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

作品:《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番外八


    “霍来。


    被两个师弟找来说门, 还都磨着拳盼着是来找事的模样,冯满同怕几个,这才出来看个究竟的。


    霍志军和涛子被让进去, 排的倒座房都开成了医馆, 坐堂的大夫都分了好几个屋, 。


    还有来往穿梭忙碌的大小少年们, 时有过”请示他下一步工作的, 只大概数数, 这中医馆里


    霍志军惊到了:“满同,你们哪儿寻来这么些人?燕城这边能随便雇人手了?”


    “哪儿呀,这都是我姥爷这边赵家的人, 是一个家门传承的,现在都奉我姐做族长, 医馆是她带着开的。”冯满同给说着情况。


    霍志军后面是跟着他师父的人,也是自己人,冯满同当然有啥说啥。


    涛子看着越忙越精神的少年们, 小心问道:“都是会功夫的?”


    冯满同点头:“赵家子弟人人都要练的。”


    在宁新市火车赶火车时, 火车上,还有下火车后一路所见, 各色流窜的混混地痞不是一般的多,两人都有点惊到了。


    黑市出身的很多都是混混地痞出身, 霍志军在黑市的名头又响,落云县的混混们都是绕着他走,所以在那里他感受不深。


    等他, 出了门才知道,现在外面治安很差。


    霍志军这些年黑市不是白混的,很快意识到, 后面做什么可能都避不开这些到处流窜的混混们。


    虽然冯满同就能出手料理了,可霍志军是明白人,若是后面还要搭上冯满同给保驾护航的话,那李重润叫他来何用?


    刚过来的公交车上,他就忧心这个呢。


    现在看着一院子生龙活虎的英气少年们,霍志军把心彻底地放到了肚子里。


    想想李重润的手段,又怎会考虑不到这些?


    等李重润下班回来,看他连军车都开上了,悄悄问了冯满同,知道是给部队训练队伍呢,给副营级都得哄着他干活,霍志军决定抱上这条金大腿一辈子就不撒手了。


    来前霍志军都计划好了,他和涛子先找家招待所住着,等都落实好干什么了,找个方便的地儿再租间屋子的。


    没想到,这边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赵四海正院还有三间西厢房呢,一厅两房给他和涛子住刚合适。


    里面还只有床,冯满同说他已经上手了,这两天带着师弟们赶个工,保证三天就能把柜子桌椅都给他们到位。


    霍志军和涛子心里暖热着,赵家这是接纳他们当自己人了。


    乍到生地的茫然都没能升起,心已经踏实下来。


    晚上又是丰盛的接风宴,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


    这么多人住一个院子,还不是一家子血亲,却没有各怀私心,反是互相着想和体贴,长辈慈爱,晚辈恭孝,是真切切的合睦温情,让你不由自主就想和他们融为一家人。


    霍志军被家人冻住的心境,在这里又融化了。


    晚饭后,李重润就跟霍志军说了要买货车的计划,听说赵家专走武道路子的一房人负责押车走货,霍志军和涛子都有些激动兴奋。


    这样哪里走不得?还问是不是一辆车少点了?


    李重润让他们稍安勿躁,说等后续政策有说法了,再跟进也不迟。


    这才让两人冷静下来。


    对于出资和股份占比,李重润是想他和赵兴业家各出一半的投资,然后各占一半的股。


    然后在他这一半股里,他占50%,霍志军40%,涛子10%。


    霍志军没想到李重润会这么大手笔给他配干股,涛子更没想到股份还有自己的份儿。


    虽然李重润说了他自己只出投资,只管大方向,他这边出力的都是霍志军和涛子,给他们股份应当应分。


    可霍志军和涛子心里是有数的,在人生地不熟的首都燕城,没有李重润的人脉,没有他身后的赵家,凭他们两个在燕城连立足都不能。


    这门生意,没有他们照样做得起,可没有李重润谋划调度,谁都支棱不起来。


    把这些事实摆出来,霍志军坚持李重润的投资他也出一半,不然他没脸拿股份分钱。


    涛子也是这个意思。


    见向来不跟自己反驳的霍志军说的有理有据的,这只是试水的小生意,拥有过庞大的集团帝国的李大佬,这点儿真的入不了他的眼。


    遂点头准了霍志军的,至于涛子还是该怎样就怎样,不用李重润多说,霍志军就给他镇压了。


    ——


    第二天是礼拜天,李重润休息,冯莱莱怀孕后,休息日早上的武课两人都不起了,会睡到自然醒。


    冯满同还是雷打不动的老时间起来,赵兴广两家搬过来后,又多了八个师姐妹,加上赵瑞珠和赵瑞瑶,都要他代师传功夫的。


    然后那边医馆的赵家男孙们打坐吸收日华或者争取吸收日华后,也都找过来跟他这个外门大师兄练外家功夫。


    所以冯满同这个大师兄已经不分内外门了,只要是赵家的外家功夫,长辈们已经默许都由他代为传授了。


    随着深入了解,李重润这个无内功根基的,竟是赵家门内,成河大佬冯莱莱下的第二高手。


    别说庆字辈第一人赵庆弘根本难以望其项背,就是兴字辈这些老家伙也都心知自己不是对手。


    好在可以端着长辈的身份,不用下场比较,不然长辈的面子真没地方搁了。


    李重润自己厉害,教徒弟也是第一流,愣是把同样没内功根基的冯满同也教出来了,赵家孙辈们,现在只赵兴业那边的最大的孙子能比他稍强那么丁点,剩下的都不是他的对手。


    李重润和冯满同这对儿师徒,真是给赵家这帮刷新了观念。


    这不,承认自己不会教后,赵兴广和赵兴传就由着孙子孙女们跟着冯满同学功夫了。


    赵四海知道后,那个得意。


    最优秀的人都出自他这一房,他这房一脉单传,却把别个子孙满堂的比到十万八千里外,他咋就这么能呢!


    霍志军和涛子有幸近距离地观看了赵家的早武课,冯满同带着十八个少年人练武的场面太震撼,两人看得热血沸腾,又悠然神往。


    “军哥,赵家得有多少人呐?和咱合作的那房不是还没来?全是会功夫的,出门横着走都不怕,混混们撞上还不得被打的屁滚尿流啊!”


    霍志军想的更远,他没少听那些给他贩货的司机说路上的车匪路霸有多凶悍,都是要命的路数。


    所以之前他从不敢想自己走车贩货。


    可眼前这些赵家子弟却让他豪气千云,有这么些练家子,这要运作好了,货运这块儿会是个大肉饼,太大有可为了。


    赵兴业哪肯落于人后,掐着礼拜天李重润休息,这不带着赵庆弘和赵瑞丰两个,揣着钱和黄金赶大早来了。


    黄金交给梅老太,现金六千五百块递给李重润,等着李重润往下安排。


    李重润招呼霍志军和涛子给介绍了,正式说了股份的分配。


    问到霍志军占的是李重润这边的股,赵兴业就觉着李重润太让着他这边,怪亏的。


    他和霍志军想到一处了,觉这整桩买卖里,李重润这个运筹惟幄的人才是核心,没他啥也别谈了。


    所以,股份这样分就不对不合理,必须重新分配。


    李重润占40%,赵兴业这房占35%,霍志军占20%,涛子占5%,这样才勉强合理。


    霍志军和涛子的占比不变,等于是赵兴业把自家50%里挪出了15%给了李重润。


    李重润哪肯占这么多,他想挣钱再开拓商路就是,犯不着在自己人这里找补。


    正僵持时,霍志军趁机乱入,他觉着自己拿20%太烧手了,15%都多了。不如他那里挪5%给赵兴业,这样赵兴业家和李重润都是40%最合适。


    遇上霍志军和赵兴业父子想法一致,竟一致对他,赵兴业最后还拿长辈的身份压他,李重润不愿为这么点钱拉扯,只能想着以后做啥都带上他们发财,这事儿就不在来回扯了。


    这样,李重润和赵兴业房都是40%,霍志军15%,涛子5%。


    出资方面,赵兴业出六千,李重润出四千,霍志军出三千。


    车子生产厂家就在燕城,李重润已问过了,直接带钱提车就行。


    师父有事,这时候又得劳动冯满同这个全能大师兄了站出来了,去提车的货车大师傅非他莫属。


    李重润在燕城培训时,开车是所有的技术员的入门基础技能,所以冯满同会开车。


    这一年多练下来,他已是个车技熟练的老司机了。


    教徒弟是干嘛用的,当然是要给师父鞍前马后的。


    跟冯莱莱借了人,李重润开车带着冯满同,霍志军,赵庆弘三个人去提车。


    有李重润这个机械大能和他徒弟,去车厂都不用人说明,自己上手啥都是通的,车厂的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把车交给人就行了。


    只来回两个小时,早上八点出的门,十点钟他们就把大货车提了回来。


    一时医馆里的中二少年们全跑出来围观,还有找赵瑞丰忽悠商量两下里换换的,司机对少年们来说绝对是拉风酷帅的职业,比什么医馆干杂活的学徒工强多少去了。


    被赵瑞丰挥苍蝇似的赶走,觉着还是自家爷爷眼光好,给他们定位了这么适合的职场方向。。


    车有了,却没司机,当然要加紧教出来。


    这事儿还得冯满同上,霍志军,涛子,赵庆弘,赵瑞丰是第一批学员。


    冯莱莱干脆给了冯满同一个礼拜时间,让他先把这些人教会再回医馆上班。


    练武的人别的不灵光,学开车,冯莱莱相信都会很快上手。


    她觉着一个礼拜都学不会的,也不配说练了赵家功夫了。


    她这样一说,赵庆弘和赵瑞丰叔侄俩更是立意要表现好。


    李重润也不担心新车给他们练坏了,以冯满同现在的武力值,学车中的突发状况都在他的可控范围内。


    他又是机修技术员出身,车的构造原理都是通的,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徒弟,李重润自信得很。


    放手让冯满同带着人找地儿练车,他去找吴妈商量中午给冯莱莱吃点什么好了。


    李重润这次能拿出来四千块的入股买车钱,还是多亏参祖宗供献出来的那些参须。


    之前拿出大半根参须给温老太和邵老爷子入药,效果惊人,冯莱莱还是低估了参须的不凡。


    两人刚服上药没几天,身体状态肉眼可见的长足进益了。


    温老太太前几天还磕绊走几步就要累气喘的状态,服药后走路顺畅了不说,连走一上午都不觉着累。


    原定三个月的疗程,这样不用两个月,冯莱莱觉着温老太就能彻底痊愈。


    两天后,温老太太都能跟着温老先生慢慢走着去买菜了,被左右邻居好一顿围观。


    邵老爷子这里也是,服药后,满面红光精气旺,思维灵敏了,记忆力也好了,各方面年轻了十岁不止的样子。


    服药才三天,温老太太和邵爷爷两边都已经被问到N次了。


    知道他们针灸之外又另服了冯莱莱给配的滋补的药,就有人通过温老先生和邵老爷子来求药了。


    两家这才后知后觉到,冯莱莱给他们配的药很不凡,估计都是有钱都买不到那种。


    心里那个感激和不安,就是邵家也没办法淡定了


    别人再问他们配药花了多少钱,一家说拿房子抵了价,一家说亲戚情份欠大了,根本无从偿还。


    反正问的人心里都有数了,药是珍稀难觅的。


    也是,两人服药后的效果就在眼前,这个都深信不疑。


    于是,千托万托地求着两家上冯莱莱这里求药。


    知道参须有如此不凡功效后,想到李重润曾经说的,多年后百年老参都能拍卖出几百万的价格,手里的参须冯莱莱就不想再随便给人入药了。


    以现在的物价,实在划不来。


    而且空间里参祖宗夫妻大概是为扩大空间使出来洪荒之力,脱落了三十根参须给她后,就进入到休眠状态。


    也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恢复,所以手里的参须就更要珍惜了。


    大多数都回绝了,可邵老爷子那里来的有两位,和温老先生那里的一位,都是两家不同寻常的关系。


    看出他们也确实两边为难,冯莱莱直接开出两千块的高价,想着能给求药的吓退。


    没想到三个人立马回家拿钱又来了,冯莱莱没办法,用上次剩的那小半根参须制了三份补药,入账了六千块。


    原想着还上梅奶奶的五千块钱,这边要买货车,就先拿出来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