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震慑全场

作品:《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短短一日,全军大比武的消息就闹得沸沸扬扬,除了禁军大营,就连京城百姓都听说了军营在举办比武的盛事。

    爱听八卦和看热闹大约是老百姓的天性,可惜禁军大营森严,他们进不去,但并不妨碍大家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对道听途说来的小道消息,描绘得唾沫横飞绘声绘色。

    “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皇帝好像经常跟武人厮混在一起。”

    茶馆里,三三两两的茶客一边喝茶一边议论着。

    “可不是嘛,我有个亲戚在禁军当差,听说当今圣上身边跟着的几个红人,都是武人。”

    “不是说宣武门前簪花着绿才是好儿郎?莫非如今风向变了?听说陛下钦点的那个探花郎,都失宠下狱了,真是伴君如伴虎……”

    旁边一桌坐着几名着青衫戴头巾的书生,忍不住冷哼一声,道: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群斗大字不识的武夫,靠着一些嬉戏的武技取悦君上,与那些以色侍人的幸佞有什么区别?”

    “自本朝开国以来,文为尊武为卑的规矩已有百多年了,半个月前,听说宫里还爆发过武人引起的骚乱。”

    “圣上不好好整治这些武夫,竟然还越发亲近,心思不放在朝堂上,整日往禁军跑,算什么事?”

    另一人忍不住反驳道:“还不是因为燕然势大,陛下笼络武夫也是没办法吧。难道燕然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你能上?”

    那人反呛:“燕然势大,还不是因为那些武人不济事?每年耗费那么多粮食饷银,却连连失地,一败再败。”

    “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啊!”

    “我等读书人怎能与那些粗人相提并论?下次科举才是我等的战场,来年若是高中,日后朝堂上我必定劝服陛下,重君子,远小人,行仁政,待来日众正盈朝,百姓人心归附,燕然失道寡助,必定臣服于我大启国威!”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间门,突然自旁边飞来一只茶杯,不偏不倚重重落在桌子一角,茶杯底竟然陷进了桌面,砸出一个浅坑。

    几人一愣,回头却见另外一桌坐着三个武夫打扮的军人,各个身材高大威猛,正面色不虞地盯着他们。

    几个书生跟他们比起来,体格如同小鸡仔般,完全不够看,方才大放厥词的书生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小声嘟囔一句:“粗鄙之人,有辱斯文。”

    一溜烟跑了。

    那三个军人正是凌涛、张束止和叶丛。

    张束止摇摇头,无奈道:“凌涛兄,陛下让你在禁军清扫马厩是为了磨你的性子,让你修身养性,你怎么还是这么冲动?”

    凌涛头上戴了一顶帽子勉强遮住秃顶,他从怀中摸出一点碎银搁在桌上做赔偿,嘴巴咧起来,大喇喇道:“我已经收敛很多了,这要是搁以前,我必定要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

    叶丛低头喝口茶润喉,叹口气道:“其实他们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没必要生气,我倒是觉得自从燕然一战,风气已经好转不少,尤其是京城,若是在外州,有的自诩风雅的茶楼店家,甚至未必让我们这些武人进来喝茶。”

    张束止和凌涛齐齐沉默了一下。

    凌涛扭扭捏捏道:“我也不是生气他们嘲讽我们,我只是不爽他们诋毁陛下。”

    张束止是经历过逼宫的,好笑道:“哟?你怎么不骂陛下了?”

    凌涛搔了搔头,道:“我也没那么拗吧?那还不是……被些胡说八道的风言风语误的。不过说起来,你们不觉得奇怪吗?陛下怎么跟过去传闻中的,一点都不一样呢?”

    张束止:“我也觉得奇怪,曾经还与摄政大人议论过此事。”

    两人同时好奇地看过来:“摄政大人怎么说?”

    张束止为难道:“我觉得像是某种癔症,五年前陛下落水烧坏了脑子,后来被童顺那么一刺激,又好了。但是被摄政大人否决了,他也十分疑惑,但也找不到别的解释。”

    “这事便没人提了,反正陛下没被人掉包,现在不是挺好,何必深究。”

    叶丛摸了摸下巴,道:“我在军中倒是听过一种说法,你们听过鬼缠身吗?”

    “……我只在聊斋鬼故事里听过。”

    “嗐,差不多就那意思,说是人体阳气衰弱,阴气旺盛的时候,祭奠往生者时,特别容易被阴鬼缠身,阴鬼专爱吸人阳气,陛下过去五年浑噩是因为被鬼缠身了,那个皮囊里的其实是阴鬼,而不是陛下。”

    凌涛有些懵:“可陛下身为真龙天子,应该是世上阳气最重的人了,天子之气还镇不住阴鬼?”

    叶丛一摊手:“所以说陛下到底是天命所归,这才赶跑了阴鬼,换做普通人早就被吸干阳气死无葬身之地了。”

    凌涛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你这么一说还有点道理。那阴鬼还会不会又找上陛下?”

    叶丛严肃道:“我也不知,但只要保证陛下周围阳气旺盛,想必任何魑魅魍魉都不敢靠近陛下的。”

    凌涛着急道:“那怎么让陛下周围阳气旺盛呢?”

    “你们想,皇宫哪里阴气最重?自然是后宫,陛下自从恢复以后,听说日日都睡清和宫,再也没去过后宫。”

    叶丛一拍胸膛,一本正经道:“让陛下少去后宫,我等阳刚武人多多拥簇在陛下身边,自然阳气最旺!”

    张束止:“……”

    凌涛:“……”

    两人觑眼看他:“想当天子近臣就直说,我们读书少你可别蒙我们……”

    叶丛咳咳两声:“这不是军中的流言吗?我也就那么一说,要不,你还是去请教摄政大人吧,大人学富五车,一定知道办法。”

    “比武时间门差不多,咱们也该回去了。”

    ※※※

    彼时,正在禁军校场准备观看第二比武的青年皇帝,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书盛手里抖开一件狐裘大氅,小心为他披上:“天还凉,这儿风大,陛下仔细着凉了。”

    萧青冥摆摆手,望着远处黑压压摩拳擦掌的人群,微微一笑:“看来今日参与比武的禁军很多嘛。”

    书盛应道:“是的,自从昨天您亲口赏赐将士后,一天之内,报名大比的禁军将士就超过了五百人,到了明日,只怕还要翻上一倍。”

    “而且不止是士兵,很多百长伍长,甚至还有几个指挥使都报名了。”

    萧青冥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黎昌和喻行舟:“越多人参与越好。以后类似的活动,可以定期组织,一年一次就不错,奖励不一定是晋升,也可以是奖金,奖牌,荣誉称号。”

    “总而言之,不能老觉得武人天生低人一等,这种风气一定要扭转。”

    黎昌欢喜地赞同道:“陛下所言甚是。”

    喻行舟眼中也带了笑意,饶有兴趣地问:“陛下打算如何做呢?”

    萧青冥指了指前方搏击正激烈的校场,不疾不徐道:“便从此刻开始。”

    随着周围观战的将士们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又一批幸运儿获得了胜利。

    由于今日比试人数众多,五百余人分成了十个组,同时进行大比武,每组决出战斗到最后的五人,再进行最终决赛。

    很快,决赛的计时香被点燃,各组的获胜者准备下场。

    忽然,禁军士兵中隐隐传来一阵骚动。

    “咦,那不是三营的都统大人吗?他怎么也参加比武了?”

    “何止了,你瞧那个组,还有另外那个,竟然有三个都统?!”

    “对上指挥使已经够呛了,谁敢跟都统大人比武?嫌活得不耐烦了?”

    议论声渐渐传到看台上,萧青冥挑了挑眉,意味不明地轻笑一声:“怎么,这些人终于坐不住,宁可脸皮不要,也要下场了?”

    凌涛暗骂了一声:“这些混账,都身为都统了还要跟小兵争,真是丢禁军的脸。”

    徐都统站在校场边缘,顶着周围异样的视线,目不斜视地望向看台,一言不发穿上甲衣。

    昨晚和几十年的老下属几乎闹翻后,徐都统横竖睡不着,终于想出了这个损招。

    既然皇帝说无论出身都可以报名,那么都统自然也能参加比武。

    他们倒不是要那几个空缺的位置,而是无论如何,都要拦住那几个敢背叛他们的手下们!

    三营都统因为昨日李指挥使升职为一营都统的事,沦为全军笑柄,试问其他几人,谁愿意同他一样?

    以都统的身份亲自下场比武,就是要告诉所有禁军,他们依然是都统,是禁军高层,也是真正掌控着禁军的最大势力!

    那些他们一手提拔控制的指挥使们胆敢背叛,就一定会被狠狠教训,看谁还敢藐视他们在禁军中的权威。

    军队这种血气方刚的地方,自然要靠拳头说话。

    几个都统虽是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但常年在军中,一身武力也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哪个士兵、军官不认得他们?且不说能不能打得过,便是自负武艺的士兵,又有几个有那个胆子,敢向常年积威的都统大人挥拳?

    只怕光是一个气势威吓的眼神对上,勇气就已经先丧失了一半。

    一切也正如徐都统预料的那样,初比,但凡他所在的附近,根本无人胆敢靠近,甚至任凭他一拳撂倒一个,也几乎没人敢还手,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决赛资格。

    几人神态从容地站在场地边缘处,随意地揉捏着手腕和拳头。

    底层士兵们都在为前途拼命争口气,他们却如同来看戏消遣般,只盯住左四等几个指挥使,只等着抓住他们,再往死里打。

    萧青冥稍一抬手,秋朗和莫摧眉同时踏前一步。

    青年帝王眯了眯眼,笑意和蔼:“既然几位都统大人都在,你们就去陪他们玩玩儿吧。”

    “是。”

    身为天子近臣,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特权,不像几个都统那样去挤占初轮士兵的胜者名额,已是最大的公平。

    秋朗取下随身佩剑,交给红衣卫属下,若有所思地瞥了跃跃欲试的莫摧眉一眼。

    昨夜他还不明白为何陛下叫他下场,这会才总算懂了。

    跟随皇帝越久,他有时越来越怀疑对方是不是有某些预知能力,否则如何能次次算无遗策,把所有阻碍他的人,玩弄于鼓掌之间门?

    至于身边这个满口恭维油腔滑调、还时不时挑衅自己的家伙……秋朗默默收回目光,虽然并不想承认,但至少在逢迎圣心、溜须拍马这点上,确实不如他。

    两人脚踏看台边缘,轻身而起,如乳燕归巢般轻飘飘落入校场之间门,几乎是同时落地。

    比试在这一瞬间门就已经开始了,不仅是他们同禁军之间门,也是这对天子近臣之间门。

    一旦进入战斗状态,秋朗周身气势陡变,他从不因为对手弱小而怜悯或轻纵,拳出如风,腿鞭如龙,眼神锐利如箭,足以让每个敢拦在他面前的对手胆寒。

    他闪电般突入校场之内,如同一柄利剑笔直刺入人群中,不偏不倚,目不斜视,不消片刻,几乎就把校场的混战平直地撕成两半。

    凡他经过之处,以倒地的对手为边界,形成了一条真空地带,直直朝着目标穿插过去。

    而莫摧眉比起他的直来直往,显得更为优雅飘逸,他身着藏蓝色绸衫,身形如同一道迷幻的影,几乎没有人能在视野里捕捉到他的身影。

    能从五百余禁军中胜出的军士,无一不是军中极为优秀的好手,但在这两人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所幸的是,他二人真正的目标并非这些军士。

    那厢,以徐都统为首的几个将领,已经锁定了背叛了他们的几个指挥使。

    沙包大的拳头狠狠砸在左四的脸颊上,左四当即吐出一口血沫子,身形不稳地后退了几步。

    “大人,看在这二十年属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您何必苦苦相逼?”

    “哼。”徐都统冷冷看着他,“连个下属都管不住,本都统将来如何统帅一个营的将士?你敢另攀高枝,就该知道下场。”

    左四含恨地望着他,左手仅剩四指气得发颤:“好,属下不敢以下犯上,我认输便是。”

    “认输?现在后悔,晚了。”徐都统狞笑一下,“不听话的狗,留着何用?放心,我不会在大庭广众下杀你,但比武一不小心废个手脚,也很正常吧?”

    左四瞬间门察觉到杀意,转身就想往人群中央跑,被徐都统一把拽住后衣领,当下就是一击抬膝,去顶他的脊椎骨!

    刹那间门,左四瞪大眼睛,几乎以为自己要毙命了,身后猛然一阵劲风来袭,衣领抓握的力道一松。

    他堪堪矮身就地一个翻滚,回头一看——徐都统整个人飞起来了?!

    左四惊得瞠目结舌,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堂堂营级都统官、有爵位在身的勋贵之后、郡王姻亲,竟然被当成沙包一样抛起来打。

    徐都统身材壮硕,着甲时更是看着威猛无比,此刻他被秋朗双手抓住衣领和后腰带,整个人被高高举起,浑然像没有了体重一般,脱离了地心引力腾空而起。

    在最初的惊愕之后,徐都统还企图还击,拼尽全力与秋朗对轰了一拳。

    没想到,秋朗如同在沙地上生了根一般,动都没动一下,反而是他自己手臂剧痛,把自己打退了好几步。

    狂风暴雨的进攻接踵而至,秋朗每出拳一次,他就被击飞一次,最后只剩下在沙地上狼狈翻滚、抱头鼠窜的份。

    得亏他穿了一身甲胄,否则这连续数拳重击,就算不被当场打死,也得重伤不起。

    周围的禁军们全都吓得呆住,他们素闻陛下身边这位秋副统领武艺绝高,曾在城墙上徒手接住燕然太子射来的一箭。

    但听说和亲眼见识,完全是两码事。

    更何况这拳拳到肉的激烈肉搏,每一声拳头轰出的闷响,都仿佛直接打在自己身上,光是看着都觉得痛。

    看看地上的徐统领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样子,众人下意识齐齐后退,生怕波及到自己身上。

    另外几个都统有意想去帮忙,谁料眼角一片藏蓝色衣角一晃而过,他们的膝盖弯、腰眼、手肘关节,莫名其妙就挨了几下,浑身发麻。

    一个都统勉强回击,他能感受到对方的力量是不如自己的,凭是一股巧劲。可凭他的速度,根本碰不上人家一根头发。

    不到片刻,腰带忽然一松,他险些被绊了一脚——裤子都差点掉了,周围爆发出一阵闷笑,羞得他又气又急,最后被身后飞来一脚,直接踹出了校场。

    秋朗和莫摧眉二人以一种所向披靡的碾压态势,打得几个都统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看得周围观战的人群热血沸腾,大呼过瘾,喝彩和掌声此起彼伏。

    在满是青壮的军营中,拳头就是比嘴巴和身份更有说服力。

    都统又如何,贵族又如何?在副统领一双拳头之下,不也照样被揍得丢盔弃甲?

    满场的欢呼声渐渐汇成了“副统领”三个字的敬称,几个都统舍弃了面子来教训手下,不料反而成了成全秋朗和莫摧眉名望的踏脚石。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徐都统,趴在沙地上认输求饶,四周欢呼声到达了顶峰。

    这些年来,被吃空饷、喝兵血,被压迫欺辱,多少底层士兵和中下层小军官们受过他们的鸟气?

    现在终于有人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秋朗立在原地不动如山,一双冷傲的眼默默朝着看台上望去。

    莫摧眉左右四顾激动的人潮,颇有些酸溜溜地想,果然还是拳头和力量更能点燃热情和气氛呢。

    随着计时香即将燃尽,秋朗和莫摧眉直接离开校场,一路走来,禁军们自觉为他们让开道路,目光里满是热切和崇拜。

    就连看台上一众文臣武将们,看他二人的眼神也截然不同了。

    今天之前,不知多少人对皇帝突兀提拔两个身份来历不明的江湖草莽,颇有微词。

    绕开吏部,绕开文武科举,绕开大臣举荐,和一切不成文的人事任免规矩,虽说是皇帝的特权,但就这样被皇帝强行收拢权利,大臣们不成了朝堂上的摆设?

    更何况,谁又愿意一介布衣草根,突然空降压在自己头上呢?

    火烧燕然大营时,两人虽曾立下功劳,可毕竟无人亲眼看见,直到此时此刻,于万千禁军眼前,上演了一场硬碰硬的实力碾压大戏,打得众人毫无还手之力。

    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只能捏着鼻子赞叹一声陛下用人的眼光真准。

    看台上,喻行舟侧过脸,朝着萧青冥微微笑道:“恭喜陛下,得了两员猛将。陛下眼光独到,令臣佩服。”

    萧青冥矜持地勾了勾嘴角,将难得的夸奖笑纳,心下难免生出些得意,不愧是他寄予厚望的宝贝卡牌,没给他丢脸。

    谁知道又听喻行舟下一句接着道:“若是陛下能早些招揽这两人,想必那童顺和探花也不敢谋害陛下了。”

    萧青冥:“……”

    他不动声色瞥他一眼,喻行舟唇角扬起一点浅浅的弧度,眼波流转,似笑非笑把他望着。

    萧青冥挑眉,靠在椅背上,懒洋洋斜睨着他,抬手招来书盛:“再给老师来盘瓜子,没看碟子空了么?”

    书盛愣了愣:“呃,是……”

    两人斗两句嘴的功夫,秋朗和莫摧眉已然回到看台。

    再过得片刻,校场铜锣声响起,最后的优胜者们也成功突出重围,和四周观战的禁军们一样激动不已。

    萧青冥长身而起,在看台台阶边驻足,十个胜出的禁军将士恭恭敬敬跪在台下,怀揣着兴奋和忐忑,等待着皇帝的恩赏。

    萧青冥深邃的眼神左右环视一周,如沸的喧哗声渐渐平息下来。

    “诸位不愧是禁军中千里挑一的优秀军士,你们此刻能来到朕面前,足见诸位的胆气,勇猛,实力,和一颗不服输的进取之心,一样不缺,禁军拥有诸位,朕甚是欣慰。”

    “今日,朕不仅仅要赏赐你们这些优胜者,还要兑现朕的第二份承诺。”

    众人一愣,有些被惊喜砸中的不可置信,还有别的赏赐吗?

    台上,一众侍卫抬着几口大箱子重重落在地毯上,依次打开,垒得整整齐齐的饷银在灿烂的阳光下,银光四溢,几乎耀花了所有人的眼。

    萧青冥微笑道:“朕曾承诺战后犒赏三军,所有参与守城一战的将士,自然人人有份。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朕会派人按照功劳和贡献的高低,陆续发放。”

    这些,给他们这些底层小兵的吗?

    士兵们如同置身梦中,目眩神驰。

    看台上的文臣们纷纷皱起眉,交头接耳。

    礼部尚书崔礼小声问:“陛下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户部尚书钱云生叹口气:“大概是抄家抄来的,听说那几个都统和指挥使,家里被抄了个精光,连一个铜板都没给剩下。”

    崔礼哦了一声:“那也不够全军的赏赐吧?”

    钱云生嘴角抽搐一下,无奈道:“所以我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崔礼:“?”

    两人话还没说完,萧青冥又开了口:“在此之前,朕还有几句话,借此时机,想与在场诸位分说。”

    在场所有人,包括禁军士兵、预备营、大小军官,还有一众文臣武将们,全部把目光聚焦到青年帝王身上,聚精会神听着接下来的讲话。

    萧青冥扬声道:“朕知道,本朝以来一直奉行文贵武贱的观点,大部分士兵原本也不是真心愿意当兵才入伍,而是家中实在无路可走,只好靠卖命来混口饭吃。”

    “但朕以为,当兵不是可耻的事,军人就该有军人的荣耀和信仰。”

    萧青冥目视远处,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士兵间门一阵阵骚动和议论声,又很快被专注倾听取代。

    “若只为升官发财,饷银和一口饱饭,强敌当前,自然处处是逃兵、降兵和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哪有战斗力可言?”

    “越是吃败仗,越叫人看不起,越是被看不起的,才去当兵,将来又如何练就强兵,与敌人抗争?”

    “朕认为,军人应当比普通人有更加值得尊重的地位才是。”

    看台上叶丛等一众武官们听见萧青冥这番话,诧异对视一眼,下意识便挺直身板,面色都有些激动。

    在茶馆里被读书人奚落,他们除了无能狂怒,也只能受着,但听到这世上最尊贵的人,亲口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他们先是茫然,继而不可置信,甚至惶恐不安。

    他们真的配吗?

    高层的将领哪怕遇见比自己官阶低的文官,也要行叩拜大礼,低于三品的武官无资格进殿早朝。

    被百姓唾骂贼头军,被太监当众打板子,被文官呼来喝去,被上级动辄打骂。

    明明打了胜仗,被人当众嘲讽,反而要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被常年克扣军饷也默默忍受视为平常。

    被抛弃、打成残军,收到军令时也得把生死置之度外,马不停蹄回来援助抛弃了他们的人。

    这群懦弱的、沉默的、卑微的乌合之众。

    也是勇敢的、激昂的、崇高的悍勇之军。

    不远处,站在末尾的新任指挥使陆知,默默望着那个身着明黄龙袍的身影,脸容肃穆,一时间门,过往无数委屈和心酸浮现心头,内心五味陈杂,百感交集,委实难以言说。

    明明皇帝就是那个最漠视他们的人不是吗?

    为何能说出这番话来呢?

    文官们隐隐露出了不赞同的眼神,但此刻他们哪里敢说话。

    萧青冥顺着看台的台阶,一步一步朝着下面跪着的军士走下去,书盛有些紧张,立刻跟在他后面,秋朗和莫摧眉也紧随其后。

    皇帝在最后一阶台阶停下,居高临下看着伏跪的士兵们,示意他们平身。

    “抬头,告诉朕,你们为何当兵?”

    几人哪里如此近距离面对过皇帝,紧张地话都说不利索。

    唯独身为指挥使的左四还有几分胆气,他知道面前的皇帝是不好糊弄的,一咬牙,大声道:

    “当兵吃粮!家里少张嘴!”

    “很好。这并不可耻。”萧青冥用欣赏的目光鼓励他,“你已经是指挥使了,为何今日还要参加比武?是为了争夺都统之位吗?”

    左四胸腔内的心脏快要跳出来,浑身都在颤抖,他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前面可能是一条全新的路,也可能是万丈悬崖。

    他决定赌一把,用他沉默顺从的过去二十年,和断去的那截小指。

    “不仅如此,末将是为了——”他余光突然瞥见了被士兵搀扶在一旁的徐都统等人,他们用尖锐的、警告的眼神死死盯住了他。

    左四牙齿忽的开始打颤,他眼前一阵晕眩,回过神时,那一直藏在心底二十年的怒吼已经冲破喉咙,脱口而出:

    “讨要一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