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蜀中将乱,北境的秘密
作品:《梦华录开局签到三万黑骑》 桓王府寝室
赵括正大字型的躺在,他那一米八的大床上呼呼大睡。
房舍四周,各摆放着一硕大的冰块。
一名青衣女子,正用手摇着七轮扇对着冰面,将那徐徐凉风吹向赵括的身上。
换做成普通人家,有谁能用的起如此多的冰。
虽说现如今有了制冰之法,赵括也在做着卖冰之事。
虽然薄利,但经不住量大。现如今北境城内,也都是消耗得起原先只有豪门大户才有的物件。
只是没人有赵括这么豪华就是。这是冰,又不能吃。
【噹 噹 噹】
门外传来叩门声,此时在门外的何九轻叩门板,向屋内低声喊道:“青鸟,青鸟。”
青衣少女闻言,看了看床上的赵括,见他并未醒来。
停下了手中的七步扇,转身走出了房门。
瞧着面前的何九,青鸟低声问道:
“何事,王爷还在休息,别吵醒他。说吧怎么了?”
“刘管家,是刘管家有事找王爷。”
“‘刘瑾。。。。”青鸟闻言眉头轻皱,他找王爷有何事。
要说这刘瑾,整个王府都知道。
刘瑾,刘管家。虽然说名义上自己主子,给他安排的是王府管家一职。
平日里打理王府的内外事务。
但是私底下王府的人都清楚,这位刘管家可没明面上的那么简单。
具体是什么,也没人去多想。主家的事情有些时候还是不要太了解的为好。
“何事?青鸟”房内传来赵括的声音。
“王爷,刚何九来报,刘管家在前厅,说是有事找您。”
青鸟打开了房门,走了进去,站在赵括的边上回答道。
赵括闻言,刘瑾?此时他不应该是在蜀地么?何时回来的?
三年前系统签到三千锦衣卫,还附送了这鼎鼎有名的东厂厂公,刘瑾。
赵括就把锦衣卫分派各地。经过三年的发展,锦衣卫已然渗透入宋地各处。
在这通讯靠吼,赶路靠走的年代,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按现有皇城司的模式,分设司公,指挥使,千户,百户,俭事成立了属于赵括的情报部门。
【‘廷尉府’】
上个月蜀地传来消息,蜀中有异动,刘瑾就是前去处理此事。
此时回来,想必是此事已有结果。
想到此处赵括也不多言,起床叫上青鸟一同往前厅走去。
前厅内,刘瑾此时正看着面前的一树绿植想着事情。
抬头瞧见赵括走入前厅,赶忙走了上去,低身拱手道:“王爷,咱家回来了。”
赵括挥了挥手,指向边的椅子说道:“坐吧,说说,事情怎么样了?”。
说罢坐在了厅中的正座之上。
青鸟见状,连忙去准备茶水。
刘瑾落座对着赵括拱手说道:
“蜀中之事,属下已然查明。”
“上月初,蜀地暗探传回来的消息。军中有大量不明来路的军械入库,后又不见去处。’”
“此事和蜀地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一事,属下在回城途中,收到钱塘分处千户董瑞的密报。皇城司副指挥使顾千帆秘密前往了钱塘,说是追查圣人一事。”
世家?赵括闻言搓了搓手指,想不到这世家,还真是千年不灭。
自李唐时期,都灭了一波世家。到如今新的取代旧的,还是有些世家站不清位置。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句话说的还是真的在理。
“还有呢?”
“宫中也有消息传来,官家招您回京。”
赵括闻言顿时无语,这刚过几年逍遥日子,就招我回去?
回去干嘛?
虽说在这边陲之地,前几年也确实是不怎么好过,现如今刚是要享福的时候。这就叫我回去?
此时青鸟双手捧着茶盘,茶盘上正放着两杯刚泡好的热茶。
将茶盘放在桌面,拿起其中的一杯将茶水递到赵括面前。
“王爷,喝茶”
赵括接过,右手指了指刘瑾。
青鸟见状缓缓走去,将另一杯茶水递给了边上的刘瑾。
“刘管事,您的茶水。”送完了茶水。
青鸟走到了赵括的背后,为赵括按压起来肩膀。
赵括喝了口茶水道:“回京?这东京城有北境城好,在我看来都差不多。”
“回去看清流一脉和我那皇嫂的争斗?话说这两年,这事是越来越多了吧?”
赵括撇了撇嘴道。
虽说话是如此,但朝中诏令一到,赵括该回还是得回。
藩王分封在外无诏不得进京,皇帝一纸诏令该回还是得回。赵括倒是不怕回去被夺权什么的,就是事多嫌烦罢了。
刘瑾听完赵括的话,心中暗自道,自家的王爷也真的是!
“廷尉府近些日子,抓了不少外邦探子。”
“哦?”赵括听完刘瑾的话,顿时来了兴趣。
赵括笑着问刘瑾道:“怎么地?这些人还是不死心?说吧,都是过来打听什么的?盐,铁,兵力布防?还是其他的?”
“怎么这么的,记吃不记打?”
赵括哭笑着摇头,看着自己王爷的表情,刘瑾一脸无奈回答道:
“打探什么的都有,就是黑骑营那边实在是进不去,要是能进的去,属下估计那边都会有不怕死的。”
辽,西夏,吐蕃?管他了随便拉一个。
赵括想了想,对刘瑾说道:
“抓到的探子,安个刺探机密就往辽国那边推,找个理由把新到的,五万西凉铁骑送到河东。”
赵括正愁着,这五万的西凉铁骑怎么安排。
这一天天的人吃马嚼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正好让其驻扎到河东大同府,为以后的事情做打算。
处理完了蜀中之事,赵括对刘瑾说道:
“等些天朝中诏令到了,北境城暂交于你打理。”
“别让本王失望。把这地方守好。此地乃是根基不容有失。”
刘瑾听完赵括的话,连忙起身拱手道:“属下领命。”
“行了,回去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