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谋出路
作品:《[红楼]林家有长女》 林家众人虽对林赭石将要出嫁感到伤感,但这新年也是热热闹闹,气氛祥和。而贾府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欢喜的莫过于赵姨娘。探春选了伴读后,倒似变了一个人。每月都知道将她那二两银子的月例交给她,她拿着女儿和儿子的月例,再加上自己原先二两银子的例,如今一月便有六两银子入账,再不用像之前那个一个子掰成两半算计着花,手头宽裕了许多,人也有了底气,不再像之前那般刻薄。
府又内换了一拨下人,那些仗势欺人的小浪蹄子也少了很多,她如今也能拿出半个主子的款,一时间也是洋洋得意。
最让赵姨娘感到探春开窍的莫过于她开始帮扶起她弟弟。
“要我说,你早该如此!环儿才是你亲弟弟,你如今攀上了高枝儿,就该拉扯你弟弟一把。”
探春在心里冷笑,面上却不显出来,只捧着赵姨娘:“娘说的对。”
赵姨娘自她入宫选上了伴读就常把攀上了高枝儿挂在嘴边。可她进宫算哪门子攀上高枝儿,她也渐渐看明白了,自己就是一枚小卒,当初入宫就是去给王家当耳目的,只是如今随着她大姐姐被指婚放出来,王家在宫里的谋划成了泡影,她也成了一步废棋。
王夫人也不再唤她去面前讲着宫里的事,只偶尔想起来,关心一番,面子上过得去罢了。
宫内公主皇子多,处境也各不相同。
多得是位份低的娘娘生下的孩子被主位娘娘抱去养着,有的与生母断绝来往,身边的人也都提防着;有的则是私下悄悄来往,她在宫中也撞见过几回;有的则是娘娘仁慈,不拘他们来往。
如此种种,倒让探春看开了她跟赵姨娘和贾环的关系。
要说攀高枝儿,也是她自己不知修了几辈子的服气,撞大运攀上了林赭石这一处高枝儿。
她现在手上也有了不少银钱,那二两银子的月例对她来说也无足轻重了。她又知她母亲是个糊涂且目光短浅的,只将自己的月例银子分给她便让她喜不自胜,对她的态度也缓和不少,偶尔想摆母亲的谱也被这二两银子压了下去。
探春也不求她做什么,只让她安安静静本本分分在贾府待到贾环成亲接她出去便是了。
她在宫中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好身边的人,不要被身边的人牵连。
这府中,与她最亲近的莫过于赵姨娘和贾环,就算关系不好,但血缘到底是如何也断不掉的。
那她只好用些手段将他们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更甚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知不觉中改造他们。
想到这里,探春也不由得感叹自己去宫一遭到成了硬心肠,不过她还蛮喜欢这样的自己,姐妹们也不会因为这些与自己疏远,其余的便不重要了。
“环儿是我的弟弟,我自然是要帮他的。为了催他读书,我又多给了他八两银子,娘也知道,给这些爷们在家学里的吃点心、买纸笔的花费一年也才八两,当初念着他基础差,需多耗费纸笔,便舍了银子给他,只是花着双倍的银子,也不见他学问提起来。”
还没等探春讲完,赵姨娘便嚷道:“八两!你怎么又给了他八两!”
“我这也是为弟弟考量。”
赵姨娘嚷完,也不听她讲了什么,就问道:“你如今还有多少银子?”
探春只觉心更冷了,便带着赵姨娘去搜她屋子。
赵姨娘翻箱倒柜也才找出来十两银子。
当下便全揣进自己的怀里,想了想又拿出二两银子给探春。
探春接过,她如今见赵姨娘这副模样已经淡然了,心里也无半点波澜,只让赵姨娘坐下听她讲。
“娘也知道,读书科举是要下苦功夫的,环儿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子。况且又有宝兄弟珠玉在前。”
这点赵姨娘也无法反驳,只能说:“你兄弟只有读书好才能讨老爷喜欢。”
探春眼里已经带上了一点嘲弄,贾环若有一日读书好到超过宝玉,恐怕还等不及讨老爷喜欢便碍了王夫人的眼。
“娘也知老爷喜欢读书好的,可比起环儿,自然是宝兄弟读书更好,两相对比之下,恐怕老爷只会越来越喜欢宝兄弟。环儿不平白替他当了垫脚石。”
赵姨娘最忍不了的便是贾环低贾宝玉一头。她虽是家生子,做了妾,可她儿子到底是府里正经的主子,在她眼里贾环应该受到和贾宝玉相同的待遇。可是府里先前到处都是捧高踩低的,自然是奉承着王夫人,抬高贾宝玉,对贾环便看不太上。因此赵姨娘对这些事就更加偏执了起来。
终于舍得放下银子,拉着探春的手,急切的问道:“我的儿,你有什么主意?”
探春不经意地将手抽了出来,对赵姨娘说道:“依我看,不如就给环儿找个武师傅,让他日后考武举。前些年那个武状元好像直接授了一等侍卫的官,那可是正三品呢,老爷如今在工部的职位也只是五品。”
“况且,咱家祖上不正是靠军功起家,环儿身上流的也是老国公的血,若是有幸得了祖宗庇佑……”
探春讲到这里点到为止,然而赵姨娘只听她这样一说便已经想到日后贾环成为国公的场景,顿时心潮澎湃起来。
“我的儿,还是你聪明,就听你的。”
她欣喜地说完,而后似是想起什么,犹犹豫豫地说道:“只是这花费……”
她在深宅后院也知道穷文富武的道理,供一个武生花费也不小。
探春卸下头上的钗环:“这些都是从前打的,我在宫里也用不上,将它们当掉应该就差不多了。”
赵姨娘一听不用他出钱,便也放了心。
探春见她不再作妖又从手腕上取下一个金镯子套到赵姨娘手上。
“娘也辛苦了,这个便给你带吧。”
探春的语气不像跟长辈说话,倒像是随手打发下人。然而赵姨娘见了金镯子喜不自胜,又哪有心思分辨这些。
她接过来,戴在手上,拉着探春的手说,深受感动地说道:“你现在终于长大了,也不枉我含辛茹苦养你这么久。如今我也能享到你的福了。”
探春只笑不语,送走了赵姨娘,便派人将贾环喊过来。
贾环如今见了探春就乖乖巧巧,又畏畏缩缩,全因被他姐姐打怕了。探春每每回来,见贾环又在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便直接亲自上手收拾他,狠打了几次后他便乖了。但她也懂得恩威并施的道理,见了他被欺负,也会替他出头。平日里又给他银钱,送些东西收买人心,他如今对她姐姐是又敬又怕。
“背挺直!不要缩着肩膀!”
贾环一惊,忙照做起来,挺直身子后倒也像个世家公子哥。
“我已经同母亲说过了,来年你便不用去家学混日子,去给我学武去。”
贾环大惊:“父亲那边可同意了?”
“父亲那边同意与否重要吗?父亲整日忙于公务,踏足后院的时间本就少,关心学问也只是关心宝玉罢了,你若是之前好好学习,在父亲心里留下点印象或许做这件事可能麻烦些。但如今,这府内可有人管过你,在乎过你?无论你是去学堂,还是出门去武馆都无人在意。”
贾环到底是个小孩儿,听到姐姐说这番话也不由得被伤透了心,眼里也盈满了泪水,又不敢当着探春的面哭出来。
探春见他这副样子,又招他到身前,温温柔柔地替他擦掉眼泪。
“你的事自然有我替你操心,父亲那边若是问起,也有我和母亲顶在你的前面。”
这便是探春为什么废大功夫跟赵姨娘掰扯。赵姨娘虽在行事上荒唐了些,可对付贾政倒是一把好手。等贾政问起,自然有赵姨娘顶在前面替他们姐弟解释、遮掩。
贾环听她这样说,也放了心,更加依赖起他姐姐来。
“那我什么时候开始学?又要去哪里?”
“过完年再开始,在府里就行,我到时候为你请一个武师傅,在府里替你打基础,只是你可不要声张显摆。”
贾环立马捂住自己的嘴,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定会守口如瓶。
探春见他这模样也笑了出来,将腰间的玉佩解下来系在他身上。
贾环见探春终于真心实意地笑了出来,自己也露出笑来,他在心里虽惧怕探春,但或许是年岁小又见过府里太多人情冷暖的缘故,还存在一点小动物般的直觉,也知道探春是真心替他考量,对这个姐姐是又敬又爱。
自己默默在心里承诺,这一次一定不会让姐姐失望。
探春打发了贾环,又去给林赭石写信道谢。
她哪里有人脉和人手去替贾环寻个武师傅,全赖自己与林赭石有几分交情。上次讲完自己想用那银子替贾环找个武师傅的事情后,对方虽有些吃惊但也表示愿意帮上一把,替她选了几个人来。
王熙凤听闻此事,见探春愿意拉贾环一把,便也心软,愿意助她一臂之力。几人里应外合,竟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人安插到了院子里。
王熙凤经此一事后才发现,原来想要安插人手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