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三

作品:《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番外二十三


    赵四海被赵兴广了, 里面梅奶奶出来,陪着冯莱莱给客人们让到正房客厅。


    现在家里有客,


    冯莱子, 现成了纯纯的私人领地, 除了自家人, 外人是不会被请到那边的。


    徐校长和傅教, 身上若有若无地带着中药香, 不急不徐的气质, 清瘦板正,两鬓微染白霜,


    乍一看, 因为气质的相似,很容易误以为是兄弟亲人。


    落座后, 徐校长正式邀请道:“小冯大夫,我们这是慕名而来啊。招生在即,可学校里师资力量稀缺, 最需要你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去坐镇, 我们带着满心的诚意邀请你到中医大学任教。”


    略沉吟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进一步说道:“因为小冯大夫太年轻, 先给你副教授的职称和待遇,按小冯你的名望水平来说是有些委屈了。


    不过我保证这只是短暂的过度, 你的能力摆在那里都会看到,一个学期后给你提教授也会顺理成章,小冯大夫能否郑重考虑一下。”


    冯莱莱这还备战高考, 准备考中医大学呢,结果就有人上门来请她去教学,还给她副教授的头衔, 这不是开玩笑吧?


    这一年来,她虽然在燕城名声鹊起,被很多人追捧着喊神医,可受上辈子的唯学历论影响,冯莱莱一直没有身为专家的自觉。


    她印象里,专家教授不都得有较高的学历文凭吗,她这辈子还只是初中文凭呢,两者差距太大了,有什么误会吧?


    “徐校长您可能不了解情况,我这只是初中毕业,让我去教大学生恐怕难以服众。”冯莱莱觉着得开诚布公地说清楚。


    这回是傅教授:“小冯大夫的医术早都名扬燕城了,经你治愈的疑难病患就有多少了。


    实话说这几天我们上门拜访询问了不少家,那些病症我们是没本事根治的,只凭这个,在中医大学就没人能比过你。


    关于学历,咱们中医这块儿本就特殊,都是家族世代相传的,别说你没学历,就是我也一样啊。


    徐校长虽然是大学毕业,学的也不是中医专业,他这个中医还是半路出家的呢。”傅教授摊手而笑。


    徐校长笑着接道:“是啊,咱们建校还没十年就经历了十年纷乱,前几届的学生将将参加工作,还没攒出行医经验就没了以后,躲过下放的也都改了行,他们也根本担不起教学的重任。


    招回来几个往届的优秀毕业生,也只是想后续加大他们的培养,目前他们能够胜任的就是辅导员这样的工作。


    难呐,学校里现在等于一切从零开始呀!


    不止我和老傅,现在学校里的教授老师们哪个也没文凭学历。


    咱们中医讲究的是传承,这里哪个不是中医世家出身,行医多年闯出一定名号的,这些就是资本。


    当初建校时请的这些教授和老师们都是经过慎重筛选和考核的,医术精湛外,都是多年读书不怠的,学识方面都是上上水平,足够给学生传道解惑了。


    那十年教学生涯,他们得到的都是学生的钦佩和赞誉,也从没有被质疑过。


    小冯你也别太谦虚了,你这里还是上面教育部点名提到的专家,是排在第一位的。


    上面也有说法,算上最初建校的老教授,还有这批你和另外四位,都要给予正式的中医专家称号,所以小冯你根本不用有顾虑。


    再者,我可听好多人说,还有温教授也一直跟我们夸你,说你学识渊博得很,读书能过目不忘,还精通外语,你这样的都没资格,那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更该收拾回家咯!”


    温老先生却觉着还差点意思,在旁边不满强调说:“小冯大夫何止渊博,她和她爱人那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徐校长和温教授相识已久,很时熟稔,赶紧跟他拱手陪笑。


    一时屋里众人俱笑起来,吴妈上了茶果点心,梅奶奶帮着摆上,暂时停下说话吃喝起来。


    冯莱莱知道这是梅奶奶给她找空档想清楚呢,想让她思虑周全后再做决定。


    这几个月家里有梅奶奶操持,她拉着赵四海一起,冯莱莱有种回到了上辈子,在爸妈身边等着被投喂的日子,太幸福了。


    投给梅奶奶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祖孙俩默契而笑。


    既说到这里,冯莱莱是很动心的。


    老实说,对她和李重润来说,上大学真的只是为了张文凭。


    不是她自傲,以她现在距八方汇聚一步之遥的境界,真的等于手握超强的金手指了。


    她利用日华之力,不敢说能治百病,可至今为止,她接手的病患还没有诊不出治不好的呢。


    也是因为看病治病的法门不同,去中医大学,对她也不会有多大助益,所以上大学就是走个形式。


    能跳开这一环当然好了。


    不过她首先是赵家四房的当家人,家里的中医馆还需她坐镇,她还是姥爷这房的传承人,好几重的身份让她不能只考虑自己。


    想定,她还是谢绝道:“徐校长和傅教授的认同我不胜荣幸,只是我家里的情况摆在这里,我确实做不到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


    还有关于教学内容,涉及到赵家几百年的传承,是多少代的坚守,事关赵家子弟生计的,也不能无保留地拿出来。”想了下,“既是建校时的老资格教授们都在,相信他们会和两位顶起中医大学的一片天的,我年轻资历又浅,还是不去献丑了。”


    徐校长和傅教授是带着誓在必得的决心来的,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的。


    “小冯啊,咱中医大学建校初起,教授老师们一直都是紧缺的,你想,医术和学识并重,这就有多少人够资格?


    全国招集下来,才凑起那么点人,都是一个人顶两三个用的。


    十年下放中又故去了好几位,现在教学任务根本分配不过来。


    我和傅教授是早都想来了,只是怕没有熟人引见贸然登门你更不肯应下,还是打听到你家里地址,想着温教授也住在附近或许会认识,没想到正找对了人。


    你刚提的时间精力的分配问题,这好说,你学校里的课程可以集中在上午或下午,剩下半天你一样顾着家里这头。


    至于传承这些,当初的老教授们也都是面对过的,那会儿就已经有了定论。


    中医一途,讲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到了基础药理医理,剩下的大多还是要自己体会摸索的。


    现有的那些传下来公诸于众的中医典籍,学生们能学精学透就了不得了,再多些真就是贪多嚼不烂了。


    教授们只要把药理,医理,穴位经脉,针灸技法这些中医的根基扎实地传授下去,各家的传承都是尊重个人意愿,讲与不讲都在自己。


    小冯同志你看还有什么想法,学校里肯定都会有解决之道。”


    徐校长这样的诚意十足,傅教授也目光殷殷地看着,大有请不回人不回还的架势。


    看到冯莱莱还不应允,徐校长又请温老先生帮着美言一二。


    温老先生虽和他相识已久,可这会儿却不肯偏帮。


    “小冯大夫可是我家里的救命恩人,她不喜欢的事我可不瞎掺和,你找错人了。”


    徐校长无奈而笑,只好又盯着等。


    冯莱莱却不可能轻忽答应,这可是家族大事,咋也要和家里几个长辈还有李重润一起商量的。


    冯莱莱这样说就是还有商量的余地。


    再紧迫盯人也怕势得其反,约好了明天给答复,徐校长和傅教授被温老先生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