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贺寿辰
作品:《[红楼]林家有长女》 可巧八月初三是贾母七十大寿,寿宴从七月二十八日一直热闹到八月初五,贾宝玉这才得了机会见上林黛玉一面。
这边的姑娘们在厅内正围着许久不见的探春听她讲着她在宫里的经历。
“我前日在骑射的考核中得了甲等,还得了皇后与公主的赏赐。”
史湘云也是个骑射的好手,拉着探春说:“那你下次可要与我在射圃比试一番。”
探春也不推脱,同史湘云约好下次比试一番,又请诸位姐妹做个见证。
薛宝钗打量着探春与湘云:“看来学习骑射还是有点好处,如今探丫头似乎长高了不少。”
探春不仅身高涨了一截,身姿也更加挺拔,显得更高了。
贾宝玉来时,正与探春比着身高。
林黛玉扫过宝玉与探春,轻声笑了出来。
贾宝玉不解,蹭到林黛玉身边问道:“林妹妹你笑什么?”
薛宝钗看过来,也用帕子捂着嘴,轻笑起来。
林黛玉拉着他到探春身边,原来贾宝玉带着头冠才堪堪与探春齐平。
先前探春可还没宝玉高,一时间大家都左摇右晃,笑作一团。
贾宝玉被笑也不在意,反而问起探春最近过得如何,在宫里可受委屈了。看着探春练起茧子的手又是一番心疼,让袭人去他院子里取了抹手的膏脂来。
探春将袭人喊了回来,对贾宝玉笑道:“何必费那档子事,这护手的膏脂我自是不缺的。”
探春做了公主伴读,在宫内一应吃穿用度都与公主相同,又有皇后、公主的赏赐,以及进学一等的奖励,如今是什么都不缺的。
贾宝玉见探春不要他的东西,一时也伤心起来,更觉自己无用,坐在一旁郁郁寡欢,看着姐妹们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笑。
林黛玉同薛宝钗都是心思细腻的,自然也注意到贾宝玉情绪低落。
两人对视一眼,牵着手走到贾宝玉身边小声问他怎么了。
宝玉见林黛玉同薛宝钗一起来安慰他,也不由得吐露心声。
“往日探丫头还托我从外面给她买些新鲜东西,如今却连我的膏脂都不需要了。只怕心里也是厌了我。我如今在学问上没有进益,也讨不了姐妹们欢喜,可见是个最无用的人了。”
林黛玉与薛宝钗相视而笑。
薛宝钗多日未来荣国府,退到一旁找到袭人问道:“二老爷最近可又打宝玉了?”
袭人露出一副伤心的表情,眼中满是疼惜,叹道:“正是了,前几日只因宝玉没答上问题便得了板子,昨儿个又得了叱责。”
薛宝钗心下了然。
那边林黛玉又安慰宝玉:“探丫头肯定不是厌了你,只是觉得她既然有了膏脂,便不需要拿了你的。况且这夜间也黑,不值得袭人再特意跑上一趟。万一磕碰着岂不让人心疼。”
“你惯会哄我,你怎么知道她是如何想的。是了,你们住在一起,自是互相了解,只我是个外人了。”
林黛玉许久未见贾宝玉耍着小性子,如今见了也是新鲜,见他埋怨自己是个外人更觉得可乐。
“这里哪里有外人,你若在意,直接问她便是,何必在这自怨自艾。”
见贾宝玉仍不愿上前,林黛玉说:“你若是不去问,那我就要走了。”
贾宝玉最听不得林黛玉说她独自一人走了这类话,忙跟在她后面朝探春走去。
只是到了探春跟前仍是个锯嘴葫芦,说不出话来。
林黛玉用眼神鼓励他,他才将刚才那番话讲了出来。
又逗得诸位姐妹大笑起来,湘云直挂在探春身上。
探春用帕子抹掉眼角笑出的泪,笑道:“二哥哥你怎么会这样想,我只是觉得不必劳烦袭人多跑一趟罢了。”
又从荷包里拿出二两银子交给宝玉。
“至于外面的东西自然还是要请二哥哥费心。”
宝玉接了银子,心里也高兴起来,自然是痛快应下。
众人又说说笑笑恢复之前欢乐的氛围。
今儿个是七月二十八,请的是皇亲国戚。
荣庆堂
安国长公主单坐上席,身后站着可卿服侍,往下才是南、北王妃以及众诰命。众人点过一轮戏,又用了膳,酒足饭饱后,与贾母相熟的南安王妃才问起小辈来。
安国长公主也来了兴致,夸赞着荣国府的姑娘们,又让可卿将为她们准备的礼物交给王熙凤,只决口不提将她们请到前面来的话。
众人都是人精,也知晓长公主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劳烦郡王妃从后面的院子赶过来,也不再提这个事,只顺着长公主的话夸赞着荣府的姑娘们。
贾母也不由得感叹长公主对林赭石是真心的疼爱,庆幸外孙女嫁了个好人家。
可卿带着公主府的丫鬟随着王熙凤和尤氏一同来到后院。
给众人的礼物都是各式花样精巧的金玉宝石首饰,不单有三春及林家姐妹的,连史湘云与宝钗,王熙凤、李纨与尤氏都有,甚至还有一个做工精巧的平安锁给王熙凤的女儿。
王熙凤也不由得真心实意在心里赞起长公主来。
独贾宝玉是两手空空。
他也不觉尴尬,只夸着那首饰样子好,又替诸位姐妹谋划着戴在何处适宜,一时也得了趣味,恍然又回到过去的岁月。
可惜也没让他高兴多久,宁府那边就奉贾政之命请宝玉过去,贾宝玉便怏怏不乐地走了。
离了他,一众女孩儿仍是快快乐乐,又点了几出戏来看,热热闹闹直到夜半方才散去,回到了各自的院子里。薛宝钗则与史湘云共住一处。
林赭石进了屋子就看到桌上还摆着一个玻璃罩着的纺织机模具,还是金光闪闪的。
林赭石取下,发现这模具做的是十分精巧,还能活动,把玩了一会儿便让白芍仔细收着。
自己则洗漱后躺下,找了柳星洲去。
柳星洲见她来,停下手中的事,笑着问:“东西可收到了。”
那纺织机模具是他特意找人做的。
林赭石前两月便做成了改良后的纺织机与纺纱机,这东西虽能提高生产效率,但现在是封建王朝,由她来推广并不适宜,就将此物交给了柳星洲,柳星洲也拿不了主意,两人商量后便将此物交给了长公主。
后面就是长公主将它呈给了皇帝,皇帝又下令造新式纺织机与纺纱机,建立纺织局,由长公主主持。那纺织局位置选的也巧,正在神机营旁边。
林赭石点头。
柳星洲又同她说起近日玻璃生意也好,问她有没有想要花银子的地方。
林赭石想起她前两日随贾母去南安王妃家便已然看到有玻璃窗出现,想必过两日便会在荣国府内看见了。
京中勋贵也不少,这又是一大笔钱财入账。只是她最近到底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
“还是放你那里吧,光是造船便是一大笔花费了。”
柳星洲见纺织机告一段落,又打起了造船后搞海运的主意,现在正忙着研究船只。
两人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便互道晚安歇下了。
另一边王熙凤同尤氏也料理着贾母寿宴的事务,今日虽毕,可她们还得管着明日府里的大小事务。
晚间尤氏也不回宁府,歇在凤姐处,看着凤姐逗弄女儿,也不由得叹息起来。
王熙凤挑眉,笑着问她:“今儿个老祖宗大喜的日子,你怎么还叹起气来。”
尤氏苦着脸说道:“我倒羡慕你有个女儿,我虽名义上有个儿子,可你也知我只是个后娶的,如今蓉儿也大了,可偏巧他娘去世前没为他定一门亲事,他父亲又没个好名声,我那公公又是个万事不管的。如今竟没一个人为他想着这事。”
王熙凤且宽慰她:“蓉儿家世相貌都是极好的,何愁娶不到媳妇,你到时候别挑花眼了才是。”
又将话题转到惜春身上。
“要我看,你先给四丫头定下一桩亲来才是正事。她前些日子还说着想要学敬老爷出家的糊涂话呢。”
尤氏又长叹一声:“你也知道,四妹妹从小养在老太太身边,不常回宁府去,与我们也没什么情分,只怕到时候还要麻烦老太太,请她老人家出面为她指一桩婚事。”
王熙凤懂尤氏是什么都操心却什么都不想做,也便与她随便说说毫无用处的场面话。
此后六日也是宾客如云。
林如海也了解清楚了荣国府如今的人脉。
一类是抱团的勋贵,其中还有不少是面子情,交往最好的恐怕也只有南安郡王。这些勋贵也逐渐没落。二类是姻亲,主要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以及林家与甄家。三类是往日承了荣宁二府情的官员,人数也不少,多数是武官,除了念及两位国公的旧情,也为着王子腾的身份。
比荣国公在世时低了许多档次,但也仍远超一般人家。
林如海忍不住感叹道:“这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可偏偏老太太如今骨□□在身边,外孙女与孙女都得了一门好亲事,给孙辈开了个好头,重孙子贾兰眼看着能走上文官的路子,一时只觉得贾家兴旺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