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进荣府

作品:《[红楼]林家有长女

    早饭毕,鸳鸯奉上茶给贾母,笑道:“老太太今日用的倒比往日多些。”


    贾母接过茶,笑着说道:“我算着日子,敏儿今日应该便能到了。”


    恰巧有仆妇前来报信,说林家的船下午就能到了。


    贾母大悦,命人拿二两银子赏她,鸳鸯一笑,奉承到:“难怪我今儿个一早就看见喜鹊落在院子里。原来是来报喜的。”


    贾母笑道:“你这丫头,何时学了凤丫头的一张巧嘴去。”


    鸳鸯忙笑道:“这可不敢当,顶多学了二奶奶一些皮毛去,博老太太一笑,便是我的福分了。”


    众人皆笑。


    贾母又忙命仆妇打发人去接船。


    扬州虽是富庶之地,但到底没有京城繁荣。


    林赭石透过纱窗向外瞧着,行人填街塞巷,这热闹又熟悉的人间烟火气让她有一瞬恍然以为自己只不过是来仿古的街道上体验一番,而并非真切的换了朝代,成了深宅里的大家闺秀。


    等进了荣国府内,见贾母搂着贾敏一口一个“我的儿”,两人哭作一团的样子,又再次生发出一点自己成了书中人的感慨。


    “老太太,如今骨肉团聚,该高兴才是。”


    “是呀,老太太,如今姑老爷升了户部侍郎,姑娘也得了从二品夫人诰命,很该庆祝呢。”


    众人劝慰着,再加上王熙凤在一旁妙语连珠,气氛也渐渐热闹起来。


    林赭石默默地听着、看着,眼前实实在在的人同记忆里的文字交织在一起,倒让她不自觉地掉下一滴泪来,隐进衣服里,了无痕迹。


    贾敏本要带着孩子们去拜访哥哥们,又被贾母留了下来。


    没一会儿贾赦便匆匆进来,口中还喊着妹妹。


    贾敏便笑倒在贾母怀里:“大哥还是这样。”


    贾母佯装生气:“这么多年,也没个正经样子。”


    贾赦心虚,认认真真行了礼,问了贾母安,又问贾敏是几时到的,用饭了不曾,院子是怎么安排的,又拉踩了贾政一番,说他今日斋戒去了,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反倒把贾敏眼泪惹了出来。


    这番行为虽然不合适,却令林赭石心中对贾赦的印象稍微好了些,她本来以为贾赦是个荒唐的老纨绔,不曾想他对贾敏这个妹妹还是有几分温情。


    晚饭依旧是在贾母处吃的,毕竟是做客,到底是按了主人家的规矩行事,又要做足姿态,不能恣意失了礼数,免得被众人耻笑了去,一顿饭吃的是劳心劳神。


    饭后一行人又闲坐陪聊,等到老太太尽兴,时间也差不多,才回到了王熙凤安排的小院。


    院子在贾母院子的后面,靠近大花厅,面积不算大,但对林家人也够用。且这院子离贾母近,风景也好,贾母和贾敏都很满意。


    等到林赭石回来时,赤芍已经带人布置好了房间。


    她见林赭石进来,便带着笑上前,见林赭石和白芍后面又跟着一个恭谨的陌生人,顺势认认真真朝林赭石行了礼:“姑娘,房间已经布置好了。


    ”


    林赭石点头,指着那陌生丫鬟对赤芍说道:“这是老太太房里的琥珀,老太太怜惜我,如今指派给我使。”


    赤芍了然,带着笑,拉着琥珀边问她几岁了,是哪里人,边拉着她往外走去。


    那琥珀到底还是个小姑娘,被赤芍三言两语哄了去,将自己交代的干干净净。


    林赭石便也由着她们去,自己洗漱完毕后,径自歇了。


    见林赭石歇下,屋里屋外的声音都低了下去。


    另一间房,贾敏看林黛玉、林青琇都已睡下,自己便坐在灯下提笔给林如海写信。


    她先是带着浅淡的笑报了平安,写着上京路上的见闻,以及母女团聚的喜悦。


    本想介绍点荣国府的情况,但写到这里,她心中又微微惆怅苦涩起来,竟不如何下笔。


    她出嫁时正是国公府如日中天的时候,而今过去几十年,再回来看,却发觉不知从何时起,府里已经开始隐隐透露出败像,如今全只靠着往日的余荫。


    兄弟们已经到了曾经父亲的年纪却远远不如父亲;下一辈中,原先以为能担起大梁的贾珠早逝,只留下李纨贾兰孤儿寡母;贾琏虽善于言谈、人情往来,但光靠人情又如何能撑起这个家,况且他们夫妻明明是大房的人,却为二房办事,恐怕到最后两边都落不到好处;贾宝玉年龄尚小,虽然是有几分才情的孩子,却不思进学,整日只顾着在内帷厮混。


    一时间家里竟青黄不接起来,而隔壁宁府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贾敏只觉得自己又回到了梦中那片雪地之中,四处白茫茫,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前路。


    便将这一块搁置,避而不谈,只在末尾细细嘱托林如海保重身体。


    次日,贾宝玉随贾政从寺庙回来,拜见贾母,被贾母打发来拜见姑姑。


    恰巧林黛玉见院子里一树腊梅开得好,想要折上一支,给姐姐的书房增添一抹亮色,便悄悄地带了雪雁出来折花。


    贾宝玉刚踏进院门,就看见一神仙似的妹妹站在树下与身后人玩闹着折取花枝,只觉得这个妹妹似曾相识,却不敢出声,唯恐惊扰了这妹妹让她回到天上,只默默地看着。


    “姑娘,这个好看,折这一支吧。”


    “诶。”


    林黛玉折下树枝,又透过交错的花枝看见一少年站在院子门口,有冷风吹过,眼睛受了刺激,双目泛红,流下泪来。


    贾宝玉见这妹妹流泪,心中也痛了起来,连忙跑过去,急切地问道:“妹妹这是怎么了?”


    “不碍事,只是一时被风迷了眼睛。”林黛玉眨眨眼,便觉得大好了,也不再流泪,拿帕子擦去了泪痕。


    贾宝玉这才安心:“外面风大,妹妹回屋里去吧。”


    林黛玉点头,贾宝玉便拉起林黛玉的手,朝屋子里走去。


    林黛玉微微一愣,一时也忘了松开手。


    屋内贾敏正写了字让林青琇临摹,见贾宝玉牵着林黛玉的手进来先是一愣,看到林黛玉怀中的梅枝后又笑起来,想起以前贾赦带她霍霍府里的花园,辣手摧花后,惹了父亲几顿毒打。


    林黛玉松开贾宝玉的手,扯着贾敏的衣袖撒娇道:“母亲,这是给姐姐的,给我挑个好看的插瓶吧。”


    贾敏捏了捏林黛玉的脸,让丫鬟挑了一只青花梅鹊纹瓶。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倒也蛮适合你姐姐的。”


    林黛玉听到母亲的肯定,眼睛亮晶晶的,抿着唇笑了起来,催着抱着插瓶的丫鬟跟她一起去找林赭石。


    贾宝玉被林黛玉的笑晃了眼,见她要走,正要急忙忙地追上去,又反应过来没有拜见姑姑。


    贾敏笑着摆摆手,让他去追林黛玉。


    贾宝玉仍认真行过礼后追了出去,口中喊道:“林妹妹,等等我。”


    “你走快点儿。”


    林赭石在桌前看着账本,张素问在她对面看着医案。


    “我好像听到玉儿的声音了。”


    张素问听她这样说,凝神静听片刻后,笑道:“那丫头正往这儿走呢,此外还有三人。”


    不多时,果然传来几种不同的脚步声,林黛玉带着贾宝玉、雪雁以及捧着插瓶的丫鬟进来。


    林赭石见林黛玉与贾宝玉一同进来微微一愣,心中纳罕,这两人是何时碰到一起去的,又困惑难道真的是命中注定的缘分?面上倒是如常,没有表现出丝毫意外。


    林黛玉不知林赭石所想,她环视一周,指挥着丫鬟将那瓶腊梅放在水仙宣石盆景的对面,又依偎在林赭石身边问:“姐姐在看什么?”


    贾宝玉也拜过两个姐姐后,好奇凑过去,只见都是一些算术、医药类的,便不大感兴趣。


    林赭石见状替他们俩挑了本王摩诘的诗集,两人坐在榻上看了起来。


    一副两小无猜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袭人找来,说是太太催宝玉回去温书,免得让老爷责罚。


    贾宝玉同众人道别,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见外人走后,张素问让林黛玉到她身边来,一番望闻问切后,重新拟了方子。


    “你这月先按这个方子喝,天气渐渐寒起来了,不要吃些生冷的东西。”一面嘱咐林黛玉,一面又同林赭石讲:“若是有什么问题,再打发人去府里喊我。”


    林黛玉听她这话诧异道:“姐姐不在这里住吗?”


    张素问笑道:“我原也不是这家的亲戚,叨扰几天就够了,再多就惹人厌烦了。况且宅子虽未修葺好,但是住几个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林赭石拆穿她:“你张姐姐是研究透了她手里的医案,在这府里带着也是无聊,想回府去研究新的方子呢。”


    张素问无奈道:“你也知道我性格散漫,不喜与人交往,如今到这国公府来,虽短短一日却也处处受限,时时刻刻被人注视,真是有够好受的!为了不败坏母亲的名声,我还是早日回去吧。”


    林赭石同林黛玉也心有戚戚。


    虽说是外祖母家,到底也算是寄人篱下。


    哪里有自己家舒服。