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四

作品:《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番外二十四


    没等到几个姓赵的老头子回来, 知道冯莱莱被被他们剪掉了),倒座房里刚考完试不行了。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他们。


    冯莱莱的医术绝对是天下第一, 他们不认, 她要去中医大学上学, 里去啊!


    来请人就对了, 不然开学遇到族长这个神医学生, 想想都要替他们苦逼。


    填报高考志愿时, 就是七房和十五房的子弟也没全报中医学院。


    家里子弟兴盛,实不必像以前那样一刀切,全都以家里传承为业。


    实在不喜欢中医, 或是赵家内功无法更进一步无法助力医道的,还是要允许他们发展不同的事业的。


    既便还回中医馆, 也有管理和财务方便的人才需要,不必都勉强学中医。


    而赵兴业的五房就更好说了,学什么都不影响他们醉心武道。


    所以这次冯莱莱放开了选择让他们报的志愿, 为这个瑞字辈对高考又热忱了些。


    可这会儿, 看到冯莱莱有可能到中医大学做教授了,之前躲着没报中医大学的就有些后悔了。


    家里有人在大学罩着, 还是最牛叉的教授,这得是多么威风有面的事儿啊, 真是失策了。


    而冯满同几个报了的故意做出昂首挺胸的姿态,主打一个让你羡慕妒忌恨。


    冯莱莱一概没理,她这会儿发现自己不去中医大学任教还挺尴尬的, 因为她就填了中医大学一个志愿,她拒绝去做教授却去做了学生,倒好像故意去给人家没脸一样啊。


    赵家老头子们刚好和李重润前后脚回来, 都不用冯莱莱自己说,瑞字辈们一拥而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就把事儿说了。


    原以为会不情愿的赵家老头子们,竟一致地拍桌子表示那还等什么,大学的教授约等于过去的翰林院老爷,都是进士出身呐,说出来都是光宗耀祖的,当然是去啊。


    竟这么简单?


    冯莱莱不由看向李重润,才发现自家老公脸上表情微妙。


    “冯莱莱,我是不是就追不上你了,我这还说要跟媳妇儿齐头并进呢,转头你就去当教授了,我回头跟庄部长学,他会不会笑我白忙活呢。唉唉唉……我的家庭地位啊!”


    李重润语气里的嘚瑟不那么明显,冯莱莱还会信。


    “少来啊,太假了。”


    “哪能呢,真的,从学武开始我就是你的学渣对照组,现在的一切也都是得益于和你双修,这辈子我全靠你走向人生巅峰了,冯教授可别嫌弃我呢!”


    李重润凑过来,小声地调笑着。


    他是真高兴啊,媳妇当了教授,都不用猜,同事们不是老头老太太就是中年男女们,铁定都是已婚的,他基本不用担心有优秀男学生来挖墙角松土了。


    至于媳妇是教授,他还要考大学这事,他接受良好,压根就不在意。


    一家人热烈讨论过后,竟是全员都支持冯莱莱去中医大学当这个副教授。


    说到赵家的传承,四个赵家老头子也很大气,觉着若能帮助国家的中医中药弘扬发展起来,自家的传承就拿出来一些示人也是份心意。


    只是目前赵家还有那么多房人没联系上呢,不能只凭他们四个做主就交上去,到时把人找齐了,大家可以商量个章程出来。


    不过整骨正骨这块儿,是赵家大多的子弟赖以生存的看家本事,手法和配药上确实独到,几百年来还没听说谁家能在这块儿越过赵家。


    且就是交上去别人也学不了,没有高强的赵家武技支持,那些截穴点经脉的手法根本使不出来,学了也是摆设。


    所以正骨这块儿做为赵家的秘技,还得留自家不能外传。


    倒是赵家用药施针这块儿,撇开需要赵家武技相配合的,是可以交出去的。


    到时各房人聚一起时,四个老头子准备牵头做成这事儿。


    冯莱莱这个族长上升到了前人从未有过的高度,他们自要给她做好配合工作,老头子们心里明白着呢。


    这样高风格的老头子们太可爱了,冯莱莱只觉何其有幸!


    第二天一大早,没有故作姿态地等人来问,冯莱莱先打通了徐校长的电话,表示接受聘请。


    那边徐校长大喜过望,表示专家教授证书这两天就会送来,冯莱莱先安心处理家事,等高考结束后,她再去学校上班也不迟。


    可说给了冯莱莱最大的特殊。


    说是等几天,第二天下午,徐校长又亲自上门,把上面颁发的专家证书,还有副教授资格证书,工作证这些都送了过来。


    生怕晚了一步,冯莱莱就反悔的作派。


    也不怪徐校长这么做,冯莱莱可说他手里的王炸了,她值得学校这么礼遇。


    冯莱莱自己可能不知道,她在燕城的中医领域有多如雷灌耳,可说掀起惊涛骇浪都不为过。


    多少知名的老中医都无能为力的难治之症,到她手里不过三两个月就根治病除,还不是一例两例的,想不听说都难。


    开始还有不信的,可病患都是实打实的,很多还是这些人经手治过的,还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家也不可能编瞎话,眼都瞧得见人病好了活泛着呢,最后只有彻底拜服。


    有这样的中医圣手坐镇,徐校长信心十足地要把中医大学做大做强。


    ——


    李家最近有些不顺,先是老太太康百茹病倒住院,紧接着大家长李孟章开会途中晕倒送医了。


    两人都是老毛病,暂时还关不上生死,就是钝刀子一样折磨人,还没法根治。


    康百茹是长期的胃寒气虚积下来,互相作用下是哪哪儿都觉着不好,胃胀胃痛下整夜难眠不说,又是营养不良又是贫血的,可不就病倒下不来床了。


    李孟章还轻些,长期焦虑多思引起的失眠,回燕城后因为忧虑第三代教不出来就更见严重,又赶上连轴的工作,眼前一黑才晕倒不起了。


    住院后,两人虽不是大病却很不好治。


    康百茹因为胃持续的胀痛,吃的东西还很久消化不下去,即便平时吃的都是易克化的食物,也时不时地要翻江倒海给吐出来。


    医院请中医专家开的补药她根本是咽下去就吐,给她精心定制的营养餐就更吃不下去了。


    她从回燕城后,就一直开各种治胃痛的药吃着,对大多的药都有了耐药性,这会儿住院再换什么药都没什么疗效,胃还是胀痛难耐。


    到了李孟章的失眠就更不好办了,安眠药轻剂量对他无效,重剂量太有损身体,李孟章这个身份,肯定不敢给他乱用药。


    也请来老中医开药,可是几天起效后,还是整夜的睡不着。


    老夫妻在医院住了两礼拜后,病情没什么起色不说,因为住得不如家里舒心,反而都有些暴躁了。


    没办法,几个儿子一商量还是给俩接回了家里。


    还是李德淳的同僚看到他天天为老父老母的病忧愁不解,给他说知道有位神医,不管什么病找上门去再没治不好的,就是挂她的号得预约好久。


    不过她那里有重病通道,若很严重的病报上去,会马上给诊号的。


    李德淳想着自家爹妈去的都是最好的医院,还都是高规格待遇,需要看中医的,医院就会出面请最老资格的专家名医,所以他开始没怎么上心。


    却不想转天他遇到高中同学,同学问了他家里情况后,也跟他大力推荐了这个冯神医。


    主要同学家里父亲就是长期的老胃病,燕城大小医院都去了,中医也看了不知多少,都没治好。


    就这个冯神医,一针见效,五针根治,到现在再好没有了。


    这可就跟家里老娘的病症对上了,李德淳忙详细问了地址,回家给兄长弟弟说了。


    赶上礼拜天,想着万一呢,一家子好些人把爹妈都推上,来到了打听来的中医馆门前。


    只是,这不是梅老太的院子吗?啥时候成了中医馆?


    疑惑中还是拍了门,开门的中年女人却告诉说,今儿是礼拜天不出诊,说他们不是急病必须预约,让礼拜一赶早。


    这些人在外面何曾受过这个委屈,想到爹妈的病暂且忍下,李德方问一句,这边的房主梅老太去哪里了。


    值班看病房的赵庆锦媳妇以为他们是梅奶奶相熟的,热情笑道:“原来是梅奶奶认识的,她现在搬到内海那边大宅子了,这边就给家里开了中医馆。”


    李德方听着心里一动,问:“方便告诉冯大夫的名字吗?”


    赵庆锦媳妇微讶后还是答道:“还有不知道我们冯大夫名字寻过来的?我们冯大夫叫冯莱莱,你们打听下就知道她多厉害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