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

作品:《花开堪折

    翠浓离开清露殿不过一个时辰,回来时只身一人,面带喜色。


    赵太后正卧在躺椅上小憩,见此情景不禁眼前一亮,谴退伺候的小宫女:“成了?”


    翠浓掩嘴笑道:“那丫头确实有本事,三言两语就让陛下将她留下来了。”


    接着,便将之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细说给赵太后听。


    赵太后越听越喜,忍不住大笑,“妙啊,这丫头居然知道以退为进,真是天生的勾魂精,”可随即又添了几分忧虑,“可皇帝毕竟不经人事,别真被这丫头勾得魂没了。”


    “娘娘不必担心,我们这可还留了四个,稍加调/教何愁不能让陛下挑花了眼。”翠浓年纪不大,能在赵太后面前得眼靠得就是伶牙利嘴和脑瓜子转的快,“男人都爱尝鲜,一个绝色佳人哪能比得上花团锦簇,等陛下得了其中奥妙,再选秀一批世家贵女册封高位,哪还有那些小妖精的份。”


    赵太后越听越有道理,含笑拍拍翠浓的手:“这件差事你们都有功,赏!”


    一干奴仆当即叩谢跪恩,喜不自胜。


    *


    清露殿一团喜气,乾和宫却是人心各异。


    前段日子太后娘娘给陛下选伺候的人,整个乾和宫也就陛下不知道。今日在太后娘娘身边伺候的翠浓姑姑带着一个妖精似的宫女在陛下小书房待了片刻,虽然惹得陛下龙颜大怒,但小宫女却被留下来。


    这可是头一遭。


    天子不近女色,往日那些个妄图爬龙床的宫女哪个不是被杖责扔进辛者库,更别说纳宫妃了。


    谁能不说这个小宫女有本事呢?


    可是该怎么安排却让人犯了难,虽说陛下口口声声要她去小厨房做最低等的粗使宫女,可要是日后真宠上来了,给她难受的又焉能有好果子吃?


    乾和宫的孙大管事看着眼前娇滴滴怯生生的玉姝,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扔去小厨房做事?太后娘娘那边就够自己吃一顿。


    那找个轻松的活计安排着?违抗圣令,怕是不过今晚他屁股底下的位置就要换人。


    孙大管事看看玉姝,叹口气,又看看忙碌不停的宫人们,再叹口气,干耗着又不是办法,他脑仁一涨一涨的疼:“玉姝姑娘,不是咱家为难你,圣上金口一开,谁也不敢把你安排在别处,这样吧,你且委屈委屈,先在小厨房干着,平时随便摘摘菜、给菜尝个咸淡,待会我再让人给你单独收拾间屋子出来。”


    玉姝还在想着当乾和宫粗使宫女也算官升一等,不曾想得了这样天大的好安排,却又很快明白对方的难处,褪下手上的玉镯塞到其手中:“是玉姝让孙管事为难了,玉姝没伺候好陛下,才使陛下不高兴,孙管事照顾玉姝,玉姝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会委屈。”


    这镯子是赵太后赏赐下来的,人靠衣装,再娇的花也要打扮才能鲜艳动人,这成色自然差不了。


    孙管事感受着手中温润的玉质,笑容也真诚几分:“天色尚早,咱家这就去安排屋子,保准玉姝姑娘今晚就能住上。”


    等孙管事离开,玉姝也跟着松口气,其实能被安排在小厨房还挺合她心意,她跟着御膳房的师傅们学了不少本事,怎么也能算有一技压身,在小厨房干活肯定不会被嫌弃。


    若是能一直在小厨房干到被外放出宫也是不错的,陛下的脾气捉摸不定,玉姝只要一想到下午发生的事就害怕得不行。翠浓说“伺候”好陛下便能锦衣玉食,玉姝半点也不信,陛下要是想要美人伺候,怎么会等到今日太后娘娘安排,还不如做些好吃的,陛下高兴了还能得个赏。


    可是当着孙管事的面,玉姝也不多做解释,深宫中哪有什么秘密,只有憋在肚子里才是最安全的。


    另一头,贺雁行随口安排了玉姝,转头就把其抛之脑后,这些年来赵太后为了让他纳宫妃什么招数没使过,只要置之不理,过不了多久就能让对方偃旗息鼓。


    去岁寒冬不少州府遭了雪灾,今年又迟迟不来春雨,若是处置不当致使民间大灾,贺雁行必然下罪己诏。


    春祭耽误了不少时日,结束之后又匆忙换了身轻便的常服,再召集重臣议事,等到空闲下来已是日暮西沉。


    近侍上前:“陛下可要传膳?”


    “传吧。”


    贺雁行靠着软垫闭目小憩,清雅的宁神香让紧绷了一天的他放松下来,脑仁也开始疼。他早就不饿了,可要是让赵太后知道他又不好好用膳,免不得一顿数落。


    宫人提着食盒进来,精致的菜肴依次摆开,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冒着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内侍试菜后又道:“今日的三味蒸鱼与香汁五鲜滋味与平时略有不同,想来是小厨房的新菜式。”


    贺雁行打眼一扫,不止这两样,便是其他他常吃的菜式也有些许差异,不过换汤不换药,光闻着味便知道大差不差。


    机灵的内侍不用主子开口,光一个眼神就知道主子要什么,按着贺雁行的意思夹菜,大多是被改良过的菜式,夹杂有一些大师傅的拿手菜。贺雁行无不浅尝辄止,用到最后也没吃下太多,便将剩下的菜肴赏赐给下人,继续拿着奏折批阅起来。


    那名内侍领了命,带着剩菜离开,留下自己那份,剩余的让一众宫人自行分食,也不急着吃,转身往小厨房跑去。


    小厨房已经熄了火,只留一盏油灯,玉姝坐在凳子上,不明白御膳已经传过大半个时辰了,大师傅怎么还不歇息。


    掌勺的大厨姓牟,生得五大三粗,做起菜来却一点也不粗,玉姝方才帮着打下手,那菜肴一道道跟画的一样漂亮,香得恨不能让人连舌头都吞了。


    玉姝从没想过菜能好吃成那样,赞叹的话就没断过,可与之相反的事大师傅从传膳后就开始愁眉不展。


    “牟大师傅,您先回房歇着吧,”玉姝看着已经收拾得差不多的小厨房,也没需要看过的灶,“陛下要是还想吃什么我再叫您就是了。”


    牟大厨不耐得和小丫头片子说话,但也不想得罪了这个可能成为天子枕边人的人,勉强耐心着说:“你知道什么,陛下近几日胃口不佳,我改了下菜式,要是陛下不喜欢……呸呸呸,说什么不吉利的话,陛下肯定喜欢。”


    玉姝若有所思点点头。


    说话间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牟大厨赶紧起身相迎,挤出一团和气的笑:“唉呀卫公公,可把您等来了,怎么样,今晚陛下用了多少?”


    卫公公和牟大厨私交甚好,也不卖关子:“没多吃,也没少吃,依咱家来看不是菜不好吃,近日政务繁多,怕是陛下忧于国朝,所以才没胃口。”


    牟大厨顿时脸垮下来,“唉,还得再改改。”


    这就不是卫公公能操心的了,身为天子近侍,他可不敢离开太久。


    “能帮的都帮了,牟大厨,咱家就先告辞了。”


    牟大厨也不敢久留人,将人送到门口:“卫公公慢走,有什么想吃的只管告诉我。”


    又是一阵相互寒暄,等牟大厨回厨房,玉姝只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胖苦瓜。


    胖苦瓜从内而外的丧里丧气,重重坐在椅子上,重重叹口气:“唉!”


    玉姝也皱皱眉头,今日的菜色她每样浅尝,道道回味无穷,几十道菜各有千秋,按理说嘴再挑的人也该满足了。


    牟大厨也是同样的想法:“你说这天天山珍海味的摆桌子上,陛下怎么就不喜欢呢?”


    “天天?”玉姝歪头稍作思索,忽然顿悟,“我知道了!”


    牟大厨正烦着,被玉姝一惊一乍吓了一跳,两条眉毛皱成疙瘩:“干什么呢你?”


    玉姝眼睛亮晶晶的:“牟大师傅,你刚才说,陛下每日吃的食材都大同小异?”


    “陛下乃人间天子,一等一的尊贵,你以为寻常的食物能入圣上金口?”牟大厨不明玉姝为何这样问,听说这丫头也是在宫里长大的,天子衣食世间第一等,怎么连这样浅显的常识都不知道。


    玉姝听了牟大厨回答,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回道:“陛下每日山珍海味,先精挑细选,再由大师傅们的手艺烹饪,确实是人间难得的美味,可是天天吃这样精细珍馐也难免会有腻味的时候,不如给陛下做些普通小食,权当是淡淡口了。”


    “这……”


    牟大厨也是干了几十年的老手了,过犹不及这个道理怎会不懂,可是那是皇帝,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谁敢拿寻常菜色糊弄。


    玉姝以为牟大厨被自己说动,又道:“小厨房和御膳房肯定每日都做的陛下爱吃的菜,我们可以反其道行之,做些陛下平日吃的少的菜。”


    嘿,你这话说得轻松,给陛下吃他不喜欢的。


    牟大厨顿时对玉姝低看一眼,但谁让人背后站着尊大佛呢,小算盘在心里一打,立即有了主意:“你这法子倒是不错,可要是陛下更不喜欢改口味,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玉姝轻松的神色一收,暗骂自己怎么能忘记这样重要的事。


    牟大厨又说:“我记得你之前在御膳房当差,手艺肯定和咱小厨房不一样,这样,明日早膳我们照平日里做,你添几道不一样的,要是陛下高兴,自然少不得你一份赏,要是陛下不喜欢,就说是小厨房新琢磨的菜式,如何?”


    玉姝听来也觉得这主意妙极,既不会惹陛下生气,赏钱自己也能分到一份,当即喜不自胜答应:“就听牟大师傅的。”


    第二日,今日无早朝,贺雁行却依旧起了个大早,昨日的事务还不能算完全处理好,有些旁枝末节还得传召参与其中的臣子共议。


    负责伺候贺雁行早膳的依旧是卫公公,他先过了眼菜色,立刻明白今日同样动了心思。他照旧将贺雁行最喜欢的那几样放贺雁行面前,新菜式则布置在稍远一点但也能看到的位置。


    贺雁行又如何不明白这些下人的心思,左右小厨房的手艺他也吃腻了,便指向那几道菜:“卫福,把那几样端过来。”


    卫福又一一将小碟换了位置。


    色如翡翠的水晶小笼包,一口咬开是清爽的木耳竹笋馅,偶有一丝虾仔的咸鲜,皮软软糯糯的,带着菠菜的清甜;再来是一叠小饼,外酥内软,一股花香在口中回味悠长,明明没有什么味道,却叫人忍不住想吃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是一碗果蔬粥,没有细腻的口感,但嚼在齿间又是一番趣味。


    这一顿贺雁行用得舒服,心情也好上几分,传来小厨房管事问话:“今日的几样新菜式是哪位师傅的手艺,传唤过来,朕有赏。”


    管事一听有好事,喜气洋洋答道:“回陛下,是玉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