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作品:《七零反派大嫂财大气短

    厉枝带着李玉安和卤货到了县里,按照经验,她还是没去黑市,而是在县里的挂面厂附近找了个地方猫着。


    李玉安第一次干这事,因此有些紧张的问:“大嫂,咱们这样算不算是投机倒把?”


    厉枝清楚,这个年代,不止李玉安这么想,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她也不可能跟李玉安说,等再过些年,就不算投机倒把,但现在算,因此对他说:


    “穷则思变,当然思变的前提是利人利己,而不是害人害己。”


    李玉安想到自家现在的情况,确实到了需要思变的地步,便放平了心态。


    等棉纺厂的工人们下班,厉枝就瞅准了两个结伴而行的大哥,上前叫住了他们。


    两人闻见了卤肉香味,看了眼她的背篓,很快就明白过来,厉枝叫他们做什么,两人跟着厉枝走到一个背静地方,就让厉枝打开背篓看看。


    等两人看见背篓里满满一大盆的卤肉时,眼睛都直了。


    “小同志,你这猪头肉怎么卖的?”其中一位大哥咽了咽口水问道。


    厉枝没急着报价,而是用随身带来的小刀,切了一小块让他们尝尝。


    两人一将肉吃到嘴里,眼睛一亮,不过其中一个很聪明,怕厉枝乘机抬价,很快收敛了情绪,表情淡淡的问:“多少钱一斤?”


    厉枝道:“一块二一斤!”


    “黑市肥肉才一块二斤,你这猪头肉和下水怎么这么贵!”


    两人听了,明显都有些嫌贵。


    厉枝道:“这卤肉是独家秘方卤出来的,味道刚才二位大哥也尝过了,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好吃是好吃,能便宜点吗?”两人自然知道厉枝没说大话,但一块二一斤,还是有些舍不得。


    “两位大哥,因为你们是第一批顾客,我才说一块二一斤的,要是等大家都尝过了,到时我就要涨价了!”


    两人一见价没谈下来,厉枝居然就提要涨价的事,也不讲价了,一人买了一斤,随后还让厉枝跟他们去家属区,说他们工友肯定也要买。


    厉枝自然愿意,和李玉安一人背着个背篓,跟着他们去了家属区,果然如那两位大哥所说,没一会两大盆就卖光了。


    一盆大概二十斤,两盆四十斤,猪下水和猪头肉都是一块二一斤卖的,一共卖了将近五十块,最后还剩一点,厉枝就给带他们来,还帮他们喊人来买的两位大哥分了。


    “你下次要再卖,就直接来这里,咱们厂吃得起肉的人不少!”两位大哥见她懂事,也就跟她多说了一句。


    厉枝道谢后,就带着李玉安走了。


    “大嫂,做生意可真有意思,我以后要跟你学做生意!”


    厉枝闻言嘴角直抽抽,李玉安前世,也对原主也说过差不多的话,不过不是说做生意很有意思,而是在原主带他去赌了一回钱后,见原主赢了不少钱,他就说赌钱很有意思,要跟原主学习赌钱。


    厉枝心想,李玉安应该是觉得钱很有意思才是真的,不过只要李玉安不赌不黑化,教他赚钱自然可以。


    “这次赚的钱,我们两一人一半,这五块给你做零花,你这一半剩下的回去我会交给二婶!”


    李玉安没想到厉枝会给他这么多零花钱,虽然不管是李家还是项家都不缺钱,但项英也清楚李玉安的性格,所以李玉安从小到大,手里从来没有超过一块钱的零花钱,更不知道他家到底有多少家底,现在看到五块钱,简直就像是看到了一笔巨款,有些不敢接。


    “这钱是你凭劳动赚的,你想买什么都可以,但只有一点,不能拿去跟人打赌,不然要是让我知道,我不止会告诉你大哥,而且也不会再教你如何赚钱,以后做肉也不会再有你的份。”


    厉枝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李玉安现在已经有和人打赌的习惯,虽然不是玩牌,只是一些虚拟的口头赌约,但也必须扼制。


    李玉安闻言,连忙点头答应,他又不傻,口头打赌不痛不痒,输赢都无所谓,但要他拿真金白银去跟人赌,他才不愿意。


    “你读的书不少,应该知道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即使口头空赌,也要不得,不然要是打赌输了不兑现承诺,时间一长,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可信,就如你最讨厌的李癞子,就算他说真话你都不肯信他。”


    厉枝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但还是借机多敲打两下,之所以拿李宝玉做比喻,那还不是因为李玉安最讨厌的人就是李宝玉。


    李玉安自然知道人无信不立的道理,他平时和人打赌,也不过是图一时口嗨,经厉枝提醒,惊觉口头打赌,或许真可能变成李癞子那种惹人厌的人,头皮有些发麻,随即朝厉枝点了点头。


    厉枝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听进去了,因此也没再多说,带着他去供销社买了些不要票的调料就回去了,至于粮食,厉枝跟他说会托姜树林买,李玉安不疑有它。


    两人从县里回来,远远就看见姜树林领着一群人,往村子后山的方向去了。


    “那些是什么人,知青吗?”


    厉枝看着那群佝偻着背、异常瘦弱的人问李玉安。


    “不是,应该是新下放到我们大队的人,我们大队的知青住在村尾的知青点。”


    李玉安看着一群人所去的方向,小声的说。


    虽然厉枝已经适应了这个年代的生活,但猛一看到这些人,心里还是不是滋味。


    因为她清楚,这群人现在有多狼狈,曾经就有多惊才绝艳。


    “先回去吧!”


    厉枝将目光收回,继续朝前走。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批新下放过来的人中,应该就有男主父亲夏衡。


    前世夏衡因为身体在别处被磋磨的伤了底子,来清河短短半年时间,就因胃癌去世了。


    即使期间姜树林偷偷请了大夫给他看病,也没能救活他。


    这一世既然自己穿过来了,自然要救他,即便夏衡死,不会导致她变渣渣,但像夏衡这样的人杰,她肯定是要救的,更何况原主还欠了他十八年的抚养费。


    虽然厉枝不知道,夏衡为何会那么喜欢自己妻子远房表姐家的孩子,但这份恩情她想替原主还了,毕竟她占了人家的身体。


    中午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就见两个知青上门。


    其中一个还是熟人杜梅,另外一个叫吴如。


    吴如不像杜梅那样衣着朴素,性格随和,吴如穿得很时髦,一脸娇横,和他们上午看到的那波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人刚进来,姜树林就跟了进来:“吴如同志,我刚才就跟你说过,他们家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以给你住,你赶紧跟我去别家!”


    谁料吴如根本不听,看见李玉安后更是两眼放光,就那么杵在院子里。


    姜树林被气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要是换个人,他就让人把她拉走了,但这吴如是杜志国姨侄女,姜树林不想节外生枝,都忍了她一路了。


    因为知青点住满了,现在要抢秋,腾不出人来盖房子,姜树林就想把新来的几个知青暂时安排到队员家里住,其他人都安排好了,唯独这个吴如,一路下来,不是嫌弃人家孩子多太吵,就是嫌人家脏。


    最后路过项英家门口的时候,看见人家窗明几净的青砖小院就死活不走了,硬要住这。


    项英虽不想让姜树林为难,但不管是杜家还是吴家的孩子,她都不可能放她们进自己家的门,就在她想着找什么借口把吴如赶走的时候,李玉安先开了口:


    “大队长,我还没结婚,让年龄相当的姑娘住到我家,这要是传出去,怕是不好听,这不止是为了我,也是为了这位知青同志的名声着想。”


    作为全村的万人迷,从小到大,李玉安什么样的眼神没见过,一见吴如那春心荡漾的模样就来气。


    “我行得正,不怕别人说闲话,而且我不会打扰太久的,对吧,表姐!”


    吴如终于开了口,说完还看向杜梅,希望她能帮自己说话。


    杜梅没理她,倒是冲厉枝和项英无奈笑笑,意思很明显,她是被人硬拉来的。


    厉枝挑眉,不知女主又是要唱那出,但吴如这个人确实不能留,于是对姜树林道:


    “大队长,我觉得玉安说得对,这位知青同志住在二婶家确实不合适,我记得王三爷家的老宅,自打老两口过世就一直空着。


    不如大队长和他家孩子商量看看,要是觉得她单住害怕,可以再安排几个知青同志过去,毕竟那个院子还挺大的,房间也亮堂。”


    “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我这就去。”


    他现在脑子里都是那些人的事,经厉枝提醒,才想起村里确实还有人家有空房子,说罢,他便带着两人走了。


    吴如很不想走,杜梅一个眼神扫过去,她才气呼呼的离开。


    “差点家里就多了个祸害。”李玉安心有余悸的说。


    项英拍了他一巴掌,不过对他的话到是没有反驳。


    厉枝颇为赞同他们的态度。


    吴如确实不是好人,前世吴如痴恋李玉安,甚至在男女主婚礼上给李玉安下药,不过最后被男主发现并赶走了。


    而收买赵大牛举报李玉安,还要嫁祸给男主的人就是她,她就是那种得不到就毁掉的人,这样的祸害自然能离多远就离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