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核工业

作品:《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当所有学子都去寻找各自宿舍的时候,叶知寒用身上本就不多的零钱,买了一个信封和邮票,小心翼翼的写下了寄信地址和收信地址。


    华夏京都王府大街9号。


    华夏元年,中科院成立,到十一月初已经有原子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和史学六个研究院。


    十一月下旬,中科院院址迁入王府大街9号。


    华夏二年六月下旬,中科院院址陆续迁入文津街3号,原静生生物调查所。


    不过原子学和物理学并没有随着这一次迁移一起过去。


    在地址这件事情上,叶知寒在落笔之前是又落实了一遍的,所以再三确定之后,这才敲定了地址。


    将信封密闭好之后,他将信封投递进了豫省大学校园内的信箱中。


    ……


    大学第一天,时间过得很缓慢。


    回到宿舍和室友见了一面,中午吃了个饭。


    随后,他就坐在校园的草坪上,目光看着矗立在草坪旁边的信箱。


    直到下午五点,才等来了取信的邮差。


    不过他的心并没有就此放下,到二自从邮件被取走之后,就更加激动和紧张了。


    就在两个月前,丑国军队入驻百济半岛。


    七月份,华夏反对丑国侵略百济运动委员会成立。


    现在到了九月。


    别人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什么,但叶知寒很清楚,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应当是华夏和丑国商谈的最重要时刻。


    但谈判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因为现在的华夏,没有任何声量。


    而丑国,甚至一再操纵联合国,剥夺华夏的主权利益。


    大病初愈的书生,去和一个横行霸道的恶棍讲道理,能有什么作用呢?什么作用都没有。


    到了十月,华夏就将作出决定,华夏的军队将带着落后的武器和残破的单衣,进入百济作战。


    青山埋忠骨的悲怆,将要上演。


    这场战争,华夏是胜利了的,华夏也一定会胜利。


    没有任何敌人能拦住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狂热保护,哪怕军事实力第一的丑国。


    但叶知寒也知道,这场战争的代价是什么样的。


    多少青年葬身他国。


    用自己的尸骨,垒出了域外长城。


    叶知寒深吸了一口气。


    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给这些无悔献身的年轻人,争取到活下来的可能。


    如果学森他们在这个世界,他还想试试,把这个卫国战争,打得漂亮一些。


    直接通过这场战争,跻身世界餐桌上,分食大蛋糕。


    ……


    傍晚七点。


    校务在操场上播放电影。


    很多学子前去观影。


    叶知寒向小卖铺的老叔争取到了留在店铺里学习的机会,在狭窄的过道上,趴在橱窗前验算。


    “好学的娃子。”老叔坐在椅子上,看着远处的操场:“都去看电影了,你也不去?”


    叶知寒低头推算着,并没有听到老叔的搭讪。


    老叔也觉得无趣,低头拿起报纸看了两眼:“丑国又欺负人呢你看看,百济半岛这才多长时间,就快全沦陷了。”


    “……”


    “不赖,”老叔道:“学习挺认真。”


    叶知寒手中攥着铅笔,脸上挂满了愁色。


    要想要以尽可能和平的手段结束边境危机,最凑效的办法就是震慑。


    这也是军工的首要目的。


    现在这个时代,二战刚刚结束,全球的秩序还处于野蛮生长的地步。


    军工的快速成长一方面可以保证疆土无忧,另外一方面可以在这段扩张时期,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利益。


    只是从现在一贫如洗的国土上制造出核武,难度太大。


    核裂变、核聚变的原理和逻辑,他都心知肚明。


    但最大的问题是,凭借华夏现在的情况,单单是一个u-235提纯工艺,都能把人给逼疯。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空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就现在海陆空的装备加起来,都比不上丑国一个旅的装备。


    虽然北方有一个盟国,但现在的苏俄身陷欧洲紧张局势中,基本分身乏术,是无暇顾及华夏的。


    也就是说哪怕华夏真的克服了种种困难,制造出了核弹,也很难发射出去。


    核弹是子弹,导弹是枪,制导卫星是准星。


    你说只是威慑,可以不那么准。


    好,那退一步,顶多抹掉一个卫星。


    但核弹和导弹,二者是绝对缺一不可的。


    ……


    叶知寒慢慢的有些写不下去了。


    差的太多了。


    只有真正开始规划的时候,才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华夏现在国力的贫瘠。


    不说重工业,光是吃饭问题,现在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热核武器的制造依托于强大的工业基础。


    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依托于无数的人才,和举国之力的投入。


    越想越难,越想就发现什么也干不成。


    他索性就不再胡思乱想,低头沙沙的写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至少先画好蓝图。


    这样哪怕就算是做不出来,也能知道是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哪些方面需要着力发展。


    ……


    不得不说,和目前的国情对比起来,原子弹的原理要简单的太多太多了。


    当然,受限于当下科技水平,他还是将整个原理阐述的尽可能通俗易懂。


    原子弹三要素——1,一个装满气球的屋子。2,每个气球里面都有2-4颗小沙粒。3,小沙粒能够将气球刺破。


    其实不管是谁,知道这三个要素之后,便都能制造出一个依托于核裂变原理的“原子弹”了。


    引燃这个原子弹的方法也很简单。


    发射一个沙粒,击中其中一个气球。


    气球爆炸,内部的2-4个小沙粒飞溅出去,又刺破了2-4个气球。


    然后被刺破的2-4个气球中,一共又有4-16个小沙粒飞溅出去,又刺破了4-16个气球……


    很快,房间里的“爆炸”越来越剧烈。


    于是,你就成功的导演了一场核裂变和链式反应。


    原子弹的原理就这么简单和朴实无华。


    之所以掌握核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是因为它真正难的地方,不在原理,而是背后庞大的推算和数据支持。


    一个原子的直径,约是10-10。


    一个中子的直径,约是16x10-15。


    让一个中子撞击到一个原子的难度,不亚于捏着筷子穿针。


    而要保证原子弹爆炸,就要求单位时间内的链式反应达到一定强度。


    这意味着,你要盯得不止是一个中子撞击到一个原子,而是要让每一个中子,尽可能的撞击到一个原子。


    有些绕,但实际上却是这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