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第十六章 诸葛的烤鱼

作品:《玛丽苏和金手指和三国

    诸葛老师的这份考卷, 你考得还不错。


    但,姜伯约同学烤糊了。


    ……虽然烤糊了,也还不算交白卷。


    陈泰确实找出了姜维的伏兵地点, 并且十分大胆的主动出击了。


    而且他比你更有耐心一些, 陈泰甚至不像你所构思的那般连夜赶路,而是花了两天时间慢慢靠近慎郎潭。


    在第三天的清晨,太阳将升未升, 雾气开始慢慢消散之时,陈泰率兵出击了。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 陈泰布置许久,势在必得,层层包围, 出击时便已断绝了蜀军的退路。


    经此一役, 当无人再敢小觑这位在父亲的阴影中沉默许久的年轻武将。


    但对于陈泰来说,幸亦或不幸的是,他的对手是姜维。


    魏军筹谋缜密, 却在士气上输了姜维一筹。


    在四面楚歌的绝境中,姜维镇定而果决的开始突围, 亲冒矢石, 冲突掩杀, 几次反击想要扳回劣势。


    在你的答卷上,你对接下来的战斗并没有更加详略的考量。


    因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一大特点是,当对阵双方开始接触, 一方伤亡达到5%时, 阵型会开始崩溃,伤亡率达到10%时,就会变成不可逆转的溃败。


    你在对阵徐楷的时候, 深刻感受到了“一触即溃”的含义;


    在对阵朱桓时,也领教了一把部曲私兵的战斗力。


    但总体来说,即使是死战不退的精兵,伤亡率最多也只能达到30%,而后就会陷入无可挽回的溃败。


    接下来的伤亡便不在前胸,而在后背了。


    比起正面对敌时敌方造成的伤害,溃败时友方践踏导致的伤害还更大一些。


    在你的构思之中,只要完成了包围,断绝了后路,蜀军便再也没什么出路了。


    而姜维在绝境中走出了一条路,他的三千本部兵马跟随他左右突杀,坚持了一整天的时间。


    据传慎郎潭下曾锁孽龙,因此深不见底,寒气逼人。


    而山谷中的厮杀,令这泓寒潭也随之激荡翻滚——据后来被派到潭边打扫战场的山民说,潭水上浮满了尸首,蜀国的,魏国的,不计其数。


    姜维终究还是等到了援军。


    在一道撤军命令下达之后,诸葛亮很快又下了第二道军令——他要王平领两千士兵,轻骑急进,攻打箕关。


    如果陈泰是个胆大妄为如姜维邓艾(你想想也可以加上钟会)那样的人,他是不会理会王平的。


    轻骑意味着不带辎重,也就意味着没有攻城器械。


    长城那样高度的城墙,在完全没有攻城器械时,胡人都对其无可奈何,何况是一座反复加固,又以重兵把守的关隘呢?


    见到蜀军的炎汉旌旗后,陈泰退得很果决,丝毫没有迟疑。


    姜维因此而得生还,而且还带了一千余人回来。


    你觉得陈泰有些胆小,煮熟的姜维就这么飞了,但丞相不这么看。


    “擒姜维确为大功一件,于战局却无紧要之处,但若是失了箕关,洛阳便失一强援。”丞相叹了一口气,“于陈泰个人而言,擒姜维为重,于魏国而言,保箕关不失才是大事,此人沉勇能断,堪为伯约劲敌。”


    你看看丞相。


    魏王亲征已在路上,蜀军后军还未过潼关。


    ……没办法,冷兵器时代,大军移动力是这样的。


    诸葛亮希望能抢到一点时间,用较小代价攻下箕关,拔掉钉住洛阳的一颗钉子。


    但是很显然……陈泰也交了份高分答卷。


    帐篷里光线有些昏暗,充斥着一股药酒味儿。


    你去看姜维的时候,他其实没受很重的伤。


    反正你在帐门口站了站,让亲兵去通报一声时,他还有力气手忙脚乱的给自己盖上被子。


    “师……”小甜姜一脸憔悴,但还记得在军营里改个口,“刘将军怎么来了。”


    ……作为学霸,你来看看学渣。


    当然,这话你只是在心里想一想,并没有说出口。


    你拎着两条鲜鱼走进来,将它们也递给了姜维的亲兵。


    “给姜将军补一补。”


    亲兵接了鲜鱼,一脸感激涕零。


    ……你瞥了一眼,感觉有点怪,就怎么说呢?


    ……就好像甜姜也有杰克苏光环,能把手下自动收为后宫似的。


    不过甜姜到底还是丞相的小棉袄,看到你送来了鲜鱼,立刻急了。


    “将军是何处寻来的鲜鱼?”他急急地阻止,“在下的伤势并无大碍,丞相夙兴夜寐,辛苦非常,这鱼应当——”


    ……………………


    哪怕是受伤的小甜姜,也还是满脑子的丞相。


    这一点你就比不了他,你清晰地记得诸葛瞻小朋友上线时你对丞相的怨念简直能溢出屏幕,男神月亮仙鹤什么都不好用【


    “这两条是拿来给伯约养伤用的,”你摆摆手,又嘱咐了姜维的亲兵几句,“先用油煎一下,少放些盐,然后再调汤。”


    甜姜阻止你未果,眼睁睁看着那两条宝贵的鲜鱼还是被亲兵拎跑了。


    然后他继续一脸颓唐,“何劳将军亲至呢?”


    “丞相不放心伯约,我替他来看看。”


    ……小甜姜好像被打得怀疑人生了。


    尽管现在的姜维已经三十出头,已经不再是你初见时的美少年,不过你拿他和你见过面,交过手的那些名将比一比,似乎还是有些差距。


    差距在什么地方?


    他听了你的话,将脸别开了。


    “是我怠惰玩忽,不曾察觉陈泰的盘算。”


    ……你觉得也不算,姜维其实就只是不曾想到陈泰不仅看破了他的计谋,还敢反杀一波。


    但你想劝他的时候,他又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


    “折损兵马,空耗钱粮,更令恩师蒙羞,皆维之过啊。”


    自从诸葛丞相遇刺至今,姜维瘦了一大圈儿,现下他也是侧脸对着你,线条瘦削得几乎令你有些认不出。


    毕竟记忆里的姜维是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但你突然明晰了他与名将之间差距在哪里。


    无论陆逊也好,司马懿也好,邓艾也好,他们的心都是冷的。


    旁人的评价不能影响他们的决断,除非是有可能影响后方局势的君主。


    而姜维不同,他无论何时何地,心里总会将自己与丞相做个比较。


    他的布置是否妥帖,决策是否得当,战果是否能令恩师满意?


    ……这个就是当面NTR吗?


    ……不仅NTR,而且姜伯约还没忍住,转过头来看向了你。


    “在下已听闻将军预断……果然胆力绝众,才略过人,维不如也,不愧为师——”


    ……你得赶紧打断他,丞相并不是听说你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所以才娶了你的,你要是早有这名声,还指不定什么火星撞地球的展开呢。


    “伯约知道这一役输在什么地方吗?”


    姜维觉得陈泰急需建功立业,一战成名,因此才会订下这条计谋。


    但事实上,更加在意别人评判的并非陈泰,而是姜维自己。


    某种意义上说……你觉得这大概是甜姜和苦姜的分割线。


    当丞相再也不会注视着他时,姜维就会真正成长为汉室最后的大将军,孤军奋战。


    ……不过你不想再继续跟NTR过不去了。


    姜维还在等你赐教。


    你站起身,“等伯约伤好了,去问邓士载吧。”


    尽管是师兄弟,但这两个人的性格真是天差地别。


    当面对千军万马时,邓艾的心是冷硬的,一人与百万人的性命,皆为蝼蚁尘土。


    姜维做不到。


    ……所以他才是理想主义者。


    夜深人静,丞相搬了一张胡床到地图旁,举了灯盏一寸寸仔细端详。


    按说你不太应该这个时间还在中军帐待着,不过丞相今天显然是不准备睡觉了。


    丞相不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但你还是感觉到他有点心绪不佳。


    见你进了帐,他有些惊讶。


    “戌时已过,阿迟为何还不去歇息?”


    “担心先生,所以来看一看。”


    他眉头微皱,有些不解,“我有何可担心之处?”


    诸葛亮是个“一夫有死,皆亮之罪”的人,背上的道德包袱如果能具现化,大概怎么都够愚公搬个几辈子。


    伐魏是季汉元老们毕其一生的大业,此时还于旧都后,王业已经不算偏安了,但汉贼还没诛尽,他总是不能休息的。


    但死去的每一个士兵,都会令他反思自己谋略是否有不足处,譬如在你走过去,拉一拉他衣袖后,丞相便叹气了——


    “于山地间筹谋布阵,我不如陆伯言啊。”


    ……也就只是偶尔不如罢。


    诸葛亮的军事理论等级是逐步升级的,尽管这条时间线上,他打得比较顺利,还没有升级点出八阵图,但作为吃了一千八百年武庙冷猪肉的大佬,你对他还是特别有信心的。


    “先生想要拿下箕关吗?”你眨眨眼,他脸色突然一变。


    “阿迟又欲施术坠长星不成?”


    “……我自己也可以打下箕关啊。”你赶紧澄清,“箕关又不如潼关那般险峻,如何便打不下来了?”


    他摇了摇头。


    “纵使陈泰固守不出,我亦有平魏之计,”丞相上下看看你,笑了起来,“怎能用阿迟出战呢?”


    ……你还在想这个到底算不算歧视的时候,丞相伸手又拉过了你的手腕,示意你在他身边坐下。


    丞相聚精会神给你号脉,你左右看看灯下的他,突然想起你的答卷交了,他的奖赏还没给你。


    “先生说话算话吗?”你冷不丁问了一句。


    他没抬头,仍然在仔细思量你的脉象,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脉象一切安康,阿迟觉得腹中有什么不适吗?”


    “………………………”


    你盯着他不吭声,直到他叹了气。


    “自然说话算话……阿迟想要什么呢?”


    你脑子里闪过了一堆少儿不宜的东西。


    但可能是……你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当你一边思量,一边准备开口的时候,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它真的就这么跳出来了。


    “待先生有空时,烤条鱼给我吃吧。”你说。


    可能从来没近过庖厨的诸葛丞相又一次发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