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是章节的章节

作品:《惊雀影

    关于情节走向和人物心理性格的几点分析与解释:


    一、元娘与张承人物形象分析


    元娘带有现代文明的记忆,却不得不融入于封建体系严密的大周礼教中,她被迫屈从于现实,可骨子里、潜意识里的“人本”自由价值观一直会在言行思想中反映出来。


    她会因张承的“颜色”而倾慕,心心念念,偶有悸动;她会主动去抓与陈思霖婚礼仪式中的漏洞去销户取消婚约,为自己、为姐妹们,争一个干净名分;她不畏强权,敢利用张承所给予的保护范围,在苍梧阁故意激怒乐安乡君,甚至有“光脚不怕穿鞋”的豁出去的气概,这都源于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也正是因为此,她的爱情观里,她和张承是平等的,她无法接受封建环境里妻子日复一日地只围着丈夫转,只围着一大家子转,她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她有自己灵魂绽放与栖息的时刻。


    她亦有着现代人极其鲜明的“衡量”特色,会计较投入与产出。她清楚地意识到,若是嫁与张承,她将面临妻妾、三纲五常等封建“特产”问题,难保不抑郁沉湮于后宅。若她终身不嫁娶,姜家虽是乡野人家,却是丰衣足食,她大可以写着自己喜欢的杂剧散曲,和姐妹经营着自己的小店铺闲适度日。


    当然,她的这些想法都是基于自以为是的对张承的理解上的。她性格中的武断性与怯懦,思想上的偏见,导致她对张承的误会,从而当张承终于大胆示爱,明确提出自己想法时,元娘果断拒绝了。甚至进行了一番自以为是的自我安慰的辩驳,直接将恼羞成怒的张承气走。


    这其实和《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的第一次争执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自带傲慢,一个总有偏见,但更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携有不等的傲慢偏见成分,在沟通中或逐渐消融,或愈演愈烈。


    而张承这边亦是如此。


    出生武将世家,祖父、父亲、伯父等皆为功勋之臣,“忠”一字深深刻入其骨髓,但皇权之下的波云诡谲、尔虞我诈,张府满门孀寡又让他看清覆盖在“忠”上的贪与欲。所以,他认同“仁君”统治下的皇权体系,却不认同“无德之君”。周兴帝耽于权术,寒尽一片臣心,张承亦是在久等袭爵不成,只得在党争下用权谋为自己砍一条生路。


    所以,当他经历血雨腥风后,在静谧的夜色下,看到白洁如一朵玉兰的元娘静静绽放在月华中,心动就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了。也是因此,他会选择躲进元娘的舱房,暂求一份“佳期相会”。嘴巴会说谎,但身体上散发的荷尔蒙不会,略有逼仄的静室,颜色姣好的年轻男女,午后光与影的浮动,空气里氤氲的谷雨后的生机,总让人的爱意如春野烂漫青草鲜花,在心底疯长。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也不能抵挡那份汹涌而来的爱。


    一次又一次的不合理智的冲动,是张承一步又一步深陷的证据,这一切在苍梧阁密谋散布谣言时达到顶峰。但与此同时,现实给予一盆冷水。封建体系下,张府满门孀寡,如船行波涛中,宗法大家族下,没有一个人是自由安全的。在爱人与家人中,他只能选后者。这样的选择,哪怕放到后世,也是两难的。


    但他若是如此轻易放弃,他就不会是如此胆色男儿了。元娘于他而言,是一方净土,是一株白莲,是心底栖息处。所以,趁着党争的第一局浑水,他密切关注走向,抓准各种有利时机为自己谋划争取。有勇有谋是他,铁血柔情亦是他,青春莽直更是他。当满腔欢喜的少年郎大胆示爱时,却遭到了误解般的拒绝与骄傲的辩驳,恼羞成怒是必然的。接下来便是年轻男女的冷战、争执,却又心有不舍,彼此留恋,所以各种暧昧擦边满天飞。一个在等时机,一个自以为永无希望干脆黄粱一梦图个欢快。两个都是感情里那般怯懦的胆小鬼,所以,有些苦果,必得他们自己来吞咽。


    二、姜四娘人物形象分析


    封建体系下,因元娘被“休”一事,已极大影响了姜家三姐妹的婚事。四娘本就心高不服输,极爱经营之道,姜家见此境地,亦只有放手让女儿们自己搏一条出路来。若不如此,若是停留在河晏村,只有低嫁且在夫家日子难堪的份。女子经商虽会被指点,但手有银钱总好过日后被打骂的日子。


    三、楚庭安人物形象分析


    一句话:感情里逃避型的妈宝男,真该给他一个“大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