很多人会有一个固定的印象,以为京大重文科,华清重工科。


    其实不然,这个说法大概是52年的院系调整之后,才稍微靠谱一些。


    但无可置疑的是,就华夏二年的京师大学,在全国都是傲视群雄的存在。


    走到半途,刘志民突然开口。


    “给你一个旁听生的身份,没有什么固定的课表,有哪些需要的课程,可以直接去听,当然,也避免了因为课程的缘故影响你的实验。”


    “嗯,其实有很多方面我还需要学习,到时候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参加相对应的课程的。”


    “中科院的地址你是知道的吧?”


    叶知寒点头:“写信的时候查了一下,所以是知道的。”


    刘志民道:“行,如果有什么变故或者新想法的话可以来中科院找我。”


    “嗯。”


    “七天后我来找你,”刘志民说:“咱们在豫省的时候是说好了的,你那个纸飞机的猜想,最快一周会有结果。最迟两周。”


    “好,我一定尽快。”


    “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来。”刘志民叮嘱道:“我之前跟你交代的,你一定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